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草原上傳來斯布孜額笛聲,探訪民間音樂的田野

草原上傳來斯布孜額笛聲,探訪民間音樂的田野

大風藝術


More than books

草原上傳來斯布孜額笛聲,探訪民間音樂的田野


哈薩克族熱愛民族音樂,代際傳承相對較好 供圖/魏小石


4月底的一天,來自新疆的哈薩克族獨立音樂人安尼沃爾·哈力汗,來到位於虹口體育館附近的知名影像藝術機構瑞象館。他隨身帶了冬不拉、霍布孜、斯布孜額、口弦四件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一邊講述這些樂器的故事,一邊即興演奏。


安尼沃爾吹起的那支斯布孜額,一種類似笛子的樂器,是他和塔石音樂檔案製作人魏小石一起在新疆田野調查時,一位66歲的哈薩克族牧民贈送的。這位牧民和他的父親都是當地著名的演奏者。

草原上傳來斯布孜額笛聲,探訪民間音樂的田野



哈薩克老人在吹奏斯布孜額。梁立攝


天山腳下,當風呼嘯著吹來一米高的蒿草根部,再從蟲咬出的小洞鑽出來時,就會響起相似的幽鳴。這些帶著蟲洞的蒿草,就是最早期的斯布孜額。對於這種來自草原的樂器,美術館的小展廳固然是有些局促,安尼沃爾吹奏得投入又稍顯克制,「如果順風,聲音會在草原上飄很遠,駱駝和馬對它們的聲音很敏感。」


安尼沃爾帶著這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的金屬樂器輾轉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在一種類似行吟音樂人的生活中,展示來自草原的古老音樂色彩,又試圖在光怪陸離的城市生活中,為它找到新的空間和聽眾。

而對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魏小石來說,不同於主流音樂,民間音樂與草根生活、民族歷史密切關聯,但邊緣化的存在讓它們很難被大眾接觸和了解。大多數人即便通過課本里知道一兩首本民族的民歌,但無法像安尼沃爾一樣理解為何民族音樂與自己血脈相連。如果不用田野調查的方式把這些觸動人心的美妙聲音記錄下來,當老人們相繼去世,一切是不是又像風吹過的草原,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


安尼沃爾分別演奏霍布孜、斯布孜額與冬不拉 攝影/李剛

草原上傳來斯布孜額笛聲,探訪民間音樂的田野



父親留下的笛子

2014年冬,魏小石和安尼沃爾幾經輾轉,在新疆呼圖壁縣農六師106團附近見到了66歲的白沙漢。和中國大多數農村地區一樣,家裡年輕的孩子們出去了,只有白沙漢和老伴還有孫輩留守舊居。白沙漢是當地著名的斯布孜額演奏者。斯布孜額是一種哈薩克民族使用的笛類樂器,但與我們熟悉的笛子不一樣,它豎著演奏,沒有笛膜。草莖、樹枝、塑料、金屬都可以用來製作斯布孜額,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音色特點。


斯布孜額的演奏世代傳承。他的父親在十五六歲時跟著當地著名民間藝人學習吹奏,一共學了160多首曲子,還學會了製作斯布孜額的方法。他用刺黃柏干木做成的笛子音色很好聽。


父親年輕時,經常會去集會、宴會吹奏斯布孜額,一直到七十歲才開始慢慢把笛子放下。他至今還記得父親吹奏斯布孜額的習慣:清晨母親在燒柴火之前,端一碗水到床上。父親穿上他的白色衣服,給斯布孜額澆水,然後吹奏。等母親準備好早飯,他才把斯布孜額收起來。夏天,偶爾也會在門口坐在小凳子上吹奏。他的演奏特點是興奮起來會瘋狂地吹奏曲子,是個「會帶出風頭的」曲師,周圍的人越是起鬨,他越是興奮。


白沙漢的父親在十五六歲時跟著當地著名民間藝人學習吹奏,一共學了160多首曲子,還學會了製作斯布孜額的方法。

哈薩克族重視口頭傳承,很多民歌都與歷史故事有關。比如,因王洛賓改寫而膾炙人口的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故事其實發生在「三區革命」時。講牧民們為了逃避戰爭被迫遷徙,一半人走到了青海。帶頭遷徙的人是當年阿勒泰的一個英雄,他的愛人在遷徙過程中走失,歌曲詠唱的正是他尋找愛人的過程。白沙漢說,父親最喜歡的是《庫爾庫特逃避死亡四十年》,講哈薩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相傳樂器霍布孜的發明者庫爾庫特的故事。


就是在這次田野調查中,白沙漢將父親流傳下來的斯布孜額送給了安尼沃爾,還毫不保留地教了他吹奏方法。這樣的饋贈是不是太貴重?安尼沃爾笑著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哈薩克人熱情好客,有句諺語說:「祖先留下的財產,有一部分是留給客人的。」白沙漢的女兒已經嫁出去了,她不太擅長演奏這些樂器。把斯布孜額送給安尼沃爾,是找到了合適的新主人。

草原上傳來斯布孜額笛聲,探訪民間音樂的田野



安尼沃爾自小在天山的牧場里彈奏冬不拉,現在,他把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元素結合在一起創作和演出 供圖/魏小石


音樂血統


安尼沃爾是哈薩克克烈部落依鐵勒人,但在烏魯木齊長大,畢業於哈薩克國立庫爾曼哈孜音樂學院。他四五歲時開始彈奏冬不拉,上學後每年的寒暑假要騎五六個小時的馬,去伯父位於天山腳下的牧場。坐在帳篷里,一邊發獃一邊聽他彈冬不拉。「那時牧場還保留著很多傳統習俗,可惜很多民族樂器以前會彈的人很多,後來慢慢就少了。」安尼沃爾回憶,不管是高興還是悲傷,哈薩克人在不知道怎麼用語言可以表達時,就會彈冬不拉。


多年後,很多牧場依然還是幼年時的樣子,不少哈薩克族民間音樂人也終其一生沒有離開過大草原。安尼沃爾留學回來後,2012年又去北京巡演,隨後一直遠離家鄉四處漫遊演出,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我想了解不同城市的音樂形式,接觸不同的音樂人,對創作也有啟發。」


安尼沃爾去年在北京的演出海報


安尼沃爾迷過爵士、說唱等流行音樂,也聽西方的先鋒和實驗音樂,直到高中時,才重新對民族音樂產生強烈興趣。現在是7樂隊主唱的他,還曾成立過一個名叫Alaqan(雜色骨血)的樂隊,試圖在傳承哈薩克民歌和樂曲的同時,加入現代元素。


不過,隨著年歲漸長,他對如何在傳統和創新之間達成平衡有了新的想法。安尼沃爾深入了解過新疆各地的冬不拉和斯布孜額,將這些樂器的傳統曲目融入自己的音樂創作中。他堅持傳統的演奏方式;只是在帶著個人色彩的創作時,加入諸如效果器等現代音樂元素,「每個時代音樂都有不同的感覺。聽過我音樂的人就會知道,我的根在哈薩克傳統音樂里。」


北京、上海、杭州、大理……他很享受這種在不同城市和音樂人交往的感覺,他一直樂觀地堅持,每個哈薩克人身上都流著本民族的音樂血統,不管是否在家鄉,對民族的傳承都會堅持,「音樂可以洗乾淨人的心。這是內心的世界,與去過的城市無關。」


「哈薩克族民族音樂是融合進生活了的,所以傳承得很好,年輕人也有很大的興趣。」魏小石說。


民間音樂需要田野調查


魏小石希望通過音樂檔案的形式保存民間音樂人的情況,他認為這是有意義而又得迫切完成的事情。「民間音樂在一代一代口頭傳承過程中肯定是有遺失的,比如傳承過程中沒有保留很多細節。」他用人類學田野調查告訴人們這些民間音樂從何而來。


魏小石2007年開始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攻讀音樂人類學博士。他在印第安納大學民間音樂資料館做轉錄音樂的工作時,將世界各地採集音樂的人的錄音製作成CD。他曾在美國和土耳其做過民間音樂田野調查。回國後,他的田野調查涉及雲南、青海、四川、新疆等地。他尤其喜歡新疆,2012年開始多次前往,去年還住了一年。


魏小石的小石民歌筆記電台已經做了60多期,涉及南音、川江號子、游牧民族等音樂樣本。他關注的不僅僅是音樂,還包括了音樂的產生過程、樂器製作、音樂的宗教性,以及音樂家的生活狀況等。


在阿勒泰地區的青河縣,他搭了整整兩天車,走訪多人,記錄下一位民間音樂人苦難又卑微的一生:「出身貧寒、眼盲、『難看』,但斯布孜額吹得極好。


在四川省仁壽縣,他搭乘鄉間小麵包車,擠在扁擔和背簍中才終於到《坭山工書》的記錄地,在養老院里錄下當地最後一位抬工蔣老漢的講述,「老抬工們都死光了,於是只有我一個人能唱得這麼好了。」「這些號子,給我七日七夜也唱不完,這是我的一輩子,只可惜,我現在的肺……」

草原上傳來斯布孜額笛聲,探訪民間音樂的田野



魏小石關注民間音樂面臨的挑戰。「漢族地區傳統社會瓦解已經有差不多一百年。民族地區瓦解過程更劇烈些,從游牧民族過渡到半農半牧生活的時間並不長,變遷在民歌中同樣會有所體現。歌唱形式有了不同,唱出來又是不同的味道。」


田野調查過程中,魏小石接觸到屠夫、鐵匠、牧民、教師、公務員,學習不同的語言,傾聽不同的聲音,這讓他不再有武斷的價值觀,「音樂是建立在類似的複雜語言層次之上的。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語言概念,使人們對音樂的了解充滿了色彩和交織感,充滿了意義和感情。遺憾的是,這些複雜性卻經常被我們粗心和武斷地遺漏掉。當現代音樂已經讓我們產生審美疲勞時,回歸民間音樂可能會讓生活變得有意思些。」


JIC書籍推薦


中國搖滾的黃金十年,因其時代的特殊性成為不可複製的時代 縮影。一代人對於青春、自由、才華、獨立的追求,深遠影響了那個時代。在這十年中,攝影師高原近距離記錄下了中國搖滾台前幕後的影像經歷,凝聚著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


更多優質圖書請前往JIC Books購買,或致電400-8202985進行預訂。


建投書局


上海 · 旗艦店


(開業倒計時)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


北京·50+店


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16號環境大廈一層


營業時間:9:00AM-8:00PM


杭州·歐美中心店


西湖區教工路18號歐美中心A座1層建投書局


營業時間:8:30AM-9:00PM


無錫·太湖嘉昱珺唐店


馬山環山東路20號嘉昱珺唐酒店一層


營業時間:10:00AM-9:00PM


本文首發於《第一財經日報》,作者:彭曉玲,由JIC書局客綜合整理編輯,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您可能感興趣

「茶韻安溪」——探訪鐵觀音的古往今來
探訪小縣城內的「蓬萊仙境」——安溪清水岩
懸崖傳來奇怪聲音,親身探訪竟是「千金寶貝"
老豬實拍探訪記 文化樂旅《黃檀木雕觀音像》清乾隆
探訪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低調富豪」
初心何往,探訪原汁原味的粵東古村落:種玊上圍
探訪黃驊古貝殼堤
探訪威斯特法倫:德國足球的一縷黃色光芒
探訪內蒙古草原上重要藏傳佛教寺院美岱召
探訪《古墓麗影》電影場景 塔布隆寺與大樹纏繞千年
相約茱莉蔻,探訪玫瑰原生力
尋找中世界的明文,探訪蘇格蘭的愛丁堡
穆里尼奧探訪紅牛車隊
探訪長壽之鄉 尋覓《鬼吹燈》劇集里的地下河
澤正田園探訪隨筆
探訪鎮原郭原鄉皇后灣景區太后祠
華人攝影師探訪塔吉克首都杜尚別 一帶一路尋訪「中國印記」
探訪:孟加拉國落後的穆斯林學校
探訪美食:特色傳統小吃干炒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