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同姓的中國上將揚威朝鮮戰場
抗美援朝戰場上威震敵膽的「三楊開泰」,是指新中國開國三上將楊得志、楊成武、楊勇。1951年2月5日,周恩來在歡送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和政治委員李志民率部入朝時說:「你們十九兵團,還有楊勇、楊成武同志指揮的兩個兵團,都是有著光榮傳統、戰鬥力很強的部隊。我曾經說過,要把你們『三楊』拿出來,叫做『三楊開泰』!」
楊得志、楊成武、楊勇軍銜一樣,在1955年授銜時同為上將。三人的職務變遷都一樣:紅軍時期和抗日戰爭初都是團級幹部,抗戰時都是八路軍115師的團長或副團長(楊得志是685團團長,楊成武是獨立團團長,楊勇是686團副團長,他們都參加了馳名中外的平型關大捷,在這場戰鬥中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解放戰爭後期都是兵團司令。
楊得志立下軍令狀,第五次戰役提前發動
1951年初,朝鮮戰爭經過四次戰役後,呈現出長期化態勢。第一批入朝作戰的部隊在四次戰役後因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加上人員傷亡、物資消耗很大,急需休整。2月初,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提出志願軍採取輪番作戰的方針,決定調第三、十九和二十兵團作為第二批部隊進入朝鮮。
4月6日,彭德懷在金化郡上甘嶺主持召開了志願軍黨委擴大會議。會上,身為十九兵團司令員的楊得志態度堅決,向志司立下軍令狀,表示所部一定在4月20日前到達「三八線」以北的進攻出發地集結完畢,他的態度,無疑為促成志司下決心在4月20日前後發動第五次戰役起了重要作用。
4月22日黃昏,第五次戰役打響,楊得志指揮十九兵團3個軍和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配合,擔負右翼突破任務。接到進攻的命令後,六十四軍第一師跑步進入衝擊出發位置,在預定時間按時發起進攻。六十三軍在掃清了臨津江西岸的敵人後,冒著敵人密集炮火的封鎖,越過無數道鐵絲網,突破了位於「三八線」附近的臨津江敵人的防禦。在第一階段的作戰中,十九兵團共殲敵4000多人。
5月16日晚,第二階段的反擊作戰打響後,十九兵團在西線的作戰進展十分順利,並順利地進入了指定的防禦區域。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朝鮮戰爭出現了預料中的拉鋸局面,朝鮮戰局呈現對峙狀態,戰線基本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
1952年7月,中央軍委調楊得志任志願軍第二副司令員。9月,已回國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正式請辭志願軍司令員職務。10月3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宣布:楊得志任志願軍司令員。
楊成武把美國人重新打回談判桌前
二十兵團是在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才進入朝鮮戰場的。1951年7月10日,當朝、中方代表與美方代表在開城開始停戰談判後,美國為了在談判中實施政治訛詐,在軍事上發動了所謂有限目的的「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黨中央、毛澤東明確提出:敵人從戰場上奪不來的,在談判桌上也不能讓他得逞。為了把敵人逼回談判桌前,志願軍組織發起了夏秋防禦戰役。
楊成武指揮二十兵團所屬第六十七、六十八軍作為參戰主力,擔負起東線金城以南地區的防禦。10月8日,第六十八軍在敵情、地形均不熟悉的情況下與敵激戰10天,殲敵7000餘人。值得一提的是,該軍還粉碎了敵人以「坦克楔入戰」奪取我軍陣地的企圖。六十七軍也毫不遜色,在10月13日至15日的激戰中傷亡美軍1.7萬餘人,平均每天傷亡達5600餘人,創下朝鮮戰場敵人一天內傷亡最高紀錄。至22日,二十兵團共殲滅敵軍2.3萬人,擊毀敵坦克67輛,擊傷8輛。
夏秋防禦戰役,迫使美軍不得不在10月25日重新回到談判桌前。按照幹部輪換計劃,1952年7月,楊成武因病奉命回國治療。
楊勇為抗美援朝划上「完美的句號」
1953年4月18日,中央軍委任命楊勇為二十兵團司令員。5月11日,楊勇赴朝任職。
6月中旬,正當朝鮮停戰談判達成全部協議準備簽字時,李承晚公然破壞協議,無理扣留志願軍戰俘,叫囂要單獨向鴨綠江進行一次全面的軍事進攻。針對李承晚的流氓嘴臉,彭德懷提出:消滅偽軍1.5萬人,給李偽軍以嚴重打擊。毛澤東表示同意。
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這一仗,作為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兩年多來我志願軍陣地防禦作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楊勇率領的二十兵團投入了5個軍的兵力,並配以強大的炮兵,與第九兵團一部協同作戰。面對佔有地面火力和空中優勢的敵人,二十兵團在依託陣地的防禦作戰中,以劣勢裝備奪取了戰爭的主動權,殲敵7.8萬餘人,收復土地178平方公里,迫使美韓軍老老實實地接受了談判協議。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談判在經歷了兩年多的談談打打後,在板門店簽署了停戰協定,朝鮮戰爭宣告結束。「三楊」在朝鮮戰場上打出了國威、軍威。1955年楊得志回國後,楊勇接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一職。
志願軍總部於1958年2月20日發表聲明:決定於1958年底以前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鮮。10月24日,楊勇上將和王平上將率領最後一批志願軍回國。26日,凱旋的將士們在北京火車站受到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迎接。周恩來稱讚楊勇說:「你為抗美援朝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劉繼興)
※二戰蘇德戰場上唯一中國女記者的傳奇人生
※中國歷史上戰死在沙場之上的皇帝
※中國國民黨五虎上將之一的薛岳將軍
※他在中國的斯大林格勒兩度挽救中華民國,奈何一戰英雄一戰罪人
※中國古代史上竟有一位妓女出身的將軍
※中國歷史上戰力最強當屬戰國
※中國歷史上第二位女皇帝
※新中國一位上將逝世後美國情報局放假三天
※中國空戰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戰——蘭州空戰
※中國歷史上八大「定鼎天下」之戰
※這場戰爭,以林彪為首的中國軍再次向世界證明——中國人不好惹
※中國解放軍的戰鬥力已經位居世界第二
※二戰美軍陣營還有兩萬中國面孔,華裔在戰鬥中功勞不可小視
※讓朝鮮人民敬仰的中國英雄:年紀輕輕就戰死在爭取和平的戰場上
※中國歷史上殺父奪位的「皇帝」
※美國人認為的史上最具影響力戰役排名,這場中國戰役唯一入選前十
※美國研世界上第一種空天導彈!作戰對象竟和中國無關
※中國坦克首次參戰竟然是這場戰爭!
※中國史上「震古爍今」的四位首富,第二位竟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