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倚天屠龍記》中的殷野王?
倚天屠龍記長達百萬字,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角色。然而,限於劇情發展的需要,並沒有許多人物可以保持自始至終的存在感。殷野王即是其中之一。
(1)
殷野王的出場甚早:在本書的第三章,他就出場了。相對的,本書的主人公張無忌也僅僅是在第五章才出生。而殷野王一出場,就承擔了一個極其嚴峻的任務:從俞岱岩手上搶奪屠龍刀。
艙里那人又細聲細氣的說了幾句話,聲音更加低了。俞岱岩只聽到甚麼「俞三俠……屠龍刀……」幾個字,他走上兩步,問道:「你說甚麼?」這時一個浪頭打來,將帆船直拋了上去,俞岱岩胸腹間和大腿之上,似乎同時被蚊子叮了一口。其時正當春初,本來不該有蚊蚋,但他也不在意,朗聲說道:「貴教為了一刀,殺人不少,海神廟中遺屍數十,未免下手太過毒辣。」
艙中那人道:「天鷹教下手向來分別輕重,對惡人下手重;對好人下手輕。俞三俠名震江湖,我們也不能害你性命,你將屠龍刀留下,在下便奉上蚊須針的解藥。」
很明顯,殷野王當時的武功是低於俞岱岩的,否則也不必出此下策。這裡,是殷野王出聲引誘敵人而殷素素髮針傷敵。而過了一會,殷野王自己和俞岱岩交了一掌,直接證明了他武功不如俞岱岩。
兩人雙掌相交,砰的一聲,艙中人向後飛出,喀喇喇聲響,撞毀不少桌椅等物。俞岱岩但覺掌中一陣劇痛。原來適才交了這掌,又已著了道兒,對方掌心暗藏尖刺利器,雙掌一交,幾根尖刺同時穿入他掌中。對方雖在他沉重掌力下受傷不輕,但黑暗中不知敵人多寡,不敢冒險徑自搶上擒人,又即躍回船頭。
只聽那人咳嗽了幾下,說道:「俞三俠掌力驚人,果是不凡,佩服啊佩服。不過在下這掌心七墾釘也另有一功,咱們倒成了半斤八兩,兩敗俱傷。」
武功不如別人,這並不是什麼錯。而且搶奪屠龍刀,也不是江湖比武,所以用毒用計也無可厚非。而後人們為了得到屠龍刀,還使過更毒更奸詐的手段。但是,殷野王之後的某些行為,就讓人看不懂了。
……那人大喜,俯身拾起,不住的拂拭摩掌,愛惜無比。那人背著月光,面貌瞧不清楚,但見他只是看刀,卻不去取解藥。俞岱岩覺得掌中疼痛加劇,說道:「解藥呢?」那人哈哈大笑,似乎聽到了滑稽之極的說話。
俞岱岩怒道:「我問你要解藥,有甚麼好笑?」
那人伸出左手食指,指著他臉,笑道:「嘻嘻!你這人怎地這般傻,不等我給解藥,卻將寶刀給了我?」俞岱岩怒道:「男兒一言,快馬一鞭,我答應以刀換藥,難道還抵賴不成?先給遲給不是一般?」那人笑道:「你手中有刀,我終是忌你三分。便說你打我不過,將刀往江中一拋,未必再撈得到。現下寶刀既入我手,你還想我給解藥么?」
江湖男兒,向來把信義看得比天重。殷野王當時大佔優勢,若真的要毒死俞岱岩再奪刀,也未嘗不可,又有什麼必要欺騙他呢?就算你騙了人家,那倒是離開了是非之地再得意呀!純屬多此一舉,簡直無可理喻。令人十分懷疑殷野王的人品和智商。
搞笑的是,前一秒還志得意滿的殷野王,後一秒就被憤怒的俞岱岩打入水中。
那人「啊喲」一聲,橫揮屠龍刀想來擋截,百忙中卻沒想到那刀沉重異常,他順手一揮,只揮出半尺,手腕忽地一沉。以他武功,原非使不動此刀,只是運力之際沒估量到這兵刃竟如此沉重,力道用得不足,那刀直墮下去,砍向他膝蓋。那人吃了一驚,臂上使力,待要將刀挺舉起來,只覺勁風撲面,半截斷錨直擊過來。這一下威猛凌厲,決難抵擋,當下雙足使勁。一個筋斗,倒翻入江。
來不及提刀,卻還知道跳江。不知道該說殷野王的應變能力是弱呢還是強?最後,還得是殷素素救他。
總之,殷野王此次任務的目標算是勉強達成了,然而他本人在其中的表現卻是不合格的。總結起來,這人算是配得上「傲慢無禮,輕浮無能」八字評語。
(2)
雖然本質如此不堪,但江湖上提起殷野王,卻都對他讚不絕口。
殷素素問道:「我爹爹身子好罷?」李天垣道:「很好,很好!只有比從前更加精神健旺。」殷素素又問:「我哥哥好罷?」李天垣道:「很好!令兄近年武功突飛猛進,做師叔的早已望塵莫及,實是慚愧得緊。」殷素素微笑道:「師叔又來跟我們晚輩說笑了。」李天垣正色道:「這可不是說笑,連你爹爹也贊他青出於藍,你說厲害不厲害?」
……
他「殷野王」三字一出口,旁觀眾人登時起了哄。殷野王的名聲,這二十年來在江湖上著實響亮,武林中人多說他武功之高,跟他父親白眉鷹王殷天正實已差不了多少,他是天鷹教天微堂堂主,權位僅次於教主。
這種讚譽其實跟他本人無關。殷野王畢竟是殷天正的長子、天鷹教的二當家。殷天正是何等英雄,雖然年近古稀,依然虎虎生威,可以力撼三渡。而天鷹教又全盤繼承了明教在江南的勢力,隱隱然是明教中的第一大支系。殷野王需要親自出手的時候少,天鷹教還有殷天正在,要他親自管理也還不到時候。故而只要沒有特別敗壞的行為為人所知,俠二代殷野王都會有不錯的名聲。
至於實際情況嘛……殷野王曾經在光明頂上和受過重傷的成昆交手。結果是他也受重傷而圓真假死。殷野王的成色如何,我們一望即知。
江湖上的好名聲都是不了解殷野王的人送給他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德行。我們對殷野王有更深一層次的了解,依賴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他的親女兒殷離。
張無忌驚道:「你……你害死你媽媽?那怎麼會?」那少女嘆了口氣,說道:「這件事說來話長。我親生的媽媽是我爹爹原配,一直沒生兒養女,爹爹便娶了二娘。二娘生了我兩個哥哥,爹爹就很寵愛她。媽後來生了我,偏生又是個女兒。二娘恃著爹爹寵愛,我媽常受她的欺壓。我兩個哥哥又厲害得很,幫著他們親娘欺侮我媽。我媽只有偷偷哭泣,你說,我怎麼辦呢?」
張無忌道:「你爹爹該當秉公調處才是啊。」那少女道:「就因我爹爹一味袒護二娘,我才氣不過了,一刀殺了我那二娘。」
張無忌「啊」的一聲,大是驚訝,他想武林中人鬥毆殺人,原也尋常,可是連這個村女居然也動刀子殺人,卻頗出意料之外。
那少女道:「我媽見我闖下了大禍,護著我立刻逃走。但我兩個哥哥跟著追來,要捉我回去。我媽阻攔不住,為了救我,便抹脖子自盡了。你說,我媽的性命不是我害的么?我爸爸見到我,不是非殺我不可么?」她說著這件事時聲調平淡,絲毫不見激動。
殷離的母親顯然是非常愛殷野王的,不然也不會為了他而散盡千蛛萬毒手,以維持自己的容貌取悅於殷野王。殷野王顯然辜負了這位奇女子的一片美意。其實喜新厭舊本屬尋常,況且還是為了生不出孩子這回事。但是殷野王縱容兒子虐待妻子,即使在古代也已經違背了綱常倫理的要求。最後釀出這樣一樁慘烈異常的家庭悲劇,這不能不怪罪於殷野王本身。
殷離的媽媽嫁給殷野王之前應該沒有考慮到,她嫁入的不是一個尋常武人之家,而是一個武林豪門世家。
(3)
殷野王本人的第二次出場,則是在滅絕師太和張無忌打賭的關鍵時刻。
但殷野王顯然沒有什麼大局觀。眼見五行旗被峨嵋派屠殺,手握重兵的殷野王竟然在一旁觀看。
張無忌順著他手指向東方瞧去,果見戰場數十丈外黑壓壓的站著三隊人馬,行列整齊,每隊均有一百餘人。戰場中三派斗三旗,眼前是勢均力敵的局面,但若魔教這三隊投入戰鬥,崆峒、華山、崑崙三派勢必大敗,只是不知如何,這三隊始終按兵不動。
蛛兒道:「那三隊人是天鷹教的。天鷹教雖是明教的旁支,但向來和五行旗不睦,你們若把五行旗殺光了,天鷹教反而會暗暗歡喜。殷天正說不定便能當上明教的教主啦。」
在當時的明教中,楊逍的天地四門僅限於光明頂教眾,似乎是一支不大的親兵部隊,不能算作明教的正式組織。明教的正規軍是五行旗,人員眾多,戰鬥力很強。其餘四大法王和五散人皆是獨來獨往。只有殷天正有天鷹教,經過鷹王的多年經營,其勢力規模可以和五行旗相媲美。
想天鷹教來光明頂是幹什麼來了?救援明教總部。六大派圍剿光明頂,聖火危在旦夕。明教如若覆亡,天鷹教作為明教支部自然要受到極大影響。故而殷天正才會暫時捨棄矛盾,攜天鷹教全體骨幹力量救援明教。這眼看是要和明教共存亡的態勢。
但是,殷天正此時的按兵不動,對天鷹教救援光明頂的計劃造成了極嚴重的破壞。天鷹教和五行旗是明教內部唯二有組織的力量,值此危難之際,理應相互照應,共抗外敵。但殷野王此時擺出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樣子,擺明了是要「攘外必先安內」。如此一來,天鷹教和五行旗如何能聯手抵抗六大派?
這還不止。五行旗旗主位卑權輕,在書中從來沒有參與過爭奪教主寶座。這麼一支安守本分又實力強勁力量,本來應該是殷天正需要刻意拉攏的對象。但是此時殷野王卻眼睜睜看著五行旗落敗,這與公然和五行旗敵對無異。殷天正若是在場,定然會勃然大怒。
而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殷野王又奇怪地出來解救張無忌。
殷野王嘿嘿一笑,說道:「滅絕師太,你有本事便打死這個少年。這少年若是活不了,我教你們人人死無葬身之地。」一說完,立時飄身而退,穿過人叢,喝道:「現身!」
突然之間,沙中湧出無數人頭,每人身前支著一塊盾牌,各持強弓,一排排的利箭對著眾人。原來天鷹教教眾在沙中挖掘地道,早將眾人團團圍住了。
但是救了張無忌之後又對他動了殺念。
殷野王道:「曾兄弟,你師父是誰?」張無忌忙道:「不,不!你千萬不能叫我兄弟,我是你晚輩,你老人家叫我『阿牛』便了,我沒師父。」殷野王心念一動:「這小子的武功如此怪異,留著大是禍胎,不如出奇不意,一掌打死了他。」
如此看來,解救張無忌之舉,也不是為了俠義,更不是為了拉攏五行旗,而是純粹為了炫耀實力去了。
事隔多年,殷野王的能力和品行都沒有提升,畫蛇添足和狐假虎威的功夫,倒是長進了許多。
(4)
很奇怪,殷野王雖然在前期出現得頗為頻繁,金庸也花費了頗多筆墨去描寫這個人;但是自從光明頂決戰之後,殷野王的存在感卻忽然降低到零的水平。
其實也不奇怪。因為有另一個人出現了。那就是殷天正。
挨個舉例太過麻煩,讀者諸君可以自己在重讀倚天的時候注意一下:自從殷天正正式出場之後,殷野王總是和殷天正一起出現;而殷野王對於任何事情,都只會「大聲附和」殷天正了。
殷天正可是比殷野王要強大多了,也強勢多了。首先他應該是四大法王中武功最高的兩個之一,與謝遜在伯仲之間。比之楊逍范遙也不枉多讓,是明教的第一流高手。與此同時,殷天正的領導能力也不容小覷。他憑藉一己之力,可以在遠離明教本部的江南發展出一個勢力頗為不小的天鷹教,算是明教的二次創業了。
殷天正英明如此,自然對他兒子品行才能如何心知肚明。殷野王敢在外人面前耀武揚威,作惡不斷,但是在殷天正面前,卻必須要夾起尾巴做人。
畢竟,脫了了殷天正和天鷹教,他什麼也不是。
在全書的最後,殷天正因為和三渡劇斗,力竭而亡。明教群豪在少室山為殷天正舉行葬禮。金庸為殷野王安排了最後一個情節,倒是非常有意思。
這數日間,群豪忙著料理殷天正的喪事。各門派、各幫會的武林人物也絡繹上山。這些人仰慕殷天正的威名,都到木棚中他靈前弔祭。空聞、空智等已親自前來祭過,隨後又派了三十六名僧人,為殷天正做法事超度。但三十六名僧人只念了幾句經,便給殷野王手執哭喪棒轟了出去。周顛更在一旁大罵:「少林禿驢,假仁假義。」
「手執哭喪棒轟了出去」,不知道殷野王使的是哪套棍法?連鼻涕帶淚,還要張牙舞爪。這個小場景,倒是真符合殷野王一貫的形象。
從殷天正的江湖地位和權勢來看,殷家無疑算是江湖中的豪門。豪門不僅能給人以物質生活的享受,還有平台起點的好處,連帶著形象也能給你包裝了。外人看殷野王,當然全部都是優點: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天鷹教天樞堂堂主,武功可以隨意碾壓普通武林人士,同時又長相英俊,風度翩翩。也難怪江湖上竟然傳言他可以和殷天正媲美。
但是,只要把鏡頭稍微拉近一點,殷野王人品和能力的不足,就立馬暴露無遺了。偏生他自己毫無自知之明,缺乏自制能力,特別喜歡在辦事的時候表現自己。這樣他自己的名聲倒是有了,然而許多事卻叫他辦的不倫不類,徒生許多枝節。
但這也是豪門子弟的常態。他們在取得成績之後,往往一再強調「能力以外的資本等於零」,故意忽視自己所處的平台和所藉助的資源帶給他們的巨大便利。這應該是長期身處豪門所養成的逆反心理所致。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殷野王這麼熱愛炫耀自己:不抓緊機會炫耀一下自己,他的這些成績,不早就歸在殷天正名下了嗎?
但是,對外是一個模樣,對內就是另外一副光景了。殷野王什麼德行,殷天正不知道嗎?草創基業的殷天正還在,在家族內部,殷野王想必是沒有什麼說話的機會的。只有張無忌這樣赤手空拳打拚出一片天地的好外孫,才能叫殷天正真正地心服口服。殷野王對待家人如此殘忍,也有可能是在釋放家庭本身所帶給他的壓力。與此同時,他對外只能更加高調,才能彌補自己在家族中話語權的缺失。
其實無論古今,豪門都是一個模樣,人們對豪門的羨慕也從來沒有改變過。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某些豪門長子,是不是也有點殷野王的影子呢?當然,筆者並不是豪門中人,也不是任何豪門的親近者,個中真實情況如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以供笑談。
※如何評價《天龍八部》眾美女?蔣欣:劉亦菲仙,陳好演技好!
※如何評價徐克的《青蛇》?
※如何評價馮小剛的電影《芳華》?
※如何評價《歡樂頌》中的曲筱綃?
※如何評價《龍珠》里的雅木茶?
※如何評價電影《綉春刀2:修羅戰場》中楊冪的演技?
※如何評價李鴻章
※你是如何評價吳京的《戰狼2》的?
※晚清四大名臣:如何評價李鴻章?
※如何評價杜琪峰執導古天樂主演的電影《柔道龍虎榜》?
※如何評價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
※《愛情保衛戰》中你如何評價塗磊?
※隱秘的內心獨白:蔣介石在日記中如何評價宋氏三姐妹
※如何評價《戰狼2》的女主角盧靖姍?
※如何評價《守望先鋒》新動畫《最後的堡壘》?
※如何評價南宋將領張浚?
※如何評價海賊王里的路飛?
※《海賊王》中如何評價戰國這個人?
※唐朝武則天與楊玉環誰厲害?兩者的評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