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博物館從課外園地變身為學生們的真課堂

博物館從課外園地變身為學生們的真課堂

(原標題:博物館成「真」課堂)


第四紀冰川館成北京首個直接對接學校課程的博物館


日前,來自北京教科院附屬石景山實驗學校六年級的學生們來到位於石景山區的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迹陳列館,四個班的同學在這裡分別上了地理、美術、歷史和科學課。不同於以往的興趣小組或偶爾的參觀活動,詳細的課程設計和教學計劃,將博物館資源與學校的多個課程進行無縫嵌接,成為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課程「必需品」。冰川館成為北京市首個直接對接學校課程的博物館,從課外園地變身為學生們的「真」課堂。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迹陳列館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建立在第四紀冰川遺迹上,以冰川知識、地質岩石、古生物、地球環保等科普教育為內容的展覽館,不但向廣大觀眾傳播介紹地球、地質方面的科普知識,而目弘揚了李四光等科學家的愛國主義精神。館長龐獻輝介紹,今年,冰川館和教育部門合作,根據中小學生的特點及各學科課程的標準,對冰川館的教育資源進行分析,設計與學校學科教學緊密聯繫的活動課程,並提供詳細的實施操作方案,結合冰川館的特點及課程的需求,還專門編寫了學習繪本、學習實踐任務單和學生教育計劃書等,便於學生在場館內更加深入有效的開展實踐學習。所設計的課程方案均按照課程開發的基本體力與框架要求設計,並經過教研部門與學校的認可,獲得了市級教研部門的審定。


不僅館內的各種展品等陳列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在與學校對接課程的過程中,冰川館的專家團隊也成為有力的教育資源,龐獻輝介紹,冰川館作為地質界專家學者實地考察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場所,擁有強大的專家學者資源,通過與教育部門的合作,這些專家也將直接走進課堂,成為學生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在千奇百怪的古生物、巨大的化石、新奇的展品和先進的互動科技面前,孩子們的動手和動腦能力都得到鍛煉,別開生面的課程讓孩子們大呼過癮。而科學、嚴謹、專業的教學設計,使冰川館成為本市首個直接對接學校課程的博物館,學校可以直接將課堂搬到冰川館,使博物館從課外園地變身為學生們的「真」課堂。


本報記者 孟慶合 通訊員 祁月報道

您可能感興趣

留學博物館 留學生德育之窗
學生黨專屬瘦身課堂!學霸也要懂鍛煉!
色系漫畫——學生們學會變身術後
揭秘藝大女學生真實課餘生活!
實拍世界各地學生們的課間活動場所
校園動漫,搞笑趣味漫畫,學校里的典型學生!
《高科技逃課》學校要學生脫衣服搜身。
茶園裡的留學生
課堂上,要讓學生髮光
山村小學生的一堂畫畫課
中學生教室激吻,學校是知識的殿堂還是戀愛的天堂?
實拍美國學生真實的課餘生活
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是怎樣學習的?|域外
自習課中學生情侶教室外幽會 全程被隔壁同學偷拍
學校實行機械式軍事化教育的「成果」,學生都變這樣
大學生課堂亂象:玩手機、談戀愛、睡覺,認真學習的實在太少
實拍:朝鮮大學生的校園生活
以課程群夯實學生素養基礎
俄羅斯技術學校的美女學生們,生活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