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作者:徐一碩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每次王朝更替,都有首倡義幟的人,他們都輝煌一時,萬眾敬仰,但往往最終奪得天下的卻不是他們。


陳涉:忘本的創業者,


也許比暴秦更加可怕


陳涉不是一個甘於平凡的人。


少時,他為陽城一僱農,和千千萬萬平凡的勞動人民一樣耕作于田畝之中。在耕作時,他先是發出感慨:「苟富貴,無相忘」。然後對老鄉不屑地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其實「苟富貴,無相忘」這句感慨,陳涉自己沒懂,他的老鄉也沒聽懂。


陳涉不懂,是因為他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同伴富貴了,要拉自己一把,卻沒想過自己如果富貴了該怎麼做。老鄉沒懂,是因為老鄉以為陳涉是說自己富貴了不會忘了這幫一起落難的兄弟。


禍根就此埋下。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上圖:陳勝、吳廣起義


在前往漁陽的途中,明知復命無望的陳涉點燃了秦末農民鬥爭的第一把火,這把火迅速燒遍了關東的每一個角落。陳涉所到之處,守軍望風而降。很快,他身邊大軍數萬,車騎千乘。在無數人的恭敬和朝拜之中,他迅速的迷失了。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他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以為自己是真命之主,他急於擺脫自己農民的身份。殊不知,他能擁有現在的一切,正是來源於無數個默默無聞的農民的支持。


他迫不及待的稱王,建都,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早年一起和他種地的夥伴們聽說陳涉富貴了,跑來投奔他,以為現在的陳涉還是那個以前一起耕作的陳涉,依舊大大咧咧的和他說話,已經以帝王自詡的陳涉無法容忍,將他的老鄉處死了。


老鄉人頭落地的同時,他也徹底失去了「老鄉」們的支持。


於是,在與章邯大戰的時候,他的盟友們沒一個來支援他,就在他逃跑的時候,還對自己的車夫庄賈擺譜。庄賈一怒之下殺了陳涉,用他的首級來為自己請功,陳涉這個期望富貴之人,也為自己畫上了句號。


在創業當中,許多人取得了一點成績之後就會迅速膨脹,忘了自己過苦日子的艱辛,也忘了當初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的人,變得目空一切忘恩負義,這樣迷失的人往往也會迅速失去自己得到的一切,就像陳涉一樣,一切如同鏡花水月。


莫忘初心,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或者說,能做到的創業者,又有幾個不能成功呢?


陳友諒:無義的創業者


,是無法長久的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如果有人問我歷史上最現實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的說出一個人的名字:陳友諒。


這是一個冰冷地如同金屬的人,沒有道義、沒有信義,只相信權力。沒有人情和友誼,只有有用的人和沒用的人。


天完太平二年,他的師父同時也是天完政權宰相的倪文俊政變失敗,跑到徒弟陳友諒處,希望和陳友諒一起推翻徐壽輝。一開始的陳友諒還是對倪文俊非常殷勤的,又是準備房間又是準備衣服,直到他問出一句關鍵的話:「趙普勝(天完政權掌握軍權的人)他們怎麼樣了?」倪文俊回答:「他還是徐壽輝的人。」


這就足夠了,陳友諒立刻斬下自己師父的頭顱去向徐壽輝請功,毫不猶豫


剛才提到的趙普勝是天完的優秀將領,也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由於自己是一個大老粗,所以非常敬佩有文化的陳友諒,把他看做是自己的兄弟,每次都非常親切的叫他陳秀才,沒有一絲防備。可是陳秀才卻不這麼看,他把趙普勝看做自己的阻礙,編了一個謀反的罪名殺了他。


趙普勝至死也沒明白為什麼平時笑面迎人的陳秀才為什麼會殺他。


宰相死了,大將軍死了,皇帝就是孤家寡人了。


至正二十年(1360)六月十六日,陳友諒攻克採石,邀請徐壽輝來採石的五通廟拜神。徐壽輝不知道是陰謀,欣然前往。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當他來到廟裡時,陳友諒早就到了,背對著他,不發一言。


已經是孤家寡人的徐壽輝以近乎討好的口氣說道:「馬上就要攻下應天了,這都是你的功勞呀。」


陳友諒卻說道:「可惜你看不到那一天了。」


明白了陳友諒意思的徐壽輝祈求道:「我把皇位讓給你,給我一條生路,你看這樣行嗎?」


陳友諒終於回頭,用難以置信的語氣說道:「你是怎麼在這個亂世上生存下來的?」


衛士上前,用事先準備好的鐵鎚打碎了徐壽輝的腦袋。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上圖:稱帝的陳友諒


陳友諒擦乾了徐壽輝的血跡,當即在五通廟登基乘帝,國號大漢。從血海屍山中走出來的他,擁有了全國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強大的艦隊,天下似乎盡在掌握。


但是陳友諒不知道,他的部隊之所以精銳,是建立在當初徐壽輝許諾給他們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之上的。他的一系列所作所為,讓這些士兵看透了他的為人,也失去了理想和對他的忠誠。沒有理想和忠誠的軍隊,什麼都不是。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上圖:鄱陽湖大戰


陳友諒大軍復原圖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二十日,陳友諒的六十萬漢軍與朱元璋的二十萬明軍決戰鄱陽湖,從人數上來說,朱元璋毫無勝算。


他唯一沒算到的是,他的部隊是自己用暴力和權力組建起來的僱傭軍,而對面的朱元璋一直與士卒同甘共苦,是士兵們的兄弟和朋友。


是役,陳友諒全軍覆沒,八月二十六日,陳友諒戰死於涇江口(今安徽宿松南)。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至死沒有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失敗。


其實很簡單:沒有道德和信義的集團,也許會因為其鐵血的方針凌駕於眾人之上,但是也會因為內部凝聚力的缺乏迅速垮塌。


很多企業創業之後,唯利是圖,為了佔有市場不講信義不擇手段,也許這樣能在短期內得到很大的利潤。但是這樣的企業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沒有人情味也讓企業內部缺乏團結,就迅速被淘汰掉了。


太平天國:目光短淺的創業者


,外患未除,同室操戈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俗話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這句話就是太平天國的真實寫照。


1853年5月,林鳳祥、李開芳攻至天津靜海附近。6月,胡以晃攻克安慶、九江、武昌。1856年4月攻克「江北大營」,6月攻克「江南大營」,清軍統帥向榮自殺,英法等列強也先後派使臣訪問天京。此時的太平天國,一派欣欣向榮。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興盛之下,太平天國領袖們之間的關係卻逐漸疏遠,原來「寢食必俱,情同骨肉」,變為「彼此睽隔,猜忌日生」,宗派色彩日益明顯。洪秀全僻處深宮,把許多精力用於宗教神學的著述,脫離了鬥爭實踐,脫離了廣大群眾。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創始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為這個盛極一時的天國的滅亡敲響了喪鐘。


1856年9月2日,北王韋昌輝偷襲東王府,東王楊秀清以及其部下二萬從廣西征戰到現在的老兵被殺,史稱「天京事變」。翼王石達開責備韋昌輝殺戮過多,韋昌輝為了排除異己,又將石達開全家殺光,只有石達開一人得脫。石達開逃離天京後,在安徽舉兵靖難,洪秀全不得已只好處死韋昌輝,石達開在眾人推薦之下主持朝政。洪秀全見形勢好轉,又想謀害石達開,石達開為防止再度爆發內訌,只好離開天京遠走安慶,歷史一年的「天京事變」至此才正式結束。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上圖:天京事變


「天京事變」使得東王、北王被殺,翼王遠走,數萬精銳士兵被自己人殺死。在此期間,清軍再次攻陷武昌、揚州以及天京城外的孝陵衛,重建了江南江北大營,太平天國自此失去了戰略上的主動,直至滅亡。


曾經的太平天國,消滅了清軍的主力以及主要將領,和外國關係良好,天下本來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但是天國的創始者們等不及將清朝徹底消滅掉就急不可耐的開始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最終大開殺戒。戰場上清軍無法戰勝的精銳部隊,被自己人輕易處死了。清軍攻不下來的城池,不戰而降了。內訌給了清朝喘息的機會,重建了部隊,任用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批將領。外國列強也認識到太平天國的本質,從中立開始轉向支持清政府。天京事變之後,天國再無勝利的機會。

反思:歷史上的那些創業者為何大多失敗了?



外國有句諺語叫做「先把熊打死再分肉。」許多創業者在取得開始的一些成功之後就失去了創業之初的奉獻精神,開始斤斤計較,被羨慕嫉妒恨蒙蔽了雙眼,猜忌同僚,最終做出對企業不利的事情大大損害了企業的利益,太平天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陳涉、陳友諒、太平軍都是各自時代的首倡義幟者,也同樣盛極一時彷彿天下盡在掌握,也同樣因為各自的原因走向了毀滅和失敗。埃及一位先賢說過:「人類最大的歷史教訓是沒有從歷史中得到教訓。」這三位創業者的經歷也許能給現代的創業者們一些啟示,不要犯他們曾經犯過的錯誤。


————————END————————

您可能感興趣

多虧了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偏執狂,這些經典才能流傳至今!
歷史上的袁世凱是什麼樣的?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歷史上這些無人問津的野史趣事,你了解多少?
中外歷史上那些消失的偉大建築,看完心痛不已!
歷史上唯一沒有打過敗仗的大國,被遺忘的輝煌!
歷史上的五大戰爭是什麼?
他是歷史上的逆襲之王,他教會我們如何做創業者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倒了大霉?歷史上敢這麼乾的只有他了!
歷史上從未衰落的六大姓氏, 有你的嗎?
歷史上關羽中的是什麼毒箭?為啥能一颳了之?
歷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改變了歷史走向,然後突然消失了?
九項世界奇蹟,概括了毛澤東的一生,歷史上還有誰能和他比嗎?
乾爹的冷知識,歷史上都有哪些大人物認了哪些大人物做乾爹?
他是誰?歷史上最大的漢奸!一個成就了一個異族的驛卒!
歷史上的這些有趣的經典合影,你見過幾張?
歷史上蒙金究竟有何深仇大恨?為何打得如此慘烈?
歷史上的那些苦難和悲慘的時刻,一種無邊的心痛
歷史上強大的契丹族哪去了?
歷史上什麼情況下才會有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