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提高英語口語的七條建議

提高英語口語的七條建議

提高英語口語的七條建議



來源:新東方英語(ID:NOE_XDFYY)

西方


人崇尚數字「7」,早期的占星家相信七大行星統治宇宙,家裡的第七個孩子會擁有特殊天分,每隔七年人生會有大的轉變。我且借「7」之神力,撰寫此文,為你提出提高英語口語的七條建議,唯願為你的口語學習助一臂之力。

提高英語口語的七條建議


創造環境,侵泡其中


常聽學生抱怨:「學了這麼多年英語,口語怎麼不見提高呢?」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回答:「這事兒不怪你!」口語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沒人找你用英語聊天,你自然就得不到口語的鍛煉,是不是?說得專業一點,英語口語不見提高的根源就是英語環境的缺失。英語母語人士的口語習得方式就是浸泡在英語環境中,而我們缺少的正式這樣的英語環境。可是雅思考官和外企經理們不管這些呢,非要考查我們用英語說話的能力!好吧,那我們就自己創造英語環境,然後「浸泡」其中!如何創造英語環境?我給你支三招。


招數一:充分利用外教課。上外教課時,你就敞開了說吧,咱可是交了學費的!千萬別指望哪天在馬路上遇到一個行色匆匆的外國人,上去搭訕說:「Can I practice English with you?」人家的回答基本如下:「Well, How much can you pay?」


招數二:跟室友設定English Time。在English Time時間內,大家只能用英語交談。比如你們將午飯時間定為English Time,屆時大家可以一起用英語聊聊食堂飯菜、社團活動、聽過的講座、當前的時事新聞等。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會不適應,經常出現表達停滯的狀況,甚至會產生放棄的念頭,但如果你想像一下在大學的英語演講比賽中,用英語技壓群芳,面對雅思和托福考官談笑風生,跟外企招聘經理對答如流,你還捨得放棄嗎?


招數三:經常播放英文的經典電影、名人演講、談話節目,讓英語才離你眼,便入你耳。我推薦大家多聽影視對白或訪談。從各種對話中,我們會找到實用的口語表達素材;從精彩的對白中,我們能體會到英語母語人士的思維方式和幽默感。有很多同學可能想通過聽英語新聞報道提高口語,我個人覺得它對提高聽力水平和積累辭彙非常有幫助,但其語調與用詞過於正式,不適合在生活中運用,因此對提高口語水平方面的幫助相對較小。

準確地道,方成正果


細說這條建議之前,先跟大家談談我對英語角的看法。大學校園裡總有一批熱衷於英語角的同學,他們對口語表達抱有極大的熱情,願意主動創造並沉浸於英語環境。我非常讚賞這種學習精神。但英語角是否能提高英語口語,我持一點保留意見。在英語角,我們碰到的多數是母語非英語的同學,大家都處於英語學習階段,說口語時難免都會犯錯,而且英語出錯了往往誰都意識不到,於是導致我的錯被你無意「借鑒」,你的錯被我大加「收藏」,時間久了,英語口語也就「毀」了。那麼如何修鍊才能使自己說一口準確地道的口語?其實這並非難事。下面請看我的幾個招數。


招數一:找外教或去培訓機構的外教口語課堂,通過跟外教學習模仿外教的語音語調。


招數二:採用權威聲像教材模仿、演練。此招來自於我個人的真實案例。想當年剛入大學時,我們這些英語專業的大一新生跟其他專業的學生毫無二致,英語學習還只限於糾結語法規則,當然偶爾也會比比誰的辭彙量大。至於口語表達,那叫一個空洞、乏味,唯一「色彩斑斕」的就是口音,當然不是什麼倫敦音和北美音了,而是山東音、湖南音、陝西音、廣東音……那段時間簡直不堪回首!好在我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他選取了一套完全值得信賴的教學影片——《走遍美國》,要求大家在課堂上先看片段,然後分組、定角色,按照角色背誦人物對白,模仿人物的動作語氣甚至是表情,要模仿得很逼真才能過關。當時我們覺得很有趣,而且成績與自己的所有表演掛鉤,因此大家都十分投入。整整一個學期,我們演遍了《走遍美國》的各個角色,也從高中階段的啞巴英語代言人順利成長為像模像樣的英語專業學生。


招數三:常逛英語博客或論壇,參與感興趣的話題。你可以想像,大家在寫博客或在論壇上發表見解的時候,一般語氣較為輕鬆,不會使用過於正式的辭彙。所以,你可以從中學習生活中常用的英語表達,用到口語中去。

只能模仿,切忌創造


大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進行過創造,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將漢語逐字翻譯成英語。「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給你點顏色看看)的「天才」表達確實弄暈過一大群老外;「One car come. One car go. Two car PENGPENG. One car die」的車禍現場筆錄也著實讓美國人領略了一把中國學生的「幽默」。但生活多數時候是嚴肅的,你得明白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規則,而且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極大。即便你把母語中的每一個字都準確地「翻譯」成英語,老外也可能會不知所云。


第二,口語中大量使用書面表達。你也許學過《新概念英語》第三、四冊。裡面的很多句子都是經典句子,想著就激動,不用太可惜!但請慢著,口語中大量使用書面表達違背了英語母語人士的口語交際原則,因此這種做法也算某種程度的「創造」,需慎用。

如何避免上面所講的兩種「創造」?一方面,考生需多聽英語母語人士如何用詞和如何組織句子結構,聽得多了,就能慢慢找到說英語的感覺。另一方面,在說英語時,我們不要用太複雜的句子結構,多用短句來表情達意,可借鑒「KISS原則」,即keep it short and simple。例如,如果你想表達「你完成生物作業了嗎」,應避免用「Have you completed compiling the material for the biology assignment?」這樣的書面表達,而可以使用「Finished your biology assignment?」這樣口語化的表達。


多記短語,事半功倍


認識一百個單詞,你未必能說出一句準確的話;但如果會一個短語套話,你就可能會說出一百句準確的話。道理很簡單,短語是英語母語人士長期使用的習慣搭配,是已經搭配好的表意框架,我們拿來直接用,即省力氣,又避免了自己造錯句的可能性,何樂而不為?下面舉例說明。


例1:當你對一件事情的發生表示「怎麼會這樣」時,只需要掌握「How come + (subject + verb)」這個結構,如下所示。


How come you cannot make a decision? (你怎麼能做不了決定?)


How come you always question me? (你怎麼老質疑我?)


How come we never agree? (我們怎麼永遠達不成一致?)


例2:當你表示「如果什麼情況發生,結果會怎樣」時,只需掌握「What if + (subject + verb)」這個結構,如下所示。


What if someone sees me? (如果有人看見我怎麼辦?)


What if no one is home? (如果沒人在家怎麼辦?)


What if it rains while we are camping? (我們露營時萬一下雨了怎麼辦?)


例3:當你想問「一件事情的發生有多大的可能性」時,只需掌握「What are the chances of + (verb-ing)」這個結構。


What are the chances of getting tickets? (拿到票的可能性有多大?)


What are the chances of it raining today? (今天下雨的可能性有多大?)


What are the chances of winning the lottery? (贏彩票的機會有多大?)


累積習語,會聽慎說


學習使用習語需要長期的積累。如果你能夠自如使用習語必將大大增加你口語表達的生動性和地道程度。例如,下面幾個使用了習語的句子就顯得很地道而生動。


例1:I』ve never met John Franklin, but his name rings a bell.


解析:句中的ring a bell跟「門鈴響」毫無關係,它的意思是「聽起來耳熟」,以後咱們也能酷酷地跟人說:「The name Oslo rings a bell, but I can』t remember where it is.」


例2:She arrived at the reception dressed to kill.


解析:句中的dressed to kill可不是「被打扮得殺氣騰騰」的意思,而是指「穿著極為時尚出眾以吸引眼球」。


例3:He recorded an album but sold very few copies; the cake wasn』t worth the candle.


解析:句中的「The cake wasn』t worth the candle」跟蛋糕、蠟燭以及生日都沒什麼關係,它的意思是「做某事的收穫不值得(比不上)當初的付出」。


不過,口語剛入門的同學應慎用習語。原因有二:其一,如果你的談話對象不是英語母語人士,他/她可能聽不懂,這就使溝通出現障礙;其二,如果談話對象為英語母語人士,他會很驚喜,以為你英語水平與他相當,後果是他會使用更多的習語跟你交流,弄得你一頭霧水。當然,等習語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你就可以想用就用,誰攔著跟誰急!


廣泛閱讀,吸收養分


如果你要想讓自己的口語內容具有廣度和深度,那就必須進行廣泛閱讀,從閱讀中吸收養分。


有同學會有這樣的疑問:文學作品可以幫助提高口語水平嗎?我的回答:「完全可以。」我的理由是,通過閱讀文學作品,考生可以積累大量的習語。像《聖經》與莎士比亞作品中就含有大量的習語表達,比如由《聖經》而來的「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和「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餘而力不足)便是來自於《聖經》;而習語「what』s done is done」(既往不咎)和「Truth will come to light」(真相將大白於天下)就來自於莎士比亞的喜劇作品《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也有同學想知道閱讀雜文小品對提高口語水平是否有幫助,我的回答:「當然。」雜文小品中富含養分,可以借鑒的東西很多,比如廣泛的話題、嚴謹的邏輯和各類表達技巧(數據統計、舉例說明、因果論證、比較對比等)。


閱讀就是力量,求知若渴的你請抓緊時間多閱讀英文作品吧!


語音語調,清晰即可


英語有各種口音,大概可歸納為以下三類:英語母語人士的各類口音,如北美口音、英格蘭口音、威爾士口音、澳大利亞口音等;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的口音,如印度口音、新加坡口音、南非口音等;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國家的口音,如中國口音、日本口音、俄羅斯口音等。追求地道的發音一直同是很多學所狂熱追求的,要麼想練成標準英倫腔,要麼想表現正宗美國味。殊不知,口語的核心是「表達清晰、準確」。正所謂「華麗的外表可以有,但是內涵跟得上才是正道」。


結語


最後,給大家出道小題:如何評價一個人的口語是好是壞?請從下面選項中選擇。


a. 漂亮的發音;b. 頓挫的語調;c. 炫麗的辭彙;d. 嚴密的邏輯;e. 充實的細節;f. 生動的舉例;g. 廣博的知識。


當然,你可以全選,但我更看重後面的四項,因為口語的終極目的標如下:「我講,你明!你說,我懂!」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只需追求嚴密的邏輯、充實的細節、生動的舉例和廣博的知識即可。當然,如果你還具有漂亮的發音、頓挫的語調、炫麗的辭彙,那麼你就是「英語萬人迷」。祝願大家早日修成「正果」。

您可能感興趣

社交英語口語入門:五種簡單口語表達
如何有效提高英語口語?
英語口語中常見句型
美語初級口語單詞
生活英語口語:糖和蜜餞英語單詞
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好友進行英語口語PK
畢業典禮上的十句英語口語表達
漢普森英語成人英語口語課程
英語聽力:每天20句,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每日一句韓語口語
英語短語:表白常用口語句子
韓國語流行口語500句,絕對提高你的口語水平!
英語聽力:英語口語20句
英語口語逛街常用句型
社交英語口語11
日語口語訓練的八大原則
外國人十句最地道的英語口語
3分鐘地道英語口語
最最簡單的英語口語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