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打情懷牌的話,美國的藝術電影會如何做發行?

不打情懷牌的話,美國的藝術電影會如何做發行?

不打情懷牌的話,美國的藝術電影會如何做發行?



在美國,藝術電影的發行和商業電影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更為依賴口碑和評論。

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經製片人方勵的驚天一跪,票房從 300 萬直衝 5000 萬,可能這是中國藝術電影發行史上的最大奇蹟,我從來沒見過有任何一部影片在即將被擠壓下線時,憑藉口碑或別的因素逆轉十倍票房。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方勵製造了一個「事件」(event)。不論他的主觀動機如何,客觀上,他製造了藝術電影發行史上罕見的大「事件」。大約去年的《刺客聶隱娘》在引起的輿論規模上能與之相提並論。但二者有不同,《聶隱娘》的爭議,主要還是因為影片本身的緣故,《百鳥朝鳳》就純粹是場外事件了。


這裡來簡單說說美國的藝術電影發行,不是說中國需要參考美國做法,畢竟兩國歷史條件和產業環境都不一樣。


在美國,藝術電影一度是外國電影的代名詞,而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外國電影就被排擠出美國市場,直到二戰後,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為首的歐洲藝術電影開始重新回到美國。

最早的時候,只有紐約和極個別特大城市有機會看到外國電影,中小城市是根本和外國電影無緣的。但戰後很多城市都出現獨立的藝術影院,它們以放映歐洲電影為主,這就大大擴展了美國觀眾的電影口味。這些外國藝術電影雖然在票房收入上比起好萊塢主流電影來仍然是零頭,但它們的存在,極大地改變了美國電影的文化底色。觀眾開始習慣好萊塢電影之外的口味,一部分年輕導演也獲得了更多元的養料,隨即用到自己的創作中。


《紐約時報》《紐約客》《電影文化》《村聲》……從主流大報、主流雜誌,到獨立另類的文化報刊,都對藝術電影非常詳細地介紹和評論,這幫助了藝術電影文化的生根。


小型電影節和博物館、資料館是藝術影院之外傳播藝術電影的重要管道,知識分子、年輕白領、大學生,是這些地方的常客,他們也構成了藝術電影受眾的絕大部分。


一開始,藝術電影的發行主要由小型的獨立電影公司來操作,他們小本經營,自負盈虧,蓬勃而活躍。漸漸地,好萊塢大片廠注意到了這個不算大但卻很重要的市場,於是就有一些大片廠開始涉足藝術電影的發行,他們或是獨立組建藝術電影製作和發行分支,或是收購獨立小公司,把藝術電影市場也變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好萊塢大公司染指藝術電影的製作和發行後,極大改變了這個市場的生態。很多原先自給自足的獨立導演變得和工業主流更加親近,他們的電影風格也和最初的時候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美國,藝術電影的發行和商業電影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更為依賴口碑和評論。商業片可以靠廣告轟炸營造勢頭,很多觀眾為了趕話題時髦,不區分影片好爛也就去看了。但在藝術電影這就行不通,大多數藝術電影的觀眾是沖著一部好電影去的。所以,前期小規模上映,積累口碑再慢慢擴大規模或維持長線放映,是藝術電影發行的普遍做法。


關於作者


magasa,影評人,電影史研究者,《虹膜》電影雜誌主編。


題圖來自 www.mediafactory.org.au

您可能感興趣

又藝術跨界,又拍電影的表情之王
市場不小,但中國的科幻電影為何遲遲不能發力?
鄧超主演電影《影》如果成功,會去好萊塢發展?
夢想里的電影情節,正在被技術搬到現實!
這部虐心的電影,影響了我的愛情觀!
中國科幻電影不乏好故事,難在視覺轉化?
曾經有人說,彩色技術會毀了電影,結果呢?
如果沒有新技術,李安的新電影還會好看嗎?
科幻電影在世界各國是怎樣發展的?
為何中國的電影導演不搞些科幻片?
沒有愛情的人,活在電影里
張藝謀新電影又拍三國題材,為何中國電影拍不出好的科幻電影?
除了吃飯,看電影,約會最好的狀態,應該是什麼樣的?
新戀情,新電影,未來的馬麗還會美得讓你大跌眼鏡!
國產科幻電影通過情節和想像也能成功?
最真實的抗戰條件,跟電影里演的並不一樣!
這部描述「慾望」的電影真的帥瞎了,但看完良心會痛
你在看科幻電影,他們已經將科幻電影變成了現實!!
「作妖」的劉梓晨出演電影,最噁心的是花錢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