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退英法聯軍,他是為大清打贏了唯一一次勝仗的王爺
文/山鬼(明清史研究團隊原創作者)
如果說李鴻章是清朝的「裱糊匠」,那僧格林沁就可以稱得上是晚清的「消防員」。僧格林沁原本出身較低,他的父親也不過是科爾沁蒙古一個部落的四等台吉,後來由於道光皇帝選擇了他過繼給自己沒有孩子的妹妹,所以僧格林沁才從一文不值的落魄頭領之子,變成了身價百倍蒙古親王。也正是因為道光皇帝對他得知遇之恩,所以僧格林沁將他的一生都交付給了清朝,為了清朝的安寧戰鬥,直至戰死沙場。
(《一生為奴》中王剛飾演的僧格林沁)
翻開清史中對於僧格林沁的記載,關於他的都是不停地在戰鬥,無論是太平天國或者是捻軍甚至是英法聯軍,他都毫不畏懼。世人都知道他在八里橋被英法聯軍打的大敗而回,又因為他不計後果的把英法聯軍的使者巴夏禮扔進了監獄,就恥笑他是無能無腦的王爺,可誰又知道,在八里橋之前的大沽口炮台的保衛戰中,也是僧格林沁將英法聯軍打的大敗,獲得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勝利。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之後,英法聯軍一路高歌猛進,咸豐七年四月,英國人的艦隊就已經到達了天津港口,此時咸豐皇帝命令僧格林沁為欽差大臣全權督辦天津的防務。由於「倉猝徵調,兵難聚集」。臨危受命的僧格林沁只能一邊調集兵將,一邊配合朝廷的議和計劃,做好兩手準備,就這樣僧格林沁在天津防守了整整兩年,沒有讓英法聯軍進入天津一步。
(僧格林沁的科爾沁騎兵與捻軍作戰)
咸豐九年,由於議和派桂良等人的辦事不利,導致在上海的談判破裂,當年五月,英法聯軍就開始重新攻擊天津,將海上的防禦設施毀壞一空,同時炮轟大沽口炮台,當時的提督史椿良當場被大炮擊中身亡。由於清軍的火力沒有英法的強勁,只能任由英法聯軍登陸,此時的僧格林沁鎮定自若,一方面下令堅決打擊登陸聯軍,一方面示意將英法的船隻放入內河河口,他要瓮中捉鱉。
在進入內河後英法聯軍的船隊志得意滿,以為勝利唾手可得之時,僧格林沁下令集中大沽口炮台上的優勢火力,將炮口內調,將這些船隊擊沉,來個關門打狗。經過密集炮火的轟炸,這些進入內河的英法軍艦被擊沉了13艘,而那些登陸的聯軍步兵也被僧格林沁帶來的蒙古騎兵擊敗,並且斬敵464人(一說420人),在這樣慘痛的傷亡之下,僵持數日之後,「敵船引去」。
(大沽口炮台保衛戰蠟像群)
但英法聯軍賊心不死,經過大沽口炮台的慘敗,他們在六月份又聯合俄國和美國軍隊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但這次他們學乖了,他們避開了僧格林沁所在的大沽口,轉而從北塘進攻天津。不出意料的,面對如此四國聯軍清軍大敗而逃,而僧格林沁此時只能保證大沽口兩岸地區不被佔領,無法出兵救援,而此時聯軍又暴露出了進攻北京的意向,咸豐皇帝慌了。
於是咸豐皇帝給僧格林沁親自下發了一道手諭,強調天下的根本是北京城,而天津是北京的門戶,僧格林沁應當著眼全局,放棄大沽口炮台,即刻回防,保證天津不被敵人佔領,保護京城的安全,只有這樣才不算是辜負了皇帝的苦心。就這樣僧格林沁等於是將大沽口炮台拱手送人,在撤離了他浴血奮戰的大沽口之後,率領部隊駐防通州,但由於回師太晚導致天津淪陷,因此被奪去了三眼花翎,同時也免去了領侍衛內大臣和都統的職務。
(僧格林沁照片)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僧格林沁依舊不計前嫌在八里橋之戰中與聯軍英勇作戰,但結果慘敗而回。據當時的俄國特使伊格估計,當時清軍投入了3萬騎兵,損失1000人,而法軍僅僅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也只是死亡2人,受傷29人而已。也正是因為這次清軍大敗,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咸豐逃走,並且主和派還將僧格林沁作為戰敗的替罪羊,力主皇帝剝奪他一切官職。
可僧格林沁根本不在乎這些虛名,在咸豐十年,當時捻軍又在山東、河南興起。又是他臨危受命,奔赴前線,但因為他的蒙古騎兵在大沽口以及八里橋傷亡慘重,於是他只能率領八旗和綠營軍,四處奔波,替清朝剿滅這些四處流竄的半軍事性質的土匪團體,一直到同治四年五月在山東曹州,僧格林沁的部隊被上萬的捻軍包圍,且戰且退,最後因為所騎馬匹不堪重負倒地而亡,僧格林沁被捻軍所殺。
(建國後被煤業部收為員工宿舍的僧格林沁王府)
僧格林沁被慈禧稱讚為「國之柱石」,他所率領的科爾沁騎兵也是晚清最強大的部隊,在晚清的軍事力量中,因為在抗擊太平天國中逐漸壯大的湘軍和淮軍,都是由漢人所建立,所以他同時也是清皇室可以依靠的最後一支滿蒙軍事力量,而僧格林沁的死亡,也就預示著所謂八旗驍勇的光環被徹底打破了。
------------------------------------------
準備好了100本精品歷史書,請加公眾號「明清史研究資訊」(ID mingqinghistory),回復暗號「電子書」拿走。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傷亡1比15?清朝這個王爺靠這個對戰英法聯軍打出了這種大勝!
※清朝滅亡後,王爺們去哪裡了?除了撿破爛,有一位人稱人力車王
※他是大清第一王爺 死後卻被掘墳鞭屍
※荒唐王爺兩次試圖造反,被治改了以後,居然做了這樣的大好事
※他是清朝的一個王爺,兒孫卻都成了皇帝,原因不一般
※她是被一枚空間戒指帶到異世,卻被四皇子退婚,又賜給了鬼面王爺
※故事:投胎做了三世的冤家,最後閻王爺的一番話,卻讓他們成了一家人
※他是清朝的一個王爺,兒子和孫子卻先後做了皇帝,太牛了
※大明朝戰功顯赫的一位「二貨」王爺是如何把自己「作死」的?
※他是雙世寵妃的白髮皇爺爺和痴情太子,這次卻帥過八王爺!
※他是清朝最帥的王爺,也是中國最後一個王爺,寧擺地攤也不當漢奸,還是溥儀的七叔
※一位不靠譜王爺造反,成就大明三百年第一人驚艷表演
※清朝這王爺很機智,貪來的錢財都存到國外,皇帝也拿他沒辦法
※明朝這位王爺挺慘,最後被人用鍋燉了
※大清戰力爆表的蒙古王爺,有勇無謀最後被一個小孩子斬殺
※小王爺終究是要繼承王位,原來是詹姆斯這一點深深的惹怒了他
※大明王爺,以造反為終身事業,一次成就了千古一帝,一次成就了烤乳豬…
※歌妓成為王妃,屢遭辱打,痴情王爺拚死讓她做了回皇后
※清朝一王爺,調戲慈禧被判極刑,割一千多刀,還能喝粥,兩天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