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原石是僵硬的,冰冷的,沒有生命的,但原石在藝術家眼裡,尤其是玉雕大師眼裡,卻是通透的,鮮活的,他們從石頭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大智慧,於尺山寸水之間感受宇宙天地的廣闊,體會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精髓。究其因果,玉為石之美者,而美如何體現,需要意境,便引出玉雕作品意境內蘊之談。


關於中國玉雕所展現的意境內蘊,從以下八個方面來簡單的闡述:形神兼備、靈動之趣、含蓄隱忍、小中見大、大巧若拙,虛實結合、和諧之美、以藝載道。玉雕藝術作品:fyfcysg


一、形神兼備

玉雕藝術屬中國藝術門類之一,在表現形式上追求超越形似之外的神韻。玉雕藝術與中國的書畫是分不開的,在創作的過程中畫稿幾乎決定了作品最終的形態。無論是人物動物還是山石花草,在描述的過程中,畫的出神,如詩一般「含不盡之意於言外」,具有「意外之韻」,在玉雕作品之中表現出「不似似之」,既不具象,又不抽象,徘徊於有無之間,斟酌於形神之際。以神統形,以意融形,形神結合乃至神超形越,這是當代玉雕人在藝術創作中應該做的。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一件形神兼備的玉雕作品,才有巨大的穿透力,才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玉雕藝術要重視形似之外的神韻,這不單是一個雕琢技巧的問題,重要的是,它和玉雕人內在的心靈境界是密不可分的,在創作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運用原料的特色或是精湛的工藝,而是表現出一種生命的境界,一種形神兼備的意境。

二、靈動之趣


在中國藝術的發展中,靈動之趣穿透了藝術的寂寞世界,讓生命靈動動起來,成為天地的強音。藝術家的精神躍動,通過具有飛動靈魂的作品表現出來。在玉雕藝術中,更是有重視線條的傾向,靈動之趣即重在於線條的韻律。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在玉雕的創作中,展現靈動之趣,在原石上刻畫出有意味的線條,玉雕藝術將此化為具體的藝術創造形式,在靜穆中求飛動,從常態中超然溢出,縱肆狂舞,追求一脈生命的清流。總之,靜處就是動起,動處就是靜思,動靜變化,達到最暢然的生命呈現。

玉雕作品是靜止的,一味靜,則獃滯,獃滯則無生氣,無生氣則無韻味,靜不是藝術追求的目標,藝術形式需要有動的韻味。在玉雕創作中,寧靜中追求靈動的韻律,變化不已,運轉不息。玉雕人在啟動自己蟄伏的心靈,活躍自己的創作工具,進而形超神越。


三、含蓄隱忍


我們東方民族注重含蓄隱忍的審美觀念,在我們民族的特性中有這樣的特徵,說話委婉、重視內涵、強調涵養、看重言外的意味、形象之外、味外之外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形如霧裡看花,體驗一種悠長的回味,美的表現應該是一種表面上並不聲張的創作。縱觀我國的玉雕藝術之美,總有曲徑通幽之感,既如此,含蓄隱忍。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中國的玉雕藝術,通過婉轉的傳達,產生優雅的美感,在作品的內部激起一種張力,創造一個回蕩的空間,展示豐富的藝術內容,含蓄隱忍的內涵從作品的內在沖盪開來,勝過外在的強力,美從曲徑通幽中尋來,勝過直白的美感,在含蓄隱忍之中形成一種獨特的美感。


四、小中見大


中國人有這樣的觀點,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國,它道明了國人以小見大的智慧,體現了東方美學的一個觀點。


中國的園林是這一觀點的最好例證,而歷來被稱之為「尺山寸水」的玉雕更是如此。大到幾米高的山子,小到幾厘米的玉牌,都是這一觀點的體現。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在玉雕創作中普遍遵循以小見大的原則,在狹小的設計空間里,海納百川,容天下之大。尤其是玉雕山子,通過獨特的設計,使鑒賞者能夠在其景緻的引導下,感受一個生機盎然的世界,從而表現出山子的靈魂。玉雕山子可以說是宇宙天地的微縮版,它是一個小世界,在於順乎自然,表現場景,沒有這種場景的表現,也就沒有由小至大的轉化機制。這種精巧的雕刻場景作用於鑒賞者的心靈,使人們產生超出山子畫面自身的遠思逸致,而鑒賞者之所以能夠在心中完成這種轉換,在於玉雕山子特殊場景的創造,更在於創造者與鑒賞者有共同的文化心理,這是中國玉雕的一個特點,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特質。


五、大巧若拙


玉雕的設計由於在多方面借鑒了中國書畫的元素,所以便受到書畫文化內涵的影響,在一些題材內容上設計追求「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濃」的原則。如枯樹、怪石之類,一些枯朽的形象,用來展示深刻的道理。在丑中求美,在怪中求理,在荒誕中求平常的道理,追求生命的意義。枯朽的形象並不具有美的形式,沒有美的造型,但它內在是豐滿的、充實的、活潑的,通過自身的衰朽,隱含著活力;通過自身的怪異,隱含著一種生機;通過自己的醜陋,隱含著無邊的美貌,以喚起人們對生命活力的嚮往,開始一段新的生命歷程。這裡隱含了深刻的哲學道理:稚拙才是巧妙,巧妙反成稚拙,平淡才是真實,生命的低點孕育著希望。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在玉雕藝術家眼裡,吸納傳統文化的精髓,以枯木見春、以怪石見美、於迷離中聞清香,以巧追巧,並不能見巧,拙中見巧,方是大巧。


六、虛實結合


欣賞一件優秀的玉雕藝術品時我們往往會用虛實結合來形容,而虛實結合是中國美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虛實結合,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在虛實二者之間,中國藝術對虛更為重視,因為實從虛中傳出,想像空靈,固有實際,空靈清澈,方有實在之美。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欣賞中國的玉雕藝術品,不要看雕刻的是什麼,要看不在畫面上的東西,通過畫面的有限的形式,想像到無形的空間,這是中國玉雕所追求的。玉雕作品的空靈,並不是設計簡潔,畫面空空,而是有靈氣往來的空靈,關鍵問題是不在於雕琢的畫面多少,而在於藝術家的靈心獨運。設計雕琢的好,就是在密處也能見出空靈,設計雕琢的不好,就是再清空,也難有高詣。在動中求動,不如靜中求動,實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在虛實結合之處,構建一個令人想像的空間,使得景中有景,象外有象,欣賞優秀的玉雕作品,猶如身臨其境,慢慢的融入這個虛實結合的妙境中,你會發現其中有一種勾魂攝魄的美。


在中國玉雕之中,空靈的世界永遠在創造者和鑒賞者心裡存在的,在設計與鑒賞間,增加人們玩味的空間,若隱若現,似淡若濃,令人流連忘返。


七、和諧之美


和諧之美在玉雕作品上體現在構圖上,合理的布局,匠心獨具的設計,就會呈現一件具有和諧之美的作品。而真正的和諧之美是由有表象的形式落入到創作者深入心中的和諧。玉雕作品通過藝術的形式,將和諧之美展現,即情景交融。中國傳統美學認為,情景的統一便是和諧。在玉雕藝術中簡單的表述就是造型比例的適中,遠景近景的呼應,繁複工藝與留白處結合的合理等等,反映到玉雕作品上,就是使鑒賞者看的舒服,看的美,便是和諧,於是就有美的出現。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中國藝術強調人與天地宇宙的和諧,在與自然的親和中感受到無限的快樂。在玉雕創作中完成人與自然的親和,利用自然界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展現在玉雕作品上,忘卻知識,忘掉利益,掙脫束縛,使自身進入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中,產生強烈的靈魂震撼,感覺到未有過的經驗,體驗到一種深及心脾的愉悅,這樣的一種狀態,方能出現上佳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重複,心平氣和的創作,就能展現和諧之美。


欣賞中國的傳統的玉雕藝術,如同飲一杯清茶,平淡中有悠長,寧靜中有飄逸。


八、以藝載道


中國古代有以藝載道的說法,技藝只是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是達到「道」的工具,一切藝術形式都必須超越「技」而走向「道」。玉雕藝術傳承千載,因其有內在的含蘊,有特殊的寄託,棲息著創作者的靈魂,蘊含著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才能夠源遠流長,延綿不絕。

玉雕藝術有八重天,一重天一境界!



玉雕藝術家寄意雲水,寄意山林,寄意藝術,以藝載道,完成了心靈的遠遊,他反映了中國藝術獨特的取向,對人品格的重視,而這一文化對藝術的浸染,將藝術作為人的品格的外在顯現,最終發展成人的道德追求。以物言志,游於藝,在其中得到一種德的滿足。這一觀點,在玉文化中正是迎合了古語「謙謙君子,其人如玉」之談,玉雕藝術之道,是德的體現。


剖析了中國玉雕藝術的意境內涵,發現這些內涵便是中國藝術的精髓,是東方藝術特有的氣質。這些特點的出現交融,才能形成一個完美的意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而這些都要歸功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極其廣泛,在感受的同時,常常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紅珊瑚鑒真與收藏入門》作者 單峰老師


單峰:專業紅珊瑚收藏鑒賞家


教大家如何分辨高品質紅珊瑚,了解最新珊瑚行業資訊

您可能感興趣

畫是八重天,字是九重天——翰逸神飛
拜年,從喝茶的十八重境界出發!
梁漱溟為學八重境界:如何成為今天的我
雨水衝出千年地宮,找到一個八重寶盒,佛祖舍利重返人間
今有「好事」者,列喝茶的十八重境界,不服不行!
福建十八重溪,山水交融,天然渾樸的絕美境地
崩壞3八重櫻炎夏聖痕搭配推薦 八重櫻炎夏給誰用好
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簡直帥爆了有沒有?
身騎一米八重型馬,單手舞動三米鐵槍,要幾個關羽才能打贏項羽
崩壞3八重櫻炎夏獲得攻略 崩壞3八重櫻炎夏怎麼獲得
崩壞3八重櫻生日是什麼時候?
八重山群島,日本最後的樂園!
菩薩十八重戒之毀滅正法
神豪九殺八重出江湖征戰歪歪!三金警告天佑:別跟九殺八碰撞
八重寶函是什麼?唐懿宗賜贈法門寺的八重寶函是由什麼製成的?
一法寺現八重寶箱 如來佛祖真身舍利就在裡面
崩壞3官方漫畫恩返篇第三話 巫女八重櫻
捷德奧特曼:主角帥氣登場?無限形態賽羅的八重破壞光線!
《崩壞3》緋獄丸和八重櫻卡位無傷過關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