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低調送別悲情世濟


如果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悲歡離合的書,李世濟這本書則格外讓人覺得憂傷,她中年40多歲在事業有成之後才喜得一獨子,然而這個孩子在未滿30歲時就車禍喪生,留下兩個女兒,其中小女兒還在襁褓之中。白髮人送黑髮人格外心痛,傳說在兒子的葬禮上李世濟沒有落淚,只衝著兒子的遺體扇了一巴掌,回到家之後才號啕痛哭,這就是李世濟堅強內斂的性格。當所有人為她的遭遇哀傷,以為她會一蹶不振時,她重新登上舞台,沒有一絲70多歲人的垂暮老態,一如既往的優雅穩重,演唱鏗鏘有力,颱風洒脫練達,整個清唱看起來光彩奪目,而有些戲迷在知道她背後的故事之後,暗挑大拇哥,以更加熱烈的掌聲回報這位讓人敬重的藝術家。昨天,京劇界的同仁和戲迷朋友近千人來到八寶山為李世濟先生送行,感念她這一路艱辛,祝她一路走好。


李海燕(李世濟的二徒弟 中國京劇院二團團長)


我是1991年拜師,我最感動的是老師這幾個月在病榻上還堅持給我說戲,我去年復排《武則天軼事》時,老師每天都在排練場指導,前兩天演這齣戲時,我也給老師說了劇場觀眾的反應。我的老師不保守,很多人都說我老師是新程派,後來我有機會看了程硯秋大師演的《荒山淚》電影時,才突然明白其實程硯秋大師早就開始銳意改進,而我的老師只是在新中探道,找到了程派藝術的發展之道。我私下裡管李老師叫老太太,就是按老北京家裡老人的稱呼,我媽媽走得早,所以我對她的感情也和親人一樣的。她生活很簡樸,喜歡中式的服裝。藝術上也不守舊,還曾讓我們去學人藝朱琳在話劇《蔡文姬》中的表演,總之她經常跟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去演角色,不要讓行當束手束腳。

楊磊(李世濟唯一的男旦弟子 中國京劇院演員)


這四個月老師在住院期間,得到很好的治療,但我們看著她的身體一天天虛弱,特別焦慮又束手無策,能做的就只是幫她翻翻身,拉拉她的手。我覺得我很有幸這段師徒緣,我看了我師父把程派演繹得很大氣,很正,我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演流派,要演人物,生活中她就是一個口無遮攔愛開玩笑的老人。每次她總跟我們說,你們得抓緊學戲啊,要不我哪天死了——我就說她不要總說這麼不吉利的話好不好。她看我一日三餐總不規律,所以每次到師父家,她都要給我下碗麵條,我說我不餓啊,她就說不餓也要吃,不吃飽哪有力氣唱戲啊?我師父屬雞的,她常說我不要灰色人生,我就是一隻昂揚鬥志的雞。所以,我們要繼承老師的程派藝術,更要繼承她這種銳意進取的人生態度。


劉長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我跟李世濟老師結識的時間不短了,但我是花旦,所以在舞台上和藝術上交流不是很多。讓人羨慕的是他們夫婦二人,唐在  在聲腔上加以創新,是婦唱夫隨,真是很般配。李世濟老師很堅強,很多年前,她演出時就犯過一次急症,但她一點兒都沒讓觀眾瞧出來。後來她家人遇到不幸,可是她還能走出陰霾,重新站起來參加各種活動,真是不容易。程派是非常美,也非常深刻的一門藝術,因為程硯秋大師本人學識就很淵博,而李世濟也做到了與時俱進,很好地繼承了程派藝術,當然這也跟李世濟夫婦二人的學養是分不開的。


張火丁(著名程派傳人)


我是1995年調入中國京劇院的,我在為程硯秋大師《文姬歸漢》音配像的工作中,得到了李世濟老師手把手的指點,李世濟老師會唱的程派戲是最多的,現在喜歡程派的觀眾那麼多,可以說今天程派的興盛和李世濟老師有直接的關係。


北京晨報記者 和璐璐/文 史春陽/攝

您可能感興趣

送別
送別是一場久別重逢
送別抹香鯨
古人送別時,常常用哪些物體寄託情感?
送別人翡翠可別隨便送,不了解這些講究,送了等於白送!
邊牧犬與小主人感情深厚,送別時眼巴巴依依不捨
女排最美女神悲情謝幕退役結婚 郎平現場送別愛徒
退役軍人臨終得到特殊送別,人畜之間溫情場面惹人淚
男子用婚禮送別自己的女友,場面溫馨浪漫而又悲涼!
哀慟!母親睡著辭世 方季惟淚眼送別
日本獼猴泡溫泉送別猴年 表情銷魂
你讀過最美的送別詩是哪首?
玄聊 七律·送別
馬兒在主人臨終前去醫院送別,感動的瞬間淚崩了
韓國史上最強悍總統,國葬橫幅用漢字書寫,民眾悲痛欲絕跪地送別
小哥給去世的愛魚安排葬禮,可送別現場卻香氣撲鼻
送別王昭醫生,一路走好!
警犬要送別戰友,被命令坐下,竟滿眼淚水送別
面對狗狗這樣的送別,怎能不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