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太陽核聚變功率只有人體1/10,每個質子數十億年才有一次聚變

太陽核聚變功率只有人體1/10,每個質子數十億年才有一次聚變

太陽核聚變功率只有人體1/10,每個質子數十億年才有一次聚變


在上一篇文章《與霍金商榷一下,氫彈爆炸溫度不可能達到100億度》中,筆者提到,在我們的太陽中心,平均每個質子要等待數十億年才能參與一次聚變反應。要得到一次牽手的機會,得等待數十億年漫長的時光,質子的愛情,地老天荒!


今天的成都陽光燦爛,綠意盎然。下午在雙流永安的一個農家樂里,偶然又看了一遍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牛魔王用芭蕉扇把大地扇裂,向著太陽飛去,孫悟空追上去,用金箍棒抵住大地,欲救回唐僧等人。紫霞仙子追上悟空,非要他承認還愛著自己,女人真是感性的動物,不分地點場合,總喜歡在錯誤的時間展現自己的情痴和瘋狂。這時候牛魔王殺氣騰騰地衝上來,紫霞為救悟空,捨身擋住了牛魔王的魔叉。生命的代價終於換來最後的牽手,孫悟空頭上的金箍卻因情動而越箍越緊,情愈深,痛愈真,他再也無法拉住紫霞的手,只能任由她墜向太陽,撕心裂肺。

至尊寶和紫霞仙子五百年穿越時空的愛情令人唏噓,而質子數十億年才能等到一次聚合的機會,這又是何等渺茫的期冀。所以它任由自己燃燒,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和熱情,成就了地球上萬物的欣欣向榮。

有讀者覺得不可思議,這和我們心目中的核聚變簡直是天壤之別,氫彈爆炸的時候能量何其強大,一瞬間便釋放出足以毀滅一切的狂暴,怎麼反而太陽中的質子要那麼久才會發生一次聚變反應呢?


其實氫彈和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機制有著很大的區別。氫彈是一次性反應,其核聚變所需的條件由核裂變(原子彈)爆炸提供,將輕核裝料壓縮在高溫高壓的空間,瞬間發生聚變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陽核聚變發生的條件則是由其自身的引力提供的,引力傳遞至太陽核心,使壓強和溫度超過聚變反應的臨界值,從而引發聚變反應。這種壓力和溫度遠遠小於氫彈引爆時核裂變產生的壓力和溫度,其反應的速率也比氫彈要低得多,從而讓太陽的核聚變變得可控。當然具體情況複雜得多,後面還有進一步的說明。太陽的核聚變反應99%發生在太陽半徑24%之內的區域,到30%半徑處,核聚變就幾乎完全停止了。即使是在核心區域內,核聚變產生的功率密度也是極小的,大約是276.5瓦/立方米,大約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單位體積平均消耗功率的1/10。太陽之所以能產生那麼大的能量,不是因為它核聚變反應的強度高,而是因為它規模巨大。


太陽核聚變可以自我修正,反應速率稍微提升,溫度和壓強增大,核心就會膨脹,從而降低核聚變速率;而反應速率稍微下降,就會導致溫度和壓強降低,核心就會收縮,使反應速率再度提高,從而維持一種動態的平衡,讓我們的太陽幾十億年如一日穩定地釋放能量,供給我們生命所需的適宜的光和熱。如果它像氫彈一樣,bia一下就聚變反應完成了,那我們這些所謂的智慧生命還玩兒什麼呢?


回到我們剛開始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在我們的太陽中心,平均每個質子要等待數十億年才能參與一次聚變反應呢?這是筆者在查閱資料時看到的,也是非常好奇,但並沒有找到可靠出處,分析了一下,可能是下面兩個原因之一,不過也可能二者是等效的:

一是根據太陽的核聚變速度計算出來的。太陽擁有大約8.9×10^56個自由質子,每秒鐘大約只有3.7×10^38個質子能參與核聚變反應,所以絕大多數質子在太陽里苦苦守候,等待生命中最璀璨的一次燃燒,大約要76.2億年才能都參與到壯懷激烈的聚變中去,所以平均下來就是「數十」億年了。


第二個可能是太陽內部溫度偏低,質子需要依賴量子隧穿效應才能融合成氘。太陽上的核聚變反應是質子﹣質子鏈反應為主,由一系列複雜的反應組成。其中最重要的第一步,是需要兩個氫原子中的質子和質子碰撞,融合成氘核。由於原子核之間的庫侖斥力非常強,在太陽內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它們是不可能克服庫侖斥力發生碰撞的,必須依賴量子隧穿效應,但隧穿的幾率卻非常低,一對質子平均要等待數十億年才能隧穿融合。不過由於太陽質子數量巨大,總會有足夠多的質子隧穿融合成氘,所以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得以繼續進行下去。


看來上帝真是喜歡賭博,連太陽的核聚變反應都是靠擲骰子來決定的。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徐德文 的精彩文章:

30亿年后的宇宙盛会,地球夜空将貌美如花
撒尿蝦的「視界」與我們有何不同?能看見紫外光和紅外光
數據證明宇宙本身就是一個黑洞,大爆炸和奇點根本不存在
東遊降魔記(新西遊):第九章、永生被剝奪,從此難自由
東遊降魔記(新西遊):第五回、獅駝拆房白忙活,觀音五行探石猴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核聚變發電研究達到1億2000萬度 比太陽溫度還高七倍
為什麼核聚變總在30年後?
十年內實現無限能源?首座商業聚變反應堆或在2027年之前完成
它只需要一秒鐘,爆發出來的能量超太陽百億年核聚變能量
歐洲聚變堆計劃運行時間推遲到2050年以後
20年內,造出聚變核電站
最新研究表明:1989年的室溫核聚變其實是另一類現象
取代化石燃料?這家公司要在2027年推出商用核聚變反應堆
徹底取代化石燃料?這家公司要在2027年推出商用核聚變反應堆
中日德合作 人工熱核聚變成功造出116號元素:釒立
能源危機有救了,第一台商業核聚變反應堆,將在10年後運行
讓核聚變項目重造一個太陽
極簡能源史:八萬年,從鑽木取火到核聚變
當太陽從黃矮星聚變為紅巨星,那麼50億年後的地球命運將何去何從?
美國用「Z機器」研究核聚變 可產生當前能量的500倍
英國核聚變最有野心的目標:1億°C!
中國造出人工太陽聚變堆,相當於把三個太陽關在一個小屋子裡燃燒
人造太陽能否實現?就在德國聚變堆點火超1億度時,中國也開鍋了
它在發生核聚變時產生大量高能中子,而它有3個過程才能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