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點擊播放 GIF/66K



從去年開始,紐約街頭總會突然出現一摞厚厚的書

有時,這些書被擺在最繁忙的時代廣場地鐵站內


有時會被擺在中央公園


有時它們會出現在布魯克林大橋


而大多數時候,這些書只是隨機出現在紐約的某個角落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翻開這些書,每一本都夾有一張小紙條。

書的主人希望有緣人將這些書帶走閱讀,如果讀完了,只要給他發一份email告知即可。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沒有人在書堆附近巡邏,也沒有人檢查你是否毀壞,一座座「書塔」開始聳立在紐約的各個角落。


人們大部分時候會忽視它、撞上它、甚至把它看作垃圾,但也會有人被其中一本打動,帶走,然後再放在某個車間,讓需要的人帶走它。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於是在一年的時間裡,書的主人共放了250本在紐約街頭。


最後,他收到了來自30多個國家約80封電子郵件。

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讀者,包括英國、比利時、新加坡等,都會如約告訴他:「你的書很棒,我讀完了,謝謝你的分享。」


而這,其實是來自英國倫敦、現居紐約的藝術家Shaheryar Malik展開的一項名為「The Reading Project」(讀書計劃)的社會藝術項目。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Malik說,在他住在紐約的這幾年裡,都會在下班之後到布魯克林大橋散步,看到美景和有趣的事務就像一般旅客一樣拿起手機自拍、打卡、上傳到社交媒體上。


久而久之他觀察到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人躲在手機後面,分享照片;但往往有時,這些分享並沒有意義。人們除了分享照片和資訊外,已經漸漸失去分享「實質」東西的習慣。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他開始思考,究竟有什麼是可以實際分享、並且具有實在意義的呢?


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每天早晨都會從家中書架上挑選基本書籍,從《當佛陀走進酒吧》,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甚至是《第三帝國興亡史》,各種各樣不同主題的書本都有,寫上便條,然後搬到自己心儀的地點。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這些書,漸漸成了Malik與紐約人分享人生經歷的方式——以實質的物品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產生連結,使得他分享的東西更具意義。


他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也不想知道會發生什麼,他只負責分享,不要求他人接受。他唯一會做的只是在離開時為每座書塔拍一張照片,作為留念。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Malik表示,現在他看著自己空空如也的書架,卻感受到了一種特殊的「充實感」。


他說:「雖然我將自己珍愛的書籍都送出去了,但我覺得它們仍然在我身體里,教育是世上唯一一種沒人能從你身上搶走的東西,而我的書籍也獲得了新生,它們在改變每一位有緣人。」

這個愛讀書的年輕人,將紐約的街頭變成了移動圖書館



「其中一位來自荷蘭的女士發郵件告訴我,她來到紐約、拿到了這本書、讀完了它、又把書又留在了火車上,這樣,就會有另一個人拾起它。」


如果你能有緣在紐約遇到這一個書堆,別忘了挑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找一個安靜的角落閱讀,讀完之後,再貼上字條,傳播出去哦。

您可能感興趣

用了三年,醜丫頭的我變成了人人羨慕的女神
做了8年第一夫人,她把白宮變成了菜園!
做了8年第一夫人,她把白宮變成了菜園
這個坐落在百年劇場里的書店,變成了所有人心中的「詩與遠方」
天吶,這個男人的右手真的變成了拇指姑涼
把自己變成了「山羊」的男人
六年,她把家鄉整個變成了「可以吃的小鎮」,這一切的背後好棒!
很棒的書櫃設計,一秒鐘讓家變成圖書館!
深愛過的人,後來變成了狗
萌翻了!貓咪瞬間變成木頭人,喵星人:主人我贏了!
一間理髮店,讓這個街頭流浪25年的邋遢流浪漢,徹底變成了紅人
童年的小紙角最後都變成啥了?
吃了三年袋鼠肉,就變成了這畫風
愚人節說說:愚人節變成了表白的日子,情人節變成了分手的日子
十年後,你的紋身變成了這樣
僅僅只是畫了一個妝,這些黑種人立馬變成了白人
一個不足百人的小島,變成了「貓咪天堂」
來美5年,我卻變成了一個沒有故鄉的人
驚呆了,變成女人的他和變成男人的她一見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