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54軍1號軍事工作堅持不懈16年 終於全面披露

54軍1號軍事工作堅持不懈16年 終於全面披露

作戰研究,提升戰鬥力的「思維引擎」


——第54集團軍連續16年開展軍事理論創新的行與思


作戰地域:外區某訓練基地;作戰對手:外區專業「藍軍」……面對即將到來的跨區對抗任務,第54集團軍某旅官兵不露絲毫怯意。

今年年初該旅受領任務後,圍繞此次「作戰」的重難點問題,組織精幹力量展開專項研究攻關,形成10多個課題成果,顯著增強了練兵備戰的針對性。


軍事理論創新研究是第54集團軍每年雷打不動的1號軍事工作,至今已連續堅持16年,成為驅動該集團軍作戰準備的「思維引擎」。


16年長抓不懈,一路上「思想突圍」,他們有何收穫?又有何體會?


作戰理論是牽引轉變的燈塔

「沒想到被對手追了一晚上,連續4次被迫轉移……」某通信團無線電連班長孫啟陽難忘一場夜間實兵演練的尷尬——


集團軍要求各單位強化夜訓,有的指揮員提出:通信車設備精密,通信兵抓夜訓,關鍵是把「微光操作」練過硬!


為此,孫啟陽披星戴月,在各類面板、線纜間苦苦摸索,終於練就了一手精準「盲操作」的本事。


原本期待在演練中大展身手,可事與願違,車載電台開機不到1分鐘,聽筒里就傳來了刺耳的干擾聲。


撤收轉移,「敵」偵搜力量如影隨形,為避免遭到定位摧毀,整整一個通宵,全班都疲於躲藏,沒發出1條作戰信息。

復盤時,參加集團軍「夜戰夜訓理論攻關」歸來的團作訓參謀任玉柱道出玄機:「夜間,電離層變化明顯,微光操作看似隱蔽,但發出的『電磁動靜』卻很大,很容易被對手察覺。」


不能看透信息化條件下的黑夜,還奢談什麼「擁有今晚的月亮」?摸准了夜戰形態之變,練兵視界隨之大開。電磁隱蔽偽裝訓練、頻譜監測訓練、特殊信號分析研判訓練……「夜間作戰通信保障問題」研究中形成的一批新戰法,冒著熱氣相繼進入該團夜訓場。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這個道理不用多講。關鍵是,戰爭形態正在加速演變,打仗如何擺脫固有經驗的束縛?」集團軍領導感慨道:軍事變革浪潮洶湧,抓好軍事理論研究創新,就是為訓練指引航向,避免犯下南轅北轍、刻舟求劍的錯誤。


作戰理論是數據鑿刻的作品


看上去很美的戰法,為什麼不能落地開花?那一刻,陸航飛行員鄧海濤心裡打翻了五味瓶。

集團軍組織作戰理論研究,他大膽提出「機降攻擊、奪占要點」的新戰法,引起廣泛關注。沒過多久,他受領任務:「結合年度實兵演練,實地驗證新戰法。」


然而,意外接踵而至:地面分隊攜帶的各型裝具,要麼尺寸不合無法裝上直升機,要麼載重超標無法起飛;陸航分隊對運載任務的耗油量、載重量分析不足,一架直升機還沒到達目標地域就突然發出燃油不足告警……


現場指導的一名集團軍領導坦言:「在細節處出錯,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學可靠的精細標準。搞軍事理論創新,如果是坐而論道、泛泛而談,再漂亮都是紙上談兵!」


的確如此。科學編配裝備物資,離不開詳細的載運數據;合理補充載重飛行油量,離不開精確的計算分析;了解機降著陸的極限坡度,離不開反覆的試驗摸索……鄧海濤慢慢悟出了道理:「一個實用的作戰理論成果,一定是大批試驗數據一點點鑿出來、磨出來的!」

一場軍事理論集中論證就地展開。他們對集結裝載、空中機動、開闢機降場、地面展開等10個作戰環節逐一進行定量分析、精確計算,比對大量試驗結果,總結得出30多組經驗性數據。


據介紹,該集團軍每年都要精心選取多個「典型作戰行動」,採用試驗論證、數據分析等手段,圍繞指揮控制、力量編組、基本戰法、綜合保障等方面組織系統深入研究,形成了1100餘個實案化研究成果。


作戰理論是必須淬火的「劍胎」


前年實兵演練,突降大雨,某裝甲旅炮兵群群長關建偉眉頭緊皺:「陣地潮濕泥濘,火炮萬一撤慢了,後果不堪設想!」


旅司令機關經過對比分析後,選定「信火一體」戰法——通過電磁力量的同步壓制,擋住「敵人的眼睛和耳朵」,為炮兵爭取時間!


哪知激戰正酣時,導演部一道裁決下來:炮陣地遭「敵」火力覆蓋,戰損40%!


一名執行導演十分惋惜地說:「紅方『信火一體』戰法很新穎,可惜只考慮信息壓制沒有考慮信息防護,電磁干擾隊被藍方發現打擊之後,炮兵的『電磁保護殼』也就不復存在了。」


「實戰煉真金。不拿到演習場里熏一熏硝煙,闖一闖敵陣,就不知道我們的軍事理論創新成果究竟是合格品還是殘次品!」演練歸來征塵未洗,旅長陳曉楠帶著司令機關連夜升級「信火一體」戰法。


去年,該旅遠赴南方某訓練基地進行跨區對抗演練,炮陣地開火後,干擾隊不僅對「敵」偵察力量進行「軟殺傷」,而且將坐標提供給炮兵群,讓火炮同時展開「硬摧毀」——火力和信息力相互保護,無往不利,一場大勝讓大家笑逐顏開。


這些年來,該集團軍接連參加跨區對抗、聯演聯訓等數十次實戰化演訓活動,在真打實抗中不斷對軍事理論研究成果進行實踐運用、試錯完善,總結出步兵、裝甲、炮兵、陸航等10多個兵種的120多個戰法,30多個優秀成果被上級推廣。

您可能感興趣

印度8年前就已「預謀」2017軍事對峙,不想1962失敗重演
5月14日《1946-1949:國共軍事鬥爭觀察》
1991年8月19日,軍事政變加速了蘇聯解體
軍費近200億,現役軍隊11萬,美國每年提供約合7億軍事援助
美軍2016年度最佳軍事照片
2016年10月,軍事論壇出現殲-20的試飛照
美國軍事,F-35戰機至少276個缺陷
1956年6月軍事法庭開始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
被150萬軍隊入侵,獲得620億軍事援助,和10000頭毛驢
1918年,未遂的中日軍事結盟
現役軍隊有69萬,每年還花11億養外國駐軍,合資760億建軍事基地
美軍海軍的軍事力量 總兵力50萬 軍艦279艘飛機4000架
美國每年軍事開支達到6334億美元,人均超過2000美元
2016年全球軍事化指數排名出爐 中國排第91位
江南廠總軍事代表監造055萬噸大驅112垂髮內部曝光,未來將建003航母
不愧世界第一軍事大國,13444架軍機
美國軍事的三大金主,20萬軍隊年軍費1000億,到底買點啥好
9.18事變時東北軍軍事實力(陸軍46萬, 海軍21艘軍艦, 空軍飛機400架)
江南廠軍事代表監造055萬噸大驅112垂髮曝光,未來將建003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