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自述:我一生最緊張的時刻是何時?
有人問:鄧小平一生戎馬倥傯,身經百戰,怎麼可能緊張呢?
不然。任何一個人,到了特定的環境,都有可能產生緊張情緒。鄧小平自然也不例外。說起鄧小平一生最緊張的時刻,還得是在1947年的千里躍進大別山之時……
1947年,千里躍進大別山這個歷史任務,歷史性地落在「劉鄧大軍」身上。
1947年5月4日,中央軍委正式決定,由「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獨立經略中原局勢。7月23日,毛澤東致電劉鄧:「下決心不要後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
收到任務之時,「劉鄧大軍」剛剛強渡黃河,打完魯西南戰役。劉伯承和鄧小平提出部隊已經連續作戰,十分疲憊,急需補給,希望能在內線繼續作戰一個時期,等時機更為有利時再向大別山挺進。。
劉、鄧以為中央會支持自己的建議,沒想到,第二天毛澤東就以3個「A」的加急絕密電報致電劉、鄧: 「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 「陝北不能支持」、「下決心不要後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
看完電報後,劉伯承、鄧小平深感事態的嚴重和緊急,立即將電報燒掉。隨即回復中央:完全服從中央決定,半個月後行動。
但是,千里躍進大別山,談何容易。從魯西南到大別山,相隔千里。中途有黃泛區、沙河、渦河、汝河、淮河等重重關隘。
擺在「劉鄧大軍」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就是號稱「死亡區」的黃泛區。
所謂「黃泛區」,是一個代表中華民族苦難的詞語。1938年,日軍進攻開封、鄭州。蔣介石國民黨部隊炸開黃河花園口大堤企圖阻止日軍南下。混濁的河水向東南方向迅猛推進,在黃淮平原肆虐泛濫,最終形成了跨越豫皖蘇3省44個縣的黃泛區……
當時直接淹死和餓死的群眾多達八十九萬人,造成了中國歷史上人為的一次大災難。
在通過黃泛區之前,正是雨季。連日暴雨傾盆,黃河水位猛漲。一度有消息傳來,稱蔣介石打算再次炸掉黃河大堤,阻止「劉鄧大軍」前進的步伐。
一時險象環生,前途不可預測。
此時的劉伯承,用「憂心如焚」四個字表述自己焦灼心情。鄧小平則表示,這是自己一生中最為緊張的時刻。
多年以後,他對子女回憶說:「我這一生,這一個時候最緊張。聽到黃河的水要來,我自己都聽得到自己的心臟在怦怦地跳!」
但是,再有天大的困難,也要按照中央命令,按時出發。
實際上,僅僅休整了9天後,1947年8月7日的黃昏,「劉鄧大軍」就在100多里寬的地面上悄然出發了。
幾天後,「劉鄧大軍」 闖過黃泛區,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先後渡過沙河、汝河和淮河,甩掉敵人的重重追兵。8月27日,劉、鄧率軍進入大別山區。
「劉鄧大軍」順利抵達大別山區的消息傳到陝北,毛澤東欣喜地說:「我們總算熬出頭了。」很多年後,當有人問起這段經歷,鄧小平淡淡地說了一句話:「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戰略行動。」
【看完就想走?不順便關注一下勇哥的微信yonggedushi,你以為勇哥會放過你?】
※鄧小平自述一生最緊張的時刻是何時?答案出乎意料
※鄧小平的最後時刻 鄧小平去世前的最後一句話
※鄧小平一生最高興的時刻,每次談起都一臉幸福
※劉伯承戰場被傳「犧牲」,謠言四起時,鄧小平卻說:我看就這樣吧
※鄧小平唯一的孫子鄧卓棣的現照,你絕對想不到
※周恩來去世前對鄧小平說了這句話,激勵了他一生!
※他是鄧小平最該感謝的人,毛主席親自為他抬棺,如果不死必是元帥
※鄧小平去世前的最後一句話,鄧小平臨終囑託是什麼?
※鄧小平最後一次見毛澤東時為何表現得咄咄逼人
※在周恩來追悼會時,鄧小平說了一句,然後失聲痛哭
※中越之戰:許世友說的一句話竟讓鄧小平傻眼了!
※周恩來晚年病危時曾握住鄧小平的手,說了一句對其評價很高的話
※鄧小平唯一的孫子鄧卓棣現狀:讓人絕對想不到
※黨內最賞識鄧小平的,是這個人!曾經五次在關鍵時刻提拔了他!
※周恩來說這個事很嚴重,鄧小平卻說:「小事一樁」
※鄧小平一生最強硬時刻:英國首相都被震住
※為何是「橋牌」而不是其他的興趣成為了鄧小平一生的愛好
※張學良曾救了鄧小平一次,卻終生沒能回大陸,只因這人一句話
※張學良曾救了鄧小平的命,卻終生沒能回大陸,只因這人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