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三桂:無處收留

吳三桂:無處收留

本文看點


1、在穩定的系統中,個體上升之道的不二法門是不斷強化自己的勢能。隻身救父就是吳三桂在明王朝的勢能起點。


2、在系統衰敗的過程中,個體勢能上升,必然充滿悲劇。

吳三桂:無處收留


文/張宏傑

吳三桂:無處收留



明崇禎十五年(1642),吳三桂三十一歲。這是一生中最挺拔亮麗的年華。就在這一年,他第一次面對了從未經歷的精神重壓。


這一年三月,明朝和滿洲之間的最後一次關鍵性戰役——松錦之戰塵埃落定。明朝遼東經略洪承疇的十三萬大軍土崩瓦解,錦州陷落,洪承疇被俘。大明王朝苦心經營十餘年的寧錦防線終於被撕破。寧遠,成了大明朝在山海關外的最後一座堡壘。


繼洪承疇之後,三十一歲的吳三桂統率遼東兵馬,成了寧遠城的最高軍事長官,成了明帝國風頭最勁的將領,也第一次成了明清兩朝大角斗中的焦點人物。崇禎皇帝和皇太極的目光分別從北京和盛京而來,聚焦在他身上。


越來越多的人投向滿洲,像洪水浸泡下不斷崩塌的堤石。其中包括吳三桂的三位舅舅,赫赫有名的祖氏三大將,這座寧遠城原本是他們把守。祖氏三兄弟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祖逖,那個志在恢復中原的東晉英雄。他們在遼東建立了自己的功業,並且相繼栽培和提拔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以及吳三桂本人。不過,現在,他們不再提及自己那位著名的祖先,他們寫來親筆信,替滿洲人勸降。這些信件娓娓說明,饑荒和寇賊的侵蝕下,大明朝千瘡百孔,氣數已盡,識時務者為俊傑。隨信而來的,還有皇太極的敕書,那上面寫明,滿洲人許諾給吳三桂的官職遠比崇禎皇帝給的高。

可是,官職再高,畢竟是滿洲人的。「投降」這個詞,即使是在吳三桂腦海里轉一下,也火辣辣的,燙得他的神經不舒服。他吳三桂,怎麼能和叛變投降聯繫在一起呢?


吳三桂似乎比別人更有理由效忠於大明朝。


在大明朝,吳三桂是朝野聞名的孝子良臣。他甚至可稱得上是這個世界的道德楷模。這起因於一件意外事件。


那是天啟末年的事。那一年吳三桂剛剛十六歲,還是個半大孩子,正在舅舅祖大壽的指導下學習武藝,父親吳襄是祖大壽手下的一個總兵官。那一日,吳襄帶領五百名士兵出錦州城巡邏,在遼西荒涼的白山黑水間,例行每天的公事。不過,這一次事出偶然,在城外幾十里處,吳襄和皇太極率領的四萬滿洲兵遭遇。皇太極為什麼帶領如此龐大的軍隊出現在這裡,史書未有明確記載,不過吳襄的境遇卻可想而知。吳襄急忙撤退,但在錦州城幾里之外,還是被如狼似虎的滿洲兵團團包圍。吳襄帶領這五百人左衝右突,無濟於事,全軍覆沒看來是唯一可能的結果。


祖大壽聞訊,帶著外甥吳三桂登上城樓觀戰。兩人都心急如焚,吳三桂一遍遍催促舅舅發兵救援。可是錦州城裡只有三千守兵,堅守尚且不足,何談出城救援。無奈之下,祖大壽只好硬起心腸,拒絕吳三桂的請求。

我們無法確知十六歲的少年吳三桂的心理感受,無法確知他的舉動是出於父子情深,還是少年人的熱血衝動。總之,在祖大壽未加註意的情況下,少年吳三桂帶領二十幾名家丁馳出城門,殺入了四萬滿洲兵的重圍之中。皇太極此時想誘明軍出戰,但是這二十多人的隊伍卻大出他的意料,這個精明雄武的滿洲首領不知道明軍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少年吳三桂此時把生死置之度外,憑著一股血氣,帶領著二十多名家丁,居然如入無人之境,殺到父親身邊,把吳襄從目瞪口呆的滿洲兵中帶了出來。皇太極懷疑明軍有詐,下令兵丁不要追殺,聽任吳三桂父子逸去。


這個傳奇性的遭遇,給吳三桂帶來的是一生受用不盡的聲譽資本。在文恬武嬉的大明王朝,這個十幾歲的孩子的孝勇之舉立刻遍聞天下。連皇太極也對這個後生讚不絕口,稱他為「好漢子」,並不無遺憾地說:「吾家若得此人,何憂天下?」


在以德治天下的社會,對人的道德自覺非常重視。父子人倫,是最基本的社會關係,從一個人對父母的態度,可以推斷他對別人對帝國的態度。「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成了當然的邏輯。當吳三桂帶著一身血水汗水殺回錦州城之後,祖大壽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兒不憂不富貴,吾即題請封拜。

之後,吳三桂高中武舉。再之後,仕途一路坦蕩,年僅二十八歲時,就做到了鎮守一方的寧遠總兵,成為青年將領中的翹楚。年僅三十一歲,吳三桂即已被破格提拔為遼東提督,總領關外軍事,社會對他的回饋不可謂不厚。大明朝對他確實高恩厚德。


確切地分析吳三桂選擇中的道義原則和現實利益的比重,也許是不可能的。不過,最後的結果是明確的,他拒絕了舅舅的建議。此舉很快就為朝廷所知,並進一步豐厚了他的道德資本。不過,從以後的敘述中我們會得知,吳三桂的這一選擇並不輕鬆。



大明朝的問題不在於遍地的水災、旱災、蝗災,不在於四處蜂起的盜賊,也不在於幾位奸臣或昏君。這些只是表象。在這一切的背後,支撐社會正常運轉的精神支柱已經腐爛了。


在三綱五常的覆蓋之下,整個社會成了一盤散沙。由於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人格標準,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關係表象之下是人們之間的深刻不信任。皇帝信不過大臣,上司信不過下屬,朝中大臣信不過外面征伐的武將。一遇大事,廷議經常是經月不決,大家都怕承擔責任,都說些模稜兩可的話來敷衍。


即使是忠心自矢的人,也總籠罩在人們的懷疑目光之中。


整個明王朝後期最傑出的軍事領袖袁崇煥,因為滿洲人一個並不高明的反間計,被崇禎皇帝活活剮死。繼袁崇煥之後,又一個最有才幹的將領洪承疇,也是因猜忌懷疑被推進了身敗名裂的厄運之中。


吳三桂是洪承疇遼東遭遇全過程的見證人之一,他親眼目擊了洪承疇在內外夾擊下走向覆滅,這令他膽寒不已。和每個處於歷史大情節之中的人們一樣,他並不能清晰洞見情節的轉折點,但是他每時每刻都能感到充斥帝國的死亡氣息。這個帝國就像一艘龐大而破爛的大船,在風雨飄搖之中,不知還能支撐多久。


他吳三桂,風華正茂才華橫溢的吳三桂,為什麼非要用自己的新鮮亮麗的生命去做這艘破船的殉葬?



即使隔了三百年的歷史煙塵,吳三桂的生命光芒依然能穿透文字的覆蓋,明亮我們的視野。


這是一個充滿激情、慾望、才華、能量的生命,上天賦予這個生命那麼多優越之處,似乎並不是為了讓它滿載著遺憾消殞。


從兒童時期起,吳三桂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品質。膏粱子弟的他當然同樣貪玩調皮,但是在練武場上,他卻表現出一般兒童所沒有的自律能力和吃苦精神。在長時間單調而艱苦的練習中,吳三桂異常投入,從不偷懶。另一個突出的品質就是爭強好勝,從不服輸。根據現有資料判斷,吳三桂的神經類型極好,智商很高,身體協調性和反應能力均為一流,天賦極為突出。祖大壽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外甥身上的不凡素質,對他極為寵愛,廣延名師,悉心栽培。才十幾歲,他的一身騎射本領就已十分出眾,校場上常常奪魁,在關外軍中已小有名氣。


唯一遺憾的是吳三桂對讀書不太感興趣。一心望子成龍的吳襄在培養兒子上不惜工本,曾叫吳三桂投在董其昌門下讀書,無奈吳三桂實在不是此道中人,吳襄也只好由他去了。好在當時對武將的文化素質要求並不高,武功騎射是衡量武將才幹的主要標準。


但是,出眾的武功和傳奇般的孝勇之名,並不足以解釋吳三桂令人目眩的升遷步伐。吳三桂真正過人之處,在於他的處世能力。他屬於多血質類型,社會協調性極強,善於感知別人的情緒反應。不論什麼場合,他都能鎮定自若,在戰場上,吳三桂表現出的勇氣和沉著使他能贏得所有軍人的尊重;而在社交場合,吳三桂的沉穩風度使他能永遠成為人群中心。吳三桂城府極深,精明機敏,和同齡人相比,他顯得成熟許多。年紀輕輕的他在關外上層人物的圈裡就有著「輕財好士」的美譽。雖然年紀輕輕,又是名門之後,可吳三桂身上見不到一點紈絝之氣,和任何人交往都是一派和顏悅色,彬彬有禮,從無疾言厲色。尤其是對那些地位較低的人,他同樣和藹可親,一臉坦誠,讓人大有受寵若驚之感。對於那些身居高位於他的前途大有關礙的人物,吳三桂更是善於攀附,不顯山不露水之中每每贏得他們的好感。天啟年間,高起潛代皇帝總監遼東兵馬,初出茅廬的吳三桂就認這位位高權重的太監做了義父。大學士方一藻巡撫遼東以後,吳三桂很快和其子方光琛成了結拜兄弟。洪承疇經略遼東之後,他又和洪的親信幕僚謝四新結為至交。所以歷任邊關大吏無不對吳三桂寵眷有加,他不發跡,還有誰能發跡?


在謙恭謹慎八面玲瓏的背後,是他那深藏不露的強烈慾望。在內心深處,吳三桂是一個極為自負、極為自傲的人。自身的出眾素質和不斷的成功使他對自己的能力極為自信,吳三桂深知自己是個慾望強烈的人,包括功名欲和享受欲。他絕不會把這一生白白放過,他要居高位,享大名,得到天下最美好的女人。他還要封妻蔭子,光宗耀祖。讀《後漢書·皇后紀》時,吳三桂不覺擲書長嘆:「『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漢光武帝劉秀語),余亦遂此願足矣!」而只要向社會上層攀升,生命價值、個人慾望,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得到解決。這真是一幅簡潔而絢麗的人生圖景。


吳三桂興緻勃勃地沉醉在他的世界中,他的痛苦和歡樂都是古典的、沉重的、全神貫注的,有著埋頭走路不抬頭看天的性質,因此也具有某種樸素動人的意味。他存在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在大明朝這座巨大的山體上儘力攀登,海拔的上升就意味著幸福的臨近。但是,就在吳三桂興緻勃勃地攀到半山腰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腳下所踩的原來是座冰山,正在面臨著不可避免的緩慢消融。即使攀爬到最高處,最後的結局依然是毀滅,而不是達到永恆的幸福之源。


一種無可逃避的殘酷。



和爛熟的大明王朝相比,那時候的滿洲社會還沒有建立起標準化的倫理構架。滿洲人更多的是憑藉體內原始的熱情和衝動生活著。他們大致知道些《三國演義》的故事,知道些忠孝仁義的粗淺概念,可是宋儒的高深理論卻不是他們野性未除的頭腦所能理解的。所以他們的行為方式更自然,更直接,更靈活,所以這個民族顯得朝氣蓬勃,銳氣十足,效率很高。他們的征服需要漢人的引導,所以他們竭盡全力爭取那些有才幹的漢人,執著而真誠。


祖氏三雄一直是他們爭取的目標,滿洲人因為受到祖氏兄弟的有力打擊而敬重他們。他們不能完全了解他們的誘降給這些漢人帶來的心理傷害。


崇禎四年(1631),皇太極在一次戰役中俘獲了祖大壽的兩個兒子和一個侄子,他賜給他們房屋土地,並以此為誘餌招降祖大壽。祖大壽不為所動。


崇禎五年(1632),皇太極圍祖大壽於大凌河城。三個月後,城中糧竭,祖大壽和皇太極訂下城下之盟,率隊出降。皇太極大喜過望,厚賞祖大壽,為了表示對祖大壽的充分信任,命祖大壽為前導,帶兵攻取錦州。不料在錦州城下,祖大壽甩開大隊人馬逃入城中。皇太極的胸襟、氣度和精明藉此機會表現出來,他「命達海傳諭慰諸降將(和祖大壽一起投降的其他將領),大壽諸子孫賜宅以居,厚撫之」。


七年之後,皇太極又一次俘獲祖大壽。這一次,祖大壽自度不免一死,皇太極卻依然不屈不撓地爭取他。出於對明朝的失望,對子孫前途的考慮,還有對這位滿洲首領人格力量的屈從,這一次,祖大壽低頭了。


皇太極明白他的成功不僅僅是招降了祖大壽,更重要的是,他用這一舉動在漢人將領中建立了信任。他知道他的付出將會得到巨大的回報。


歷史證明了這一點。如果沒有後來越來越多的漢人的歸降,滿洲人奪取天下將是一個虛妄的夢幻。


洪承疇剛剛被俘的時候,也曾經一門心思盡節殉國,在滿洲人的監獄裡蓬頭赤腳,日夜大罵,只求速死。可是皇太極一點也不生氣,供給洪承疇精衣美食,細心照顧,不斷派人去勸降,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過了一段時間,他親自到監獄中去看望,看到洪衣服單薄,解下自己的貂裘大氅給他披上,並且問道:「先生得無寒乎?」洪承疇瞠視久,嘆道:「真命世之主也!」乃叩頭請降。


洪承疇不是腐儒,清和朱明之間的上下優劣,明眼人一目了然。在和滿洲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他親身感受到了這個民族大有前途,必將取朱明而代之。而使他最後下了投降決心的,還是這個滿洲統治者不可抵禦的個人魅力。



吳三桂簡直不能相信洪承疇會投降。而相信之後,他卻感到了一種莫名其妙的輕鬆。


洪承疇是在朝袞袞諸公中吳三桂真心敬重的人物之一。對於讀書人,吳三桂的心理一直很矛盾。一方面,他對這些人嘴裡那些深奧的道理敬畏有加;另一方面,這些說起話來頭頭是道的人,辦起事來卻往往讓他詫異不已。這些人辦正事迂腐天真,可是撈起錢來門道比誰都精,鑽營起來臉皮比誰都厚。遇到樹名邀譽的機會爭先恐後,到了拿章程做決斷的時候卻言不及義,紛紛推諉。滿朝大員,率多此類,吳三桂以為,帝國就是在這些人手裡敗壞了。


不過,洪承疇和他們不一樣。這位大帥外表也一樣的文弱,可眼神中卻有股通透沉靜之氣,那是胸中有城府有見識有塊壘有操持的沉靜。這位文章學問名滿京師的學士,並不是那種只能紙上談兵的書獃子,他放下毛筆跨上戰馬,就把大名鼎鼎的李自成打得只剩下十八騎敗走商洛。吳三桂覺得,書上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讀書人就應該是這樣,內聖外王,下馬能文,上馬能武,這才是受了聖人之教,得了聖人之道。對這樣的人,吳三桂從心底里佩服,他們才是天地正氣之所鍾,帝國希望之所在,雖然滿朝昏昏,但只要有幾個這樣的大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大明朝就有希望,老朱家的氣數就不會盡。


松錦陷落之後,人們都做好了悲痛的準備,等待著洪承疇殉國的消息傳來。毫無疑問,又一個崇高的身影將走進祭壇,做孔孟之言的悲壯殉葬,和蘇武、岳飛、文天祥們一起享受後代的崇敬眼光。也許還會有《正氣歌》之類的作品留下來,成為千古名篇。崇禎皇帝甚至已經在北京為洪承疇立了祠堂,設了祭壇。


可洪承疇居然就投降了。道德文章的這位光輝代表轉眼就成了醜惡的叛徒,一夜之間,就從高聳入雲的道德殿堂墜入精神地獄。這個角色轉換也實在太迅速了,實在叫人難以適應。


還有舅舅祖大壽。吳三桂和他情同父子。這個曾經威名凜凜後來又身敗名裂的將軍,其實就是一個既慈祥又威嚴的老頭。這個老頭曾為大明江山出過死力,也曾大義凜然在生死之際多次拒絕滿洲人的利誘。只是最後一次,身家性命和兒孫前途使他作了另一種選擇。


這一次選擇就扼殺了自己的精神生命,以往所有的功績、忠貞,全都被泯滅。大忠大奸,大善大惡,竟然是一念之間判然分野。做人難啊!


《清史稿·祖大壽傳》共四千餘字,其中關於祖大壽降清之後六年之內的事迹記載僅寥寥三十二字:


明年,世祖定鼎京師,大壽從入關。子澤溥在明官左都督,至是亦降。十三年(1640),大壽卒。


這枯燥平淡的幾十字,從一個側面明確傳遞出祖大壽生命中最後六年生活的壓抑、灰暗:那是一種苟活。


吳三桂覺得自己生不逢時。



歷史上那座有名的寧遠城,現在叫作興城。


當年祖大壽親自督建的古城牆依然雄踞,牆頂那些青灰色的古意斑駁的城磚,曾經印上過祖大壽和吳三桂的足跡。


遊盪在古城之中,城中心的那兩座巨大的石頭牌坊吸引著所有來到這裡的人的目光。這兩座建築依然以三百多年前剛剛矗立起時的那種目空一切的神氣,雄赳赳地俯視著過往人群,不過現在這種神氣卻顯得有點自作多情。因為三三兩兩的遊人們只是抬頭看看牌坊上面那些依然精美的浮雕,然後摸摸下面那兩個石獅子的頭,沒有幾個人去認牌坊的主人費盡心思刻在上面的那幾個繁體字。那幾個字刻得極高,要認清楚,必須費老大的勁抬頭才成。


前面的那座牌坊上的幾個字是「忠貞膽智」,後面更為高大的那座上的四個大字是「登壇駿烈」。這些字的意思是表彰當初守衛這座城池的將軍,表彰他們的忠貞和英勇。它們要表彰的人就是祖大壽和祖大樂。這兩座牌坊是祖氏兄弟在皇帝的批准下自己修建的。後來,這兩位熱衷於自我表彰的將軍同時背叛了他們的皇帝。


看著這兩座石牌坊,最先想到的是它們為什麼要建得這麼高大,以至於經過其下的人會體驗到一種壓迫感。而且,下面還要放兩頭猙獰的獅子來保衛?


這裡面體現了一種與世俗拉開距離的努力,一種俯視一切凌駕一切的意味。而這種俯視一切凌駕一切的東西是什麼呢?是這個社會的道德觀念的核心。


在祖大壽投降之後,這兩座牌坊已成了兩座具象的諷刺。作為繼任者的吳三桂,幾乎每天都要經過這兩座建築。不過,他卻從來沒有提議拆掉它們。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事實。當寧遠繼任守將吳三桂三百多年前再次穿過這兩座建築之下時,他心裡想的是什麼呢?



崇禎十七年(1644),大明王朝終於要咽下最後一口氣了。


這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開朝改元,旋即渡河東征,一路勢如破竹。這時,明朝的精兵良將已經喪失殆盡,吳三桂手下的三萬關寧鐵騎成了最後一張王牌。正月十九,崇禎帝在德政殿召集大臣,正式商討調吳三桂入關事宜。這其實是飲鴆止渴的一步棋,吳三桂入關,就意味著撤去了滿洲人面前最後一道屏障:大明朝用吳三桂擋住了前胸,同時也把後背裸露給了敵人。面對這個難以決斷的問題,大明朝的官僚系統最後一次典型地表現了它的低效性。先是在皇帝焦急的注視下,滿朝的文武大員面面相覷,因為怕承擔責任,誰都不敢發言。後來,還是內閣首輔、大學士陳寅打破沉默,老相畢竟閱歷深厚老謀深算,他首先慷慨激昂地打出「一寸山河一寸金」的旗號,堅決反對棄地,同時又認為調兵勢在必行。老相慷慨激昂了半天,卻等於什麼也沒說,可是滿朝文武卻大受啟發,紛紛按這個調子發言,結果調兵之議一議再議,遷延了一月有餘仍然沒個結果。


李自成卻不必等待廷議的結果。這一個月之中,他的大軍已逼近畿輔。北京的陷落看來只是時間問題了,只有到這個時候,朝廷才下了最後決心。三月初,崇禎帝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其入關勤王。


面對平西伯這個尊貴的頭銜,吳三桂感覺不到一絲興奮。在等待朝廷決議的這一個月時間裡,他的心情應該比北京城內那些官員更為焦慮。如假設在這一個月內吳三桂曾經多次失眠,也許不會離歷史真實太遠。因為他的性格里缺乏逆來順受的因素,所以面對絕境,他的心理掙扎應該比常人激烈得多。有足夠證據表明,在朝廷作出決定之前,吳三桂已經作出了某種決定。現在,皇帝的詔命已下,大明朝的最後一個柱石之臣立即行動,檢閱步騎,帶兵上路。


從寧遠到山海關,距離是兩百四十多里,在當時,按正常行軍速度,兩天內可以到達。可是不知為什麼,這樣短短一段路,吳三桂的大軍竟然走了八天。是由於隊伍過於龐大以至影響了速度,還是出現了什麼特殊情況呢?這成了明清易代史上的一個謎團。


俯視一下當時的情勢,這個謎其實並不難解。此時,大明朝的腹地已成魚爛之勢,大半領土已在起義軍的控制之下。李自成的軍隊連戰連捷,士氣正旺。吳三桂的關寧鐵騎能擋得住李自成的步伐嗎?根本不可能。吳三桂也許能在北京城下阻擋李自成幾天,卻沒有能力挽狂瀾於既倒。作為受恩深重的軍官,他應該與大明朝共存亡相始終。問題是,現在只有終,沒有始;只有亡,不能存。如果天下勢仍有可為,他有可能做個中興名將,拯大明於危難,扶大廈於將傾,不論有多少艱難險阻,吳三桂也不會卻步。可如果只是單純地送死,他實在沒有必要那麼興沖沖地自投羅網。


當然,吳三桂不能按兵不動。如果他按兵不動,就會成為帝國和民族的罪人,就等於宣告自己是叛臣逆子。他可不想給天下人這樣的口實。


所以,吳三桂選擇了這樣一個最佳方案:拖延。他擺出一副對朝廷盡職盡責的姿態,在行進的路上等待著大明朝的滅亡。等到明朝的滅亡已經成了既成事實,他的效忠對象已經不存在之後,他就有了道義上的行動自由。下一步的取捨,就輕鬆多了。


真實的吳三桂在求生本能的指引下,在道德的荊棘陣中尋到了一條縫隙,作了一次詭秘的出逃。


天地巨變,終於徹底壓碎了吳三桂身上的道德外殼,他選擇了求生而不是殉道。經過多少不眠之夜,吳三桂才終於把自己從忠君報國的道德外殼下剝離出來,不過這種剝離是血淋淋的。畢竟,自命不凡的吳三桂有過真實的道德理想。他對自己的生命構想絕不僅僅是一個衣食俸祿層面的碌碌之輩。現在,他的人格理想已被擊碎,可以肯定,自詡為血性漢子的吳三桂從此不得不面對世人的指指點點,他不知道自己最終將以什麼樣的形象進入歷史。


吳三桂只能仰天長嘆。


現在,他的前途中剩下的,只有家族的平安,個人的功利地位,還有,陳圓圓。


現在,陳圓圓和他的家族,和大明皇帝一起,都留在京城裡。他沒法救出皇帝,但是,以他的三萬鐵騎,跟李自成去換取自己的身家性命和陳圓圓還是沒什麼問題。



吳三桂的算盤打得很准,就在他在勤王的路上緩緩行進之時,三月十九,農民軍攻陷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上,用一根白綾,給大明王朝三百年的統治作了一個結束。


得到這個消息時,吳三桂剛剛走到河北豐潤,距京城尚有數百里之遙。他忙撤兵返轡,率領大軍奔回山海關。


這座依山傍海的雄關,將是他用來換取後半生前程的砝碼。明朝的滅亡,使得這座關城已經姓吳了,他不知道這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不過,他知道,這座關城不論是對李自成還是對皇太極都是沉甸甸的。他完全有理由相信,李自成會為這座關城開出一個大價錢。李自成會找上門來的。


崇禎十七年(1644)四月,明朝覆亡後的第十天頭上,李自成的信使到了。帶來了封吳三桂為侯的檄書,帶來了四萬兩犒師銀子,同時,還帶來了老父吳襄的一封信。


一切都按照吳三桂的設想到來了,尤其是老父的這封信。皇帝已經死了,可是父母仍然在,這就是吳三桂在這個世界上堂而皇之地活下去的理由。忠臣是做不成了,因為他已經失去了效忠的對象,可孝子這冠冕堂皇的社會角色還可以繼續扮演下去,他的行為照樣可以獲得社會倫理觀念的認可。


現在,吳三桂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拋棄一直虛掩在身上的「忠臣」的外殼,不過裡面還有一張「孝子」的面具,可以用來抵禦社會正統價值評判系統的正面殺傷。在命運的逼迫下,吳三桂的生命慾望就像一隻見不得光的軟體動物,急匆匆地從一隻外殼遷入另一隻外殼。


吳三桂點齊兵馬,把山海關交給大順農民軍,踏上了第二次西進的征途。


命運,卻同他開了一次讓他無比尷尬的玩笑。


走在西進之路上,吳三桂雖然心中還有點緊張,但是心境和第一次入關畢竟大大不同了。他不斷幻想著,到京城之後會遇到的盛大歡迎場面,不免有幾分激動。李自成也許會親自迎接,所有新朝權貴都會出席接風宴會。封侯建府,鐘鳴鼎食,他在大順王朝可能前程更為遠大……畢竟,他送給李自成的這份禮物不輕啊!


可是,四月初五,當吳三桂來到永平以西的沙河驛時,突然遇到了從京城裡逃出來的家人。這個家人因多日逃亡形同乞丐,一見到吳三桂就痛哭失聲。


原來,大順軍入城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贓助餉,剝奪高官顯宦們的家財來解決財政困難。吳襄雖有招子降順之功,也不能例外。昔日巨富的吳府,現在已被搜颳得空空蕩蕩。


吳三桂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半天沉吟不語。他沒想到李自成竟然送給他這樣一份見面禮,看來他的如意算盤打得也不是太准。可是,自己已經走到這裡,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也許他到了北京這些可以擺平。突然,他想起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陳妾現在怎麼樣?」


家人告訴他,陳圓圓現在已是李自成駕下「權將軍」劉宗敏的人了。


轟的一聲,那些美好的幻想在吳三桂眼前徹底崩塌了。吳三桂像被人當眾打了一頓耳光,原本白皙英俊的面龐一瞬間漲得血紅血紅。他覺得自己的頭好像漲大了。三十三歲血氣方剛的吳三桂,簡直不能相信這樣的奇恥大辱會劈頭蓋臉落到自己身上。好一群流賊,他把山海關拱手而獻,他們卻奪走了他最心愛的女人!什麼封侯之賞,什麼犒師銀,都是敷衍,他們分明把他吳三桂當成了玩物!有生以來,沒有人這麼侮辱過他!吳三桂一把拔出腰間的佩劍,刀光一閃,面前的桌案已經被劈成兩半。


「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


吳三桂出屋上馬,調轉馬頭。三萬大軍像一頭髮怒的雄獅直撲山海關。守城的農民軍還不知是怎麼回事,已被襲殺殆盡,而聞訊應援的白廣恩部,剛剛接近關城,也遭到痛擊,竟然全軍覆沒。在戰場上,很少有人能成為他的對手,尤其是在他狂怒之際!


一場激戰之後的山海關出奇地寂靜,吳三桂一個人坐在大廳之上,沒有任何人敢進來。他既不是忠臣,也已不是孝子,命運撕掉了他所有的面具,現在,吳三桂只是一個因為女人而狂怒的男人。在狂怒過去之後,他發現自己真的無家可歸了。



衝冠一怒使吳三桂永遠地背負了歷史的重債,他因此而成了所謂「民族的罪人」。不過,吳三桂在這憤怒的一刻袒露出的人性底色是歷史上一抹斑斕的色彩,否則這部歷史就過於灰暗乏味了。這個由赤裸裸的憤怒驅動著的人,一瞬間掙破了文化在他身上形成的層層偽飾,顯露出未被閹割的真性真情。否則,我們可以設想,一個不是歷史罪人的吳三桂是什麼樣的呢?只有兩種可能。一、他驅兵西進,與李自成激戰於北京城下,以卵擊石,壯烈殉國。一出情節單調重複的英雄劇背後是無意義的生命損失,對於歷史進程不能有絲毫影響。二、吳三桂忍辱負重,為了民族大義,唾面自乾,在那些羞辱捉弄了他的農民軍將領前強顏歡笑,虛與委蛇,以此換取他們的殘羹剩飯。很明顯,吳三桂在大順政權之下,非如此不能生存。這樣的話,吳三桂確是兼顧了民族大義和身家性命,可是這樣的人格形象是不是更為卑瑣?


憤怒很快就過去了。冷靜下來的吳三桂又恢復了理智,而他的理智是出眾的。他迅速判明了自己的處境,他不甘於處於被打擊被剝奪的地位。他要對命運反戈一擊,永不服輸的他在絕望中竭力奮爭,試圖衝出命運為他設計的險惡陷阱。



順治元年(1644)四月十五,清攝政王多爾袞接到了這樣一封書信:


……流寇逆天犯闕……先帝不幸,九廟灰燼……三桂受國厚恩,憫斯民之罹難,拒守之邊門,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京東地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國與北朝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而遭國難,北朝應惻然念之。而亂臣賊子,亦非北朝所宜容也。夫除暴剪惡,大順也;拯危扶顛,大義也;出民水火,大仁也;興滅繼絕,大名也;取威定霸,大功也;況流寇所聚金帛子女,不可勝數,義兵一至,皆為王有,此又大利也。王以蓋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會,誠難再得之時也。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脅西脅,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唯財帛?將裂土以酬,不敢食言!


這些充斥著「大仁」、「大義」字眼的文字——「亡國孤臣」吳三桂的這番「忠義之言」,是在吳三桂被李自成圍困在山海關後寫出的。走投無路之時,他顧不得什麼華夷之分、敵我之辨,向昔日不共戴天的死對頭髮出了乞求。可是連乞求都是這麼慷慨激昂,大義凜然,滿腔悲憤,真好像文天祥再世,申包胥重生。可是,就連不識幾個漢字的多爾袞也一目了然,這不過是一封投降信而已。他何嘗不知道,這個「亡國孤臣」在幾天前還僕僕奔走在投奔「流寇」的路上,興緻勃勃地想和流寇們分一杯羹!這些漢人真是會說話呀!


多爾袞並沒有用心思品味這些華麗的詞,他立刻感到了這封信不同尋常的分量。這真是天賜之機,父兄兩代人征戰多年,始終不能接近的這座雄關,如今唾手可得,逐鹿中原的宏願即將實現,他怎能不大喜過望。多爾袞立刻發兵,向山海關奔去。


這時,山海關已經被李自成的大軍團團圍住了。李自成這次親征,不光帶了六萬大軍,而且還帶來了吳三桂的父親。


他知道吳三桂是有名的「孝子」,他希望吳襄能發揮比六萬大軍更大的作用。到了山海關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吳襄在陣前致書勸降。


可是這封勸降書對吳三桂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吳三桂現在不需要什麼台階來下,李自成那裡已沒有他落腳的地方。李自成收到了這樣一封回信:


父既不能為忠臣,桂亦安能為孝子?桂與父決,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旁以誘三桂,不顧也。


這冠冕堂皇的措辭讓李自成無話可說。他知道,再和這個人費口舌不會有任何意義了。大順軍向這座著名的關城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當多爾袞的大軍到達城下時,這座關城已是岌岌可危。激戰已進行了一天一夜,大順軍的攻勢越來越猛,有的地方,已攻上了城牆。吳三桂焦急萬分,可是老謀深算的多爾袞卻一點也不著急。他望著吳三桂那神情焦慮的臉,不慌不忙地提出,吳三桂得先剃髮改服,他才能出兵。他還記著吳三桂那封慷慨激昂的信中裝出的那副大明忠臣的姿態。


吳三桂確實沒想到這一著。不過,他沒有猶豫片刻。不就是把頂發剃掉,腦後梳一條豬尾巴似的古怪辮子嗎?不就是穿上那身難看的蠻服嗎?他已經拋棄了帝國,拋棄了父母,拋棄了名譽,他還在乎這幾根頭髮嗎?!


在一片震天動地的喊殺聲中,吳三桂頭頂上的一縷縷頭髮,飄落到地上。


吳三桂的精神世界終於放棄了最後一點依託。不過這樣也好,現在心裡已經了無掛礙,他反倒獲得了解放,從此吳三桂可以任憑自己胸中的貪婪、慾念、仇恨,痛痛快快地肆意流淌!


多爾袞終於同意出兵了,吳三桂現在已經是他的掌中之物。不過,他依然從容不迫。為了保存八旗兵的實力,他命令吳三桂為先鋒出城去衝擊敵陣。這樣,既可以檢驗吳三桂的誠意,又能目睹大順軍的實力,以便他隨後實施有力的突擊。


吳三桂只能從命了。他現在覺得自己已經變成了一條狗,那麼,就像狗那樣地去賣命吧!


吳三桂的人馬出城了。四月二十二,從早上到晚上,他率領大軍衝鋒陷陣,連殺數十陣。


戰場上的吳三桂永遠是無與倫比的。只是現在,他只能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叛徒而已。


十一


法國傳教士白晉在他所著的《康熙帝傳》中說:「事實上,韃靼人(滿人)在征服帝國過程中,幾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而是漢人互相殘殺,加上漢人中最勇敢的人,反而為了滿洲人去反對他們本民族而戰。」


吳三桂就是這些「最勇敢」的漢人中「最傑出」的一個。事實上,在大清取得江山的過程當中,平西王吳三桂在所有的將軍中出力最多,功勞最大。一旦棄了道義信條,同胞的生命,在他眼裡就成了一具具成全自己功績的道具。出於一種特殊的心理,面對自己的同胞,他比滿洲人下手還黑,手段還殘暴。這裡面也許掩藏著這樣一個心理學的真實,那就是,這類舉動正是為了掩飾吳三桂內心的負罪感、恐懼感和痛苦。


四月二十三,山海關大戰後的第二天,吳襄在永平范家店被斬首。四月二十六,吳家滿門三十餘口在北京二條胡同被殺光。


雖然早已知道這樣的結局,但是當他面對眼前到處僵卧的親人屍體時,吳三桂還是受到了極大的心理刺激。親人的血,湮滅了他最後一絲猶豫和顧慮。他已心硬如鐵,沒有什麼可以再軟化他。從山海關之戰以後,他像發瘋一樣對李自成窮追不捨,終於在望都和真定之間追上了。一場昏天黑地的廝殺之後,李自成扔掉所有輜重婦女,狼狽逃走,陳圓圓終於又回到吳三桂手中。


這是吳三桂用一個家族的性命換來的女人。


擊潰了李自成,他馬不停蹄,他迎擊降清復叛的姜襄,鏖戰榆林叛將劉登樓,敗明宗室朱森釜於階州,敗農民軍將領王永強於同官,平定陝西,攻取四川,收復雲貴……他的馬蹄從關外一直踐踏到雲南,踏遍了大半個中國。沒有他的浴血奮戰,大清絕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奪取江山。這一系列戰役,許多是硬仗、惡仗、死仗。他曾多次陷入絕境,生死懸於一發,憑著不屈不撓的鬥志和運氣,他才一次次和死亡擦肩而過。吳三桂一生中最激烈的戰鬥是為滿洲人打的。為大清朝,他真的做到了捨生忘死。這一系列戰役充分反映了吳三桂作為一個軍人的傑出素質。從單純的軍事觀點看,許多戰役也許能成為軍事經典。吳三桂的判斷力、決斷力,意志品質的堅定性、持久性,戰略戰術上的創造性,在此過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雖然屢獲大捷,吳三桂並不敢居功自傲,仍然是每戰身先士卒,躬履行間,戰戰把頭別在腰帶上浴血搏殺。吳三桂知道,為大清作戰和為大明作戰不同,作為一名叛臣降將,他在滿洲人面前總有點伸不直腰,抬不起頭。他只有豁出性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忠勇,才能贏得清人的信任,才能在清朝的權貴中站穩腳跟。


順治十七年(1660),在為滿洲人賣了十七年命之後,吳三桂終於獲得了他的報酬,吳三桂被封藩雲南,位享人臣之極。


然而,雖然滿洲人授予他高官顯爵,吳三桂還是時時處處覺察到了他們的防範心理,覺察到了他們目光中隱藏著的一絲輕蔑和不信任。


誰讓他吳三桂是一個降臣呢!面對滿洲人那外松內緊的滿漢分野,對漢人將領處心積慮的提防措施,吳三桂並沒有過多的抱怨和憤懣。他天生是個行動人物而不是觀念人物,他不會讓這些沒有任何積極效果的情緒佔據他的理智空間,浪費他的心理能量。現實主義是吳三桂的堅定指南。他考慮的是如何採取下一個行動。


一二


吳三桂是追著永曆的足跡來到雲南的。


明朝雖亡,可是朱氏子孫一直沒有放棄恢復的努力。明朝的殘餘在江南又建立了南明政權,在帝國依然有著巨大的號召力。可惜這個小朝廷還是改不了窩裡斗的老毛病,成天價忙於爭權奪利,結果被清軍追得整日東逃西竄。追得南明的永曆皇帝經常是飢腸轆轆,卧不成眠,偶然討得一碗餌塊炒青菜,也要稱之為「大救駕」。最後,被追得走投無路,逃入了蠻荒炎熱的緬甸,才算保住了一條命。


看來永曆皇帝只能在緬甸無聲無息地死去了,滿洲人終於放下了那顆懸著的心。可吳三桂卻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只有擒殺永曆,才能徹底證明自己的忠心無二。


於是,吳三桂上書,要求入緬掃滅南明殘餘。順治皇帝認為沒有必要,南明竄入荒夷,不可能東山再起,就放他一馬吧。可吳三桂卻反覆懇求,提出所謂不滅永曆有「三患二難」,最後終於說得順治皇帝動了心。於是,吳三桂又率大軍踏上了為清廷效命的征程。


一個小小的緬甸怎能抵擋得住清朝的大軍,吳三桂的征程勢如破竹,把朱家子孫斬盡殺絕看來就要實現了。就在這時,他意外地收到了用綉著五爪盤龍的明黃緞子包著的一封書信,這是朱元璋的十三代孫永曆皇帝的親筆信。吳三桂不由心中一震。看著這落難王孫的筆跡,不知為什麼,他心裡湧起一股無法言說的複雜情緒。


那真是一篇極好的文章,極盡嬉笑怒罵之能事,卻又從容不迫,句句藏著機鋒卻又哀切婉轉。那也是一篇正統思想觀念的憤怒、茫然、沉痛的檄文。在吳三桂,在當時任何一個人看來,這封信字字大義凜然,句句鞭辟入裡,每個字都像火焰一樣燒灼著吳三桂的眼睛和心臟。他不能沒有觸動,這封信肯定會翻起他壓制在心底卻總是餘燼未熄的深深的負罪感,觸動他封存已久的良知。「將軍猶是世祿之裔,即不為仆憐,獨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獨不念二祖列宗乎?即不念二祖列宗,獨不念己之祖父乎?」「但思高皇帝櫛風沐雨之天下,猶不能貽留片地,以為將軍建功之所?將軍既取我室,又欲取我子,讀《鴟梟》之章,能不惻然於心乎?」字字句句,提示著吳三桂生存狀況的荒謬無依,提示著吳三桂的精神生命已被普遍價值觀放逐於荒蠻,提示著吳三桂靈魂在曠野中的無遮無蔽。


這封信只是讓吳三桂不舒服了那麼一陣而已,對大軍的前進步伐一點也沒影響。緬人在清軍的壓力之下,不得不獻出永曆。在接到這封信的第二天,吳三桂帶著幾名護衛,緩步走向永曆帝的居所。


在熱帶竹樓的厚厚屋棚之下,永曆帝面南而坐。他頭戴一頂馬鬃瓦楞帽,身穿一件純絹大袖的袍子,腰間束了一根黃絲帶。這個末代皇孫空頂著皇帝之名,終生逃亡,到處漂泊。不過畢竟是天潢貴胄,他儀錶偉岸,舉止端莊。他一動不動地坐在竹椅上,眼睛空空洞洞地看著前方。不知為什麼,吳三桂看見這個人,心跳忽然凌亂了,他越走越慢,在永曆帝幾步之外悄悄地停下了。


永曆帝見有人進來,輕聲問道:「何人?」


不知為什麼,吳三桂張張口,沒說出話來。永曆帝又問了一句:「來者何人?」


撲通一聲,吳三桂自己也沒想到,恍惚之中,他已經跪在這個年輕人的面前。


「你就是平西王吳三桂吧?」永曆依然輕輕地問。


吳三桂什麼也沒聽見,他只是恍惚見到這個酷似崇禎皇帝的年輕人臉上的疑問表情。他分辨不出他在說些什麼,只是機械地一連聲地應道:「是!」「是……」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聽清了永曆長嘆一聲:「說什麼都無益了!只是朕本是北人,想見到十二陵再死,這,你總能做到吧?」


他又勉強應了一聲。永曆輕輕向他揮揮手,讓他退去,他卻站不起身來,只好由衛士上來把他攙扶出去。


自這天以後,吳三桂再也沒有見過永曆。四個月之後,他不顧別人的反對,沒有把永曆押赴北京,而是在昆明城外的蓖子坡把他縊殺了。


一三


吳三桂不想再叛變了。他在雲南的日子過得挺不錯,他真的別無所求了。


他喜歡雲南這地方。這裡四季如春,天藍得一塵不染,和內地簡直是兩個世界。


這裡離遼東很遙遠,離北京也很遙遠,遠到似乎他可以將它們忘卻。這兩處埋藏了他那麼多複雜記憶的地方,他真希望能夠不再想起。


「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吳三桂現在所得到的,已經超過了他最奢侈的想望。現在,他是天下最富有、最有權力的人之一,雲南的幾千里土地上所有金帛子女都為他所有,在這裡,他可以為所欲為。人生一世,他還能有何求呢?


吳三桂已經五十二歲了,卻愈加裘馬清狂。昔日佔據了他全部情感世界的陳圓圓現在已不能享專房之寵,青春年少不再,他要抓緊剩下已經不多的時間恣意享受,盡情追歡,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對自己的巨大付出作出補償。不過,吳三桂畢竟是吳三桂。雖然嬉遊無度日日笙歌,可是在世人的眼裡,他卻仍是位賢明仁義的王爺。雖然跺一跺腳雲南都要抖一抖,可是他卻是一副寬厚長者的形象。平時和衷御下,和藹可親。與人計事,相對如家人父子。人有詰難,益喜與之交往。文武官員每以公事拜謁王府,府中必於規制之外,備飯款待。上至督撫,下至守令甚至小吏,逢年過節都能得到王爺的豐厚饋遺。巡撫袁懋功內召返京,吳三桂以十萬金相贈;繼任巡撫李天浴患病,他竟不居王爺的身份,親至府中視疾,以示眷勵之意。


凡是舊日上司或者朋友有求於他,不管多難,他必定盡心幫助。在遼東時,他曾隸屬於毛文龍部,入清之後,未相往來。然而,當毛氏的老僕從幾千里外的江浙趕到昆明,向他告訴失勢的毛家被將軍李強強佔之時,他親自出面,迫使李強退還了毛宅,還輸金謝罪。寧都曾應遴曾於吳三桂有恩,其子游滇,吳三桂以十四萬金相贈。


上上下下都知道王爺仁義誠厚,可是也都知道王爺曾經置父母性命於不顧,曾經追殺故主子孫以為功。當然這不關自己的事,吳三桂在朝在野,都混得明白,混得精神,所以到處收穫的都是畢恭畢敬和衷心服從。


可是,富可敵國位極人臣的吳三桂卻經常覺得有點什麼不對勁。他越是拚命作樂,越是覺得空虛無聊。「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每當此時,他總是一飲頹唐。他總是莫名其妙地心裡發虛,夜裡,經常在夢中驚醒,一夜無眠。


也許是一家三十多口屍橫遍地的場景總在他眼前浮動,也許是成千上萬的同胞的鮮血讓他難以淡忘,也許是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讓他難於安枕。


還有,那從遙遠的北京射過來的,閃爍莫測的目光。雖然他殫精竭慮地效忠,可是那些滿洲人似乎總是和他若有若無地保持著距離,熱情的外表下總似乎隱藏著深深的寒意……這種閃爍的目光,像是一把沉重而鋒利的劍懸在頭頂一樣,讓他時刻不安。


畢竟,他是個叛臣啊!


平西王爺開始信佛了,像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給雲南遍地的佛寺大量布施。他在府內設了多座禪堂,常常像個孤僧一樣長時間地打坐。他又在鳳鳴山上以前無古人的手筆用純銅鑄了一座佛寺,號稱「金殿」。


平西王爺不光信佛,凡是神仙,他都熱心討好。他重修了昆明的玉皇閣、老君殿、報國寺、西寺。在報國寺的眾佛之中,他又命人修了一尊奇怪的塑像,這尊塑像面容酷似吳三桂本人,「將巾,松花服色,錦邊,右手撫膝,左執卷,面左顧」。這個奇怪的佛像叫「西來尊者」。


可是,所有這些高大的殿宇,也不能遮蔽他那無家可歸的靈魂,不能阻擋一點災禍。吳三桂的宿命,正向他一步步走來。


一四


滿洲人對吳三桂失去信任,應該是從吳三桂親身入緬擒殺永曆的那一時刻起。


永曆帝那封信里的話,成了吳三桂命運的預言:「將軍自以為智,而適成其愚;自以為厚,而反覺其薄。」


順治皇帝可以理解吳三桂在命運的壓迫下屈辱地投靠,也可以用混合著欣賞與蔑視的眼光看著他拼盡心力在大江南北為他賣命。但是,當吳三桂為了進一步討好他而再一次撲向故主時,福臨不寒而慄了。吳三桂做得太過分了,過分得連被效忠的對象都有些難以接受。一條噬咬舊主來取悅新人的狗,能讓人放心嗎?一個沒有任何道德原則的人,可以為功,更可以為禍。


當吳三桂從緬甸回來,馬不停蹄地投入鎮壓雲南當地叛亂之時,順治十八年(1661),康熙皇帝即位了。


康熙皇帝基本上是在和平環境長大的,與從白山黑水走來的祖先不同,他接受的是正規而系統的漢文化教育。到了康熙這一代,愛新覺羅家族才真正弄明白了儒臣所說的天理人慾和世道人心的關係。出於內心的道德信條,他不能對吳三桂當初的投奔抱理解態度,對於吳三桂為大清天下立下的汗馬功勞,他也不存欣賞之意。對這位王爺的賣主求榮,他更是覺得無法接受。對這位功高權重的漢人王爺,他心底只有鄙薄、厭惡,還有深深的猜疑和不安。


親政不久的康熙皇帝在宮裡柱子上懸起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三藩」的名字。那是困擾他的首要問題。為了帝國的長治久安,他必須用倫理綱常來整合人心。而任用叛臣作為帝國藩籬實在是不可接受的現實。「三藩」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吳三桂。這個手握重兵的人是帝國內最大的危險因素。為了大清的江山萬無一失,必須解決這個人,而要解決這個人,首先必須解除他的兵權。要解除他的兵權,就得撤藩。在康熙看來:「『三藩』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


剛剛二十歲的康熙說干就干,康熙十二年(1673),撤藩的詔書送到了雲南。


對吳三桂來講,這確實是當頭一棒。雲南是他苦心經營準備留給子孫後代的。他為滿洲人打下了大半個中國,雲南這塊封地並非過厚的報酬。對此,吳三桂和順治之間有著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可是現在,剛剛即位的康熙皇帝卻要剝奪他用半生的出生入死肝腦塗地換來的這點報酬,未免太讓他吳三桂難以接受。


兵權就是吳三桂的命根子。像吳三桂這樣的叛臣,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失去了道義的保障。他的所作所為,使正人君子憤懣已久。而且,在軍政上層生存了這麼多年,他結交了許多朋友,也不可避免地樹了許多敵手。一旦失去兵權,吳三桂的身家性命就會受到嚴重威脅。朝里多少人對他虎視眈眈!他之所以到處橫行無礙,處處迎來滿面春風,還不是因為兵權在握!朝廷催促撤藩的詔令一道接一道,面對年輕氣盛的康熙皇帝一步步殺機畢現的舉動,他好像別無選擇了。吳三桂沒想到康熙會這樣薄情寡義,愛新覺羅家族會這樣過河拆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看來竟是千古通義,歷朝歷代,概莫能外。可是,吳三桂實在不想再叛變了,叛變並不是他的專利。他原想在滿洲人的庇護下,安安穩穩地終此一生。


幾乎所有的史學家都把「三藩」叛亂的罪責歸於吳三桂,我卻願意為他開脫。如果不是康熙帝對吳三桂個人品質的深刻反感,不是其人的年輕氣盛以及超越祖業的雄心所驅動,叛亂本可以避免。如果康熙皇帝再老成一些,再等待幾年,等已經六十二歲的吳三桂壽終正寢之後再採取措施,本可用和平手段解決「三藩」問題,對中國歷史造成的震動會小得多。


事實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九月撤藩詔下達之後,吳三桂經歷了長達兩個多月的猶豫彷徨。畢竟已經六十多歲了,吳三桂不再有當年「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銳氣。明明大勢已去,一向頭腦清楚的他還在幻想皇帝能收回成命。可是,身邊的幕僚們卻比他清醒,他們日夜攛掇他起兵。智囊方光琛的進言一針見血:「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籠中,烹飪由人矣!」


多年養尊處優的平西王,現在又一次落入焦躁痛苦的抉擇之中。他整夜失眠,動輒脾氣大發。轉眼到了歲末,宣詔的使臣又一次到了府中,平日溫文爾雅的吳王爺頭一次失去了自製。面對使臣的催問,開始還笑容可掬的他,竟一下子「赤頰大罵」起來,他指著欽差的鼻子吼道:


吾挈天下以與人,只此雲南是吾血掙。今汝貪污小奴,不容我住耶?!


起兵勢不可免了。只是,難道反叛竟是他的宿命?


六十二歲那年冬天的一個早晨,吳三桂又一次全身披掛。在練兵教場的鼓角齊鳴中,他縱馬疾馳,連發三箭皆中靶心。雖然已是花發滿巔,延陵將軍風采依然,還是那麼英武絕人!


吳三桂率領二十萬人馬又一次踏上了征程。一路上,風動塵生,殺氣襲人。


一五


起兵之初,形勢對吳三桂頗為有利。吳三桂手下的官兵都是百戰之銳,能征慣戰。在吳三桂的指揮下,他們很快就拿下了貴陽、長沙、岳州、成都、常德、衡州,一路克捷。所到之處,清軍望風披靡。


吳三桂又一次飲到了長江之水。他親臨常德指揮,陳重兵於長江南岸,擺出一副洶洶之勢。這時,吳軍士氣高漲,將領中有人主張立明朝後裔以收攬人心,有人主張疾行渡江全師北上,有人主張沿江東下,控扼江淮以絕南北糧道。可是吳三桂拒不表態。時間一天天過去,開始時勢如破竹的吳軍仍在長江南岸按兵不動。


吳三桂自有他的打算。他想通過這個舉動,向朝廷表明他並不是想真的反叛,他只是要保住自己應得的那份利益。他認為大軍的一路摧枯拉朽,足以嚇倒未經世事的小皇帝。他派人給朝廷送去奏章,請求停戰。同時,又轉託西藏的達賴喇嘛為他向朝廷「說情」,示以「裂土罷兵」之意。


他覺得自己的要求合情合理,康熙皇帝沒有理由不妥協。


但康熙皇帝比吳三桂想像的堅強許多。他身上有著吳三桂所最缺乏的東西:原則性。他並不認同吳三桂的邏輯。就在吳三桂按兵不動的同時,他正在緊張地調動軍隊,動員種種力量。當他初步站穩腳跟,調整好整個帝國應對危機的姿態後,他對吳三桂作出了回答:將吳三桂留質在京的長子吳應熊、長孫吳世霖處死,其餘在京子孫免死,入宮為奴。


至此,吳三桂的夢想才徹底破滅。他漸漸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了他的心頭,自己的一生有可能以徹徹底底的悲劇收場。在歷史大情節中摸爬滾打了一生的吳三桂,在晚年發覺了自己一生奮鬥的荒唐可笑。天下之大,竟然沒有一條留給他的路。自以為聰明一世,英雄一世,誰料竟是一直走在絕境的邊緣。家庭觀念極重的他在自己的愛子幼孫身上傾注了許多情感,垂暮之年的這一新的打擊,使他有些承受不了,「在人前不肯顯出,暗地裡哭,雲吃這一夥(指攛掇自己起兵的幕僚)虧了」。


退路已斷,吳軍只好再次發動攻勢。可是此時時機已失,清軍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形勢的力量畢竟大於人,吳三桂的大軍開始步履艱難了。在清兵以舉國之力奮力反撲之後,驍勇善戰的吳軍終於開始不斷品嘗失敗。戰局急轉直下,吳三桂一生中的最後一次賭博很快就失去了任何成功的一絲希望。


康熙十七年(1678),起兵五年之後,六十七歲的吳三桂在絕境中痛苦死去。


三年之後,叛軍余部被肅清。吳三桂的子孫後代被徹底殺光,包括襁褓中的嬰兒。


一六


在吳三桂發動叛亂之前七年,洪承疇死了。臨死的時候,他已經失去了權力。也許正是這點,使他能夠壽終正寢。在悼詞中,清廷慷慨地送給他許多美好的辭彙,說他「應天順時,通達大義,輔佐本朝成一統太平之業,而其文亦標名竹帛,勒勛鼎彝」。


然而,到了清朝中葉,天下已經平定,朝廷開始大力宣揚「臣節」。這位「勒勛鼎彝」的勛臣終於被政府列入《貳臣傳》,昔日的讚詞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是對他背叛君親的嚴厲指責和鋒利嘲諷。洪承疇終於以嗜利偷生不顧君臣大義的罪名,被釘在了道德審判台上。


一七


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朝最有福氣的大皇帝,康熙帝的孫子乾隆在出關祭祖的路途中,路過寧遠城。乾隆饒有興緻地觀看了寧遠城中這兩座漂亮的石牌坊,這位愛作詩的皇帝又寫了一首「御制詩」:


燧謹寒更烽候朝,鳩工何暇尚逍遙。若非華表留名姓,誰識元戎事兩朝?


(由於字數限制,本文略有刪節)

您可能感興趣

三藩之亂後果:吳三桂無處葬身,他被兵守陵230年
吳三桂寵姬陳圓圓最終去處在哪裡?
吳三桂反清失敗而死,陳圓圓命歸何處?
三藩之亂後果:吳三桂葬身無處,另一人卻被守陵230年!
吳三桂為紅顏不顧江山,紅顏魂歸何處?
吳三桂的後人有誰?吳三桂的最終結局
揭秘吳三桂竟為紅顏不顧江山:紅顏魂歸何處?
藩王吳三桂衝冠一怒 竟與陳圓圓無關?
李自成三次納降吳三桂,吳三桂是如何回應的?真是看不上農民軍啊
吳三桂的陵寢之謎!吳三桂的陵寢究竟在哪裡?
吳三桂的爵位是什麼?吳三桂稱帝過程,與張弘范之間什麼聯繫?
南明最後一個皇帝真的死於吳三桂之手嗎?
蔣介石:我不做吳三桂
朱由榔寫給吳三桂的信 吳三桂為什麼要殺永曆帝
朱由榔為何沒能逃出吳三桂手心?所立太子之死,竟也是吳三桂所為
陳圓圓墓:處於偏僻山寨,周圍住著吳三桂的後人
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真的被閹了嗎?
吳三桂為何讓兒媳守寡三十年?
揭秘吳三桂擁有的各種珍寶,反帝野心無處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