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軍隊為何放棄設「准將」,4000多人符合標準
關於1988年恢復軍銜制,有很多值得回憶的細節,比如當時為什麼不再設元帥軍銜,當時設置了的「一級上將」為何一直空置,後來為何又被取消?當時設「准將」已經提上了日程,後來為什麼又改成了大校?
知是廳帶著這些問題,請教了原軍事科學院軍制研究部研究員劉岩。他是恢復軍銜制的參與者和見證人,作為軍事科學院軍制部幹部制度研究小組的兼任組長,他為軍銜制的恢復作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列席過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的重要會議。
① 「試套」出4000多「准將」
「現在我們都知道將軍分上將、中將、少將,實際在醞釀恢復軍銜制的時候,還考慮過設置准將。」劉岩說。
當時在少將和上校之間設置一個軍銜沒有爭議,但怎麼設置有很大分歧。
按照職、銜對應,一般副軍職的幹部可以授少將軍銜,但當時還有不少建國前的師職幹部和資歷較老的副師級幹部,還有一些建國後成長的資歷較淺的副軍級幹部,他們可能授不了少將軍銜。
劉岩在列席恢復軍銜制領導小組會議時,不少人都主張設置「准將」軍銜,這是很多國家的做法,他們授「准將」的軍官的職務,和我國授大校的軍官的職務差不多,但人家是將軍,我們是校官,為了不讓這些軍官在國際對等交往中「吃虧」,主張我們也設准將。
有主張設大校的,還有的主張二者都設,副師的軍官授大校,正師的幹部授准將。
「設准將的呼聲很高。」劉岩說,但領導小組沒有輕易決策,而是先「試套」,把全軍17000多名副師級以上的幹部登記造冊,按照評銜標準對照,看符合各級軍銜的究竟有多少人。
當時為評銜吵的人很多,這項工作只是組織上悄悄地做,別人一般都不知道。
最後發現,17000多人,除了需要改為文職和超過服役年齡可以不授軍銜外,按照標準至少有2000人可以授予少將以上軍銜,有4000多人可以授准將軍銜。
「如果我們6000多將軍,那肯定是世界上將軍最多的國家,顯然不夠合適」劉岩說,這超過蘇聯的將軍總數,是美國將軍的5倍,而我國1955年授銜的元帥和將軍也不過1052人。
如果把准將改為大校,可以把將軍數量控制在2000名以內,降低將官的比例,保持將官隊伍的質量。
1984年1月9日、10日,劉岩列席第四次恢復軍銜領導小組會議,原來堅決主張設准將的幾位領導小組成員放棄了之前的主張。
「但爭論還有,」當時在總後軍需生產管理部工作的徐平都已經看到准將肩章的樣品,到1986年的時候還能看到,「足能說明爭論持續了很久,最後才取消了准將的設置,改為大校。」
兩次軍銜設置的等級比較
1955年 | 1988年 | |
元帥 | 大元帥 | |
元 帥 | ||
將官 | 大 將 | 一級上將(1994年取消) |
上 將 | 上 將 | |
中 將 | 中 將 | |
少 將 | 少 將 | |
校官 | 大 校 | 大 校 |
上 校 | 上 校 | |
中 校 | 中 校 | |
少 校 | 少 校 | |
尉官 | 大 尉 | |
上 尉 | 上 尉 | |
中 尉 | 中 尉 | |
少 尉 | 少 尉 |
②「為什麼要取消與營級幹部對應的大尉軍銜呢?」
劉岩介紹,新的軍銜製取消「大尉」這級軍銜的設置,與軍隊當時面臨的新情況有關。
1955年首次授銜的時候,軍隊還保持著戰爭年代的體制,從大軍區到排有8個層次,幹部的級別從軍委主席到副排級有20個級別,當時的指導思想是團級以上授予校級以上軍銜,營以下授尉級軍銜。
而「上尉連長」是耳熟能詳的一對組合詞語,上尉是世界上公認的連長的編製軍銜,不設大尉,營長就無銜可評。
實行新軍銜的時候,部隊取消了兵團級單位,幹部的級別也壓縮到15個級別,因此軍銜的等級可以相應減少,領導機關考慮後決定「減兩頭,保中間。」即減少將官以上和尉官的層次,保留校官的四個級別。
「為什麼要取消與營級幹部對應的大尉軍銜呢?」劉岩說, 1979年以後強調職務等級「逐級晉陞」。1985年以後旅營建制增加,實行這一建制的中間沒有團級機構,這樣營級幹部的晉陞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在待遇上採取措施加以解決。1985年,部隊實行新的集團軍體制後,營級幹部的責任有所加重。
最終,領導機關認為解決營級幹部待遇問題的根本措施是提高軍銜,除了少數資歷較淺的副營級幹部需要在上尉的銜位上過度,大多數營級幹部可以進入校官行列。
這樣,新的軍銜就成了三等十一級,而1955年的是四等十四級(見列表)。
1988年10月1日,解放軍正式實行新軍銜制,共授予尉官40,5萬人,校官18萬人,將官1452人。
新的軍銜制度,還決定文職人員不授銜,不穿軍裝,不過1992年以後,又規定文職人員可以穿軍裝。



※1945年,1200萬美國軍隊,為何會在3年內下降到160萬
※出動157萬軍隊,3700架戰鬥機和5500多輛坦克,獲得了1208噸黃金
※軍費近3100億,現役軍隊約100萬人,裝備4600枚核彈頭
※每年軍費近1600億,只有6萬軍隊,將採購80架F-35戰機
※1945年,日本還有700餘萬軍隊,為何選擇投降
※二戰前260萬軍隊,二戰後達到1200萬,僅4年裁軍850萬
※面積298萬平方公里,132萬軍隊,1975年公然吞併鄰國!
※只有5.06萬軍隊, 軍費超過1800億,
※人口5000萬,現役軍隊75萬,戰時可增至775萬,每年軍費花掉335億美元
※軍費近3500億,現役軍隊127萬,擁有3艘航母50枚核彈頭
※擁有1100萬軍隊的美國,如何在3年內裁軍900萬?
※每年空調費達1295億,一名士兵一年花費700萬,還要增派4000軍隊
※1978年之後的10年里,越南為何要長期維持80多萬軍隊?
※現役軍隊140萬,文職人員還有72.44萬,最高年薪近70萬
※現役軍隊24.7萬,購買了近11500億的武器,9成來自美國
※每年軍費近2400億,現役軍隊32萬,裝備2艘航母和近1000架戰鬥機
※二戰前此國軍隊30萬,二戰後達1100萬,用3年裁軍900萬
※被150萬軍隊入侵,獲得620億軍事援助,和10000頭毛驢
※擁有1200多萬軍隊的蘇聯,為何在1945年才加入對日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