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太原:一個豆腐坊的「黑作坊變白記」

太原:一個豆腐坊的「黑作坊變白記」

5年前,因為經營的小作坊沒有合法身份,朱偉每天都擔心被執法人員檢查,經常東躲西藏搬家。而5年後,朱偉坐在自己的辦公室內盤算著如何把生意做得更大、更好……看到有不少同行來向自己「取經」,這個原本在食葯監局掛了號的「釘子戶」,現在很樂意講講「黑作坊變白記」。


2015年,太原市萬柏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引導「黑作坊」——朱記豆製品加工店規範生產加工布局,提升安全風險防範水平。經過對加工場所裝修、對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知識進行培訓,「人人喊打」的黑作坊華麗變身,拿到了食品監管部門頒發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徹底告別「無證經營」,納入政府監管範圍。


不到一年時間,「朱記」已成為日產2200斤豆製品、達太原市同行中等規模水平企業。不少同行聽說了「朱記」的經歷,紛紛前來取經。5月17日,記者來到朱記豆製品加工店探訪小作坊華麗轉身背後的故事,並採訪了太原市萬柏林區食葯監相關人員。

1 祖傳手藝被市場認可苦於「無證」只能「偷摸」經營


朱偉今年21歲,幾年前,他和父母跟著叔叔張國亮從河南來山西太原謀生。初到這裡,人生地不熟,一家人的生活難以為繼。幾經商量,一大家子決定重操祖傳的做豆腐手藝,2010年,朱家在神堂溝西峪煤礦附近的荒山上搭了幾間簡易平房,做起了手工豆腐的生意。


因為口感好,「朱記」的生意還算不錯,收入也可觀。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朱記」有了幾家穩定的「大單」。靠著這幾單生意,朱家一家人生活得還算從容。但是,受到場地規模限制,生產條件達不到標準等原因,「朱記」一直沒有辦理生產手續。去年8月之前,「朱記」只能窩在山溝里「偷偷摸摸」地做著豆腐。


2 被人舉報 生產工具和原料黃豆遭查封

2015年3月12日,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太原市萬柏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西峪煤礦附近有一家豆製品小作坊,環境衛生十分惡劣,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接到舉報後,工作人員立即前往突擊檢查。


西峪煤礦位於太原市萬柏林區西南角,過了礦區就是大片的荒山,人跡罕至。執法人員驅車幾經波折在滿是黃沙的上山小路上開了很久,終於找到了舉報人所說的豆製品加工作坊。


據太原市萬柏林區長風西街食品藥品監管站站長魯靖回憶,經現場勘察發現,所謂的加工作坊只有幾間用磚頭搭建的簡易平房,其中較大的一間傳來陣陣豆子發酵的味道。房子沒有裝門,只用一個髒兮兮的棉門帘擋著。執法人員進入屋內檢查,看到眼前的景象凌亂不堪,房間內污水橫流,蚊蠅漫天。牆壁由於長期潮濕,已經長出了青苔。原料黃豆隨意堆放在牆角,有些已經霉變。做豆腐的機器骯髒不堪,還在不停地攪拌著,現場工人的工作服也同樣布滿污漬……


面對眼前的景象,執法人員立即叫停了現場工人的工作,並讓工人們叫來了作坊的老闆。通過詢問得知,「朱記」豆腐是太原南城不少小飯店的供給商。執法人員嚴正地告訴朱偉及其家人,他的小作坊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必須停業整頓,並且在整改完成之前,現場的經營工具及食品原料也必須進行封存。「為啥?我家的豆腐品相好,也沒見誰吃出病來,我們自家人也在吃,為啥就不讓做了?」朱偉的叔叔張國亮對執法人員的說辭不能理解。


檢查現場,執法人員按照法律要求責令「朱記」立即停業。

2015年4月8日,黑作坊「朱記」被區衛生、食葯監、工商、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取締,查封扣押了生產工具和原料黃豆約兩噸。執法過程中,朱偉的母親由於拒不接受這一處理結果,一氣之下甚至咬傷了食葯監執法人員的手臂。


3 打起「游擊戰」執法人員上門指導提意見


在檢查中,執法人員拿出《食品安全法》,向朱偉一家耐心解釋法律中的條款:「您的作坊環境不符合食品安全生產的條件,必須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修正。我們也知道你們的難處,可是就算有天大的困難,食品安全也不容忽視!」


經過細心勸說,朱偉和家人表示同意整改。但苦於自己文化程度低,法律中講的規矩朱偉和家人都看不太明白。現場的執法人員表示,只要願意配合,監管部門願意全力幫助他。臨走前,執法人員給他留下了聯繫方式,讓他隨時打電話諮詢,並且承諾只要他積極整改,區食葯監局將優先為他辦理食品生產許可。


朱偉和家人整改後,朱偉和叔叔張國亮來到政務大廳,提交了《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申請資料。區食葯監局的審批人員第一時間前往他的小作坊進行現場查驗。這一次查驗,「朱記」乾淨明亮了不少,地上鋪了磚,牆上也安裝了乾淨的牆板,比起之前有了很大改觀,但審批人員發現,工人還是穿著髒兮兮的衣服,那些磨豆的機器也沒有徹底清洗,還是沒有達到許可的標準。審批人員告訴朱偉和張國亮,他得繼續進行整改。朱家人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地在那兒點頭。

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朱家似乎沒有了音訊,也沒有再打電話來申請驗收,局裡的工作人員正準備主動登門時,舉報電話又一次響起……


據舉報人稱,「朱記」又偷偷營業起來了!執法人員立刻趕往現場查看,原來,由於整改耽擱了一段時間,原先的客戶有所流失,朱家眼看著全家上下十幾口人等著吃飯,便沒了耐心。這次,執法人員嚴厲批評了朱偉和張國亮,同時再次提出了豆腐坊的改進意見。


4 配合整改「黑作坊」有了「戶口」


2016年5月17日下午,朱偉安排工人將貨物送走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在他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沓賬單、一台計算器。坐下後,朱偉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筆記本,將當天的貨物進出情況記錄下來。「特別感謝食葯監工作人員對我的幫扶!」朱偉說,如今生意之所以能夠越做越大,越做越安穩,得益於食葯監工作人員的付出。朱偉記得,去年秋天,監管站工作人員曾兩次冒雨上門指導,告訴自己如何規範生產加工布局,如何理順加工流程,如何進行加工場所裝修。在工人拿到健康證後,工作人員還對他們進行了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幾個月下來,作坊院子的地面硬化了,室內加工間地面鋪設了白色PVC板,坊間加裝了防蟲防蠅防鼠設施,規範了從生到熟的單一流向的加工流程。朱偉說,這些變化自己看了心裡也舒坦了不少。

2015年8月,經監管部門核查,「朱記」滿足太原市小作坊生產許可的標準,依法對此作坊核發了《小作坊生產許可證》。經過整改,「黑作坊」徹底消除了無證生產的安全隱患,並成功取得合法持證經營權,納入監管範圍。


5 「黑作坊」成標杆同行都來取經


5月17日,在「朱記」的生產室里,工人正在將凝結的豆花壓製成形。朱偉叮囑大家,這批豆腐要在稍晚時候送到市裡某批發市場,提醒大家要加快進度。在生產室中間,明晃晃的兩口不鏽鋼大桶里正在進行機械化攪拌,朱偉說,這是去年剛換的新設備。與此前的鐵質設備相比,它不易生鏽、便於清潔,省去麻煩的同時,衛生也得以保障。最主要的是,和傳統純手工製作相比,這套機械化設備的單日生產能力明顯提高,3名工人一天就可以生產3000斤,是以前的好幾倍。如今,生產室的牆面和地板都用PVC板鋪設一新,在食葯監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作坊還安裝了獨立的排水、換氣設施。


朱偉算了一筆賬,目前太原豆腐的批發價在1.3—1.5元不等,按照單日生產量2500斤算,一天的毛利潤可以達到3000元以上。除去房租、水電等成本,一天的純利潤可以保證在300元左右。「這和出去給別人打工相比,算得上是高工資了!」朱偉打趣地說道。


朱偉說,雖然這次改造花了不少錢,但他並不打算給豆腐漲價。一來這些客戶都是「老主顧」了,二來豆腐市場價格是受原材料黃豆價格等諸多因素影響的,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漲價也會降低市場競爭力。他透露,從廠房生產環境改造到設備提檔升級,他和家人總共投入了五六萬塊錢。「按照現在的行情看,半年多時間就能回本,再往後掙的錢就是自己的純利潤了。」滿心歡喜的朱偉說,「以前沒證,人人喊打,現在可以名正言順開門做生意,乾淨衛生了,自己心裡也踏實、敞亮了許多。」


此後,不少同行紛紛跑來參觀朱偉的作坊。有的關心排水設施怎麼安裝,有的關心許可證如何辦理。一家距離「朱記」不遠的豆腐作坊,在觀摩了「朱記模式」之後,也於去年11月拿到了登記證,敞敞亮亮做起了生意。

您可能感興趣

村裡開家豆腐坊,老人四處說裡面吃出東西,四年後老闆竟登門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