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

文 |陳曦


國家人文歷史·新媒體獨家稿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1

再見了,朋友!再見了,南斯拉夫


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逝世了。


對許多人來說,這個複雜而繞口的名字,僅僅代表一位陌生的老人,一位遠在歐洲巴爾幹半島的老人而已。他的去世,激不起任何波瀾。但對於許多上了點年級的人來說,這卻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代表著一種鮮活、極具正能量的回憶。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一批前南斯拉夫戰爭影片被引入中國,無數人就是從那個時候看到了《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等這些經典影片,從中聽說了日沃伊諾維奇這個名字。在那些影片中,南斯拉夫游擊隊在艱難的環境下為祖國奮戰著,戰友、忠誠、背叛、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愛、對侵略者不屈不撓的鬥爭……種種複雜而深沉的情感、英勇無畏的感人事迹,都在銀屏上被日沃伊諾維奇鮮活地復現了出來,讓國門初開時的中國人經受一次了藝術的洗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橋》曾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年輕人中形成了又一波觀影高潮:北約對前南發動戰爭,美國「誤炸」我駐南使館時,給所有當時所有青年人上了辛辣的一課。他們在複習《橋》這部電影時,更深刻地理解到影片中那種不屈的反抗強權的精神。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電影《橋》海報


時光荏苒。昔日看日沃伊諾維奇電影的青年和少年,現在都成為了社會力量的中堅。而飛速的時光將過去,沃伊諾維奇也在2016年5月22日去世,而他在影片中所代表的那個國家,卻比他還早走了20年,於1991~1992年間解體分裂。在這個悲劇性的事件之中,不僅國家分裂,就連劇組也和國家一樣產生分裂:在1991年,塞族的日沃伊諾維奇和他的老友克族鮑里斯·德沃爾尼克(電影《橋》中飾演爆破專家扎瓦多尼)發表了一系列公開信絕交;而導演哈·克爾瓦瓦茨在波黑戰爭中,因飢餓在薩拉熱窩去世。


家國破裂,昔日好友分道揚鑣,還有什麼悲劇能比現實更加讓人心情沉重?


2

民族宗教錯綜複雜 歐洲大陸的火藥桶


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的南斯拉夫,自古以來就以其複雜的民族和宗教糾紛而著稱。


雖然,南斯拉夫諸民族一直建立一個統一的民族共同體,但在哈布斯堡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南斯拉夫被各種分化瓦解、分而治之。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橋》劇照


進入20世紀時, 擁有1100萬人口南部斯拉夫依然是四分五裂,生活在五個不同的國家裡,有11個省政府,13種不同的立法制度。其中,絕大部分南部斯拉夫人被奧匈帝國統治,僅有三分之一的人屬於兩個獨立國家:塞爾維亞和黑山,而馬其頓以及部分塞爾維亞則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此外部分斯洛維尼亞則處於義大利王國的控制下。


在1100萬的南斯拉夫人中,又有著三種不同宗教文明: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信仰天主教,處於天主教文明的影響勢力範圍;塞爾維亞、馬其頓和黑山信仰東正教,繼承了拜占庭文明;除此之外,還有信仰伊斯蘭教,受到伊斯蘭文明影響的波斯尼亞人。三大宗教和文明在此犬牙交錯,形成了一種錯綜複雜的局面,任何其他地方的小問題,在這裡都會變成民族宗教的大問題,更何況還有外部勢力為謀求自己利益,對當地的矛盾大加利用,使得局面更加惡化。因此,巴爾幹地區問題成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國際問題,歐洲火藥桶的名稱就是來自於此。而一戰爆發的導火索也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因為奧匈帝國意圖威脅塞爾維亞獨立地位,引起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激烈反彈,在薩拉熱窩刺殺了前來訪問的斐迪南王儲。


3


先天不足的「第一南斯拉夫」王國


一戰之後,統一的南斯拉夫人國家終於出現。但這個史稱「第一南斯拉夫」的國家卻是有著先天的缺陷。這個歷史不長、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200萬(大部分以農業為生)的國家,卻有著六個相互並立的行政中心:


1. 戰前已經獨立的塞爾維亞王國,是南斯拉夫的核心。人口330多萬,其中大部分為塞爾維亞人,另有50萬多馬其頓人和30多萬阿爾巴尼亞人。


2. 黑山王國(即門的內哥羅),一戰前已經獨立,人口約25萬,大多數為黑山人。


3.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一戰前為奧匈帝國的自治區,擁有160多萬克羅埃西亞人和60多萬塞爾維亞人。


4. 達爾馬提亞,一戰前為奧匈帝國行省。由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混居,人口60多萬。


5. 卡爾尼卑拉以及斯提里亞、卡林西亞、伊斯特拉等斯洛維尼亞地區,人口約100萬,斯洛維尼亞人。


6. 伏伊伏丁納,以及普雷克穆里耶和梅迪尤穆里耶,以前為匈牙利的一部分。人口為130多萬,主要為塞爾維亞人、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從這個現實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極端複雜的國家,雖然塞爾維亞人在整個國家中佔到了主體(約40%),但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人口也不可小覷,在這佔全國人口70%的三大民族之外,還有黑山人、穆斯林族和馬其頓人和阿爾巴尼亞人、德意志人、匈牙利人等少數民族。除了民族的不同之外,關鍵還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東正教徒(塞爾維亞、黑山和馬其頓等)約有560萬人;其次是羅馬天主教徒(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匈牙利和部分塞爾維亞)約470萬;而穆斯林(阿爾巴尼亞人、土耳其人和波斯尼亞穆斯林)約達135萬。無論是從地區構成、民族成分還是人文歷史背景、語言和宗教結構來看,這個南斯拉夫都是一個內部關係複雜,衝突一觸即發的國家,只是依靠君主制的高壓才勉強維持統一。但種種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暗中埋藏下了巨大的危機。而二戰中德國法西斯對這種矛盾的利用和蓄意挑撥,又加劇南斯拉夫各民族的分裂,最終導致了南斯拉夫的瓦解。其中德國人對塞、克兩族矛盾的利用,造成兩族世仇情結,而這種情結在1991~1992年爆發,最終分裂了整個國家。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分裂後的南斯拉夫


4


「烏斯塔沙」和「切特尼克」兩族仇殺的怪胎組織


二戰初期,南斯拉夫王國極力維持中立狀態,德國也一度允許其保持中立狀態暫時保持中立。但到巴巴羅莎行動前,為了消除後面隱患,1941年4月6日,德國、義大利入侵併肢解了南斯拉夫:義大利佔據達爾馬提亞、黑薩哥維那和部分斯洛維尼亞;匈牙利獲得部分伏伊伏丁納;保加利亞取得馬其頓大部、科索沃東部及塞爾維亞東南部的一部分;德國兼并另一部分斯洛維尼亞、佔領塞爾維亞;而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等地組成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受義大利保護;科索沃的大部、馬其頓的西北部等地劃歸義大利卵翼下的阿爾巴尼亞;黑山也被義大利佔領。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烏斯塔沙標識


1941年4月12日,德國在克羅埃西亞扶植起一個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戰前逃亡義大利的安特·帕韋利奇被扶上這個傀儡國的「國家元首」寶座。帕韋利奇一上台,馬上就率領其手下的「烏斯塔沙」分子肆意妄為地推行克羅埃西亞極右翼民族主義政策,開始對塞爾維亞人實行種族滅絕計劃。1941年4月30日和6月4日,「克羅埃西亞獨立國」相繼發布「關於保護克羅埃西亞人民的亞利安人的血統和榮譽」和「保護克羅埃西亞人民的民族文化和亞利安文化」的法令,宣稱只存在克羅埃西亞「最純正的語言」,採取措施剔除克羅埃西亞語中的斯洛維尼亞語的影響,禁止使用塞爾維亞人慣用的基里爾字母。而1941年6月22日,其教育大臣米勒·布達克公開宣稱:「(對於克羅埃西亞獨立國)190萬塞爾維亞人的處置方法是:三分之一遷到塞爾維亞,三分之一被處死,剩下的三分之一塞爾維亞人則強迫他們接受羅馬天主教,使他們同化於克羅埃西亞人。」


其實,「烏斯塔沙」分子早在1941年4月底就己開始了對塞爾維亞人大屠殺。


烏斯塔沙首領帕維里奇


在巴尼亞的格利納,1260名塞爾維亞平民被驅趕進一座東正教教堂,在那裡被殘暴地殺害並焚化。在一些地方,整個村莊的塞爾維亞農民被趕到深坑活埋,就連母親和孩子也不能倖免;1944年4月還發生槍殺古道弗奇村184名塞爾維亞農民以及隨後在考爾頓屠殺近500名塞爾維亞人的慘案。「烏斯塔沙」暴行持續到了1945年。甚至他們還建立了滅絕營,其中最亞遜諾伐奇和斯塔拉格拉迪斯卡集中營,共有一萬多塞爾維亞人被集體處決。據歷史學家J.蘭普估計,到1942年底被殺的塞爾維亞人超過30萬(《成為歷史的南斯拉夫》);而C.羅傑爾的在著作《南斯拉夫解體和波斯尼亞戰爭》認為50萬塞爾維亞人被「烏斯塔沙」暴徒殺害。除此之外,科索沃和馬其頓的阿族穆斯林也藉機報復塞爾維亞人,至少有數萬名塞爾維亞人被逐出家園,近一萬名塞爾維亞人死於當地殘酷的「種族清洗」。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烏斯塔沙屠殺塞族人民


與此相對的是塞爾維亞的血腥報復:1941年8月底,南斯拉夫王國國防部長米蘭奈迪奇在德國人的安排下組建了一個「救國政府」,而原王國政府軍的一些官兵於1941年5月在塞爾維亞西部的臘夫納山區組成「切特尼克」武裝。這個「切特尼克」以暴易暴,同樣的用屠殺手段來報復克羅埃西亞「烏斯塔沙」,甚至以一些穆斯林配合、參與「烏斯塔沙」的反塞爾維亞人行動為由,對穆斯林進行了大屠殺。從1941年到1943年,「切特尼克」和「烏斯塔沙」對兩族人民的互相殘殺己經司空見慣。另一方面,「切特尼克」在熱衷屠殺的同時,還積極反共,甚至到了後期和德國人配合圍剿鐵托的游擊隊,因而最終被歷史所拋棄。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南斯拉夫游擊隊進入貝爾格萊德


由於二戰中德國人一方面利用「烏斯塔沙」屠殺塞爾維亞人,另一方面又向塞爾維亞人宣稱他們反對「烏斯塔沙」的行為,要協助塞爾維亞人抵抗「烏斯塔沙」,同時又煽動塞爾維亞人反對穆斯林,在南斯拉夫人民中播下了種族仇恨的種子。整個二戰中,南斯拉夫共死亡175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1%,其中一半以上是死於民族間自相殘殺!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切特尼克


戰後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相互的仇恨,雖然在鐵托元帥崇高的威望下被壓制,但是並沒有得到化解,因而在鐵托元帥死後,整個南斯拉夫的民族激化,乃至爆發戰爭,最終瓦解了這個英雄的國家。今天,我們也只能在銀屏上追憶當年那些游擊隊員的身影了,緬懷那個逝去的英雄國度了。而南斯拉夫內部民族宗教長期得不到正確處理,最終導致分裂的這個教訓,也值得所有後來者警惕。


國家人文歷史·新媒體


徵稿啟事


有100萬人看自己的文章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想想豈止是有一點小激動!


今天,國曆君要進行一場真誠的徵稿活動。


大家可根據個人特長與興趣提供稿件,


具體要求會有一點:


選題有趣一點、內容紮實一點、文筆流暢一點。


篇幅在2000-3000字之間為佳,


投稿郵箱為:gjrwls3321@163.com


稿件若考慮採用,國曆君會在兩周之內回復郵件;


相反,如果在兩周之內未收到反饋郵件,則表示不會採用。


如有其他問題,可至後台留言給國曆君。


最後,來個大彩蛋——


文章一經發表,會有稿費作回報!


還等什麼,摩拳擦掌寫起來吧!


國家人文歷史∣ID:gjrwls

二戰中南斯拉夫的大仇殺#保衛薩拉熱窩的瓦爾特走了



點擊圖片進入微店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中南斯拉夫大仇殺:「烏斯塔沙」和「切特尼克」兩族怪胎組織
二戰影記——致沒有瓦爾特保衛的薩拉熱窩
二戰中的「絞肉機」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趁火打劫:二戰波蘭與德國共同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庫爾斯克會戰:二戰最後的坦克大戰
二戰結束前夕羅斯福與斯大林鬥智
二戰中的「斯大林格勒白玫瑰」!
慘敗斯大林格勒,二戰東線戰場羅馬尼亞、匈牙利對德失去信任
毛瑟、魯格、瓦爾特,二戰德國使用的三大手槍,你選擇哪一把?
二戰的罪魁禍首是張伯倫和斯大林,卻讓希特勒背鍋
二戰最大的坦克會戰:庫爾斯克戰役中的德軍裝甲部隊
二戰美軍諾曼底登陸老照片,艾森豪威爾如何玩死希特勒
二戰最大的坦克會戰:庫爾斯克坦克會戰,德軍參戰坦克系列!
二戰三大劊子手,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誰的下場比較慘?
二戰時,烏克蘭的哥薩克騎兵拿親蘇分子練習騎馬砍殺
解密:二戰結束前羅斯福斯大林鬥智內幕
記自由法國空軍二戰最高王牌——皮埃爾.克洛斯特
戰爭中的女神:二戰里英軍瑪蒂爾達II型坦克
二戰風雲錄:庫爾斯克坦克會戰竟成為德軍的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