「 本周太空圖 No.42」如夢如幻的星雲
● ● ●Flower of Life
— ? —
月光中的銀河
影像提供與提供: Babak Tafreshi (TWAN)
在這幅攝於地球的天空影像里,殘月、清晨的曙光和地平面附近哈姆拉的燈火都無法淹沒銀河盤面。這幅夢境般的單一曝光影像,從阿拉伯半島、阿曼王國最高峰─夏姆峰附近南眺此區域的大峽谷。在影像里,薄霧、月光和陰影交織在峽谷的聳壁之上。而明亮銀河盤面上的黝黑裂谷,則是隸屬於銀河系的塵埃雲;從太陽系側看出去,這些通常遠在數百光年之外的塵埃,遮住了銀河系盤面的星光。
— ? —
彗星、夜梟與星系
影像提供與版權: Bob Franke
在這張攝於4月20日的望遠鏡影像里,泛星彗星 (C/2014 S2 PanSTARRS)與梅西葉天體合影。具體來說,它和十八世紀彗星天文學家所編錄的著名星表裡,2個出名的天體分享了這片1.5度的寬廣星空。這顆逐漸變暗的內太陽系訪客,在遠離和掠過北天的旅途中,恰好通過北斗七星下方,離地球大約18光分。在影像右上方,滿是塵埃的側向螺旋星系M108,其距離將近有4千5百萬光年遠。而內有年老極端熾熱中心星、外觀像夜梟的行星狀星雲M97,其距離則在1萬2千光年上下,近在我們銀河系之內。依泛星彗星的軌道推斷,天文學家預期它會在4226年左右重返內太陽系。
— ? —
NGC 7635: 氣泡星雲
影像提供: NASA, ESA,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 / AURA)
這團由大質量恆星所吹成的星際魅影,意外擁有很熟悉的形狀。它的編錄號為NGC 7635,但更常見的名稱則是氣泡星雲。雖然它看來很纖細,但是這團寬達7光年的氣泡卻是劇烈天文過程的見證。在氣泡中心的左上方,有一顆熾熱、光度是太陽數十萬倍、質量約為45倍的O型星;由這顆恆星所發出的強烈恆星風和輻射,在周圍相對緻密的分子雲物質里,吹出了這團明亮的氣體結構。奇妙的氣泡星雲與周圍的雲氣團,位在仙后座方向,距離只有7,100光年遠。這張清晰迷人的氣泡星雲照片,組合自哈伯太空望遠鏡2016年為慶祝髮射26周年所發布的影像數據。
— ? —
M16: 恆星誕生之柱
影像提供: J. Hester, P. Scowen (ASU), HST, NASA
新恆星正誕生於老鷹星雲之內。由哈伯太空望遠鏡攝於1995年的這張影像,呈現了許多"蒸發中的氣態雲球(EGGs)",剛從分子氫氣和塵埃柱之頂端露出來。這些長度約數光年的龐大氣柱,密度是如此之高,以至於內部發生引力塌縮形成新的恆星。而在每根雲氣柱的頂端,年輕亮星發出了強烈的輻射,把雲氣柱內較低密度的物質蒸發掉,留下了許多內有緻密星蛋的恆星育嬰室。老鷹星雲與它之內的疏散星團 M16距離地球約有7000光年遠。在2007年,史匹哲太望遠鏡在紅外波段再次拍攝這些創生之柱,引發猜測認為一顆發生在該處的超新星或許早已摧毀了這些雲柱,只是事件的閃光尚未傳到地球而已。
— ? —
超新星遺迹Simeis 147:義大利面星雲
影像提供與版權: Giuseppe Donatiello (Italy) and Tim Stone (USA)
視線很容易迷失在義大利面星雲繁複的絲狀結構里。在編錄號為Simeis 147和Sh2-240的超新星遺迹之內,光亮的雲氣絲涵蓋了接近3度 (6個滿月)的天區。以這個恆星碎片雲的估計距離3,000光年來換算,這相當於150光年寬的區域。這幅清晰的組合影像,整合了透過窄波段濾鏡拍攝的影像數據,突顯了來自氧原子的輻射,並用以追蹤受到激震的輝光氣體。這個超新星遺迹的估計年齡大約是40,000 年,也就是說,來自這次大質量恆星爆炸的光大約在4萬年前首次傳到地球。
每顆心,都是深邃宇宙






※身邊的奇葩#No.429
※身邊的奇葩#No.428
※拼夢:生命,無需言語┃微刊NO.423┃詩花園
※【詩賽No.42期】花開彼岸天
※楊文茂:在他鄉┃微刊NO.426┃詩花園
※摺紙:卡紙風箏 NO.42
※整個靈魂 | 虛壹而靜 NO.42
※日語晚間卡片NO.42
※型男詩人何宗融:從你的世界路過┃微刊NO.427┃詩花園
※以貌取人:聽故事 學成語N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