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初清皇陵里為什麼有一座墓只有冢沒有碑?

初清皇陵里為什麼有一座墓只有冢沒有碑?

初清皇陵里為什麼有一座墓只有冢沒有碑?



清朝的皇陵,被大眾所熟知的莫過於清東陵和清西陵。分散存在的,還有清朝的關外三陵,分別是努爾哈赤的福陵,皇太極的昭陵,以及埋葬滿清先祖的福陵。

除了上述這些陵墓之外,清朝實際上還有一座皇家的陵園,被稱為清東京陵。這座陵園系努爾哈1624年赤所建,位於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東京陵鄉東京陵村。據傳努爾哈赤的本意,是要把這裡作為清朝的皇家園林,只是後來清朝入關後,歷朝歷代的皇帝似乎更加青睞於北京周邊的風水寶地,以至於集中葬於東西二陵。但是,這個不為多數人熟知的清東京陵里確實也有屬於清代皇家的故去之人。他們多是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親王,貝勒的墓地。其中,就有為國戰死的庄親王舒爾哈齊。但是在清東京陵里,卻又一座無碑之墓。此墓的建築和構成甚至方位都沒有什麼明顯區別於其他之處,但就是沒有一塊墓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說明,只有單獨的一個墳冢。甚至於直到大清走完自己的光輝歲月,都沒有任何一個皇帝為這座墓立過一塊碑。


乾隆曾經為清初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平反,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寬宏大量的皇帝,也是對這座無碑之墓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那這座墓里到底埋葬著什麼人呢?且聽我慢慢道來。眾所周知,努爾哈赤之後,皇太極繼位,可事實上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在他之前還有七個年長於他的哥哥,尤其是還有個努爾哈赤的長子。在中國歷史上,長子繼承製根深蒂固,即使是滿清也不例外,首領職位的傳承,長子是首先考慮的人選。諸如後來豪格和多爾袞之爭,其中的一個資本就是皇長子。那麼,這個皇長子為什麼沒有繼位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最直接的卻只有一個,他死了。


努爾哈赤的長子叫褚英,即愛新覺羅褚英。努爾哈赤起兵之時,主心骨是他的弟弟舒爾哈齊和五大臣。褚英當時不過是個只有四歲的孩子。但是這個孩子的成長卻是許多人有目共睹的。1598年,只有十四歲的褚英便在努爾哈赤的授意之下率軍出征,這個年紀輕輕的褚英竟在只有一千士兵的前提下,攻下二十餘寨,不僅如此,還俘虜敵軍上萬,牛羊上萬匹。努爾哈赤大喜之下,便賜於褚英洪巴圖魯的稱號。這個稱號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勇士的意思。自此,褚英開始了自己戰功赫赫的一生,直到他被封為廣略貝勒。在當時,這個貝勒可是大官,也就是首領之子。按照褚英的發展軌跡,長子身份,又戰功赫赫,以女真族崇尚戰功的習俗,這個褚英是離女真首領繼承人的位置越來越近了。似乎並沒有能和他一較上下的對手,尤其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戰死之後,褚英連唯一的威脅都沒有了。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到最後還是沒有機會觸及女真最高首領的機會。人無完人,褚英之人也不例外。


褚英雖然戰功無數,但此人卻有著自己都看不到的缺點,第一,好大喜功,居功自傲,無視和努爾哈赤出生入死的五大功臣,和努爾哈赤的弟弟們以及其他貝勒多有不和。第二,心眼小,斤斤計較,只要是對他不利的,哪怕是螞蟻大的事情,他也是上下不安,難受的厲害。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裡能不濕鞋。一次意外,褚英在戰場上由於決策失誤,導致失去了最佳時機,按照他的功勞,努爾哈赤絕對不可能就這麼殺了他。而事實上確實如此,努爾哈赤甚至於都沒有主動過問。可事情這個時候卻發生了逆轉。五大臣聯合諸位貝勒,一起去給努爾哈赤告狀,這一告,努爾哈赤也覺得自己的兒子似乎有點兒自滿了,就讓他交出兵權,一個人清凈清凈。然而褚英心裡不但不知錯,反而更加怨恨了。一次,努爾哈赤正要帶領眾位大臣和貝勒出征,這被迫接受反思的褚英聽聞消息後,竟然大搞排場,祭祀,不對,正確的說法是詛咒。詛咒什麼,讓五大臣死光光,讓努爾哈赤把其他貝勒全部都抓起來關禁閉。

可能是他平時對看守們也不太好,這事兒很快就傳到努爾哈赤的耳中,努爾哈赤怒火中燒,再加上五大臣添油加醋,褚英就這麼完蛋了。兩年時間後,努爾哈赤忍痛下令,處死了褚英。褚英死後,被葬於清東京陵。關於褚英,記載如下:褚英屢有功,上委以政。不恤眾,諸弟及群臣愬於上,上浸疏之。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訴,乃坐咀咒,幽禁,是歲癸丑。越二年乙卯閏八月,死於禁所,年三十六。明人以為諫上毋背明,忤旨被譴。只是在褚英下葬後,不知是不想承擔親手殺子的惡名,還是對褚英太過失望。努爾哈赤卻突然下令,不要給褚英立碑,也不要做出任何的文字說明。就這樣,清東京陵里就多了一座無碑之墓。後來,歷朝歷代的皇帝,也謹尊先祖努爾哈赤的本意。也沒有給褚英的墓上立碑。

您可能感興趣

初清皇陵里的一座無碑之墓,竟埋葬著一段少有人知的往事。
李小璐越來越像網紅,她濃艷至如此,多少人在懷念當初清純的她
若當初清朝全力就護他,估計現在就沒有什麼日本了
1900年初清朝士兵在威海表演舊照:各盡其能,難道會有小紅花?
穿得就是氣質,秋初清新優雅搭!
上世紀初清朝末年的老百姓生活畫面
1900年初清朝士兵在威海表演舊照:真是奇裝異服三教九流
當初清朝輸了賠償英國2100萬兩,英國輸了只賠了2800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