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乾隆 黃地洋彩軋道錦地折枝洋花玉壺春瓶

清乾隆 黃地洋彩軋道錦地折枝洋花玉壺春瓶

清乾隆 黃地洋彩軋道錦地折枝洋花玉壺春瓶



瓶巧作纖頸撇口,垂肩豐腹,下承矮足。雙曲優雅流麗,姿態婀娜,卻又比例恰宜,不失端莊。外壁洋彩細繪折枝洋花,有番蓮、銀蓮、百合、牽牛花、忍冬、蝴蝶花、桃花、水仙、石榴花、薔薇及翠菊等共廿七組,羞蕾待綻,嬌妍傲放,隙地滿施黃彩錐剔鳳尾形卷草紋,錦上添花,雅緻入微,色彩豐富細膩,立體像生。丹葩紫華相爭艷,芳苞瑤草不攙先。肩上間添藍彩細錐鳳尾形卷草紋地折技蓮紋一道,下垂紅彩如意雲頭紋,藍紅亮麗,與黃料比對鮮明。口沿加紅地卷草花紋,足環飾層迭蓮瓣,俯仰相宜。口、肩、足加綴金邊,更益瑰麗。內頸與底均施湖綠,底心留白署礬紅「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方框款。

Hajni Elias此黃地洋彩玉壺春瓶,展現乾隆時期造瓷工藝之創新與進步。洋彩屬清宮最受珍視之瓷器品類,亦深受乾隆帝重視且喜愛。洋彩於清宮收藏中的地位,從紫禁城內廷之主殿,干清宮內的特殊展示,即可略見一二。就連乾隆帝偏愛的另一處宮殿,圓明園歐式風格西洋樓,亦擺設有數件洋彩瓷。1


此瓶之器形與紋飾,屬乾隆早期江西景德鎮御窯廠最新穎之風格,其設計及造瓷技術,成功結合洋彩折枝洋花紋與軋道錦地於一器。軋道錦地之技術乃當時任職紫禁城造辦處的唐英所創,於瓷器鮮艷的彩地上,刻劃細緻紋飾,首作於康熙朝造辦處燒造之琺琅彩瓷,後於景德鎮御窯廠延作,其設計及燒造,多數皆需經過皇帝之批准與認可。


雖然記錄有案,此瓶當時為成對燒制且送至宮廷,此瓶為現存唯一之例。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十六年二月八日(1751),「洋彩錦上花玉壺春壹對」送至內廷,此處為僅見的洋彩玉壺春瓶記錄(圖一)。2 此瓶乃現知唯一符合之器,有可能為上述1751年入清宮收藏的對瓶之一。


此件玉壺春瓶成功融合傳統中式品味,及西洋裝飾手法及設色。首先,其器形取自經典宋式玉壺春瓶形,而比例則按清式風格略作調整,乾隆早期造瓷勇於創新,尤其在器形上,此瓶亦是其中一例,除了靈活運用新的裝飾技法及色彩,對於既有造型之調整,亦是無可厚非。此瓶足部寬厚,瓶腹更顯豐圓,口沿較傳統器形為寬,應是工匠循古而欲創新之舉。見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香港,1993年,頁259,圖版442,所錄清宮舊藏之清瓷瓶器的線描圖。3「錦上花」式設計可能源自古典文學中「錦上添花」一語,首見於宋代文人書法大家黃庭堅的〈了了庵頌〉。4 與蘇軾年代相若,黃氏乃當時最具影響力之文人,以唐代詩人杜甫為宗,尤以收藏、臨學杜甫之作著稱。同身為書家、詩人及畫家,乾隆帝對於黃氏極為景仰,因此「錦上添花」一詞對他亦別具意義。詩中,黃氏以絲綢織錦比擬新建之佛庵,而現身於其間的他,就像是花朵,落於織錦上,使得這幢獨特的建築更顯迷人。「錦上添花」成了朗朗上口的成語,意指「好上添好」,寓意吉祥,賀人美事加乘,福分雙倍。

此瓶不僅展現傳統中式品味,其花卉紋飾及釉彩亦反映出西方影響。乾隆帝的審美品味,及唐英於制瓷上之造詣,造就出洋彩瓷器的繽紛色彩。5 以洋彩搭配錦地的「錦上添花」,則是出自唐英的巧思,如此搭配打造出極致賞心悅目之美感效果。6「洋彩」應指其來源可溯至西洋繪畫。玉壺春瓶之紋飾,運用西方繪畫中的明暗法,以亮點並調合白彩繪花瓣、葉片之亮處。洋彩能燒出如此明暗效果,也使整體紋飾更加立體逼真,而折枝洋花紋之構圖亦屬西式風格。此外,亮黃彩地極為珍罕,較常見於清宮傳教士創之北京畫琺琅器。劉良佑曾指出,黃彩乃清代金屬胎畫琺琅器之首要用色。7 而玉壺春瓶的描金口沿及框線,更明確顯示出北京畫琺琅器的影子。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件乾隆北京畫琺琅小罐,可比較其設色及畫工,刊於《明清琺琅器展覽圖錄》,台北,1999年,圖版109。


這類洋彩器之燒造,需同時具備高強造瓷技術,及精準控制,因此燒成數目極少。此瓶之作工,要比清宮舊藏的部份作例都更精巧,可比較一件黃地錦上添花紙槌瓶,紋飾近類但越顯繁複,展出於《華麗彩瓷:乾隆洋彩》,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2008年,編號28(圖二)。還可比較,同前述,圖版41,洋彩翠地錦上添花觀音瓶。另一件可相模擬的葫蘆瓶,紋飾華美精絕,曾入 Drylaw、Alfred Morrison、John Morrison、Lord Margadale of Islay 、及戴潤齋珍藏,售於香港蘇富比2010年10月7日,編號2126。


如同其特殊器形,此瓶之年款亦甚罕見,屬乾隆初期二十年間嘗試燒造的多式年款之一,事實上,乾隆年間燒制的洋彩及琺琅彩瓷,可歸納出至少十六種不同年款樣式。其中四字青花、藍彩、礬紅、篆文款或是楷書款皆有;六字款亦見青花、礬紅之篆款。更可見搭配雙框、單框、或無框等變化。洋彩瓷書乾隆六字描金篆款者,極為珍稀,然存世亦見有刻六字篆款例。與現例相類之年款樣式,可見於一對洋彩萬年甲子筆筒,記年1743,亦展出於前述展覽,前述出處。


此件洋彩玉壺春瓶華美絕倫,品相極佳,其紋飾工藝媲美存於台北及北京故宮的乾隆洋彩精品。清宮舊文件記載有案,更彰顯其為乾隆一朝之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