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新青年檔案

蔣志武,80年代初出生於湖南冷水江市,青年詩人,現居住於東莞,謀生於深圳。就職某企業高管。從2009年開始進行詩歌創作,有大量組詩刊於《詩刊》、《民族文學》、《鐘山》《山花》《芙蓉》《北京文學》《芒種》、《解放軍文藝》、《作品》、《青春》等多種期刊。入選《2014中國詩歌排行榜》《2015中國詩歌精選》等50多種選本,獲《鹿鳴》2015年年度詩歌獎等多種獎項,出版詩集《泥土上的火焰》《河流的對岸》兩部,第三本詩集《樓頂,褪色的旗子》即將出版。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約訪人吳相渝:縱所周知,你是一個很有名氣的青年詩人,又是一位很有地位的企業高管,請問在這個經濟時代你是如何以企業的眼光看待詩人這個尷尬的稱謂,又是怎樣以詩人純粹的目光看待企業發展?

新青年蔣志武:說名氣算不上,只是一個純粹的詩歌愛好者,詩歌分子。在我人生行走的歷程里,我認為我此生唯一的身份就是個詩人,在這個經濟物質高速發達的時代,詩人或許被邊緣化,但一個民族真正的內核仍舊是文化的傳承,而其中詩歌承擔了非常大的作用,沒有詩歌的國度肯定是一個不正常的國度,一個壓抑的國度。


一個企業只有重視企業文化,才能真正讓企業的精神得以發揚和傳承,沒有文化的企業是走不遠的,是沒有靈魂的。我始終認為,一個高速發展的企業務必接納不同才能的人,懂技術的、搞銷售的,文學創作的人才等等都需要。在我曾任職的幾家企業,公司董事長非常重視我這樣的寫作人才並委以重任,對詩人的稱號是一種尊稱,事實上,這樣具有包容心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如果一個企業有詩人的浪漫情懷,有詩人的包容心態,這樣的企業是有活力的,有親情成分的,自然凝聚力就會好起來。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約訪人吳相渝:我事先查閱了你的一些資料,你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有為青年,是在底層一步步走出來的,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奮鬥史嗎?相信這會對許多漂泊的一代有所啟迪。


新青年蔣志武:沒有奮鬥的青春是可悲的,我慶幸生活在這個催人奮進的年代,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奮鬥,給了不畏艱險的人生。


每天,在黑夜,仰望星空。蒼穹遼闊,浩瀚的宇宙運轉著自己巨大的體殼,我渴望得到一顆閃亮的星星,擁有它,懸掛我的詩歌,我的吶喊,和那曾經打不死的歲月。


2002年春節後,一個人,一個簡單的行囊,200塊錢,開始我南下求生存的流浪之路。在這十多年的漂泊之路,我品嘗了三天沒錢吃飯,只喝水,住橋洞,躲治安查證的困境;也品嘗了進黑工廠,一天幹活十五個小時的流水線;住過滿是蚊子、害蟲,潮濕得沒有空氣的集體宿舍;我從一個基層的普工,人事助理成長為集團公司行政中心的總經理。這十多年,回頭看我的人生路,儘管回憶讓人難以忘懷,甚至流淚,但更多的是給我生長的力量和營養,我想沒有曾經的苦難,就不會有今天對命運有力的反抗。


在這個機遇越來越少的年代,任何人的成功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學習和工作,只有打好基礎,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機會才能跟隨著你,做好準備,成功自然就會到來。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約訪人吳相渝:既然你的另一個潛在身份是詩人,那我們就談談詩歌嗎?回到古老而又探索的話題:在這個世界詩人何為?詩歌何用?


新青年蔣志武:其實,在眾多的詩人寫作者中間,我是從來不發表對詩歌的看法,我覺得詩歌寫作是一個安靜的活,是一個自我撫慰靈魂、愛和大地的過程。

我自始至終認為,在這個地球上,人類唯有用詩歌才能真正區分與其他物種的不同特質,詩歌將是人類最後的身份驗證。未來,地球不再,人類不再,但詩歌會一直流傳於浩瀚的宇宙,並成為宇宙的內核。


詩歌對於我來講,最大的作用能重建我的精神世界,能夠把我從日常繁雜的事務中快速得到逃離,身心和內心得到撫平,給予我更多的精力來面對一切。所以,詩歌寫作和詩歌閱讀給予人類希望,並從更大的層面,例如民族、宗教、文化,整治等各方面來構建人類新的精神藍圖和面貌。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約訪人吳相渝:你是一個很有思想的有為青年,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你的故鄉是湖南,你現在工作的城市是深圳,一路走來,幾許波折,幾許精彩,可見你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可以談談你對故鄉以及現在工作城市的感情嗎?


新青年蔣志武:是的,我的故鄉在湖南冷水江市。故鄉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的埋葬地,我永遠都是故鄉田野上的歌者。去年春節前,曾仔細統計過我的詩歌數量,有3100多首,其中專門寫故鄉的就有926首,這個數量是巨大的,如果沒有對故鄉深刻的愛,就不會用這麼多語言和情感去體悟、吟唱。2002年來廣東,我曾經在東莞、番禺,深圳等地求生存,而最終我選擇了深圳作為自己事業的發展地是與深圳海納百川的人文關懷分不開的。深圳,一個複雜的移民城市,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所以心胸更能接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觀點,這樣大家才能夠包容在一起。我對深圳是有感情的,在這裡,我收穫了很多,譬如物質上,精神上的,特別是有一幫講義氣,重感情的朋友,讓我找不到離開這裡的理由。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約訪人吳相渝:你現在可以說有一定的成就了,但我們還發現你是一個博愛與熱情的一個人,在自己取得一番成就還不忘在底層漂泊的詩兄弟們?在此你具體做了哪些事情?為什麼這樣去做?


新青年蔣志武:確實,我是一個性情中人,講義氣,願意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因能力有限,我做不到博愛,但我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幫助我身邊的人。


在2012、2013年,我連續二年在網上發帖,為全國各地的詩人朋友提供工作機會。那二年,我確實為詩人兄弟們提供了近20個工作機會,他們從遙遠的北方,或者閉塞的農村裡來,到深圳,每一個我都會親自去接,安排好食宿和工作。到現在仍有一些曾經被我幫助過的詩人兄弟留在這裡,並且有了好的發展,這是我很欣慰的。


儘管後來沒有再發帖,但只要來深圳,東莞這邊,主動找我的詩人,如需要我幫助,我從來沒有拒絕過,詩人兄弟一家人,能幫就必須幫,這也是我的為人原則。行善是一味救贖的良藥,一個人,不行善,這個人必定孤獨。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約訪人吳相渝:對以後的事業與生活有什麼規劃?


新青年蔣志武:一如既往地活著,好好地活著。


我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事業上沒有大的抱負,能養好家,孝敬好父母,照顧好兄弟和親人就很滿足了。我希望在45歲之後能回到故鄉,建一個小別墅,有一個非常大的書房,菜地,過著書生的日子,與世無爭。


在生活中,我是一個追求簡單的人,而在詩歌寫作中,我卻追求寫作的難度性,看上去很矛盾,其實這就是我對生活和寫作的態度。


沒有態度的人,就不會自我安慰,不能洒脫面對眾人和世界。

新青年有約蔣志武——做一個有態度的人,我在行走的路上



青年詩人吳相渝被元詩歌公益互助中心特邀策劃人,目前正打造一獨立欄目「新青年有約」。現面向廣大有為青年拋繡球。無論是文藝圈,還是商場、政界有一番作為的新青年都是我們的有約對象!近水樓台先得月,由於地域原因,河南新青年更佔優勢。當然我們也更願意挖掘新人,只要你有想法,有特點,有能力都可以報名參與!把你的簡歷還有照片發到相渝的郵箱:1797526408@qq.com,快到碗里來!給你一個新台階,嗨起來!飛吧!

您可能感興趣

蔣志武 秋天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