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看《琅琊榜》:江湖與廟堂二元論

我看《琅琊榜》:江湖與廟堂二元論

我看《琅琊榜》:江湖與廟堂二元論



如果把《琅琊榜》比作是一道美食大餐,必須是我最愛的火鍋。所有的金戈鐵馬,恩怨情仇,江湖廟堂,權謀詭計……都在這一鍋中,煞是美味!

琅琊何解?


先來破題,劇名《琅琊榜》出自當今最負盛名、最權威、最神秘的民間情報機構琅琊閣。上榜之人除當世武功排名之外,還有公子榜財富榜等。猶如「小李飛刀」里的百曉生兵器譜加《福布斯》之江湖版。主人公江左盟宗主梅長蘇即以「江左梅郎,麒麟才子,得之可安天下」聞名朝野。


這只是一個伏筆,劇名的關鍵還在琅琊二字上。琅琊,古地名也。秦始皇統一六國,分天下為36郡,其一即為琅琊郡。大致相當今天山東的東南部地區,包括臨沂、青島、日照等地。有了琅琊郡,更為重要的是兩晉封於此的琅琊王。東晉元帝司馬睿及其父祖三代,包括其後東晉多位皇帝都曾獲封琅琊王。所以,琅琊也是東晉王朝的龍興之地。從這個層面來看,我們不難理解劇名寓含的深意,即直接象徵著該劇所呈現的廟堂與江湖二元論。


由此也引申出該劇的歷史背景——東晉南北朝。雖然劇情里的大梁只是虛構,不能直接等同於南朝梁朝,但其歷史背景顯然設置為南北朝時期無疑。因為劇中的中正官,謝玉代表的門閥謝家等都是作者給我們的暗示。

在隋朝開設科舉制之前,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重要的選官制。朝廷的官員不是靠科舉考試來選拔人才,而是靠中正官的察舉推薦。由此朝廷官員基本由門閥世家所壟斷。只要你投胎出身好,富貴是一輩子相隨的。寒門士子想要出人頭地進入上流社會幾無可能。當時最大的門閥世家當屬王謝兩家。以琅琊王家(又是琅琊)為代表的門閥世家是元帝南渡稱帝的首輔功臣,而以淝水之戰為代表的謝家則拯救了東晉朝廷。所以後世詩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的王謝就是借指權貴豪門。


奪嫡 不爭是爭


十三年前,赤焰軍少帥林殊含冤墜入江湖。如今,已然化身為梅長蘇借江湖之力重返廟堂。只為復仇翻案!不過,要想翻案必須奪嫡。劇中的太子與譽王之爭顯然是康熙朝太子胤礽與八阿哥胤祀的翻版。八阿哥人稱八賢王,其黨勢傾朝野。當太子被廢后,有一大半朝臣上疏請立八阿哥。此舉反倒惹惱皇帝,弄巧成拙。這樣的情節,與劇中何其相似。譽王即是八阿哥。而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靖王即是四阿哥胤禛,他們的策略都是「不爭是爭」,借韜光養晦而獲漁人之利。


按中國歷史政治傳統,立儲自有禮法可依。其基本原則名曰「嫡長子繼承製」,簡稱立嫡立長,即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后生的皇子即是嫡子,嫡長子是名正言順的儲君人選。只要皇后有子,太子之位非庶出皇子可望。放諸劇中,太子景宣為貴妃所生,排行老六,既非嫡子也非長子,也看不出有多少才能,梁帝卻偏偏立為儲君,只是因為寵愛貴妃?這個理由太牽強,真以為梁帝是弱智?


其實,歷史上就有典型的案例。明朝萬曆皇帝皇后無子,長子常洛乃宮女所生,次之常洵乃其寵幸的鄭貴妃所出。萬曆帝為了立幼,15年不立太子,也不上朝誓與朝臣死磕!結果,即使皇權與專制最集中的明朝皇帝,在立儲上還是未能如願。最後勉強立常洛為太子,其後即位乃明光宗,常洵則被封福王。

不過,一個只當了1個月的皇帝便歸西了;一個在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之後,被李闖王割了腦袋。光宗之子崇禎帝未能護佑其叔,聞之被害輟朝三日以為祭。誰知崇禎在上吊自盡後,常洵之子朱由崧卻被江南的朝臣擁立為南明弘光帝。老子的皇帝夢居然以這種國破家亡的戲劇化而實現。悲哉,幸哉?


回到劇中,雖然譽王非皇后親生,但自幼便被收養,而且又比太子年長排行老五,施政才能也不差,從各方面看他才是太子最合適的人選。只因其生母為滑族便永失繼位的資格?是誰都忍不下這口氣!宮廷政治太殘酷,只想說譽王值得同情。


槍杆子里出政權


再老謀深算的梁帝,也有糊塗的時候。他當年乃是靠兵變上位,不會不知軍權之關鍵。表面上與世無爭的靖王,長年領兵在外為國效力。他不爭不是不想,而是深知自己在朝堂及後宮毫無實力,要想爭位比登天還難。結果,天上掉下個蘇哥哥!運氣來了躲都躲不掉,翻身的機會終於來了。


先不說其他,有了梅郎,便有了蒙大統領的支持。因為皇宮禁軍是任何有非份之想的人都必欲控制的力量。只要控制了禁軍,可以說爭位就成功了一半。作為護衛皇帝安全的御林軍,梁帝豈可讓他人染指。蒙摯武功高強,位列「瑯琊榜」高手第二名,其忠心耿耿,長年統領禁軍,深得梁帝信任。

不過老皇帝還是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既然當初對赤焰軍趕盡殺絕,就不該讓與其有瓜葛的蒙摯出任禁軍大統領。因為蒙摯亦曾是赤焰軍中一員,其在赤焰軍中任職短暫就被調離,此背景梁帝難道不知?結果蘇哥哥還沒吱聲,蒙萌就倒貼表基情了。在蘇哥哥的魅力之下,皇帝算個鳥!


京城的兵力除禁軍外,最重要的即是負責日常治安的巡防營。所以,如何搬倒謝侯爺堪稱劇中最精彩的大戲。在梅長蘇的精心布局之下,謝侯爺不但獲罪被流放,更關鍵的還在於由此空出來的巡防營主將之位,被靖王順利獲得。有了禁軍加巡防營,這下京城軍權全部在手,加上已獲得滿朝文武大臣的支持,靖王想怎麼干無非一句話。


如此到最後,梅郎與靖王集中向梁帝發難時,老皇帝已無力控制局面,被迫就範。


帝王的價值觀

縱觀中國歷史,皇帝實在是一個高危職業。特別是在所謂的魏晉南北朝亂世,能夠壽終正寢的屈指可數。為了皇位,父子兄弟相殘更是家常便飯。


皇帝及皇權的本質屬性,即是「唯我獨尊」。這種專制的威權,容不得任何人哪怕有一點點的侵犯。北宋之前,大臣與皇帝議政還有座位。元朝不用提,到了明朝,朱元璋乾脆把宰相一職給廢了,自己身兼政府首腦,更是把皇權的專制性上升了一個高度。而且賦予本是儀仗隊的錦衣衛法外特權,進行特務統治,從此禍害有明整整一代。


劇中的懸鏡司何嘗不是錦衣衛的山寨版。錦衣衛(懸鏡司)獨立於三法司之外,直接聽命於皇帝行事,臣民聞之色變,其首領就是皇帝的一條狗。所以,要讓主人不相信走狗,要讓皇帝翻自己的案,談何容易!


明朝皇權的專制及霸道之處還有所謂的廷杖,只要大臣奏對稍不合意,皇帝便一聲令下,當廷扒掉大臣褲子一陣板子。輕則遭受皮肉之苦,重則殘廢斃命。


除了專制,皇帝的內心還很孤獨。孤獨啊孤獨!歷來帝王都稱孤道寡,為何?帝王本來就是孤家寡人。所謂高處不勝寒,孤獨對帝王來說不是可恥的,而是必須承受的。越往上走越孤獨——靖王的理想主義必定會隨其登位而變得更加現實,更加冷酷無情。因為他是皇帝!


皇帝不是公僕,皇帝的價值觀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臣子都是屬於我的!所謂天下為私也!


所以,為了維護皇位與皇權,必須冷酷到底。這點上樑帝是對的。他深知帝王是個什麼鬼!靖王無非是人們渴望明君的一種幻想與寄託,他的那些底線都是理想主義的價值觀,跟皇權是格格不入的。除非他不當皇帝,否則便會被自己整瘋。這是由皇帝的基因所決定的,不會因任何人而轉移。


扯了這麼多,到頭來才發現,什麼廟堂與江湖,殺來殺去結果都是他蕭家的家務事。原來是皇帝讓自己的小妹夫滅掉了大妹夫全家,大外甥回來聯合皇帝的兒子即其表兄弟報仇的破事。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你我?還是看個鬧熱,搭個飛白就好。

您可能感興趣

《琅琊榜2》再出江湖,沒有胡歌的琅琊榜你還會看嗎?
中國五嶽:見證武林江湖
引領新一代二次元武俠風,《紳士江湖》江湖再見
《江湖秘術》——五種絕世武功讓你稱霸越野江湖
《蓮花爭霸》——看不懂的江湖之白玉川
金庸小說里的印章:《笑傲江湖》
柳治江湖系列雕塑訪談九:《江湖.寧靜之海》—9—『大國民
石路花語/詩歌/包國卿:《相見於江湖》
《畫江湖之不良人》第二季第35集 《鬩牆之禍》姬如雪復活?
《十景緞》的江湖情誼
《毒。誡》廣州首映「兄弟義起」 劉青雲林家棟江一燕分享江湖寶典
劍網3指尖江湖小七原畫壁紙 劍網3指尖江湖小七圖片
江湖·放映室—《陽光姐妹淘》
第六章 龍在江湖<上>(琅琊榜兄弟篇《靖雲傳》懸疑愛情連載)
「現代黑幫」版《鹿鼎記》?陳小春《江湖話事人》網路電影2.0
江湖周播:劍網3重製版曝新料 西山居新游《仙俠情緣》首測
想當年|李亞鵬版《笑傲江湖》:時間終為它正名
《古劍奇譚二》手游 和四位主角緣聚江湖
《軒轅劍外傳:穹之扉》評測:探索前進的江湖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