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一萬米的高空,請問您想喝點什麼?

在一萬米的高空,請問您想喝點什麼?

這是歐萌科學家的第220篇文章


一架執行國際長途飛行任務的飛機,已經飛到一萬米高空的平流層。機艙內的相對濕度(經常低於20%)近似於沙漠。走廊的盡頭,終於出現了乘務員,TA推著一車飲料,向饑渴的乘客緩緩走來。

在一萬米的高空,請問您想喝點什麼?


人人都知道那台小推車上,水是最健康的選擇。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更願意在乏味的長途機上旅行中,刺激一下快要沉睡的味蕾,順便為削減航空公司的利潤貢獻綿薄之力。


當這輛叮噹亂響的推車移動我面前時,時間像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早在乘務員拋出那句經典對白,「請問您想喝點什麼?」之前,我已經開始充分思考這個問題了。


相信我,習慣性選擇橙汁兒的人,可能會錯過在萬米高空中更多的味覺實驗。

在一萬米的高空,請問您想喝點什麼?



如果考慮喝什麼最值?


對於老外來說,酒精飲料會是首選。帝國主義國家酒賣得略貴,而且酒精含量越高的產品,單價越貴。更重要的是,儘管民用航空器上也要遵守註冊國籍,目的地、甚至起飛國家的法律,但在機上喝酒卻沒人查身份證。無論是否年滿16歲(部分國家可以在成人陪同下飲酒),18歲(大多數國家要求),19歲(韓國、加拿大),20歲(日本),還是21歲(美國),都可以表情自然的對空姐說:來杯啤的。


這造成了國際航班上的老外特別愛喝酒,但天朝人民很難理解。畢竟,在我們的超市裡,幾塊錢就能買到燒心窩子的高度酒,而且還能讓孩子代為跑腿兒。

不過高空中的低氣壓環境,會讓機艙中所有人的身體產生微妙的變化,無論中外。很多人覺得高海拔會更容易讓人喝醉,因為氧氣的減少會讓血液對酒精的代謝減慢。但這個聽起來有道理的說法,被各種實驗打過嘴巴,比如這篇95年奧地利的實驗論文。

在一萬米的高空,請問您想喝點什麼?



10名22-24歲的男性參與實驗,在171米和3000米的酒精代謝無明顯差異


真實情況是,海拔不會影響酒精代謝,但缺水的機艙環境+長途旅行本身會讓人覺得睏倦和乏累。不是酒更容易讓我暈,而是我本來就很暈。

飛機上喝酒的好處,就是半醉半醒的狀態來得特別快。但問題是,喝酒不會補水。


含氣泡的非酒精飲料會變得特別活躍


尤其是無糖可樂。小推車上的汽水瓶蓋通常不會被擰緊,一方面是反覆打開耽誤時間。另外,乘務員也是為了讓它們儘快消泡,縮短倒飲料的時間。


在所有碳酸飲料里,無糖可樂是最煩人的。說這話的是有15年乘務經驗的空姐作家Heather Poole。她最害怕的飲料就是無糖可樂,沒有之一。倒一杯無糖可樂,她需要反覆等著消泡,再倒,再消泡,再倒,幾個來回。同樣的時間,她可以服務3個點橙汁兒的客人。如果想和空姐嘮嗑、搭訕的,可以盡量選擇無糖可樂。不過很多航空公司,為了省時間,已經直接改成聽裝。您自己慢慢倒吧~

在一萬米的高空,請問您想喝點什麼?



不過帶氣兒的飲料,除了我們都知道的那些缺點。它們在低氣壓的機艙中還會將其中一個問題激化:脹氣。長途飛行會讓人更容易放屁。當然,如果你讀過我之前的文章,會知道我們本身的排氣量就是驚人的。哥本哈根大學的調查發現,有60%的飛行員覺得自己在天上的時候更容易脹氣。物理解釋是,氣壓變小了,氣體體積就膨脹了。喝帶氣兒的飲料,會讓這個過程變得更有意思。


不用過分緊張。儘管身處人挨人的封閉機艙,我們還是可以放心讓這些氣體,let it go的。大多數人也是這麼乾的。飛機引擎巨大雜訊會讓排氣的聲音消失於無形。乾燥的機艙空氣,已經讓我們嗅覺幾近失靈。如果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還能隱隱的聞到屁味兒。我必須暗自慶幸,虧得這是飛機上,否則這團氣體將會造成多麼酸爽的體驗。

在一萬米的高空,請問您想喝點什麼? 點擊播放 GIF/766K



果汁飲料的味道已經改變


批量生產的果汁和健康無關。脫氧的過程讓水果營養成分盡失,只完美保留了糖。而香味和顏色無論是否提取自水果本身,也都要人工再次添加。喝果汁和喝含糖的碳酸飲料一樣,都是為了口感。


身處機艙內的噪音環境,味蕾會對甜味變得不敏感,但咸、酸、苦的味覺保持不變。再加上嗅覺的失靈,導致飛機上的含糖飲料喝起來都更接近於無糖產品。如果,剛巧喜歡酸口兒,那橙汁兒的確很合適。


不過歐洲人,尤其是德國人,很可能會選擇另外一種我們很少問津的果汁:番茄汁。根據德國漢莎航空統計出的機上飲料消費數據,番茄汁居然和啤酒有一拼。我的德國同事在日常生活中從來不喝番茄汁,但一坐飛機就和所有像被吸血鬼附身的德國人一樣,極度渴望一杯番茄汁,而且還要往裡面加鹽。


在去年發表的機場環境模擬實驗論文中,他們發現實驗者除了對甜敏感度降低之外,會對「鮮味」(Umami,中文翻譯為鮮味或者旨味,但和我們口語中說的鮮味不完全一樣)的敏感度提升。而番茄是富含umami的食物。

在一萬米的高空,請問您想喝點什麼?



我在得知這件事兒之後,嘗試過番茄汁,確實感覺好喝了些(不排除受到了心裡暗示)。但實話說,它依然是一杯番茄汁。另外,它本來就有鹽,再往裡加鹽的人,是名副其實的重口味……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乘務員終於逐漸靠近脫水狀態的我,並拋出了關鍵性的問題:請問您喝點什麼?


我……


我喝水……


兩杯。


「歐萌科學家」(europeanscientist)是一個認真嚴肅談論世間萬象的公眾號。我沒有搞笑,但架不住世界本身就很好笑。


大部分飛機餐都不怎麼好吃,一部分原因是味覺變化,其次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把好吃當成第一要務。別讓乘客吃出毛病來,才是頭等大事。Umami味道激增會讓日本料理,或者辛香料豐富的菜肴特別好吃。既然咸、苦、酸都不變,那麼我們為什麼不供應酸辣粉兒?


這是我的二維碼,可以按住關注,或者微信添加:europeanscientist

您可能感興趣

幾十年前來到地底一萬米,他們看到了什麼
深海一萬米,只有他見過!
下潛至海底一萬米,居然是這樣的感覺!最後才看到龍王和悟空!
一萬米啊,我愛你啊!每周跑啊,身體好啊……
腦洞已經超出天際一萬米,再這麼下去,水果就都被玩壞了!
虛胖加小肚子,不祛濕,每天跑一萬米都沒有用!
這個來自地底一萬米的生物,我們終於找到了
深海恐懼症慎點!海底一萬米竟還有這種生物存在……
下潛至海底一萬米,能看到最後的我服!
蘇聯「超級鑽探」在地下一萬米到底挖到了什麼?
下潛至海底一萬米,看到的居然是它!顛覆我的智商
開鑿了一萬米的深井卻停工,這裡究竟有什麼秘密?
一百至一萬米高度目標隨便打,美俄倍感壓力!
一起下潛,海底一萬米
何炅情商一萬米高,但是也曾不經意在節目中不待見仨人
潛入至海底一萬米,看到最後才牛B
牛鬼蛇神真有嗎?施工隊挖到地底一萬米的時候發現怪異現象!
蘇聯當年用鑽頭勘測到打下一萬米,最後檢測到了什麼
第一次跑波士頓一萬米路賽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