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中趙云為何字子龍?諸葛亮曹操等要字何?

三國中趙云為何字子龍?諸葛亮曹操等要字何?

提到三國時期的名將趙雲,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編者記得幾年前上學的時候,河北省正定、臨城兩縣甚至還引發了趙雲故里之爭。關於趙雲是哪的,史書自有定論,不做討論,本文主要介紹下三國著名人物的表字來源,如趙云為何字子龍,諸葛亮為何字孔明,曹操為何字孟德,孫權為何字仲謀,張飛、關羽為何字······


介紹人物的「字」之前,先解釋一下為何會有「字」。中國古代是一個禮儀社會,根據《禮記·檀弓》上說,人在成年後,便不再直呼其名,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字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表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來稱呼的。如果他人直呼其名,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三國中趙云為何字子龍?諸葛亮曹操等要字何?


既然名與「字」是相關聯的,那麼就不難解釋趙云為何字子龍了。《周易》上說「雲從龍,風從虎」,「雲」與「龍」正是趙雲趙子龍的名字,而「子」是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名與「字」的關係有好多種,趙雲的名字屬於擴充式,即「字」與名出自一句話中,意思相順,而且「字」是名的意思作補充解釋或修飾。


與趙雲情況相同的,還有曹操。人們都知道曹操字孟德,其實他的名字出自《荀子·勸學篇》,「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操即操守,德即道德。而「孟」字有排行第一的意思。曹仁字子孝,仁孝友愛是古代提倡的最高品德。再說一位不是三國的人物,明朝的于謙,字廷益,《尚書》上說「滿招損,謙受益」。


上面介紹的是擴充式,再說說並列式,這類的比較多。所謂並列式即顧名思義,表字和名意義相同。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意思相同。孫權字仲謀,古人排行講究伯仲叔季,仲是第二的意思,權是權變,謀是謀略,意思相同。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字文遠,遼、遠意思相同。魯肅字子敬,肅指謙恭,敬也是尊敬的意思,所謂肅然起敬。群雄之一的袁術字公路,術指古代城邑中的道路,與路相對應。讓徐州給劉備的陶謙字恭祖,謙、恭相對應。徐晃字公明,明與晃相對應。

三國中趙云為何字子龍?諸葛亮曹操等要字何?



再說第三種形式——輔助式,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如孫策字伯符,伯是第一,策是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及任免的文書,符是古代傳達命令,徵調兵將等用的憑證,兩者互為補充。周瑜字公瑾,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字子瑜,瑾、瑜都是都是美玉,古人用玉比德,所謂懷瑾握瑜。用玉器作為姓名的比較多,益州刺史劉璋,字季玉;寫檄文罵曹操的陳琳字孔璋;劉備的同學公孫瓚字伯珪,他們的名字都含有不同規制的玉器。


第四種形式是延伸式,即字是名的延伸。張飛字翼德,羽翼是用來飛的;關羽本字長生,後改為雲長,可以理解為長生後羽化成仙。再舉不是三國的一例,岳飛字鵬舉,大鵬展翅,一舉飛翔,不就是飛么。

三國中趙云為何字子龍?諸葛亮曹操等要字何?


第五種形式矛盾式,即字和名意思正相反。五子良將之一的樂進字文謙,謙是謙讓,退讓的意思,與進形成反義。此類在三國人物中不多件,但在歷史上還是有不少的。


以上五種形式是後人對古代名「字」關係的總結,有按照規則的就有部分按照規則,甚至有完全不按規則的。司馬懿兄弟八人,時人稱之為「司馬八達」,司馬懿排行第二,字仲達,大哥司馬朗字伯達,三弟司馬孚字叔達。還有丟街亭的馬謖,他排行第五,字幼常,四哥馬良字季常。這是部分按照規則的,還有許多不按照規則的,這裡不再做介紹。三國人物眾多,本人學識有限,不能一一介紹,歡迎讀者朋友多多挖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您可能感興趣

漢隸精品《賢良方正·允字子游殘碑》
原來端木賜字子貢啊
八字子女位的喜忌,體現命主子女的詳細信息
周冬雨這小妮字子越來越霸道了,國民初戀的衣Q高了
陳湯,字子公,是西漢時期的大將。他曾經出使西域,之後矯詔調動當地各國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