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領風氣之先的俄空天軍:在曲折中前行

領風氣之先的俄空天軍:在曲折中前行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國防科大太空安全戰略研究中心


5月9日,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1周年大閱兵在莫斯科隆重舉行,俄羅斯於去年8月成立的空天軍首次在紅場閱兵式上登台亮相。而作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普京眼中「戰鬥能力和機動能力最強的軍種之一」,俄空天軍的建設與發展不僅是俄羅斯新一輪軍事改革的戰略抉擇,同時也標誌著未來空天一體的戰場格局進一步轉化為現實。


俄空天軍建設的最新「版本」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就成立了航天器控制測試中心,並服務於戰略導彈部隊;而伴隨著著名的戰略火箭軍的成立,該部門也隨之在1964年成為戰略火箭軍的空間設備中央管理局,並先後在1970年與1986年改為空間設備總局與空間設備主任局。前蘇聯解體後的1992年8月,空間設備主任局正式成為俄羅斯國防部直屬的新兵種——宇航部隊,即俄羅斯天軍的源頭之一。


另一方面,由於在蘇聯解體後防空軍編製被撤銷,俄羅斯在北約不斷東擴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在空天防禦領域所面臨的巨大威脅。因此,在2006年4月,俄羅斯總統普京頒布了《俄聯邦空天防禦構想》,直接指出「在統一領導下,按照統一的意志和規劃,採取全國性和軍事性手段,乃至在武裝力量總體系內諸軍、兵種和部隊集團的總動員,來實施戰鬥行動。」


正是基於這一構想,2009年俄空軍進行新一輪改革,將原來的軍團制組織結構轉變為現在的空軍基地結構。其中,源自前蘇聯時代莫斯科防空軍區的特別任務司令部轉變為航空航天防衛作戰戰略司令部,該司令部又於2011年與宇航部隊合并組建航空航天防禦部隊。


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四大軍區又都有自己的空防部隊,殲擊航空兵部隊以及艦隊防空力量,並且直接對總參謀部負責,既沒有實施作戰的統一指揮部門,也沒有對俄羅斯空天態勢實施連續監控的部門。基於這一情況,為理順空天作戰力量的建設與指揮體制,俄羅斯2015年8月1日將空軍與空天防禦部隊正式合并,在世界範圍內率先成立了空天軍這一全新的戰略軍種。

目前,縱觀各主要軍事大國和航天強國,除俄羅斯外的其他國家大多都是將「天軍」以分支機構形態隸屬於其他軍種。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率先成立空天軍可以說領風氣之先,極具戰略層面的現實意義。


領風氣之先的俄空天軍:在曲折中前行


在空襲行動中接受「戰鬥洗禮」


蘇聯解體後,受編製體制的往複式調整以及不斷惡化的經濟條件的影響,俄羅斯武裝力量建設受到了嚴重衝擊,並最終在兩次車臣戰爭中以鮮血和慘重代價換來了教訓與反思。但直到2008年,俄羅斯與喬治亞戰爭爆發後,佔據絕對空中優勢的俄軍竟被擊落多架戰機——裝備老舊、通訊不暢和訓練水平不足被認為是俄空軍表現較差的主要原因。


旨在達成預期政治目的的同時接受「戰鬥洗禮」,自去年9月30日起,新成立的俄羅斯空天部隊積极參与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全面檢驗俄軍空天力量的作戰效能。據《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俄羅斯空天軍司令維克多?邦達列夫表示,在為期5個半月的空襲行動中,俄軍空天軍「向全世界展示了俄軍飛行員世界一流的訓練水平,沒有任何一架次的轟炸錯過了目標。」 而普京則是在國防工業會議上講話稱:「俄羅斯空軍在敘利亞境內開展打擊國際恐怖主義行動以來,已經執行戰鬥飛行1萬餘架次,並在敘境內實施多次空襲——摧毀超過3萬個目標,其中包括200餘處煉製石油和原油的設施。」

與更注重精確打擊的美軍相比,俄空天軍充分考慮實際軍事行動的任務需求,除只有少數圖-160、圖-95和蘇-34轟炸機使用了Kh-101巡航導彈和KAB-1500型激光制導炸彈,其他飛機如圖-22M3轟炸機、蘇-24轟炸機、蘇-25攻擊機更多地使用FAB-250這類常規炸彈。但從結果上看,俄空天軍所規劃的大部分目標確實被摧毀,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新型武器的實戰測試。


領風氣之先的俄空天軍:在曲折中前行


直面未來發展的潛在困境


今年3月,剛剛從敘利亞撤軍歸來的俄空天軍便在克里姆林宮亞歷山大廳隆重舉行授旗儀式。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將空天軍戰旗交付給空天軍司令邦達列夫。普京在講話中專門指出,空天軍裝備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和現代化指揮和通信系統,「我希望你們能夠通力協作,切實捍衛俄羅斯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但俄空天軍的建設仍面臨多方面的潛在挑戰。因長期經費不足,俄航天部門困難重重,不僅設備老化、人才流失,管理也十分混亂。而隨著2014年烏克蘭危機局勢惡化,俄羅斯遭到西方經濟制裁,以及國際油價在下半年出現暴跌,導致俄經濟又受到巨大衝擊。以2015年俄航天發射活動為例,當年1至11月的火箭發射次數比2014年同期下降近40%,大大拖延了空天力量的發展步伐。

而從戰略規劃的角度來看,俄圍繞空天軍的建設與發展,很多情況下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在1997年俄大規模軍事改革的過程中,為節約成本並達成「現實遏制」的核戰略,俄羅斯曾一度將宇航部隊與太空導彈防禦部隊一起併入了戰略火箭軍。但因為缺乏系統的長期戰略,這一舉措在暫時加強戰略火箭軍力量的同時,卻俄羅斯軍事航天力量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不僅有大量工程師流失,甚至連「原宇航部隊基地的總部大樓都被廢棄,昂貴的通信電纜也被拔掉」。


儘管時常會給外界以「拆東牆補西牆」的印象,但隨著國際局勢愈發複雜多變,未來的戰爭形式必將變得更加難以預料。從這個角度來看,相比起僵化死板的戰略規劃,俄空天軍大跨步的創新發展值得引起我們的持續關注。


領風氣之先的俄空天軍:在曲折中前行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國防科大太空安全戰略研究中心 轉載請註明來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中國赴馬里維和部隊舉行「維和營開放日」活動
「習主席勉勵我們再接再厲展現軍隊良好形象」
士官骨幹走上訓風監察一線
年輕士官擔綱特種裝備修理
蘭州艦女兵,與外軍捉迷藏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林彪麾下「青年將領中領風氣之先」的時髦人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