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最早的叉是一種由生產工具演化出現的兵器,遠古時代的原始人在打獵捕魚活動中已開始使用木製魚叉(也有骨製版)捕魚。隨著社會進步、人類戰爭的頻繁爆發和不斷升級,各種能搏殺的生產工具都會被當做實戰兵器用於戰爭,這樣,隨著叉在戰爭中的不斷使用完善,其功能也逐漸由最初單純的生產工具生產特性轉變為武器所必備的實戰特性。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現代文明社會的偏僻角落還有土著始終使用原始魚叉捕魚


叉作為制式軍械最早配備軍隊的時間起源現在已很難考證了,但從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所載:漁民出身的阮氏三雄、浪里白條張順所用的魚叉;獵戶出身的解珍、解寶兩兄弟所用的鋼叉;軍人出身的中箭虎丁得孫所用的飛叉等不僅能用來捕魚捕虎外,也用其戰爭作戰的記述來看,早在宋元時期,叉就已成為很具實戰性的戰爭利器了。《大明會典》中就有:「國初軍器局造…馬軍叉…」的記載,這表明,在明初時叉已作為制式兵器由國家軍械生產部門成批生產了。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水滸傳梁山好漢—中箭虎丁得孫使用飛叉


現在所見古人留下的鐵叉多為中刃長、兩側刃短的「山」字形結構,兼具刺、擋、挑、崩等作戰功能,即今天所見的虎叉。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水滸傳梁山好漢阮氏三雄使用魚叉

叉也有大小之分,小者又叫稱馬叉(騎兵專用),橫寬一般在30厘米以下,兩側刃多與中刃平行或略往外撇,並「銎傳鐵盤三,相擊作聲」(詳見清代《皇朝禮器圖式》對綠營馬叉的記載)。據明代的《武備志》所載:「馬叉者,上可叉人,下可叉馬。」可見其威力大、功能齊全、作戰效果好的特點。大叉的橫寬一般是在40厘米以上,兩側刃多向內彎,形如月牙,下面接木杆的套筒也多不設鐵碟片,獵戶多用於捕捉猛獸,故叫虎叉,或叫三頭(股)叉。明代也將這種大叉叫做鎲鈀。與小叉相比,其威力更大,殺傷力更強。但叉的尺寸無論大小都深受明軍的喜愛,不僅在明代很流行,至清代仍被大量製作和使用。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水滸傳梁山好漢浪里白條張順使用五股魚叉


叉除了用了實戰外,還兼具儀仗軍禮儀的功能,特別是大叉,由於外形氣勢磅礴,常被用來作為儀仗之器使用(其地位相當北京天安門儀仗軍所用的儀仗槍械)。即使在清末火器盛行,冷兵器基本已退出來清兵制式裝備的情況下,在高級官員觀禮行儀仗及重要慶典活動中,依然能見到它的身影。而小叉則在民間較為流行,江湖天橋藝人多用耍馬叉作為賣藝的主要表演項目。為增加表演的精彩性,演出用的叉頭縮短,銎上鐵盤較大,以提高舞動時的聲響吸引更多觀眾,又從安全形度出發,將叉的中刃長度縮短,刃鋒磨鈍。這樣叉又成了馬戲表演用的道具。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現代人還原古人使用的虎叉,又名牛角叉


大虎叉的升級加強增重版本正是鎲鈀,根據明代《武備志》對鎲鈀的描述:上用利刃,橫以變股,刃有兩鋒,中有一嵴,造法須分嵴平磨,如磨刀法,兩刃自嵴平減至鋒,其鋒乃利,日久不禿,中鋒頭之下庫,可容核桃,則安於木杪,乃不折損,仍用一釘關之。可見是在山型大虎叉上面兩邊叉刃上可以開鑿眼嵌裝上鐵制鈀齒,用以增重、增強鉤啄的殺傷力,也可卸下或乾脆不裝上,那是為了騎馬振顫時減少帶齒鎲鈀上的鈀齒鉤啄對騎兵和戰馬的危險而有意為之。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電影《諸神之怒》希臘神話的冥王哈迪斯使用神兵——雙股叉


鎲鈀在明代很常見,那正是明軍對付日本倭寇日本刀的有效攻守冷兵器之一。明代鄭若曾《籌海圖編》卷十三記有:「此器自倭患時使用,在閩、粵、川、貴、雲、湖皆舊有之,而制不同,乃軍中最利者。」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電影《諸神之怒》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冬(右)手持三叉戟實際上是漁民大魚叉


由此可見鎲鈀是明軍的正式裝備用於對付倭寇,「鈀」通「耙」,耙是古代農民用來翻地的農具,耙上的耙齒鋒利似釘,攻擊性強,也兼有兵器的作用。耙齒嵌裝在虎叉叉刃上形成多方向鉤啄砸擊殺傷力,中間叉頭換上長矛頭增強刺扎殺傷力,這樣虎叉與耙齒、長矛三者結合一起形成了虎叉的升級增強版——鎲鈀。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天橋藝人表演耍馬叉


隋唐英雄傳第三條好漢宇文成都使用重達320斤的長柄虎叉兵器叫鳳翅鎦金鎲,也是虎叉的升級變異增強版本,因為這兵器外表是鍍金,故叫鎦金,鳳翅鎦金鎲的兩邊叉刃嵌裝上鈀齒外展形如鳳凰翅膀展翅因此得名鳳翅鎦金鎲,該鎲具備了多種戰術攻擊功能:可當長型打擊鈍器打砸掃清一切障礙;可當矛槍猛扎刺穿敵人盔甲;又可暫充盾牌擋具能格擋敵人各種兵器攻擊,是一個非常難以對付的兵器,唯一要求是持鎲者必須力大無窮,才可拿得動鳳翅鎦金鎲揮舞猛刺。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影視作品《隋唐英雄傳》第三條好漢—宇文成都手持鳳翅鎦金鎲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隋唐英雄傳》中的鳳翅鎦金鎲細節


還有一種袖珍迷你版短叉:中柄多是圓柱形或多稜柱形,叉頭有點穴為主的圓頭或刺殺為主的尖頭。叉柄兩側橫架有向上的旁枝或兩側沒有向上旁枝作為護柄,通常作戰時雙手各持一支,由於該短叉總長度為一尺左右,顧思名義故又稱為「雙鐵尺」,操作時可正持或反手持。鐵尺的橫架旁枝多用于格擋時卡住對方的兵器以便捅刺或點穴,因此對付刀劍或長柄兵器近戰時有較大的優勢。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古人留下的古代雙鐵尺——日本浪人叉的原形


雙鐵尺最早起源於唐宋時期,為我國衙役捕快的常用武器,易於攜帶,可暗藏於腰後不被旁人發現,在武俠小說中為普通捕快抓捕罪犯的標準裝備。現在還見於雙鐵尺現在於世,多在廣東、福建客家潮汕、川渝、湖南株洲、湘西一帶作為武術表演器械還很流行。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電影《夜魔俠》中艾麗卡手持浪人叉


16世紀初中國的雙鐵尺經海上貿易從琉球島國傳入日本扶桑後,自從日本江戶幕府發布禁兵令,規定惟武士階級可以佩帶刀後,這樣從琉球引進的中國鐵尺又成了日本浪人們自衛用的極佳武器。因為系浪人所用,故在日本民間改稱為浪人叉(Sai),日本官方正式稱呼為釵或十字釵,即琉球三叉刺。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忍者神龜使用浪人叉


浪人叉外觀設計跟中國雙鐵尺是大同小異,橫架兩端還是向上的樣子用以格擋,只是持叉柄末端加上鎚頭或尖頭,用於加強持叉柄直拳反擊的破壞力,浪人叉外觀設計是針對刀劍、長柄兵器的,浪人叉向上的兩橫架貼近敵人兵器用于格擋卡住,然後儘力扳卡用以折斷敵人刀劍、長柄兵器。若是敵人兵器皮實扳折不斷的話,還可一手緊緊扳卡住敵人兵器,另一手持此叉猛刺敵人軀體要害處,迫使敵人防禦或撤棄自己的冷兵器避免被刺中。由此可見浪人叉是攻守兼備、殺傷力極大的貼身近戰雙器械冷兵器,又因其浪人叉製作原料來源容易和加工方便,現在日本還是很流行的。

兵器中的異類-叉的前生今世



電影《艾麗卡》美女珍妮弗·迦納雙手持浪人叉力戰敵人場景


儘管現在國內已是和平年代,很少見到叉兵,但叉還是現於西方餐具刀叉之中,西方人進食時正是用餐刀切割分離食物、餐叉叉住食物送入口中,該進食舉止方式意喻很明顯,就是野蠻加以暴力解決一切事務,具有攻擊性和侵略性。而在中國進食的餐具正是一雙筷子,通過用筷夾攝進食,舉止文明優雅。足以證明我國大中華是天朝上國。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黃藥師。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刀劍交流-鑄劍師老沈(LQLSSFB)關於我們-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揭秘欧洲神话里的十大上古神兵
名刃的誕生-日本刀千年變臉史
日本刀的鄙視鏈:收藏軍刀的都是「人傻錢多」
探秘明朝的山地僱傭軍:毛葫蘆軍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異類人的奇異生活
風花雪月中的「異類」:反映民生艱辛的詩詞
倫敦時裝周Pam Hogg秀場:搖滾女皇心中的奇幻異類世界
地球上10大最異類的動物,四條腿走路的鴨子,傳說中的雙頭蛇
曉組織中絕對的異類——邪神教飛段
喵星人中的異類,傳說中的四耳貓,就像萌萌噠小惡魔
這個設計師和他的作品,屬於全世界的「異類」
美國的異類人
歷史前十當中,科比是否屬於異類?
品牌 房地產的異類
周星馳片中的異類,曾經古典美女如今卻變醜角
翡翠手鐲中的異類:黑色的翡翠手鐲
異類、沒興趣和異性相處的幾個星座
品牌|房地產的異類
新一代戰術攻擊機中的一個異類。
生為異類,何去何從?
奇葩的外形設計,世界最後一款沒有炮塔的坦克堪稱異類
倫敦馬拉松:六大滿貫中的異類
魅族PRO 7評測:另類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