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段祺瑞,一個懂得以民為本,堅持言論自由的總理

段祺瑞,一個懂得以民為本,堅持言論自由的總理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被國內的幾個組織給弄得「烏煙瘴氣」,還因此被叫成「北洋政府」。


看到「北洋政府」,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軍閥,想到軍閥就會想到混戰,想到混戰就會想到百姓的日子不好過。所以都覺得北洋政府不好,一天到晚的混戰。可是想想中國近代史,混戰什麼時候停止過?


「北洋政府」其實就是國民黨執政管理時期,「北洋政府」是中國100年來最好的政府,「北洋政府」管理中國期間,言論自由,文章也能隨心所欲的寫,一些好的制度也在推行。只不過因為一件事就這樣垮台了。

1926年3月18日,是中國近代史上陰暗的一天。魯迅稱這一天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這一天,「北洋政府」在街上遊行的隊伍中,殺害了47名示威的人。這也是怪當時的政府執政能力弱,一邊是軍閥混戰,另一邊蘇聯還在煽動,才有了這起慘案。

段祺瑞,一個懂得以民為本,堅持言論自由的總理



3.18這起慘案是「北洋政府」犯下的彌天大罪,儘管犯下了如此罪行,當時的執政主席段祺瑞不管做了多少對與錯的事,在這件事上他的態度讓他在歷史上名留青史。

殺了人顯然是錯誤的,可是能意識到錯誤並去追悔,而且還讓別人去批判,總比那些殺了人不許言論要好得多。(在這裡麻辣燙 祈禱和平永存,不再有無情的殺戮)


當時,有很多報社都發表了文章來聲討慘案的罪行,揭露慘案真相,在十二天裡面各類通信系統就發布了幾百上千條關於慘案的消息。還有北京的各大學校的學生、老師、教授、校長都在譴責當時的國民政府。

段祺瑞,一個懂得以民為本,堅持言論自由的總理



而當代的人們大多也只是通過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中的幾篇文章才了解到「3.18」的存在。

從這些行為中,看的出來當時的政府對於言論是不多加管制的,言論自由是當時的人們批判政府罪行的主要工具,能引起社會輿論力量,當時的學校和媒體是非常有氣節的。


在獲悉手底下的士兵開槍打死示威者之後,當時的執政總理段祺瑞哀嘆一聲:「一世清名,毀於一旦!」。趕到事發地點後,心中慚愧不已,對死者長跪不起。


而且在每所學校舉行的哀悼活動和各種媒體的報導,段祺瑞下了命令不能阻攔。在國家會議中討論了殺害示威者的人如何處置之後,兇手的性命就捏在了國民的手中,由國民來判定兇手的罪行,又按照要求分發下去了給死難者家屬的「撫恤令」。國務院要求當時段祺瑞領導班子全部下台,他照辦不誤。


為了讓民眾看到他是真心的追悔,段祺瑞不沾葷腥,以素食為生。1936年,段祺瑞愈發的多病,身體非常虛弱,醫生建議他吃點肉以增強體質,他卻說:「人可死,葷絕不能開」,仍然以素食過日子,不久後就這樣去世。

段祺瑞,一個懂得以民為本,堅持言論自由的總理


後人寫到這段歷史時,留下了一段話「段祺瑞作為軍閥執政府首腦,尚且人性未泯,尚且懂得屠殺無辜民眾是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


雖然段祺瑞的懺悔讓他名留青史卻無法拯救當時的國民政府,在殺害示威者「3.18」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個月,當時的國民政府就在批判聲中滅亡。


如何獲得100本電子書?沒時間解釋了!快來某信公眾號:歷史麻辣燙,回復:電子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麻辣燙 的精彩文章:

項羽自刎後,屍體被這五人肢解,還被封了候!
做官就別想做好人,他是北宋的大奸臣,同時也是書法家、變革者!
萬萬沒想到,歷史上的陳世美竟然是個暖男!只因為得罪了這個人
這個人越有才華反而越當不了官,竟然是因為這個成語
她打了德國總理一耳光,卻贏得世界尊重,美國人把她拍成電影!
您可能感興趣

楊振寧無恥言論:每一個選擇都是對自己人生最有利的
你有「言論自由」!但是,愛國不只是一種情懷!
杜蘭特坦言與球迷對噴:我不過是個平常人,我也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永遠不要因為別人的言論而懷疑自己,因為……
我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美專家的這個言論羞辱的無地自容,話不要說太狂!
杜蘭特為自己不當言論公開道歉:我真是幼稚又愚蠢,以後會收斂些
安帥:沒必要談萊萬的爭議言論,去中國完全是胡扯
在死者親屬的傷口上撒鹽,這就是所謂的言論自由?
「救一隻狗,吃一個中國人」,德企推出這T恤,還說是幽默和言論自由!
白岩松一向言語謹慎,但是他也有情難自已言論出格的時候
揭秘:你相信所謂的霍金預言么?其實這些言論都是不可靠的!
歐文這是在作死?他的言論,讓騎士感到尷尬,讓報價者望而止步!
一國總統居然稱自己言論五分之二「是真的」,首鼠兩端不值得信任
這一天,美國人發現他們言論是多麼的不自由
孕應婦跳樓自殺,比真相更值得關注的是言論自由的邊界
關於長得帥一定壞這個言論你怎麼看?說出你的故事!
沙特終於邁向文明重要一步;言論自由可以因人而異?怎麼得到更多助學金?醫改再流產;社交媒體的廣告·寂靜之聲新聞述評
霍金的言論不足為懼,因為他是人不是神
炎亞綸談言論自由 一句話超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