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那些心裡憋屈的太上皇們

歷史上那些心裡憋屈的太上皇們

歷史上那些心裡憋屈的太上皇們所謂太上皇,指的是活著的時候就把皇位傳給了下一代的老皇帝。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太上皇並沒有做過真正的皇帝,他就是漢高祖的老爹劉太公。劉邦取得天下後,自己風風光光地回老家炫耀,原來的名字叫劉季,現在改成劉邦了,一下子高大上了許多。但光是自己榮耀還不夠啊,那時他的爹還健在,所以榮耀他爹也就順理成章了。《漢書》卷二:



上歸櫟陽,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後上朝太公,擁彗迎門卻行。上大驚,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法!」於是上心善家令言,賜黃金五百斤。夏五月丙午,詔曰:「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前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朕親被堅執銳,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立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事情是這樣的。高祖做了皇帝後,還要五天一次地去拜見太公。本來這也是高祖一片孝心,人之常情。但太公的秘書就不樂意了,告訴太公說:「你兒子現在是皇帝,是天子,天下獨一份的。你怎麼好意思讓他來拜見你呢?」後來高祖再去拜見太公的時候,太公早早地拿著掃帚在門口等著了。看見高祖一來,趕緊打掃馬路把自己的兒子迎了進去。話說高祖還納悶兒啊,老頭子今天這是怎麼了?怎麼突然這麼客氣起來?後來才知道是太公秘書的主意,高祖很欣賞這個人,好處是大大的。但一想,也不能太委屈了自己的親爹,於是說:「你們都尊我為皇帝,但我這個皇帝還是太公生的,他現在還沒有一個名分,這不公平。就尊太公為太上皇吧。」於是群臣鼓掌一致通過決議。

歷史上那些心裡憋屈的太上皇們


這歷史上第一個名正言順的太上皇,雖然做得挺舒服,但仍然要對自己的兒子行君臣禮,洒水掃地,父子雙方心裡估計都有點彆扭。但這點彆扭還是小彆扭,後來的太上皇們,待遇可就更差了,何止彆扭,有時候還會有性命之虞。


先來說說唐高祖李淵吧。自從李世民殺死太子建成,自己做了太子、皇帝,就對這位老爹不太客氣。先是在史書中貶低老爹,抬高自己。比如,起兵反隋,本來李淵是首謀,在史書中成了李世民促成了這件事,還繪聲繪色地說李淵睡了宮女,心裡害怕,被逼著才打起了反隋的旗號。但溫大雅的《大唐創業起居注》里記載的很清楚,反隋這事,從頭到尾都是李淵的主意,李世民不過是個幫手。《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一:



煬帝後十三年,敕帝為太原留守……帝遂私竊喜甚,而謂第二子秦王等曰:「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後突厥……數侵馬邑……仁恭等違帝指蹤,遂為突厥所敗……隋主……遣司直馳驛,系帝而斬仁恭。……時皇太子在河東,獨有秦王侍側耳。謂王曰:「隋歷將盡,吾家繼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顧爾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為英雄所笑。」……帝曰:「……然天命有在,吾應會昌,未必不以此相啟。今吾勵謹,當敬天之誡,以卜興亡。自天祐吾,彼焉能害?天必亡我,何所逃刑。」爾後數日,果有詔使馳驛而至,釋帝而免仁恭,各依舊檢校所部。……初,使以夜至太原,溫彥將宿於城西門樓上,首先見之。喜其靈速,報兄彥弘,馳以啟帝。帝時方卧,聞而驚起,執彥弘手而笑曰:「此後余年,實為天假。「退謂秦王曰:「吾聞惟神也不行而至,不疾而速。此使之行,可謂神也。天其以此使促吾,當見機而作。」雄斷英謨,従此遂定。帝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


你看,人家李淵老人家早就打上「天」的主意了,一到太原,就說這是上天的安排,上天既然給了還不要,不是傻嗎?後來因為跟突厥人打架輸了,李世民怕煬帝翻臉不認人,猴急猴急地要造反,還是他老子李淵老謀深算,知道煬帝雖然糊塗,但不傻,關鍵時刻不會殺掉自己。只是說,我有老天保佑,他煬帝能把我怎樣?果然煬帝對他不予追究,這下李淵更高興了,對李世民說「當見機而作」。


《大唐創業起居注》的作者是溫大雅,溫大雅是誰呢?他當時是大將軍府記室參軍,是李淵的機要秘書,他的記載應該是不會錯的。至於後來新舊唐書、《資治通鑒》等歷史記載,多經太宗篡改,抬高自己,貶低自己的爹,不足為訓了。


既然高祖是這麼一個雄才大略似的人物,為什麼歷史上默默無聞呢?看過《劍橋中國隋唐史》的同學知道,歪果仁的意見是,高祖前面的皇帝是惡貫滿盈的隋煬帝,後面的皇帝是被視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他自己又沒做幾天皇帝就被逼著退位,所以默默無聞。


歷史上那些心裡憋屈的太上皇們


話說李世民發動政變後,自己做了太子,老皇帝一看得了,趕緊給新人騰地方吧,於是「八月癸亥,高祖傳位於皇太子,太宗即位於東宮顯德殿」(見《舊唐書》卷二),一個「傳位」,緊接著一個「即位」,史家曲筆,正見高祖之被逼迫也。但《新唐書》卷二「八月甲子,即皇帝位於東宮顯德殿」,刪去了高祖傳位的記載,好像太宗是順理成章地即位似的。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何必還為尊者諱呢?

高祖李淵退位後,貞觀三年,「夏四月辛巳,太上皇徙居大安宮」,徹底告別了政治領域,過上了鬱鬱寡歡的生活。為什麼是鬱鬱寡歡呢?我們看《舊唐書》卷三:



(貞觀四年)冬十月壬辰,幸隴州,曲赦隴、岐二州,給復一年。辛丑,校獵於貴泉谷。甲辰,校獵於魚龍川,自射鹿,獻於大安宮。


(貞觀)五年正月癸酉,大蒐於昆明池,蕃夷君長咸從。丙子,親獻禽於大安宮。


(貞觀九年)庚子,太上皇崩於大安宮。


剛開始,太宗還稍微惦記著自己還有一位太上皇,有時自己打了點野味,送去給太上皇嘗嘗鮮,即使這樣,也僅有貞觀四年、五年兩次。其他時間和太上皇的關係,不見記載。直到貞觀九年才再出現太上皇,但這一次是太上皇死掉了,才有幸被史家記上一筆。

歷史上那些心裡憋屈的太上皇們


唐朝還有一位有名的太上皇,就是玄宗。唐玄宗過夠了轟轟烈烈的生活,最後搞得國家大亂,自己往四川逃跑,讓太子李亨收拾爛攤子。但大臣們也都看出,再靠老皇帝發號施令,恐怕難以中興,索性讓太子即位吧。於是李亨即位,是為肅宗。太子即位的時候,是在靈武,而玄宗卻在四川的路上,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不是皇帝了。到達四川後,還下旨大赦天下,沒見天靈武來人了,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取代自己做皇帝了。事已至此,玄宗也識趣,順水推舟向靈武方面排出大臣宣布自己禪位太子的決定。決定里說:



朕稱太上皇,軍國大事先取皇帝處分,後奏朕知。候克複兩京,朕當怡神姑射,偃息大庭。


這個決定寫得挺有面子,好像是自己皇帝做得不耐煩了才給了太子。還裝模作樣地說,以後天下大事先讓皇帝過目,我順便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等到打回首都去,我就要頤養天年了。

還別說,玄宗的想法不錯,自己當皇帝風風光光幾十年,退休後,還要頤養天年。但是,可能嗎?後來兩京恢復,這父子倆見面了,《舊唐書》里記載的場面很溫馨感人:「肅宗具法駕至咸陽望賢驛迎奉。上皇御宮之南樓,肅宗拜慶樓下,嗚咽流涕不自勝,為上皇徒步控轡,上皇撫背止之,即騎馬前導。」不管是父子身份,還是官方身份,都很合適,一推一讓是免不了的。肅宗流著淚要歸政於玄宗,玄宗也神情地說,天下人心都屬於你了,我還得感謝你讓我活下來呢,這就是你的孝心了。肅宗做皇帝後,因為太監李輔國的主意,讓太上皇從興慶宮搬到了條件不好的甘露殿。太上皇心裡肯定不舒服啊,更不舒服的還在後面,作為自己的老部下,高力士、陳玄禮都被新皇帝大發走了,太上皇心裡的寂寞和難過,可想而知。《舊唐書》卷九:



時閹宦李輔國離間肅宗,故移居西內。高力士、陳玄禮等遷謫,上皇浸不自懌。


沒幾年,太上皇李隆基就死掉了。


這幾位太上皇,雖然活著的時候挺委屈的,但好歹面子上還過得去。大明朝也出了太上皇和皇帝同時存在這麼一檔子事。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可就很難看了。


明英宗寵信太監王振,在王振的鼓動下御駕親征蒙古也先,別人攔都攔不住。結果在土木堡大敗,自己成了蒙古人的俘虜。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后趕緊拉出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做皇帝,讓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輔佐小皇帝。但大臣們不滿意,說現在是非常時刻,不能讓一個啥也不懂的毛孩子當皇帝,還是讓郕王即皇帝位吧。太后一想也對,反正郕王也不是外人,英宗是死是活水也不能保證,而且蒙古人有大明皇帝在手,討價還價就有了資本。乾脆讓他們的資本貶值吧。於是郕王朱祁鈺正式做了皇帝,是為景帝。


也先一看傻眼了,沒想到這大明朝換皇帝換得還挺快,本來以為英宗在手,奇貨可居,現在卻成了燙手山芋。屢次要求明朝來人把英宗接回去,但景帝支支吾吾,很不爽快,最後還是接回去了。但禮節上卻有點不地道。《明史》卷一十一:



甲申,遣侍讀商輅迎上皇於居庸關。


自己的哥哥皇帝好不容易從敵國回來了,景帝只派出一個小官在居庸關逢迎。顯然是心裡老大不願意了。



禮部尚書胡濙請令百官賀上皇萬壽節。十二月丙申,復請明年正旦百官朝上皇於延安門。皆不許。


大臣們請求給太上皇過生日、過元旦,景帝也不同意,只是把英宗關在西內,不讓他和大臣們接觸。更過分的是,景帝把英宗的兒子太子廢了,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這些明目張胆的活動當然使一些人很不順眼。不幸的是自己的兒子不爭氣,年紀輕輕死掉了。當景帝自己病得快不行的時候,大臣們讓他恢復英宗兒子的太子身份,景帝還是不同意。這個景帝也是死腦筋,自己的兒子沒有了,還不立哥哥的兒子,擺明著就是跟哥哥對著干,也不知道英宗哪裡得罪他了。這下大臣們看不下去了,他們有的本來就是向著英宗的,趁景帝生病的機會,發動政變,讓英宗複位了。《明史》卷一十一:



群臣請建太子,不聽。壬午,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迎上皇複位。二月乙未,廢帝為郕王,遷西內。皇太后吳氏以下悉仍舊號。癸丑,王薨於西宮,年三十。謚曰戾。


這兄弟倆的皇帝、上皇之爭就這樣結束了。太上皇英宗雖然受盡了委屈,但最後反戈一擊,終於滿血復活。而自己的弟弟,景帝,皇帝的名分被廢,三十歲就死了,死去後還得了個「戾」的充滿貶義的謚號。雖然他挽狂瀾於既倒,奈何是這個下場。


皇家的事情,沒有溫情脈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單立人的日知錄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叫太上皇?
盤點歷史上那些蠢皇帝做的那些傻事
歷史上那些很牛的女性,一代梟雄也對她們俯首帖耳!
他是英國歷史上的「黑太子」,殘忍好戰連上帝都看不下去
歷史上真正的秦檜,才不是你們所知的那樣!
歷史上的皇帝們都有哪些死法?
歷史上唯一一個被當皇帝嚇昏過去的太子
歷史上那些失敗的皇太子,富二代結局並不好!
中國歷史上最小心眼的皇帝,說錯話就斬首!水果蔬菜都能較上勁!
歷史上那些曾經的繁華都去哪了
揭秘歷史上的陰麗華是誰 歷史上與眾不同的皇后
這個皇帝在歷史上很不起眼,但在老百姓心中,超過秦皇漢武
歷史上死的最慘的太子是誰
歷史上那些搞人間蒸發的皇帝,他們都去哪了?
歷史上那些因吃春藥而亡的皇帝們 任性也要付出代價啊!
他是歷史上最好色的太監,沒有之一,居然連皇后也敢睡
歷史上的秦始皇是這個樣子嗎?哪些人做過秦始皇?
歷史上第一個在世的太上皇是誰
這些歷史怎麼和書本上學習的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