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1、梅花:中國文化精神的象徵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梅花是中國特產名花。我國人民自古用梅、愛梅、賞梅、吟梅、藝梅,對它有著深厚的民族感情。人們把松、竹、梅譽為「歲寒三友」,把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梅花不畏嚴寒,在冰中孕蕾,雪裡開花,早早地報道春天的到來。「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元·楊維禎)梅花這種「凌寒獨自開」的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品格和獨步早春的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堅強剛毅之偉大精神的象徵。中國歷史上的許多民族英雄、革命家、愛國志士都喜歡用梅花的形象、氣質來比擬自己的意志和胸懷,以梅花的性情和精神來象徵自己的品格和情操。


2、牡丹:國色天香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牡丹與梅花,兩者都是特產我國、久負盛譽的傳統名花。清代末年牡丹是中國的國花,辛亥革命後梅花是我國的國花,它們都登上過中國國花的寶座。現在,又有人提出把梅花、牡丹都作為我國的國花,以便讓祖國遍開姊妹花。由此足見它們在中國名花中居於平分秋色的首席地位了。然而,它們畢竟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如果說梅花重精神、風韻至上的話,那麼,牡丹就是憑天資,「國色天香」了。原產中國的牡丹,因其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洒,富麗堂皇,被尊為花中之王,歷來被中國人民視為富貴吉祥、繁榮幸福的象徵。


3、菊花:凌霜綻妍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每當秋風蕭瑟、百花開盡、萬木凋零的時節,在中國南北的庭院里,一種英姿挺秀、色彩艷麗、飄香吐蕊的花卉,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賞者,它就是世界聞名的中國傳統名花---菊花。它那傲霜餐露的特性,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勇敢、堅強之優秀品質的象徵。

相傳早在5000多年前的炎帝時代,神農氏就把菊花作為上等藥品了。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南陽酈縣有菊潭,飲其水者皆壽。」說的是當時中國的菊花就野生在山谷溪旁和水潭邊,潭水清香甘甜,當地居民飲了多能長壽。從此,人們都爭將菊花帶回,種在池邊、井旁,一年復一年,越傳越廣。所以菊花廣泛流傳於民間。


4、蘭花:空谷佳人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蘭花是我國古老而著名的花卉之一。它姿態秀美,芳香馥郁,古人譽為「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也有說「蘭之香蓋一國,可稱國香。」但中國人民愛蘭,不只是因為蘭花特別香的緣故,更在於它的品質高潔。

蘭花原來生長於深山幽谷之中,素有「空谷佳人」之譽。《家語》說:「孔子曰與善人交,如入藏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俱化。」蘭花「不因人而芳,不擇地而長」,被譽為正人君子。屈原受讒,一腔忠憤,終身佩著蘭花,以示反對姦邪。以後,人們歷來把溫馨、素雅的幽蘭作為高潔、堅貞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還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毫無疑問,蘭花有著濃郁的中國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深受人們喜愛。


5、月季:花中皇后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在奼紫嫣紅的百花園中,月季恐怕是最為人熟悉、最惹人喜愛的了。它那秀美的花容、艷麗的色彩、馥郁的芳香,常令人留連忘返,特別是它那「四季常開」的特性,更為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雅士贊詠。「花落花開無間斷,春來春去不相關;牡丹最貴惟春晚,芍藥雖繁只夏初;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佔四時春。」(宋·蘇東坡)宋代徐積則稱道:「誰言造物無遍處,獨遣春光住此中,葉里深藏雲外碧,枝頭常借日邊紅,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葉風,費盡主人歌與酒,不教閑卻賣花翁。」因此,月季被譽為「花中皇后」,成為大眾心目中的第一號名花,也是世界各國人民最喜歡的花卉之一。


6、杜鵑:花中西施


每逢農曆三四月間,伴隨著杜鵑鳥的啼叫,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便追趕著春姑娘的腳步而怒放了,映得滿山紅遍,紅得如霞似火。可這一花一鳥,為什麼都以「杜鵑」命名呢?要回答這一問題,就要追溯我國古代那一個哀怨凄婉的傳說。


周朝末年,蜀國國王杜宇在蜀稱帝,號望帝,後來,他把帝位讓給他的國相開明,自己隱居山中。他死後,蜀人很懷念他,說他的精魂化作了子規鳥,就稱子規鳥為杜鵑鳥。每當農曆三月的暮春,杜鵑鳥到處叫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的悲凄聲音。它啼得口角流血,那殷紅的鮮血化作了漫山遍野的映山紅花,於是,人們稱這種映山紅為杜鵑花。「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因此,在人們心裡積澱中,杜鵑鳥、杜鵑花都成了思鄉懷舊、哀怨傷感的意象。


今天,我們栽培的杜鵑花已遠不止這「杜鵑似血」的紅色品種,更有白、綠、粉、紫、朱、黃、鑲邊、嵌條等單色和複色,花型也不只是單瓣小喇叭,還有雙套、半重瓣、重瓣、花中有花等類型,鮮艷奪目,五彩繽紛,千姿百態,它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幸福關滿,喚起人們熱烈而美好的感情,因此,杜鵑花早已以這美好、吉祥的形象,登上了我國不少省、市「省花」、「市花」的寶座,有的城市還有杜鵑園、杜鵑廣場、杜鵑街道、杜鵑居委,足見我國人民對杜鵑花的厚愛。


7、山茶:不是尋常兒女花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山茶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早在唐、宋時代,山茶即已盛植於庭院,被視為花中珍品,以後歷代均有吟詠讚譽山茶花的詩篇。清朝的李漁在其著作《閑情偶寄》中曾如此描述過山茶花:「花之最不耐開,一開輒盡者,桂與玉蘭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開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猶不及山茶;榴葉經霜即脫,山茶戴雪而榮。則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歷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又況種類極多,由淺紅以至深紅,無一不備。其淺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鶴頂之朱,可謂極淺深濃淡之致,而無一毫遺憾者矣。得此花一二本,可抵群花數十本。」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山茶的讚美之情,山茶的花期之長、品格之堅、種類之繁、花色之艷,其綜合性狀獨冠群芳。


8、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在1990年北京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上,那一曲大型的「荷花舞」,使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千千萬萬個海內外觀眾都沉醉在中國民族舞蹈那優美、動人的藝術氛困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不僅以這種特有的高尚品德博得了許許多多古今詩人、畫家以及其他名人高士、平民百姓的極力推崇,而且,它那白藕扎入泥里,花、葉挺出水面的質樸無華,也備受人們的深深讚美。可以說,荷的精神早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


9、桂花:芳根原本在月宮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中秋月明、天清露冷、百卉凋零之際,庭前屋後、公園綠地的桂花便一樹樹地盛開了。「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健)在這空氣中浸潤著甜甜的桂花香味的中秋之夜,這冷露,這月色,這花香……周圍環境中那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的澄靜素潔,清新幽遠。花好月圓,良辰美景,最能觸發離情,引人遐想……


「樹乃月中之樹,香亦天上之香。」中國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被我國人民聯繫在一起編織出膾炙人口的優美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太平御覽》卷九五七中就引載了《淮南子》「月中有桂樹」的說法。唐代小說中的吳剛伐桂之說,更是我國民間流傳甚廣的美談。段成式《酉陽雜俎·無咫》載:「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將桂花與月宮、嫦娥、吳剛聯繫在一起,故頗富神秘傳奇的色彩,使世人無不心嚮往之。唐代宋之問《靈隱寺》詩云:「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吟誦的就是此事,而成為千古名句。


10、水仙:凌波仙子

十大名花的文化內涵



說起水仙,人們就會想到這一家族的許多成員,如花色鮮黃的丁香水仙、花邊紅色的紅口水仙、花冠似喇叭的喇叭水仙等,但這些種類都是原產歐洲的「洋水仙」。而我國民間廣為流行的清供佳品水仙花,則是原產我國浙江、福建、台灣等地的中國水仙,它是南歐水仙的一個變種。


中國水仙的美名很多。因其一柄直立的花莖上有花4~8朵,故屬「多花水仙」類。水仙花的花被裂片乳白色,副花冠淺杯狀,鵝黃色,因而有「金盞銀台」之稱。但中國水仙最通俗的名稱就叫「水仙」,《百花藏譜》說:「因花性好水,故名水仙。」如果說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話,那麼水仙更是聖潔的花,因為它在清水中便可生長、發芽、抽莖、開花,而根本不與淤泥為伍。水仙花色乳白,清新高潔,淡雅幽香,沁人肺腑,點綴書案窗檯十分典雅。特別是只要掌握水養的時間,便使水仙的花期隨人所願,在元旦、春節或是元宵之夜開放,水仙就更惹人喜愛了。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十大文化名樓
影響世界的中國十大文化瑰寶排名
袁大頭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文化-四大名扇
中國四大名著中的茶文化
吉大第十二屆國際文化節 千餘名留學生展示異域風情
「花語文化」大麗花花語、栽培歷史、文化和傳說
美國十大文化偶像
花文化——桂花的歷史典故
大麗花花語、栽培歷史、文化和傳說
中國文化史上的十大聖人
茶文化丨中國十大喝茶禮儀
江西九江十大歷史名人,多民族英雄 文化巨匠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印章文化,爆贊!
紫砂壺文化傳承的十大益處
有文化的十二個月
淺談蘭花的內涵文化
大美而宜居:電影之外的歷史文化名城鎌倉
流传千古的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