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游擊戰需要常換駐地,而駐地選址並非隨意,一條鐵規必遵守
今天老師為大家講一個關於八路軍的故事。
說起八路軍,大家一定不陌生。1937年7月7日,抗戰全面爆發,出於對全國抗戰的考慮,也為了應對山西日趨緊張的戰爭局勢,蔣介石任命閻錫山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指揮晉、綏、察三省所有部隊。在此區域內的晉綏軍改編為第六、第七兩個集團軍。同時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三個師:第115師、第120師、第129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八路軍曾在抗日戰爭中參與太原會戰、在日本佔領區內發動游擊戰,設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抗戰爆發後,八路軍下轄的三個師積極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有效的阻擊與摧毀了日軍的交通線與補給線。在八路軍的游擊戰中,最為著名的要算是林彪在平型關指揮的平型關大捷了。關於這段歷史,大家可以參考老師很久以前寫過的一篇文章。
平日3發是標配 但為這場戰鬥 八路軍戰士每人裝備100發子彈
上圖為麻田八路軍總部
大家要知道,八路軍的裝備遠遠不如日軍,所以在進行游擊戰時,八路軍各部隊的駐地需要經常移動,八路軍的三個師為了躲避日本人的正面進攻,不斷在太行山區變換駐地,但在選擇駐地時,並非是盲目隨意、沒有章法,其中有一條規矩必須要遵守,根據129師師長劉伯承的回憶:八路軍各部隊駐地的地點總是設在騎馬一天之內可以趕到八路軍總部的地方,因為只有這樣,各部隊的領導人才能及時的參加在總部召開的會議。
正是有了這樣周密的安排,使得八路軍的行動靈活機動卻又不失章法,在面對裝備遠強於自己的日軍,八路軍開展游擊戰,集中兵力向那些未控制城市和交通幹線而分散駐紮在各地的小股日軍發起攻擊,在廣闊的三晉大地上書寫的輝煌的戰績篇章。






※一個非洲小國,「攻擊」法國空軍駐地,結果僅存的幾架戰機全報廢
※出門在外的你選對駐地才最重要!
※一張地圖看懂美軍駐地遍布全球,一旦開打就很難撤軍
※戰鬥精神最強的特種部隊,肚破腸流還能奔襲返回駐地!
※抗戰中,重慶原來還是韓國政府的駐地
※走進神秘的武警駐地,鏡頭下武警戰士的一天
※敘俄聯軍突襲恐怖組織駐地,抓獲數名頭目,美方竟要花重金交換?
※陌生又熟悉的駐地,讓我看你一眼再離開
※它不只一次邀請中國在此設立軍事駐地,卻次次被拒絕
※他到毛主席駐地「半日游」,激動得不能入睡,更決心要保衛延安!
※美軍海外基地這麼燒錢,那經費是由駐地國家給還是自己掏腰包呢?
※解放戰爭,毛主席為什麼將中央駐地選在西柏坡?
※抗戰時期一連長在駐地對保長驕橫跋扈,沒想到保長的來頭大得嚇人
※剛移防到新駐地,這個旅的官兵就走上街頭……
※馬雲八年後的蔥,是電商入駐地產建立新規則的前奏,哪些大佬會中槍?
※地表最強,中國五大陸軍機關駐地!
※軍人丈夫去了新駐地,但你從未走出我們的心裡!
※抗戰時期一位連長在駐地橫加指責,結果碰到了時任保長的馮玉祥
※震驚,這十八個人夜襲美軍的駐地居然毫髮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