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媲美岳飛的大明戰神,若他在,後金敢眺望山海關否?!

媲美岳飛的大明戰神,若他在,後金敢眺望山海關否?!

明朝中後期神宗萬曆在位時,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掃中期以後朝野凋敝的景象,呈中興之氣。


萬曆年間,有大的對外戰爭3次,史稱「萬曆三大征」,分別是平蒙古哱拜的寧夏之役,抗擊倭軍入朝的朝鮮之役,平苗疆土司的播州之役。這其中湧現出一位極為優秀的軍事天才,他就是明朝遼東總兵李如松。媲美岳飛的大明戰神,若他在,後金敢眺望山海關否?!


李如松(生於1549年,卒於1598年),遼東鐵嶺衛人。他老爸李成梁也是一位出色的將領,可稱的上是真正的「將門有將」,跟現在的上將兒子當少將可不一樣。

李成梁鎮守遼東近三十年,在遼東風頭遠超同期東南的戚繼光。他一手打造出遼東鐵騎,數次大敗蒙古、女真各酋長勢力。使得北方各游牧民族聞李成梁之名便不敢犯境。遼東出現前所未有之安定。《明史》評述「武功之盛,兩百年來所未有」。


老子厲害,兒子也不遑多讓,李如松雖然是正宗的官二代,但是絕對不是拼爹上位,他自幼熟悉軍事,開始確實是靠爹擔任指揮同知,但到後來屢立戰功,被封為神機營右副將,一直再到山西總兵,靠的可都是自己的真本事。


李如松打仗,是真正的有勇有謀,武略兼備。這一點在寧夏之役體現的淋漓盡致。


哱拜判亂,李如松當仁不讓成為平判總司令(寧夏總兵,總領宣府、遼東、山西諸軍),李如松率軍圍城,判軍堅守不戰,李如松作勢挖水溝要水攻,叛軍大驚,數騎突圍去搬救兵,而實際上,這一切都在李如松的預料中,他的計策就是要圍城打援。

等到數萬援軍趕來,他又表現出自己的另一面,那就是勇猛。他親自上陣,衝鋒在前,在他的帶領下,援軍被擊潰。


隨後在商量最後的攻擊方向時,所有將領都主張攻北關。而李如松卻出人意料的下令攻南關,兵者,詭道也。寧夏之亂平定。李如松對有勇有謀做了最好的詮釋。媲美岳飛的大明戰神,若他在,後金敢眺望山海關否?! 抗倭援朝中的遼東鐵騎


此後李如松馬不停蹄從西北被調到東北,領東征提督,抗倭援朝。並取得平壤大捷,擊退倭軍大部,收復朝鮮八道。不過在這次朝鮮之役中,李如松表現出他輕敵大意的毛病,在碧蹄館之役中,中了倭軍埋伏,差點戰死。這為了幾年後戰死埋下了伏筆。


李如松由於卓越的戰功,加封太子太保,後又升遼東總兵,繼承他父親的榮光,鎮守遼東。1598年,在與蒙古韃靼部落交戰時,在一次戰鬥中,他輕敵大意,率3000輕騎追擊敵人,不料與數萬敵人遭遇,最終戰死。為國捐軀。


客觀的說,李如松其人,不善交際,為人粗魯。但是,作為一個軍人,作為一個大明的將領,他無愧於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他是一個智勇雙全,英勇無畏的軍人。就保境安民,守衛邊疆來說,其功績絲毫不亞於衛青、岳飛等人。真可堪「民族英雄」四個字。媲美岳飛的大明戰神,若他在,後金敢眺望山海關否?! 英雄不該被忘記

李氏父子在世時,努爾哈赤不敢造次,等到他二人故去,努爾哈赤便如脫韁之野馬,自由馳騁。倘若李如松不是五十而亡,二十年後的薩爾滸,即便七十高齡,哪怕卧病在床,相信李如松面對國家的召喚,捨命亦會對家丁言:「扶我起來,牽我戰馬,取我刀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假如指揮薩爾滸之戰的不是無用的楊鎬,等待女真人的,還會是洞開的城門嗎?假如李如松尚在,後金還敢眺望山海關否?!


歷史容不得假設,歷史的大潮也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改變的,所謂積重難返,即便李如松在世,想必也不能挽將傾之大廈。


只不過,對如岳飛、李如松這等大英雄,我們總願意設想,他們能夠做出些特別的事情。挽救危亡的民族,即便,這些只是設想。

您可能感興趣

導演王晶終於對戰狼2發話了,他一語雙關否定了戰狼2和泰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