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與蘇聯最後一次正面較量,奠定了南歐50年的政治格局
關於希臘這個國家,很多國人並不怎麼熟悉。對它的了解無外乎是希臘神話中的諸神和奧運會而已,但真實的情況遠非如此。在二戰後期的希臘極有可能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也就是說蘇聯會再多一個盟友。但是蘇聯的擴張嚴重威脅到了英國的利益。當時還沒有完全衰退的大英帝國與蘇聯進行的最後一次較量,這是一筆骯髒的交易。雙方交換了利益,最終英國穩定了南歐地區的政治格局,但是東歐則完全屬於了蘇聯的勢力範圍。
一、德國入侵希臘,而希臘對於英國來說至關重要
在二戰的中期,希特勒派兵入侵希臘,希臘一些政府成員在英國組成了流亡政府。雖然德國入侵了希臘,但是希臘並沒有就此屈服。希臘民族解放戰線在蘇聯的支持下開始迅速壯大,到了1944年,戰局發生了變化。德國為了贏得蘇德戰場上的勝利,將希臘地區的大部分德軍調往了前線。而希臘民族解放陣線趁機發動了進攻,幾乎佔領了希臘全境。接下來讓人惱火的一幕出現了,希臘民族解放陣線在蘇聯的慫恿下,宣布拒絕承認在英國的希臘流亡政府。這樣英國首相丘吉爾十分惱火,當時的英國還是一個世界級的強國。丘吉爾考慮問題需要有全局觀念,而希臘處於地中海的咽喉地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現在希臘民族解放陣線準備自己建立政權,而且還是一個親蘇的政權,這是英國不能接受的。
一旦希臘出現紅色政權,就意味著蘇聯的勢力將進入地中海,而地中海是歐洲的腹地。英國首相丘吉爾帶著英國外相一起訪問莫斯科,在臨行前,丘吉爾命令英軍總參謀長準備1.2萬軍隊,隨時準備進攻希臘。同時丘吉爾希望得到美國的支持,畢竟以英國一國之力已經無力對抗強大的蘇聯。丘吉爾在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電文中說:「一旦事態惡化,美英必須準備鼓動和援助希臘人民,反對布爾什維克主義。」對於丘吉爾的請求,羅斯福表示全力支持,美國和蘇聯雖然在打擊德國的問題上是一致的。但是雙方相互拆台的事情誰也沒少干,為此美國將會全力支持英國。得到羅斯福的保證以後,丘吉爾底氣十足的到了莫斯科。
二、利益交換的產物,東歐勢力圈出現
到達莫斯科以後,丘吉爾與斯大林進行了會談。丘吉爾明白即便是英軍佔領了希臘,如果蘇聯進行干涉,英軍也很難固守。而斯大林也感覺蘇聯染指希臘可能會過分刺激英美,因此他提出了這中的方案。蘇聯提出自己控制東歐地區的方案,當時羅馬尼亞已經被蘇軍佔領,蘇軍主力已經推進到了保加利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另一個國家南斯拉夫本身就有很強的紅色軍隊,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為此英國打算以蘇聯對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等四國的實際控制換取英國對希臘的控制。當時戰爭還沒有結束,蘇聯在裝備上還需要英美的支持,最終蘇聯與英國達成了協議。
雖然這次會議美國沒有出面,但是丘吉爾動不動就用美國對蘇聯施加壓力。1944年10月9日,英國與蘇聯達成了秘密協議,兩國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其中:羅馬尼亞蘇聯控制90%,希臘英國控制90%,南斯拉夫和匈牙利雙方各控制一半,保加利亞蘇聯控制75%。但是事實證明雙方都沒有嚴格遵守這個約定,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全部被蘇軍佔領。這個著名的百分比協定中,本來東歐還有英國的一份,但英國根本無力染指東歐地區。美國則完全沒有想過染指東歐地區,蘇聯擁有絕對的陸地優勢,美國即便在東歐地區擁有了一席之地也根本無法長久。不過就在蘇聯全面佔領東歐時,英國正式對希臘民族解放陣線下手了。
三、希臘解放軍被英軍鎮壓,而蘇聯選擇了兩耳不聞
在英國與蘇聯簽訂了百分比協定之後,1萬英軍開進了希臘首都雅典。希臘流亡政府帶著效忠自己的軍隊回國,希臘的局勢變得十分複雜。起初在蘇聯的授意下,希臘民族解放陣線表示願意加入聯合政府。但是隨後英軍命令希臘民族解放陣線旗下的希臘解放軍放下武器,遭到了希臘解放軍的拒絕。兩軍發生了衝突,最後引發了戰爭。希臘軍隊的戰鬥力與百戰之餘的英軍相比差距很大,英軍以少勝多擊敗了希臘軍隊。希臘民族解放戰線向蘇聯求救,但蘇聯方面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而希臘民族解放陣線做出了最極端的方式,他們開始劫持人質威脅英軍。這一舉動致使該組織大失民心,希臘百姓主動向英軍報告希臘解放軍的具體位置。最終希臘民族解放陣線被英軍搗毀,希臘流亡政府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英國200年來最年輕的首相:對中國很友好,是有名的挺華政治家
※他是英國近200年最年輕首相,對中國很友好,有名的挺華政治家
※權力分立:總統、國會和最高法院在美國政府和政治中的作用,7月17日,星期一,晚6:30
※相比中國對俄的政治支持,30億美元的武器根本不值一提
※奠定中國兩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世人尊稱為「千古一相」
※英國18世紀最大政治成就:與蘇格蘭「聯姻」
※歐洲三十年戰爭如何改變歐洲各國的政治格局
※多事之秋的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國際國內政治格局
※李斯政治主張對中國和世界產生的影響,奠定兩千多年政治制度格局
※揭秘英國18世紀最大政治成就:與蘇格蘭「聯姻」
※1907年以來的美國政治史和政治史家
※中國一直有副都的傳統,保定曾做了200多年的政治副中心
※300年前,英國教士造了個謠,至今仍對英國政治產生重大影響
※從地緣政治看近代歐洲與兩千多年以前的中國
※1980年,年僅49歲的戈爾巴喬夫,如何進入了中央政治局?
※兩百年的政治搖滾樂:法國半總統制的前世今生
※這張照片完美的總結了2016年的西方政治混亂
※特朗普曝光美國30年來最大政治醜聞?
※於洪君: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國際政治與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