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隻竹筆筒是怎麼賣到一千四百多萬港幣的

一隻竹筆筒是怎麼賣到一千四百多萬港幣的

摘要誰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來著?藝術史肯定是天才創造的,是一部群雄爭鋒、諸峰崛起的歷史。



作者:荊歌(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通常來說,那些十分稀缺的東西,才是值錢的。比方玉,比方和田玉,比方和田玉裡面的羊脂白玉和黃玉,或紅玉。因為少呀!

據說,現在和田那兩條產玉的河裡,已經再也挖不到籽玉了。大型的挖掘機幾乎要挖穿地球,也挖不到細密滑潤的和田籽玉了。儘管經濟不好的時候,玉價似乎有點不像以前那麼瘋狂地一路往上漲,甚至太普通的玉,還有點兒掉價。


但是,玉料,以及用玉加工成的藝術品,依然被人們珍愛。一代代人,一場場時代的風雲變幻,一波波經濟的起伏,美玉的價值,始終是尊貴的。除非到了饑荒的歲月,再吃不上一口東西就要餓死了,那個時候,可能用一塊最好的白玉,都換不來一枚地瓜。因為地瓜可以救命。但是,當饑荒過去,豐衣足食重新回到人們生活中的時候,美玉復又光彩迷人,千金難易了。誰再提出用地瓜來換取美玉,那一定是腦子出了問題了,會被天下人笑話。


當然不光是玉。翡翠、紫檀、黃花梨、沉香、犀角、象牙等從古到今都因為珍貴而被人們用來雕刻成藝術品珍藏、把玩的,都是因稀而貴。如果隨便一棵樹,質地都比紫檀更硬,黃花梨樹呢,滿世界都是,就像道旁樹,如果大象、犀牛比豬羊牛馬還多,那麼,它們一定跟珍貴扯不上邊。


然而似乎獨獨竹子是個例外。竹子這種植物,實在是太多太普通了。人們可能沒見過白玉,沒見過犀牛,沒見過紫檀黃花梨,但是,誰沒見過竹子呀?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以竹子為材製作,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筷子、籃子、席子、帽子、桌椅床榻,幾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它的身影。但是我們不可能用玉來做這些東西吧?只有宮廷里才會這麼干吧!

但是竹子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地位卻很不一般。它的特殊的相貌和秉性,往往被舊文人視為一種清高和氣節的象徵。它是正直的、虛心的、有節的,而且還有頑強生長的一面,而且還是理想的審美對象。所以竹子入畫,入詩,入心。所以才有「可以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說。鄭板橋說它「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西南東北風」,其實是以竹喻人,寄情托志於竹啊。



一隻竹筆筒是怎麼賣到一千四百多萬港幣的



所以竹材更多地被文人雅士利用,不僅在房前屋後裁種,而且還製成筆、硯、筆架、筆盒、臂擱、印規、香筒、香囊、筆筒、茶則、茶勺、扇子、如意、發簪等文具和雅物。與竹相伴,顧竹自憐,寒暑晨昏,丹青詩書而終老。


而在竹子上施以雕刻,則更是令這普通的植物原材料羽化登仙之舉。文人的志向抱負和意趣審美,在竹子上雕鏤銘刻,注入竹子的表面和肌理,又彷彿是從竹子里生長出來的字畫文章。竹子不再只是竹子,不再是物,而有了靈魂,有了情感,有了思想,有了境界。它成了表達與傾訴的載體,成了揮灑才情的舞台。就像紙,用刀如用筆;就像琴,可以輕撫慢攏,暗抒胸臆。無論是文字,還是山水人物花鳥草蟲,竟在竹子上春去秋來、生生不息。


一隻竹筆筒是怎麼賣到一千四百多萬港幣的


當代名家安之的竹刻筆筒



並且因為材料野賤,所以興之所致,便可操刀施刻,或徐或疾,或提或按,或繁或簡,亦書亦畫,抑揚頓挫,隨心所欲。或置之自家案頭,或清賞或勵志;或饋贈良友,投桃報李,風雅唱和。人類文明綿延不絕,精神的東西才是最寶貴的。寄託了文人的志趣審美的竹子,其文化價值乃至商業價值,都已經不可與普通的竹子同日而語了。


因此那些竹刻大家的作品,其珍貴程度,遠非金銀可比。古有嘉定三松,以及吳魯珍、張希黃、濮仲謙、顧珏們,近代有支慈庵、金西崖、徐素白們,當代有安之、徐秉方、徐秉言、張泰中們。他們的作品與唐寅、文徵明、齊白石、張大千、吳冠中比肩,受藏家熱烈追捧,得到了藝術史的充分肯定。


一隻竹筆筒是怎麼賣到一千四百多萬港幣的


荊歌收藏的明末清初竹刻筆筒




一隻竹筆筒是怎麼賣到一千四百多萬港幣的

竹臂擱以及拓片,荊歌字,張泰中刻



顧珏所刻的一隻竹筆筒,曾在香港蘇富比創下一千四百多萬港元的拍賣紀錄。這在對竹刻全無了解的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其實道理很簡單,只要想想繪畫,一張宣紙再貴,也貴不到哪裡去。但是,張大千、齊白石在上面一畫,立刻價格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竹材也就是紙吧,刻刀就是筆和顏料,竹刻家是在竹子上作畫,是在竹子上塑形,在竹子上寄託審美理想,在竹子上揮灑才情。


當然晚清以降,一些匠氣的竹刻,其實是並沒有什麼價值的。道理和畫還是一樣。行畫雖然在許多人眼裡也挺漂亮,幾元幾十元就能買到,但它與天才的創造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誰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來著?藝術史肯定是天才創造的,是一部群雄爭鋒、諸峰崛起的歷史。在這樣壯闊的畫卷里,書法繪畫、思想哲學、詩詞歌賦、文章傳奇,以及各路工藝,乃至奇技淫巧,五光十色,絢爛璀璨,如萬山秋林,如煙去霞蔚。這就是文明,這就是文化,人類前仆後繼生生不息,留下來最寶貴的,不就是文明和文化嗎?沒有了精神的光華和結晶,人類還剩下什麼呢?竹子的精神賦格,竹刻的藝術,自然也不例外啦。


(本文原標題:《怎可居無竹》)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結語騰訊《大家》是一個互聯網原創專欄平台,致力於為讀者提供最有價值的內容和觀點。《大家》微信號:ipress,歡迎搜索收聽。

您可能感興趣

變形計陳新穎深夜直播一千四百多萬人觀看,還沒出道人氣就這麼高
中國有一座寺廟,被建在峭壁懸在半空,卻能屹立一千四百多年不倒
他連打老虎蒼蠅共一千四百多,曾派軍艦追貪官,被慈禧稱為惡犬
慈禧太后稱他為救命恩人,執政廣東彈劾貪官一千四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