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團長》中反斜面攻防戰術聽起來很複雜?原來是這麼玩的!
軍武次位面作者:Rietchie Liu
軍事地形學上所說的斜面指從山頂到山腳的傾斜部分,而「反斜面」作為一個軍事地形學的術語,它指在山地攻防戰中,背向進攻方,面向防守方一側的山坡。
▲反斜面防禦陣地示意圖
在作戰中,由於火炮彈道的原因,進攻方支援火力雖然可以做到對正斜面陣地的大範圍覆蓋,而對於防守方的反斜面陣地則往往顯得束手無策。
▲山地是利用反斜面防禦戰術的理想地形
首先,直瞄火力完全沒有可能打擊到反斜面的敵軍技術裝備和有生力量;其次,曲射炮火在攻擊反斜面的時候也有很大的射擊死角。因此,如何破解和利用反斜面的特點來贏得戰鬥,就成了攻防雙方在山地攻防作戰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我的團長我的團》截圖
關於反斜面攻防戰的例子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劇中日軍竹內聯隊在對岸山地上修建了四道防線,其中兩道明防線處於正斜面上,一道暗防線設置在山坡的反斜面上,最後一道防線則面對反斜面陣地,以樹堡為核心,可以與反斜面陣地形成前後夾擊。
日軍的意圖是依託前兩道正斜面的防線消耗中國軍隊,在合適的時候放棄正斜面兩道防線,當中國軍隊越過隱蔽的反斜面陣地後,從反斜面坑道衝出的日軍就可以與以樹堡為中心的第四道防線前後夾擊中國軍隊,最後將中國軍隊消滅在反斜面和第四道防線之間。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照
日軍的作戰意圖不可謂不歹毒,但莫高一尺道高一仗,片中的主角——妖孽團長龍文章帶領的六十人的突擊隊,利用爆破的方式從地下坑道爬入最後一道防線的樹堡,佔據了日軍防線的指揮中樞,使得反斜面的日軍不得不衝出來爭奪樹堡,這就使反斜面的隱蔽陣地暴露無遺,日軍利用反斜面挫敗中國軍隊進攻的陰謀也就破產了。
▲片中妖孽般的團長——龍文章
其實,現實中的反斜面攻防戰中,對於稜線的爭奪是攻防雙方是否取勝的關鍵。所謂稜線,就是指劃分正斜面和反斜面的山頂部分。
▲稜線就是山頂部分
在防守方掌握稜線的情況下,可以再山頂處設置觀察哨和火力點,引導己方後方支援火力用曲射的方式吊射進攻方的陣地,或火力點;而進攻方一旦掌握稜線就可居高臨下對防守方的反斜面陣地產生威脅,或者用直瞄火力居高臨下封鎖防守方反斜面的坑道口,進而逐一清除防守方的坑道火力點。
朝鮮戰場上的上甘嶺戰役就是志願軍利用反斜面和坑道進行防禦戰的典型戰例。在作戰中,志願軍和美軍進行了持續多天的稜線爭奪戰。一般是在白天美軍利用火力優勢,穩紮穩打,逐步控制稜線,而到了晚上志願軍則趁著夜色的掩護,發揮善於夜戰的優勢奪回稜線陣地。
▲上甘嶺地形圖,可見正反斜面區分明顯,適合利用反斜面進行防禦戰
在軍事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由於無人機、精確制導武器和武裝直升機的大量運用,使集中大量兵力進行的山地攻防作戰已不多見。但很多國家間的邊界都是依山勢的走向而劃分的,因此很多邊境衝突都以山地攻防作戰的形式來進行。在這些低烈度的邊境衝突中,雙方往往都表現的比較克制,高技術裝備的參與通常非常有限,主要參與作戰的大多是輕步兵力量,因此反斜面攻防戰術在這種衝突中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戰術價值。
———————————
【軍武次位面】第三季第9集:戰鬥種族親歷記 俄羅斯莫斯科,戰鬥種族大本營,無數老司機嚮往的地方。本期軍武,我們的製作團隊終於在今年3月,「潛伏」進了戰鬥種族的軍營,進入射擊場親身體驗槍械打靶,無照駕駛T-55坦克,跟5對負重輪們並肩作戰。希望我們的搞笑日常能讓大家會心一笑,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斜面上飛起來的物體引發的思考
※華為新機曝光:D系列復出?2K三星屏,斜面設計
※「斜面的5個應用場景」——這個方法很有用
※曲面算什麼 索尼Xperia Edge使用的是傾斜面
※「60度急斜面」的合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