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倫的老大當得也挺窩囊

王倫的老大當得也挺窩囊

吳用在梁山泊一帶教書的時候,王倫等人還未上山,待得一年多之後吳用因劫生辰綱一事前往石碣村請阮氏三雄時,王倫已經在梁山泊里聚起七八百小嘍啰。這樣的發展速度,不可謂不驚人。因為,與其同時或稍後出現的二龍山、桃花山、少華山等大小山頭,打拚了好幾年也不過二三百人或四、五百人,與梁山比起來只能算小打小鬧了。白衣秀士王倫的手段,由此可見一斑。


王倫手下聚集的都是些什麼人呢?按照柴進向林沖介紹梁山時的說法,這些人很多都是「做下迷天大罪的人」。所謂「迷天大罪」,就是該死的罪,《水滸傳》第二回中,陳達等人糾集人馬來打史家莊,史進便喝道:「汝等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犯著迷天大罪,都是該死的人。」像林沖這樣既殺了人也放了火的人,便屬於這種「做下迷天大罪的人」。


對於這些人,柴進給出的信息是「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也就是說,按照柴進的說法,對於「做下迷天大罪的人」,王倫從來都是來者不拒的。

事實顯然不是這樣。


朱貴將林沖送上梁山,帶林衝來見王倫。林沖先是「向前聲喏了」,然後「立在朱貴側邊」。這時,王倫尚不知道林沖是誰。


朱貴向王倫介紹林沖,簡要說了林沖曾經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身份,以及被高俅陷害、刺配滄州、火燒草料場、殺死陸虞侯等三人的經歷,在說到林沖「逃走在柴大官人家」時,又重點強調了柴進對林沖「好生相敬」,並「特寫書來,舉薦入伙」。但這些似乎都沒有激發王倫的興趣,此時,林沖仍是站著的。


王倫沒聽說過林沖嗎?

恐怕不能。上山之前,林沖在朱貴的酒店裡酒後題詩,詩中寫出了自己的名字,被朱貴「劈腰揪住」,說:「你好大膽!你在滄州做下迷天大罪,卻在這裡。見今官司出三千貫賞錢捉你,卻是要怎的?」這說明,追捕林沖的海捕文書早已到了梁山泊地界,梁山上的人乾的是刀口上舔血的買賣,對官府的風吹草動都會密切關注,對林沖自然知曉。而且,朱貴還說,「曾有東京來的人,傳說兄長的豪傑」,這話也不像是客套話,因為如果不知道對方「豪傑」,說個「久仰」也就完了,沒有必要編出個什麼「曾有東京來的人」之類的話來。


再往前追溯,還可以追溯到王倫在東京應舉之時。據他自己講,那時他就知道青面獸楊志,楊志只是個殿帥府制史,純粹的武人,他一個文人既然對武人感興趣,知道楊志,就沒有理由不知道林沖。


知道林沖,卻連個座都不肯讓,王倫的傲慢可見一斑。


直到「林沖懷中取書遞上,王倫接來拆開看了」,才「請林衝來坐第四把交椅」,並「叫小嘍啰取酒來,把了三巡」。


這酒只是開胃酒,接下來,王倫安排了正式宴席,「請林沖赴席」,「將次席終,王倫叫小嘍啰把一個盤子托出五十兩白銀,兩匹紵絲來」,接著,王倫站了起來——老大站起來說話,一般都意味著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很重要。

王倫說,雖然你是柴大官人舉薦來的,但「爭奈小寨糧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後誤了足下,亦不好看」,所以備了些薄禮,請你「尋個大寨安身歇馬」。


王倫不肯收留林沖,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自己太弱林沖太強,怕「被他識破我們手段,他須占強,我們如何迎敵」。


一個長於用智的管理型人才,卻偏偏跟搞技術的人計較技術的高低,總怕技不如人無法服人,以己之短較別人之長,焉有不敗之理!


這一點,同樣是武藝平平的宋江,處理此類問題就比王倫高明得多。每每有降將上山,宋江必要將人往頭把交椅上讓,自己擺出一幅甘拜下風的姿態來——那把椅子,誰還敢當真坐下去不成?如此,既表現了高風亮節,又得了個禮賢下士的名聲,還順帶搞得別人將來不好意思覬覦他的位置,可謂一箭三雕。


但王倫畢竟不是宋江,雖然有小才能,卻缺乏大智慧、大心機,他保住自己位置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抵死推辭不肯留」。

此時的林沖早已走投無路,自然不肯就此下山,他給出了四個理由,希望王倫留下自己:一是甘心奉王倫為「主」,即所謂「小人千里投名,萬里投主」;二是柴進的面子,即所謂「憑托柴大官人麵皮」;三是自己沒有二心,即「並無詆毀佞」;四是不貪圖錢財,即「不為銀兩齎發而來」。


王倫不聽,繼續拒絕。此時,針對王倫列出的拒絕林沖的理由,朱貴率先提出了反對意見:針對「糧食缺少」的問題,朱貴說「山寨中糧食雖少,近村遠鎮,可以去借」;針對「屋宇不整」問題,朱貴說「山場水泊,木植廣有,便要蓋千間房屋卻也無妨」。


這臉打得!


這若是換作宋江,誰敢說個「不」字?即使有,像李逵那樣跳出來公然反對招安,也早被宋江喝斥,推出去斬了,哪容下屬如此公然頂撞?

由此可見,王倫雖有經營山寨之能,卻實實在在的沒有籠絡人心之力,連沒有固定交椅的朱貴都敢公然反駁他,這威信掃地掃得也真是可憐,也說明眾人看不慣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即使晁蓋等人不奪泊,即使林沖後來不火拚,山上的人早晚也要幹掉他。


杜遷、宋萬二人,不好意思像朱貴那樣說得如此直白,便都以柴進那裡的面子問題勸說王倫,但王倫既然拿定了主意要趕走林沖,自然不肯善罷干休,於是便又搞出個「投名狀」的幺蛾子來。


納投名狀是江湖規矩,雖然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納,但既然老大說要納,林沖自然沒有理由拒絕,只好下山去殺人。


林沖這人命不好,屬於那種「無事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類型,連柴進都免不了感嘆「兄長如此命蹇」。他下山去殺人,卻一連兩天都無人經過,等到第三天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卻又斗得難解難分,殺他不得。


這人正是青面獸楊志。


楊志也不是個好命的人。這人經常幹些押解的活,不是花石綱就是生辰綱,可只要一讓他押解,不是遇上自然災害天氣,就是遇到強盜,不僅押解別人的東西是這樣,押解自己的東西也是這樣。


兩人正打得難解難分,王倫下山來了。


王倫勸開二人,問了楊志姓名,便表示自己「數年前到東京應舉時,便聞得制使大名」,一定要請楊志上山「少敘片時」。行李已經被人挑上山了,楊志不得已,「只得跟了王倫一行人等,過了河,上山寨來」。


林衝上山的時候,王倫看過柴進的書信之後,讓林沖坐在了第四把交椅上。此次楊志上山,王倫對座位的安排卻是「左邊一帶四把交椅,卻是王倫、杜遷、宋萬、朱貴,右邊一帶兩把交椅,上首楊志,下首林沖」。楊志是客,林沖也重新成了客,楊志新來,坐在上首,林沖早來,卻只能坐下首,個中的意味,在座的自然都心知肚明。


座次里,大有玄機。


晁蓋等人上山時,王倫親至金沙灘相迎,接至聚義廳內,「晁蓋等七人在右邊一字兒立下,王倫與眾頭領在左邊一字兒立下」——注意,晁蓋一行是七個人,王倫與眾頭領連朱貴也算上也不過五個人,實力對比一目了然。況且,王倫這邊還有一個並非心腹的林沖,刨去他,就還剩四個人。四個人里,朱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比如柴進在向林沖介紹梁山的時候,也只說「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裡紮寨」,王倫想趕走林沖的時候,林沖開口也是「三位頭領容復」,都沒把朱貴當作頭領——這麼一算,又只剩下三個。三個對七個,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楊志此番路過,是要進京謀官的,而且,據楊志估計,官復原職的可能性非常大,加之他又是五侯楊令公之孫,家族的榮譽感在那裡,此時落草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但王倫請楊志上山的目的,看上去卻是要遊說他在梁山泊落草。


不過,王倫也就是略說一說,所以,一旦楊志略拒一拒,落草的事兒也就誰都沒有再提,第二天一早,王倫等人便將楊志送下山去了。


林沖誠心來入伙,王倫一再推卻,楊志不肯入伙,王倫卻要勸說一通,這不明擺著是在羞辱林沖么?


王倫當然知道這是一種羞辱,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他大概以為,林沖經他這麼一番羞辱,肯定不好意思再在梁山厚著臉皮呆下去,過不了幾天就會悄悄地遠走高飛,另投他處。可誰知,此時的林沖早已走投無路,顧不得什麼臉面,愣是賴著不走了。


厚黑厚黑,臉厚心黑天下無敵。臉皮變厚了的林沖,心腸也在慢慢變硬變黑,只待有一天機緣巧合成為王倫的送葬人。


林沖甫一上山,王倫便已認定林沖是自己的剋星,找盡理由要趕林衝下山,可是趕來趕去都沒成功,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讓林沖坐了第四把交椅。可兩人的梁子已經就此結下。


待到晁蓋等人上山,王倫再次看到來者不善,再三打發眾人下山,這時,不僅晁蓋等人動了殺人奪泊之心,林沖夕時積下的怨氣更是不可抑制地翻了上來。


王倫的死,便成了一種必然。

您可能感興趣

火併王倫之後讓晁蓋當老大 林沖說出了心裡話:我膽小幹不成大事
梁山上究竟誰更適合當領袖?不是王倫、盧俊義、晁蓋等人,而是他
林沖火併掉王倫後為什麼不肯當梁山老大?真相究竟是什麼?
王倫敢攆晁蓋等好漢,是誰給了他底氣?
看完林沖火併王倫,馬雲很生氣!
吳用有多厲害,從斷金亭林衝殺王倫就能看出!
火併王倫後,資歷最大的林沖卻連讓三位,只做了個四當家,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林沖敢殺秀才王倫,不敢殺玩弄愛妻的高衙內
從梁山的角度考慮,王倫這個山大王其實是合格的
白衣秀士王倫必須死?透過王倫,看現實的社會
白衣秀士王倫有三大不該死,林沖和晁蓋殺他,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他最初沒上梁山,等於幫了晁蓋等人,但不影響王倫被殺
林沖火併王倫,宋江架空晁蓋,梁山如何能在內耗中不斷壯大?
林沖敢殺王倫,卻不敢對高俅下手,真正原因在這裡
水滸,俺乃王倫,卻終被林沖那廝結果了性命!
晁蓋火併王倫:看吳用如何成為領導的貼心小班底
水滸,林沖依「強盜邏輯」而火併了王倫,王倫著實可憫!
梁山最有手段的人,玩死王倫晁蓋,把宋江也害死,自己無路可走
宋徽宗時期真有一王倫混黑道,不過並沒有被林沖火併,而是自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