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耿飈勇奪天險婁山關

耿飈勇奪天險婁山關

(《湘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水馬」進遵義


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斬關奪隘,渡過烏江向遵義挺進。「雙槍軍」王家烈部望風披靡,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劉伯承飛馬趕往前線指揮戰鬥。他們冒雨疾進,從東、南兩面兵臨遵義城下。迷信烏江天險的遵義守軍,這時還蒙在鼓裡,當他們看到紅軍的先頭部隊時,還以為是「自己人」哩。

當天夜裡,紅軍攻佔遵義。


第二天雲開雨歇,老百姓開門一看,滿街都是紅軍,便紛紛議論起來:


「他們是怎麼渡過烏江的呀?」


「神人相助,有『水馬』作坐騎……」

這種「水馬渡烏江」的傳說被編得活龍活現。黔軍的頭目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也有意製造這種輿論。一時間,紅軍有「水馬」「盔甲」的神話,成為人們的談資。進駐遵義的一支先頭部隊,乾脆把「第一水馬司令部」的字樣號在房子上。


耿飈的紅四團是緊隨智取遵義的紅六團到達遵義的。長征以來,他們一直在大山裡鑽,一看到遵義那鱗次櫛比的建築,大家一陣歡呼。遵義是貴州第二大城市,市面繁華,民風古樸,當大家用洪亮的聲音傳告拿下遵義的消息時,三天三夜沒有得到休息的疲勞一下子跑得無影無蹤。


進入遵義東門,耿飈讓司號員吹休息號,以便大家整理一下被戰鬥和泥濘搞得有些慘不忍睹的軍容,精神抖擻地出現在人民群眾面前。各連司務長開始籌劃採買,準備在這裡補充糧食、被服、藥品和其他軍用必需品。


背包剛剛放下,部隊就被一大群學生伢、老倌子圍上。他們一定要看耿飈的「水馬」和「盔甲」。耿飈怎麼解釋,他們也不信,再三地說「莫要保密啦,我們都是『幹人』(窮人)嘛,與紅軍是一家呀」等。這時,楊成武的傷已痊癒,回到了部隊。他便乘機開展宣傳工作,說得他們眉開眼笑地走了。


耿飈抓緊布置宿營。在烏江南岸時,部隊因為渡江沒過上新年。現在,耿飈便讓各單位按照紅軍老傳統,著手安排開聯歡會、會餐等活動,以兌現他所作的「到遵義補過新年」的許諾。

耿飈來到剛剛設立的團部,通信主任潘峰正在張羅著架設電話線,通信員正在找地方安釘子掛挎包。這時,劉伯承總參謀長和聶榮臻政委突然進來了。他們一進門就說:「不行不行,四團不能休息,有任務。」


「嗯?」耿飈剛剛解開腰帶扣,武器、圖袋都沒解掉,立即又紮緊了,只是把地圖抽了出來。


劉伯承說:「六團實際上是智取遵義,因此,敵人有3個團的兵力從北門逃了。這是一股後患。必須殲滅這些敵人。」他在耿飈已經展開的地圖上指點著說:「你們立即出發,去佔領婁山關、桐梓。就是說任務還很重!」


聶榮臻說:「六團昨天比較疲勞,該用著你們這個主力團了。怎麼樣?」


說實話,板凳還沒坐熱,就讓紅四團追擊敵人,這確實是沒想到的。但耿飈與楊成武交換了一個眼色,爽快地答道:「堅決完成任務。」

首長們看出了耿飈的心思,強調說:任務緊急,兵貴神速,不能在遵義停留。早飯也不能在這裡吃,到途中去吃乾糧。


「是!」耿飈和楊成武立正答道。


劉伯承又對戰鬥作了具體指示,要求他們「奪關快、傷亡少」。最後還特地囑咐:「記住,要利用公路旁邊的第一根電話線與你們師部聯絡。我隨時等你們的消息。」


集合號把全團又匯攏起來,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出城門。這時,那些出去採買的給養員也匆匆趕回,一面入列,一面還在議論著「豬肉才兩角錢一斤,鹽巴倒要4角」「×連差點買下一口肥豬」「×連買了3匹布又退掉了」等,看情形大家對在遵義仍未過上年的事有點「遺憾」。但是,半小時後,這點遺憾很快就沒有了,全團只是踩著泥濘,向前、向前……

從遵義到婁山關約90里,看著戰士們幾乎是一溜小跑的勁頭,耿飈對楊成武說:「你看大家還是很有精神的嘛,倒是我們過慮了。」


「當然啰,這就是我們紅四團的精神。沒有這兩下子算『鐵軍』嗎?」楊成武高興地回答。


他們拍馬賓士,向隊伍前頭馳去。


頻道精選


哪位開國上將被譽為「華野名將,學府高師」


四渡赤水,三萬紅軍與四十萬敵軍的生死較量


少共國際先鋒師的鐵血歲月——這裡走出23位開國將軍


閻肅:為信仰而歌 毛澤東曾被他創作的哪部歌劇感動


遵義會議,周恩來如何說服博古「主動交權」


柳直荀:毛澤東青年時代的摯友 曾發表「中國醒獅論」


毛澤東1960年為何重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重慶談判的歷史細節:周恩來為毛澤東設計「第一印象」


「敵進我進」:毛澤東盤活中國抗戰大棋局


周恩來「勸蔣」「逼蔣」抗日的八封信


板橋鎮休整


當天下午,部隊抵達板橋鎮。按照預期的部署,途中估計會有遭遇戰。果然,由通信主任潘峰率領的尖兵與行軍中的黔軍後衛接火。黔軍大約有一個排,一觸即潰,向婁山關逃竄。顯然,這只是黔軍的一隻「觸角」。而他們賴以頑抗的,是婁山關天險。


據群眾反映,駐守板橋鎮的王家烈部本來就沒打算與紅軍交手,而是早就準備逃跑。這時,天色已近黃昏,大婁山的山澗叢林里,升起團團霧靄,將遠近高低的山巒鎖纏得嚴嚴實實。在這種情形下追擊,顯然無益。上級決定要紅四團在板橋休息一夜,準備明日向婁山關攻擊。


一聽說休息侍命,一些沒有其他任務的戰士也不擇條件,就地一躺便呼呼睡去。耿飈與李英華參謀長向上級呈送了宿營報告,又安排潘峰找嚮導、調查敵情社情、繪製行軍作戰地圖之後,便與楊成武向街上走去。


按照紅軍的老傳統,紅四團要向板橋鎮群眾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和政策,宣傳紅軍的任務。當時,紅四團大部分是福建、江西人,講起話來貴州人聽不懂,耿飈只好發揮湖南話的「特長」,擔負起「宣傳」和翻譯的角色。當耿飈揭露國民黨的欺騙、地主老財的剝削、軍閥的掠奪,說明「幹人」的貧窮與痛苦是從何而來時,群眾紛紛痛訴苦情。


有一戶五口之家,除了一位年輕婦女有條滿是破洞的短褲之外,其他人只有光著身子度日。這就是貴州軍閥長期統治的「政績」。群眾一致要求「紅軍先生」為他們申冤報仇。當晚,這個死氣沉沉的山區小鎮便燈火通明,充滿了歡聲笑語,許多青壯年紛紛要求參加紅軍。


耿飈正在與老鄉談話,忽見潘峰從山坳裡帶回一位老獵人。據他介紹,從板橋到婁山關,除了一條公路外,還有一條羊腸小道。這條小道過去曾是通往桐梓的唯一路徑,後來修通了公路,便無人再走小道。接到這個情報,耿飈真是喜出望外。老獵人說,這條小道年久失修,路上都是亂石頭,而且比公路要遠10多里路。耿飈心想,這對我們紅軍當然不在話下。


第二天一早,忽然得到師部要紅四團休整一天的命令。耿飈和楊成武決定利用這一天補過新年。板橋鎮雖不大,但也有幾家富得流油的土豪,耿飈讓大老李和他們談買賣,他們家裡藏著的一些肥豬、雞鴨、臘肉,都成了紅軍的年貨。於是,紅四團官兵壓抑在心底的「過年」的慾望又被引發出來,上上下下動手準備,搞了一頓豐盛的午餐。


當耿飈正在吃飯時,有一位拄著拐棍的老人,手裡提著一包東西,說是要親自送給團長。耿飈出去見老人。老人對他說:「我見您的軍隊是這樣的好,不罵人,不打人,說話個個都和和氣氣,像對親戚一樣,我從心裡佩服,特地送來一袋雲南白藥,表示我和我全家的敬意。」耿飈向老人道謝,請老人和自己一道吃飯,可老人不肯,急匆匆告辭而去,連姓名也沒有留下。


長征途中,這袋雲南白藥和與它配用的「保險子」救治了不少紅軍傷員,直至陝北的甘泉戰役,耿飈脖頸負傷,也是用它臨時救急。


吃完飯,部隊繼續休息,耿飈率領偵察分隊前往婁山關進行實地偵察。


電話察敵情


婁山關的險峻真是名不虛傳。它位於婁山山脈的最高處,四周山峰環立,中間兩座山鋒宛如兩把利劍刺向天穹,形成一道狹窄的隘口,真是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從遵義通往桐梓城的公路,沿著山間谷地蜿蜒而上,正好經過關口。要奪婁山關,必須從正面沿公路仰攻。耿飈分析:守敵是侯之擔部的3個團,經過烏江之戰,已是紅軍的手下敗將,對付這樣的驚弓之鳥,倒沒有什麼困難。但地形對紅四團十分不利,如果從左邊直插雲霄的高山和右邊刀削般的絕壁之間取道硬攻,部隊肯定要付出很大代價。這不符合劉伯承總參謀長「奪關快,傷亡少」的要求。因此,必須採取正面強攻、側翼偷襲的戰術才能奏效。但是偷襲必得有路。左面的懸崖峭壁當然無法利用,右面的高山峻岭或許可以攀登。耿飈和參謀們在地圖上審視良久,想找出老獵人提供的那條小道,以便派出一支奇兵,從側背給敵人以有力的打擊。


當晚,側翼偷襲的戰術傳達到每個連隊幹部,要大家連夜研究方案並及時上報。同時找來10多個當地居民,由耿飈與李英華向他們詳細了解通往桐梓的小道的情況。經過全團反覆醞釀,最後耿飈決定:偷襲分隊先沿舊有的小路向婁山關抵近,然後橫翻山嶺,殺上婁山關側後。在當地居民的協助下,偵察隊和工兵排很快就徵集了竹竿、繩索、鉤鐮等登山工具,全團也完成了臨戰準備。為了保證戰鬥勝利進行,耿飈又確定了各級指揮員的代理人,以備萬一在戰鬥中傷亡,有人接替指揮。


第二天,部隊由板橋鎮出發,向婁山關前進,8時許逼近山腳。到達婁山關後,部隊立即展開攻勢。第一營為前鋒,擔任正面主攻,營長季光順率領全營以第一梯隊隊形展開前進;第二營為第二梯隊,集結在山腳下待命。但偵察隊和右側的迂迴部隊則早在3小時前、天還未亮時已由李英華和潘峰率領,隱蔽地向右側山峰運動,覓路攀登右側高山,向敵後攻擊。


耿飈剛到山腳下,關上的守軍就開始射擊了。有的參謀不禁罵道:「見鬼!還有兩千多米他們就打槍,真是嚇破膽了。」這時,通訊班已經按照指定的第一根電話線接通了師部的電話。耿飈到電話機那裡準備向師部報告戰鬥開始情況,就聽電話員們在那裡一個勁地說:「怪事!」耿飈問怎麼回事,電話員報告說:「我們還沒搖鈴哪,電話里就有人嘰嘰喳喳亂嚷嚷。」耿飈拿起聽筒一聽,果然,電話里已經有人在通話,一方說:「共軍來了好幾個團,正在向我們猛攻,聽到沒有?我們頂不住了。」聲音又急促又恐慌,夾雜著沙沙的射擊聲。耿飈揚揚手,招呼楊成武一起來聽。這時,另一方以命令的口吻說:「軍座交代,你們無論如何要頂住。已經派一個師去增援你們,快到松坎了。你們千萬要注意東邊的那條小道,加強警戒,提防共匪利用它偷襲桐梓城。記住沒有?否則軍法從事!」


這分明是侯之擔部在與王家烈的軍部通話。原來,耿飈部在按劉伯承、聶榮臻的指示,利用原有遵義至桐梓的電線杆第一根電線溝通聯絡時,無意間與黔軍的線路搭在一起了。雖然黔軍線路事先被紅軍剪斷了,但由於雨後地上積水,兩個斷頭掉在積水中,經雨水傳導,又接通了。這倒為耿飈截獲守軍情報提供了方便。從王家烈部和侯之擔的對話中,他們不但證實了右側確實有一條小道直達桐梓,而且還了解到黔軍有好幾個團仍散布在山後的公路上,正在運動之中。


這真是一個及時的情報。想不到這條小路還真是守軍的一個空虛缺口。於是,耿飈把這一情況通報全團,並指定專人專門監聽和記錄黔軍的電話。又命令側翼偷襲部隊改隱蔽前進為虛張聲勢地行軍,造成襲擊桐梓城的態勢,以「兵不厭詐」的手段干擾黔軍的防禦決心。同時命令:正面攻擊的第一營暫緩出動,待布置好壓倒守軍的優勢火力後,一併總攻。


一個小時後,總攻前的一切部署都按計劃完成,耿飈正要發令,誰知「計劃不如變化,變化不如電話」。正在這時,電話鈴又響了。負責監聽的戰士興奮地向耿飈招招手,耿飈與楊成武趕緊走過去。這次發話的,還是王家烈軍部那個傢伙,但已不是剛才那種漫不經心的官腔了,而是用一種緊張得幾乎發抖的聲音在喊:「喂!侯師長嗎?在你們側後,發現共匪主力,正在向桐梓運動。軍座要你們立即撤退,不然就會被截斷後路。我們先走了,聽到沒有?」另一方則用恐慌的腔調說:「聽到了。我馬上執行。你們得掩護兄弟一下啊!」對方不等他拉著哭腔講完,「咔」地掛掉了電話。從此,再也聽不到他們通話了。


楊成武說:「敵人要跑。」耿飈說:「他們跑不掉——立即總攻!」


神兵天降


10多把軍號,吹響了向婁山關進軍的衝鋒號,所有輕重機槍霎時間向婁山關噴出一條條火龍。勇士們一躍而起,向婁山關猛撲上去。


婁山關守軍作垂死掙扎,一堆一堆地躲在石頭後面和掩體里,守著狹窄的關口。他們用機關槍、手榴彈、石塊,向紅軍射擊和投擲。紅四團主力部隊則利用各種地形,準確地向敵人射擊。槍炮聲和喊殺聲,回蕩在婁山關的山谷里。突然,接連不斷的手榴彈爆炸聲從山頂上傳來,守軍頓時炸了營。原來,是李英華和潘峰率領的側翼偷襲部隊趕到了。他們在沿那條廢棄的小道行進到敵人左翼時,從斜刺里向守軍後方插去,有時要越過高高的山樑,有時要潛入深深的山谷,有時還要淌過一條條山溪。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路,他們便披荊斬棘,開出一條小徑來。遇到斷崖陡壁時,矮的地方他們就搭人梯;高的地方,就用竹竿綁上鉤鐮,鉤住崖邊小樹,再把繩子套在樹蔸上,一個一個地往上攀登。經過兩個小時的艱苦行進,終於佔領了婁山關左邊的山頭,按計劃參加了總攻。


當這些從天而降的「神兵」把集束手榴彈丟在守軍頭上的時候,敵人還以為是他們自己的增援部隊打誤會了呢!


耿飈把上述的戰鬥情況用電話直接報告給紅一軍團。軍團領導在電話中不斷地鼓勵他們。


夾擊成功大大鼓舞了紅軍的鬥志,戰士們上起刺刀,與守軍逼近格鬥。「雙槍軍」見紅軍上了關口,已經無險可守,不顧軍官的恫嚇,紛紛棄槍丟炮而逃。紅軍則如摧枯拉朽,一口氣追殺下去。從婁山關分水線(最高點)上看下去,沿途到處是逃跑的黔軍扔掉的槍枝、彈藥、煙槍、軍服、臂章、棉被、雨傘、包袱、背簍和亂飛亂飄的文件。紅軍戰士只揀武器彈藥,誰也不拿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耿飈登上婁山關。首先看到的是敵屍橫陳,污血斑斑,敵傷兵負痛哀號、俘虜跪地求饒。有個俘虜軍官發了煙癮,鼻涕眼淚糊了一臉,看起來似乎比死還難受。再行幾步,見有茅屋數間,一座石碑矗立在路旁,上面刻有「婁山關」3個字。這時,耿飈身居高山雄關,頭頂藍天白雲,心胸感到無比開闊,不禁想起了古人「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的詩句,便要了筆墨,在石壁上寫下了這兩句。


從此,婁山關成為中國革命里程碑上一個永遠閃光的名字。在耿飈第一次由南向北攻佔婁山關之後不久,紅軍又一次由北向南二下婁山關,經過兩度鏖戰,雄關更加巍峨壯麗。這個後來被毛澤東在《憶秦娥——婁山關》中喻為「真如鐵」的「雄關」,確實被中國工農紅軍「而今邁步從頭越」了。


王家烈在關上築了許多工事,本想以此擋住紅軍,可惜他太迷信「關」的威力,讓耿飈一腳踏破「山頭」。佔領婁山關後,紅四團邊追邊打,當天佔領了桐梓城。


松坎警戒


桐梓是古代傳說的「夜郎國」都城。那個「夜郎自大」的典故源出於此。也許正是由於這個歷史淵源的緣故,久居這裡的「土皇帝」王家烈也像古代夜郎國王那樣學會了吹牛皮。可惜,這次他的牛皮吹破了。


進駐桐梓之後,耿飈才發現王家烈確實把這座小城苦心經營了一番。王家烈和侯之擔都是桐梓人,所以桐梓人在貴州軍閥部隊里當官的特別多,因而這裡的洋樓比別的城市多。遵義沒有電燈,而這裡卻有電燈。這座兩萬人的山城,有寬闊的公路,有幾家工廠,還有一個小發電廠,因此吸引了貴州的軍閥、商人都來這裡聚集,或建上一幢小樓。紅軍一到,他們人去樓空,那些樓房都做了紅軍的宿營地。


紅軍每個排都分了一座小樓,這簡直把戰士們樂壞了。他們這裡看看,那裡摸摸,問這問那,怎麼也弄不明白那電燈「怎麼燈頭衝下」,那留聲機里「怎麼藏著唱戲的」。


在戰士們休息時,供給處的大老李們可忙壞了。他們抓緊時間購買布匹,準備給全團人員每人做一套衣服。


楊成武為了讓大家開開眼界,看看「電」是怎麼「發亮」的,就與電廠老闆聯繫,協助他們為被黔軍破壞了的電廠恢複發電。他們的工作主要是為電廠運煤。擔架連和團直機關人員忙了一下午,電廠點火了。大家正瞅著電燈看它怎麼「著」呢,陳光師長和劉亞樓政委來了,見了耿飈第一句話就是:


「你們馬上出發!」


「向哪?」


「向北。佔領牛攔關,向松坎前進。」


從師長、政委的神情中,耿飈感覺到這次任務非同小可。於是,經過簡短的動員,全團在進入桐梓不到半天后,連電燈如何亮也沒看上,就打起背包,重新踏上了征程。


當天,紅四團奔襲40里,夜宿牛攔關。偵察隊四處派出活動小組,連連抓到黔軍散兵。一問,原來是耿飈的部隊插到黔軍前衛部隊的序列里來了。王家烈還不知道紅軍已經佔了牛攔關,4個團的兵力還在稀稀拉拉地沿公路行軍呢!獲此情報,耿飈便利用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擺開伏擊陣勢,打了他個措手不及,當即消滅兩個團,剩餘兩個團被紅軍一陣猛衝,潰不成軍,一部分縮回松坎,一部分遁入山林。


為了佔領松坎,耿飈也不戀戰,吃了乾糧就走,一路上見黔軍就打,打完再走。這些黔軍也怪,常常是一觸即垮,這又得歸功於他們自己製造的那些「水馬」「盔甲」之類的神話。在途中曾出現過這樣的笑話:尖兵在黑夜中與王家烈一股部隊遭遇,他們扭頭就跑,連跑邊喊:「紅軍先生,機槍扔在草垛里啦!」原來他們都曉得紅軍「繳槍不殺」的政策。


紅四團一夜奔襲,拂曉趕到松坎。那裡的一股黔軍剛剛做好早飯,還沒吃一口,就被紅軍趕出了鎮子。俘虜驚訝地說:前天你們還在婁山關,怎麼一夜之間就到了?難道你們的「水馬」在旱地上也能跑?當時,耿飈還不知道遵義正在召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紅四團只是按照命令在松坎警戒。師部令紅四團就地警戒川西方向,並休整7天。1月17日,耿飈奉命調到紅一師任參謀長。

您可能感興趣

勇奪金腰帶!熊朝忠險勝泰國不敗拳王
庫里五大季後賽之勇奪天王山,和詹皇的一場對飈!
趙奕歡極限挑戰泥潭火坑 勇奪斯巴達女神
法國佳麗美若天仙勇奪環球小姐后冠
張楠/劉成世錦賽勇奪冠軍!
全運會女子800米決賽,安徽姑娘王春雨勇奪冠軍,趙婧屈居亞軍
苗人攀險關勇奪臘子口,毛主席稱橫亘在長征路最後一道天險被打開
贏過前輩孔劉與金秀賢,大勢爆紅的朴寶劍勇奪廣告王
孫楊勇奪冠軍 兄弟情更是讓人羨
官方:貴州智誠簽約西班牙國腳後腰 曾隨馬競勇奪西甲冠軍
中企杯龍舟賽盛況空前 羅馬隊勇奪冠軍
納達爾封王,吳易昺勇奪青少年組「雙冠王」
火箭逆天改命!哈登喜聯勇士、騎士兩大失意巨頭,力壓騎勇奪冠!
「東瀛剋星」魏銳能否血洗日本軍團,勇奪K1八人賽冠軍?
斯巴魯車隊創造中國拉力新紀錄 韓寒勇奪張掖站冠軍
韋永麗勇奪女子百米冠軍
老將「伏櫪」,榮耀之戰——青海天佑德洲際自行車隊全運會勇奪第七
從江中醫院男籃勇奪湘黔桂三省(區)第六屆「中醫杯」冠軍
以山為證祭英烈:炸毀日軍炮樓勇奪迫擊炮的單手抗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