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1年夏,斯大林為何對德軍的侵犯守口如瓶?

1941年夏,斯大林為何對德軍的侵犯守口如瓶?

>1941年夏,斯大林為何對德軍的侵犯守口如瓶?

衛國戰爭(資料圖)


本文原載於《同舟共進》2012年第2期,原標題為「1941年夏蘇軍慘敗的不解之謎」


嚴秀老先生曾撰文談及發生在1941年的咄咄怪事:希特勒全面進攻蘇聯的前一周,蘇聯塔斯社正式發表聲明,稱 德國 決不會進攻蘇聯,且言之鑿鑿。以下是1941年6月14日延安《解放日報》刊登的聲明(有刪節):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十三日電〕…… 英國 及外國報紙開始盛傳下列謠言:「蘇德行將開戰」…… 謠言中堅稱……德國開始在蘇聯邊境集中軍隊,意在進攻蘇聯…… 謠言堅稱蘇聯方面開始加緊準備對德作戰,並集中軍隊於德國邊境…… 塔斯社奉命發表聲明如下:第一,德國並未對蘇聯提出任何要求及建議締結任何新協定。鑒於此,蘇聯方面認為此種謂德國意圖撕毀條約,進攻蘇聯之謠言,全無根據。至於將德國分遣隊由巴爾幹調赴德國東部及東北部(現正調動中)與其他動機聯繫,對蘇德關係並無意義。第三,蘇聯根據其和平政策,遵守並願遵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文,故謠言所謂蘇聯準備進攻德國一節為偽造與挑撥。第四,紅軍後備軍之露營訓練,以及行將到來之演習,除意在訓練後備軍而外,別無其他目標,故認為紅軍此舉為仇視德國一節,其荒謬程度固無待言。


然而,希特勒也明白斯大林可能從西邊對德國發動突然襲擊,於是德國也決定採取保護措施:蘇聯軍隊和軍事裝備均應通過鐵路、河流和運河轉移,不得攜帶彈藥(彈藥另行運送),軍事裝備須拆卸部分設備(如去掉火炮瞄準器,瞄準器隨後運送),不得加滿油料(僅灌上坦克或汽車上下鐵路站台或駁船所需的油料)等。1941年6月20日,蘇聯軍隊就是這樣開始運往北海的。


與此同時,蘇方也按照同樣的條件開始將德軍運往中東。然而,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國空軍卻向乘坐火車在蘇聯領土上行進的德國部隊,以及蘇聯機場上停放的德國空軍飛機投放彈藥和油料。因此戰爭的第一天,蘇聯後方出現了不計其數的「德國空降兵」,天空中出現了塗有紅五星標記的德國飛機(根據協議帶有這種標記即可暢通無阻)。而開始轉移和準備轉移的蘇聯邊境部隊,在戰爭的第一天即失去了戰鬥能力——因為沒有彈藥和燃料。這成了蘇聯紅軍1941年6月22日遭遇意外慘禍的主要原因。


在此次大運送行動的準備階段,蘇方採取了前所未有的保密措施,不僅限於信息方面(聞所未聞的綜合假情報),而且包括設備方面。蘇聯的列車編組本應在蘇聯境內行進的,後改為在歐洲寬度的鐵軌上行進,以免轉載或者到邊界更換輪對。對德國的列車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儘管如此,英國首相丘吉爾還是獲悉了德蘇正密謀策劃針對英國的聯合行動,立即責成英國偵察機關將希特勒的黨內副手魯道夫?赫斯誘騙(也許甚至是綁架)到英國。在赫斯的幫助下,丘吉爾說服希特勒相信斯大林正在準備襲擊德軍,並且同希特勒商定英德兩國於1941年6月22日凌晨聯手對蘇聯發動襲擊。然而真到那一天,丘吉爾又欺騙了希特勒,並且宣布全力支持蘇聯。結果,1941年6月22日德國單槍匹馬地對俄作戰(違背了「鐵血宰相」俾斯麥「切勿同俄國作戰」的遺訓),而且是在兩條戰線上作戰(違背了一戰統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切勿在兩條戰線上作戰」的遺訓),這就意味著德國必敗無疑。


乍一看,德蘇進攻大英帝國之說似乎離奇古怪。然而作者十分仔細地對大量文獻和回憶錄進行了分析,他彷彿是在用馬賽克碎片恢復整個畫面。誠然,其中尚有不少模糊之處。俄國國防部衛國戰爭期間的全部文件均已解密,但外交部、偵察機關和蘇共中央政治局的文件尚未見世,而1941年6月22日以前的文件可能在相當長時間內處於保密狀態。作者對於戰爭前夕斯大林和蘇聯軍隊的種種怪異行為,作出了合乎邏輯的解釋,同時也揭開了若干諱莫如深的歷史事件的神秘面紗。他在書中援引了足以證明他的結論的重要事實,現列舉幾則如下:


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平生第一次親自前往車站送別外國客人—— 日本 外長松岡。而且第一次擁抱外國客人。最讓人驚奇的是,他一把摟住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伯爵的肩膀,說:「我們還得做朋友,您現在應該全力以赴!」還同德國駐蘇武官克列布斯緊緊握手,說道:「我和您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朋友。」


1941年5月5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招待會上向軍事院校畢業生髮表講話。講話中沒有提到敵人是誰,卻突然宣稱蘇聯將要進行的不是防衛性戰爭,而是進攻性戰爭,全國已經為此做好準備。宴會進行中,他還打斷炮兵學院院長西夫科夫將軍提議為和平(「為愛好和平的政策」)乾杯的祝酒詞,提議「為戰爭」和「在戰爭中獲勝」乾杯。


1942年2月20~27日,在德軍佔領的姆岑斯克市舉行了蘇德兩國偵察機關最高代表的會晤,主題是立即簽訂和約(類似1918年的布列斯特和約)。斯大林為蘇聯代表團團長。外交部第一副部長梅爾庫洛夫所起草的建議提綱第三條中赫然寫道:在部隊轉移之後,蘇聯武裝部隊將在1943年年底前準備同德國武裝力量開始針對英美兩國的聯合軍事行動。

1941年5月14日,希特勒在致斯大林的密信中說,準備從6月15日~20日開始將部隊從蘇聯邊境往西運送的工作,密信最後說:如遇我手下將軍之挑釁行為未能避免,務請保持克制,切勿採取反擊行動,務請通過您所知曉之聯繫渠道告我。只有如此,方可達致我與您明確商定之共同目標。


作者認為,斯大林之所以擔心挑釁、呼籲克制以及禁止在發生衝突時採取反擊行動,都是這封密信在起作用。斯大林不折不扣地履行了他對希特勒的承諾,於是1941年6月22日,戰局出現了一邊倒的趨勢。德軍的轟炸於凌晨4時開始,德國大使於3:30至4:45之間向莫洛托夫遞交宣戰備忘錄,戈培爾於6:30通過廣播向德國人民朗讀希特勒關於戰爭開始的文告,里賓特洛甫於7:00召開記者招待會,並向全球轉播,蘇聯卻遲至中午12:15才向蘇聯人民宣布德國入侵。


儘管蘇德聯手攻打英國一事屬於絕密,但從當時留下的文獻中仍可找到蛛絲馬跡。例如1941年6月16日蘇軍總參謀長朱可夫在致航空工業部部長的便函中這樣寫道:


為了充分供給國防人民委員部空降兵部隊,[19]41—42年必須提供如下數量的滑翔機:


1941年:一、5座陸地滑翔機500架。二、11座陸地滑翔機1000架。三、11座水上滑翔機200架。四、20座陸地滑翔機300架。

1941年共2000架。


1942年……


從中可以看出,蘇軍當時正在積極為通過巨大的水路障礙作準備。


平心而論,亞歷山大?奧索金這本書的確引起了很大轟動,他提出的假說也似乎證據充分,值得重視。但畢竟年代久遠,當事人早已作古,有關檔案又未完全解密,無法提供蘇德聯手攻打英國之確鑿證據,因此這一假說還不能完全讓人信服。儘管如此,作者畢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以及大量的珍貴資料,讓讀者可以重新審視70年前那場不該發生的慘劇,並從中得出結論。

您可能感興趣

1941年德軍兵臨城下的莫斯科
1941年的這天,丘吉爾、斯大林、戴高樂同時笑了,為何?
九十八軍軍長武士敏殉國中條山,1941年10月4日,鄭州淪陷
1941年日軍絕密計劃:暗殺彭德懷!
1941年戴笠如何誤了蔣介石對林彪的拉攏計劃
T-34帶來的噩夢:1941年初損失急劇上升的德軍坦克部隊
1941年,匈牙利驃騎兵入侵南斯拉夫
1941年,斯大林下達一道命令,使100多萬蘇軍瞬間叛變投敵
1941年,總是被德軍圍觀的KV-2重型坦克
1941年,550多萬德軍進攻蘇聯,日本為何沒有北上助戰?
1941年,有哪些原因的結合,推遲了550萬德軍進攻蘇聯?
1941年寒冬之前,東線德軍的「傲嬌鏡頭」
1941年,沒有那2個月的延誤,400萬德軍究竟能否拿下蘇聯
蘇軍軍事歷史重演-戰鬥在涅夫斯基,1941年秋天
抗戰密史:1941年日軍如何密謀刺殺彭德懷總司令
來自英倫三島的復仇者:1941年對德國實施轟炸的「曼徹斯特」
代號巴巴羅薩: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一天!
二戰1941年後德國打1000次勝仗都必然滅亡,不需諾曼底!
1941年斯大林簽署的一道命令,導致蘇軍超過百萬士兵叛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