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初的聖城,耶路撒冷

最初的聖城,耶路撒冷

儘管貴為「聖城」, 耶路撒冷的誕生與其他城市無二,自然與上帝無關。幾百萬年以前,大象、犀牛、長頸鹿和水牛是現今耶路撒冷所在的猶地亞山地(JudeanMountains)的主人。在140 萬年到180 萬年之間,人類在這裡出現。近代對伯利恆的一次考古活動發現了48 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和23 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這些遺址中出土了當時人類使用過的動物遺骨,這些化石都有砍砸的痕迹。這也是耶路撒冷附近最早的人類活動記錄。此時,耶路撒冷地區的人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一樣,都是以狩獵和採集為生。


7000 到8000 年前,在距離耶路撒冷35 公里的地方誕生了據說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座城市——傑里科(Jericho,中文聖經翻譯為耶利哥),人類第一次在一個固定的地點定居下來。傑里科的繁榮不可避免地促進了近旁耶路撒冷的發展,因為耶路撒冷正好處在傑里科到地中海的道路上。在大衛城附近基遜泉(Gihon Spring)周圍發現的一些屬於5000 年前紅銅時代的陶器碎片被認為是耶路撒冷史前文明最早的證明。儘管沒有人類從此持續定居的證據,但是耶路撒冷在青銅時代又出現了人類居住的痕迹。後人發掘出屬於這一時期的一批陶器、方型房屋遺迹,甚至包括第一個石制墓地。同樣是在這個時期,耶路撒冷周邊出現了一些村莊。


儘管歷史無法證明到底是誰最先創立了耶路撒冷,但是猶太人認為創建者是他們。《聖經?創世紀》14∶18 中第一次提到了「耶路撒冷」。《聖經》原文稱:「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 此時是在為猶太人的祖先 亞伯拉罕 祝福。猶太人認為這裡的「撒冷」,就是耶路撒冷。猶太宗教經典《米德拉什》,即聖經注釋稱,耶路撒冷由 亞伯拉罕 的祖輩諾亞的長子 閃 及其後代 希伯 創立。在《米德拉什》中,麥基洗德就是 閃 。但是如同《聖經舊約》其他各章一樣,這個記述與當代考古發現所得出的結論是不相符合的。無論從邏輯上,還是歷史上來看,希伯來人都不會是耶路撒冷的創建者。

最初的聖城,耶路撒冷



比利時魯汶聖彼得教堂中的壁畫《迎接亞伯拉罕的麥基洗德》,由荷蘭畫家德爾克·伯茨創作。


耶路撒冷持續發展到公元前2500 年。但有意思的是,人們從未發現此後幾百年內的遺迹。很明顯,耶路撒冷在這個時期被廢棄,更準確地說是被毀壞。但征服者是誰卻無從獲知,他們只留下了幾處墓地。直到公元前1800 年左右,耶路撒冷才被重建。而這次重建的是耶路撒冷有記載最早的主人——迦南人(Canaanite)。其中的一支耶布斯人在這裡建立了人類最早的城市國家之一。他們將耶路撒冷稱作耶布斯(Jebus)。

迦南人是居住在迦南(Canaan)的一支非常古老的民族,屬於西閃米特人的一支。閃米特人在傳說中是閃的後代,因此他們與現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具有近親關係。迦南一般指西起地中海沿岸平原,東至約旦河谷,南至內格夫,北至加利利地區的一片區域,包括今日以色列、約旦及埃及北部的一部分。迦南人最早居住在加沙地區,後來發展出比較發達的農業、手工業以及貿易。他們曾受埃及法老的委託第一次環繞非洲大陸航海。這裡需要著重強調的是,耶路撒冷這個名字是從耶布斯這個名字演化過來的。而耶路撒冷名字的另一半,據說是跟當時阿拉伯半島的西閃米特人普遍崇拜的撒利姆神(Shalim,也被拼作Shalem)有關。耶路撒冷被認為是「撒利姆創建的城市」或「撒利姆之城」。正如前面提到的,《聖經》中麥基洗德就被稱作「撒冷王」(King of Shalem)。


在迦南人的修建下,耶路撒冷成為一座要塞城堡,大衛城東坡方向還保留著長長的幾段完整的城牆。儘管只有不到0.04平方公里,但耶路撒冷逐漸發展成為迦南人最重要的城市,並對周圍城鎮形成強大影響力。有考古證據證明,迦南人在現今聖殿山和聖墓教堂附近進行過宗教活動。迦南人非常重視耶路撒冷的防禦,為該城修築了十分堅固的城牆。在耶路撒冷北部有一處迦南人時期的石台遺址,周圍的城牆曾經高達10 米,考古學家認為這座石台是一處巨大堡壘或者其他某種大型防禦工事的基礎。除了該城外,迦南人的耶路撒冷國還控制著北到今天納布盧斯、東到傑里科、西到地中海海岸、南到希伯倫的土地。其實力不斷增強,以至於遠在今亞實基倫附近的王國為了抵禦耶路撒冷王國的擴張而不得不加入反抗聯軍。聯軍曾經攻佔了耶路撒冷附近的幾個城鎮。古埃及文獻還提到耶路撒冷經常遭到周圍的阿毗盧(Apiru)部落的騷擾。阿毗盧人到底是什麼人?目前尚無定論,但是有歷史學家認為他們就是希伯來人。古埃及的阿爾馬納泥板(Amarna Letters)在人類文獻中第一個提到「耶路撒冷」。「阿爾馬納泥板」是一批刻在泥板上的書信,在上埃及地區阿爾馬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首都阿赫那頓)被發掘,絕大部分是公元前14 世紀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法老與迦南、亞摩利等地臣屬或諸侯政權的外交書信。其中包括迦南人的耶路撒冷王阿布迪- 赫巴(Abdi-Heba)寫給法老阿蒙赫泰普三世(Amenhotep III)的六封信。當時,由於埃及的實力非常強大,其影響力已到達近在咫尺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北部曾經發掘出一座埃及神廟的遺迹,這個神廟很可能是為當時的埃及駐軍建造的。


在阿爾馬納泥板中,耶路撒冷被稱作「Urusalim」。這六塊阿爾馬納泥板大多是耶路撒冷王向法老請求支援的內容。從這些信件可以看出當時耶路撒冷在這一地區的地位相當重要,而且在用武力爭奪整個地區控制權的角逐中沒有置身事外。阿布迪- 赫巴似乎認識埃及的許多政要,他把自己打扮成埃及在迦南地區唯一能真正信任的人。在耶路撒冷與周圍各城市試圖擴展勢力範圍的爭鬥中,耶路撒冷處於下風。埃及並不希望看到耶路撒冷的崛起,因此暗中支持了耶路撒冷的敵人,駐守在耶路撒冷的埃及衛隊也造了反。在阿毗盧人和其他敵人的不斷攻擊下,阿布迪- 赫巴在最後一封信中抱怨法老漠視他的請求,所有東西都被摧毀了。到此,信件戛然而止。我們無法知道耶路撒冷是否真的被其他人攻佔並倖存下來。但是100 年後,當約書亞帶領希伯來人回到耶路撒冷的時候,她已經再次成為這一地區最主要的城市了。


當迦南人在耶路撒冷創立王國的時候,希伯來人就已經在迦南地的北部開始了定居生活。而在此之前,希伯來人已經存在了好幾百年。根據《聖經》傳說,大約在公元前2000 年,希伯來人在阿拉伯半島西南部地區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們與周圍其他一些部落,包括阿拉伯人被統稱為「閃米特人」(即諾亞之子閃的後代)。為了尋找水源和牧草,希伯來人開始向阿拉伯半島北部遷徙,到達土地肥沃的兩河流域,並在幼發拉底河下游的烏爾(今伊拉克巴士拉)居住下來。希伯來人定居烏爾後,接受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尤其是巴比倫人的生活習慣與思維模式。但是大約在公元前1800 年,由於不堪忍受古巴比倫國王的宗教壓迫政策,他們在族長亞伯蘭(後世尊稱其為亞伯拉罕,意為「多國之父」)的帶領下渡過幼發拉底河,沿著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商道繼續向西北方向遷徙,最後進入了迦南地,並定居下來,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對於迦南人而言,希伯來部落是外來者,他們稱其為「哈卑路人」,意即「渡(幼發拉底)河而來的人」,後來逐漸發音轉變為Hebrews,即「希伯來人」。迦南人作為土著,並不歡迎希伯來人,因此時常發生衝突。這種民族間的衝突,貫穿著猶太人的歷史。


本文節選自《戰爭事典015》

您可能感興趣

阿爾馬納泥板中的秘密:聖城耶路撒冷最初的建設者
為你揭秘,世界第一聖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並不「冷」,這座聖城很悶騷很溫暖
震撼紀錄片《聖城·耶路撒冷》:這座小山上的城市,捏合了全世界的希望
歷史上最苦難的聖城,與亞伯拉罕、耶穌、穆罕默德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維聖城」耶路撒冷,九分哀愁九分美
聖城耶路撒冷的百年對比照:老城保護令人驚嘆
印度最善良最純凈的聖城:瓦拉納西
這是聖城耶路撒冷里,唯一一間同性戀酒吧
印度最貧窮地區之一,也是教徒心中最神聖的聖城
灰熊與馬刺展開談判,小加即將加入聖城,波波維奇:等你一個夏天了
從聖城麥加到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朝聖和節日,麥加尤為壯觀
此縣級市,被稱為「東方聖城」,住著史上最牛家族,祖宅堪比皇宮
三教聖城 用照片感受耶路撒冷50年的歷史變遷
中國最正宗古都,號稱華夏聖城文明聖城,一把鏟子都能揚名海外
聖城媒體給巴克利寄了他最愛的西班牙油條
石佛之後,聖城之光
聖城神將被複活!波波維奇冷藏他一季只為西決打垮哈登杜蘭特
《他們》之萊昂納德:聖城最後期許 征程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