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軍一挺重機槍要5個兵伺候,彪悍的戰鬥民族一個人就搞定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93期】通用機槍發明於上世紀30年代,二戰時期德國率先應用於戰場上,從50年代開始,主要軍事強國都以輕重兩用的通用機槍取代了笨重的水冷重機槍。儘管通用機槍的質量只有十幾公斤,能夠使用三腳架或兩腳架射擊,可通過更換槍管來發揚持續火力,但通用機槍的攜彈量,與機槍班組的人數有較大矛盾。機槍手總是幻想能夠有無限量的彈藥供應,從而可以把彈雨向敵人潑過去,機槍副射手卻會不時地提醒:「省著點射,快沒子彈了......」。
圖片:中國海軍陸戰隊的4人機槍組,比陸軍的機槍組少1人。配備一挺89式12.7毫米重機槍,兩個彈箱,攜彈量只有100發。
圖片:2015年朱日和對抗演習期間,紅軍機步第3旅的營屬機槍連進行10公里武裝越野,機槍手人均負重20公斤,每挺85式12.7毫米機槍只能攜帶100發子彈。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93期】別看一挺通用機槍只有十幾公斤,但一套完整的通用機槍的總重量卻相當重,需要的戰士數量也很驚人。以中國軍隊裝備的67-2式通用機槍為例,一個機槍班配備67-2式機槍2挺,編製10個人,包括班長1名,副班長1名,機槍一射手2名,二射手2名,三射手2名,彈藥手2名。整個機槍班的彈藥基數為5000發,配發250發彈鏈8條、50發彈鏈4條、大包裝子彈若干,彈箱8個,彈盒4個,槍管4根,三腳架2個,附件2套。整套機槍的重量超過150公斤,相當的重,所以中國步兵營里,多是五個人伺候一挺機槍。
圖片:發射空包彈的67-2式重機槍組,遠處陣地也是一個機槍班。由於空包彈會導致自動機活塞動力不足,所以在槍口裝上了空包彈助推器,以保證槍械連發射擊的自動循環。
近年來,我軍越來越多的部隊將88式通用機槍下放到步兵班,使用兩腳架,直接作為班用輕機槍,由2名戰士外加一名步槍手組成機槍組,可攜帶三個彈箱450發子彈,不能再多了,否則跑不動。
從2005年開始,中國陸軍還進一步將連用型的120毫米反坦克火箭下放到7人的裝甲步兵班。這樣每個班配一挺88式機槍,三人組備彈450發;一具120毫米火箭筒,三人組備彈4枚,外加班長的一具槍掛榴彈,這樣的班組火力可接近美軍。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93期】這是俄軍的兩人機槍組,使用KORD12.7毫米重機槍,該槍是俄聯邦第一種國產重機槍,特徵是鴨嘴式高效槍口制退器,兩腳架狀態的槍重31公斤,加50發彈鏈全重40公斤,副射手也配步槍。這時的彈藥攜行量只有50發,再多就拎不動了。
二戰時期美軍的M2HB式12.7毫米機槍班的構成,一共9個人伺候一挺重機槍。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93期】過去我軍的班用輕機槍,通常由2名射手操作,負重相當大。以81式班用機槍為例,射手攜帶班用機槍和200發子彈,副射手背負子彈200發,兩人還需要攜帶手榴彈,防毒面具,工兵鍬,雨衣,水壺,背包,食品等等,總負重達分別是27公斤和21公斤,已經超過軍標15公斤的戰場負重標準。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步兵營機槍連的重機槍班,配備一挺57式7.62毫米重機槍,全班共7名戰士,單人平均負重高達33公斤,也只能攜帶4個彈箱,共1000發子彈。
即便是近些年我軍簡化編製,將一個88式通用機槍組的人員壓縮為正副射手2人,最多也就能攜帶兩個標準彈箱,子彈數量為300發,再多就無法機動了。那麼如何滿足機槍手的「一個人操縱一挺機槍,並擁有大攜彈量」的願望呢。有辦法,讓機槍手將彈藥箱背在後背,使用容彈量500發左右的背包式供彈具,這樣一個人就可以操縱一挺重機槍。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93期】美國人早在越戰時期就做過此類探索,越戰時期的美國特種部隊經常進行遠程滲透偵察活動,執行偵察作戰任務時,前方派出機槍組,進行威力偵察,在發現敵人時,立即使用M60機槍進行火力壓制,掩護後續隊員左右包抄,所以機槍的掃射不追求準確,只需要將彈雨潑過去。於是有士兵發明了大容量的背負式彈鏈供彈具,一次能裝500發子彈,其彈藥容量大,持續作戰能力強,除了比較重,幾乎完美無缺。
圖片:後來《鐵血戰士》等美國電影中出現過M134式6管加特林機槍的背負式彈箱,在施瓦辛格的電影中,州長也使用M134進行手提式射擊,這一定令讀者印象深刻。
圖為中國的LM-12式7.62毫米車載轉管機槍,結構和性能與美國M134式7.62毫米加特林機槍很相似,不能單人手提,該槍的1000發彈藥箱固定在射手的身後,通過柔性輸彈帶供彈。
背負式彈鏈供彈具這麼好用,蘇聯軍隊自然也不能落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中,就有蘇軍士兵將兩條250髮長彈鏈連接在一起,直接裝入一個背包式的彈箱里,從背包到機槍之間的彈鏈是外露的,並沒有像美國人那樣使用柔性輸彈帶,因此雖然提高了火力持續力,但外露的彈鏈卻很容易鉤掛雜物或扭曲,容易造成供彈故障。這個設計一直沿用到90年代的車臣戰爭中。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93期】在2012年,俄軍展示了一款背包式彈箱,可以為俄制PKM機槍連續供彈,這款供彈器由背包、彈箱、彈藥和柔性輸送帶組成,總重15公斤,容量為450發。與美軍的可散彈鏈不同的是,該彈箱內部仍使用老式供彈鏈,射擊後不會斷開,長長的空彈鏈容易影響行動。這樣改進以後的機槍武器系統的作戰重量可達25公斤,對於士兵的體能也是一大考驗。由於柔性的輸送帶可提供更加順暢輸彈過程,也給射手最大程度的靈活性。所以這背包無論是無依託射擊,還是卧姿射擊都沒問題。而供彈輸送帶的長度甚至能夠得著機槍的槍口消焰器。
由於背包式供彈具結構簡單,不存在技術門檻,所以近些年各國軍隊都發明了好多個類似的型號。2012年美國陸軍宣布,將為少數地面作戰部隊配備一種名為「鋼鐵俠彈藥攜帶系統」的背負式供彈具,可以為M-48和M-249式機槍提供連續火力,該系統一經問世就獲得了廣大士兵的認可。這種背包供彈也使用彈鏈供彈,柔性輸送帶,可裝500發機槍子彈。
背負式供彈具的唯一缺點是比較重,單兵攜帶時的機動性不足。為此執著的俄國甚至發明了專供單人使用的無托式重機槍。2014年俄軍公布了一種新式的無托近戰機槍。這次曝光的新概念機槍以不可更換槍管的PKP佩切涅克風冷機槍為基礎改進,是一挺專為特種部隊設計的單人近戰支援機槍。
該槍採用無托設計,槍身極短,與一支AK步槍差不多,更適合在巷戰狹小空間作戰。目前有數十挺機槍在俄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試用。無托式重機槍的進彈口位於握把上方,彈膛和槍機的位置靠近射手的臉部,射擊時的雜訊會對射手造成較大困擾。對於這個缺點,俄軍特意強調,耐操的俄羅斯軍人不太在乎機槍射擊噪音大和精度差。
所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感謝閱讀本文!每天一篇有趣的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keluoliaofucn(長按可複製)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中國一挺重機槍要5個兵伺候,戰鬥民族一個人就搞定
※戰鬥民族的這些槍一般人都拿不起來,最後一款需要幾個壯漢抬
※兩個戰鬥民族,地球上戰鬥力最強的兩支女兵
※這個中國網站,把戰鬥民族變成了最有戰鬥力的剁手族!
※建國後軍神林彪的第一戰,打的敵人整個民族都恐慌
※這對戰鬥民族的表兄弟,一個血洗播求,一個KO最硬男人星當!
※百萬大軍打不過一萬軍隊,一民族戰鬥力恐怖,連坑了中國三個朝代
※建國後軍神林彪的第一戰,攻伐必勝,打的敵人整個民族都恐慌
※戰鬥民族酷似小鋼炮的重機槍,沒人扶著的話,後坐力能把人震懵!
※一支中國軍隊,戰鬥民族不服打到它服,統治戰鬥民族三百多年
※一個亞洲戰鬥民族,連美國人都不怕,卻至今怕死一個中國人
※中國學生兵遭遇日本軍隊,十個打一個堅決不退一步,稱民族英雄
※戰鬥民族出身的人民果然很牛,最後一個敢在自己國家做這個就服你
※中國三大民族兵器:殺鬼子最牛,一種讓其坐飛機,一種讓其喂王八
※中國南方長得最靚麗的一群人,他們不是一個民族卻勝似一個民族!
※好戰民族的野蠻兵器:能擊碎盾牌,還能一下將重騎兵人馬劈為兩半
※戰鬥民族連武器都彪悍,超槍後坐力酷似小鋼炮一般人撐不住
※戰鬥民族專屬:那些超大口徑的機槍,一般人提不動!
※戰鬥民族顛覆你的想像,一輛小轎車是如何走下17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