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81.7%受訪者希望自家門口能開實體書店

81.7%受訪者希望自家門口能開實體書店

81.7%受訪者希望自家門口能開實體書店


81.7%受訪者希望自家門口能開實體書店


製圖:鄭逸雯

81.7%受訪者希望自家門口能開實體書店


龍巍/攝


實體書店在經歷前些年的倒閉潮後,又在各地悄悄地煥發生機。與以往不同的是,新的實體書店已不局限於買書看書,而逐漸升級為人們約會、聊天、分享知識的地標。公眾怎麼看實體書店?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70.8%的受訪者認為實體書店對消費者仍然有吸引力。64.7%的受訪者希望書店是分享知識的自由之地,48.6%的受訪者則希望書店成為約會聊天的咖啡館。


80、90後年輕群體認為實體書店更有吸引力


各種各樣的電子屏幕代替紙質書籍已經不是新鮮事,然而,很多人在對新潮玩意兒追逐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得不承認,紙質書作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在閱讀體驗上仍然有著無法替代的優勢,無論是閱讀效率、對視力的友好度,還是翻頁摩挲時的儀式感,在精神追求愈加匱乏的今天,越來越多人重燃讀紙質書的熱情。

調查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同樣一本書或一種內容,65.9%的受訪者傾向於紙質書閱讀,20.1%的受訪者則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屏幕,還有13.2%的受訪者會選擇Kindle等專門的電子書閱讀器來閱讀。


通過交叉分析發現,90後對紙質書的熱情最高,選擇比例為68.1%,60後對手機、電腦等屏幕的熱情最高,選擇比例為25.2%。


那麼,受訪者對自己每年的閱讀量滿意嗎?


調查中,51.4%的受訪者表示滿意,其中9.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滿意。32.7%的受訪者表示一般。13.9%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還有2.0%的受訪者覺得不滿意。


人們對紙質書雖然興趣不減,但對書店卻未必保持熱情。過去不到10年間,光合作用書店、上海的季風書店、廈門的曉風書屋等因經營不善不得不關閉部分門店的消息,彷彿還在昨天。再多人惋惜,也無法挽救傳統書店的經營方式被市場淘汰的趨勢。

不過,調查揭示,70.8%的受訪者認為實體書店這種形式對他們仍然有吸引力。交叉分析發現,越是年輕群體,如90後、80後,越認為實體書店有吸引力,而60後是對實體書店最不看好的人群。


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北京美術館店迎來了開業兩周年紀念,店員表示,「書店開業以來經營狀況良好,從讀者人數和銷售額來說,沒有太大波動。每天大概會有百來人光顧書店,大多是年輕人。從晚上12點到凌晨6點的讀者較少,平均20名左右。」


三聯韜奮書店為了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不僅在書店二層開設了咖啡館,還會舉辦比以往數量更多、種類更豐富、玩法更新奇的活動。除了新書籤售會,海淀分店還在世界讀書日當天舉辦「閱讀馬拉松」活動,參加者帶上自己想讀的書,現場讀完後離開,活動持續24小時,還會給獲勝者頒發證書。


64.7%受訪者希望書店是分享知識的自由之地

記者在北京一家書店碰到了廈門大學法語系學生邢聰睿,她表示:「由於自己對原版外文書籍的需求大,再加上十分喜歡這裡的閱讀體驗,所以會經常來這個實體書店。」她補充道,書店環境很好,書的種類齊全,書店格局設置合理。「為了讓讀者更好地讀書,各區域的照明系統也不一樣,一些小小的細節,看出了書店的用心。除此之外,在書店的禮品區還擺設著新穎的創意產品。這些創意產品設計獨特、質量優良,對顧客也很有吸引力。讀累了或讀餓了,書店的二層不同種類的食物可以滿足讀者需求。」


44.9%的受訪者表示仍會經常去書店買書,其中7.7%的受訪者表示每次都去。52.3%的受訪者表示偶爾會去書店買書,2.9%的受訪者坦言從來不去。


由此可見,「去書店買書」已經不是大部分消費者去書店的主要目的了,他們更想獲得更多體驗。


另一方面,無論是高調進駐蘇州金雞湖畔的誠品書店,還是開在上海衡山路的衡山坊和集書店,還是進駐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PAGEONE……這些新的實體書店不再像它們的「前輩」那樣為地價發愁,也不再灰頭土臉、擁擠逼仄,而是以華麗的面貌高調踏進最時尚的板塊。咖啡、餐飲、沙龍、集會等功能的富集使得逛書店這件事變得更加年輕和時髦。


調查中,64.7%的受訪者希望書店是分享知識的自由之地,48.6%的受訪者則喜歡書店成為約會聊天的咖啡館,35.6%的受訪者希望書店能定期舉辦講座沙龍,33.1%的受訪者希望書店能對不同生活方式有所展示,還有32.1%的受訪者歡迎書店賣創意產品。書店儼然變成了城市商業中代表文化的符號。雖然能言者少,但圍觀者眾,人氣就是實體書店的新邏輯。


據三聯韜奮書店的店員介紹,讀者提出最多的訴求就是希望書店能夠提供可租賃的電腦,「除了查閱相關書籍的周邊信息,還需要快速記錄閱讀心得。」在這位店員看來,書店已經是現代社會中年輕人學習和分享知識的「一個個點」,只有完善這個點的價值,才能讓書店有長久的生命力。


毫無疑問,這種匯聚人氣的文化新場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調查顯示,81.7%的受訪者希望自己家門口能有實體書店開起來。


受訪者中,22.4%的人為90後,50.4%的人為80後,19.0%的人為70後,6.2%的人為60後,1.9%的人為50後及以前。

您可能感興趣

2017,我希望
2016再見!2017我希望
32條希望落空的體驗,2016年砸中你了嗎
88歲日本老人滯留中國75年,先後嫁5人最希望有個戶口享低保
13屆全明星接受兩年3500萬報價 庫班:我們不希望他離開
黃博文:希望自己在恆大還有300場、400場
我希望,2017最美寄語
尼克斯希望火箭隊吞下5分8.8板硬漢3年5500萬美金合同
巴黎將開始清洗,希望賣人收到7000萬歐
73.9%的中國受眾希望提升亞洲媒體話語權
宇宙天氣預報0605~0611: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國足還有出線的希望嗎?概率僅為0.02156%
俄希望在2019年接装T50战斗机,现在居然还落后中国歼20
林書豪回平湖聊夢想 8歲時希望賺到1000萬
27歲女子體重635斤,胖到生活不能自理,男友用漏斗給她餵食,希望增肥至900斤
1.68公斤早產兒被拋醫院,父母自稱沒希望!
全球14%人想移民 希望移民到中國高達700萬人
馬云:希望阿里巴巴2036年成世界第5大經濟體
尼克斯希望火箭隊接納40%三分悍將3年3670萬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