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起為何從魏奔楚,最終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吳起為何從魏奔楚,最終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楚悼王薨。貴戚大臣作亂,攻吳起;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起,並中王屍。


——《資治通鑒》第一卷


閱讀提示:吳起為何要從魏國投奔楚國,最終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吳起為何從魏奔楚,最終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魏文侯不愧是一代雄主,不僅能做到不拘一格用人,還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聽了李悝的話,馬上決定用我(吳起)。但我其實很清楚魏文侯看中的只是我的軍事才能,他對我品德有虧的問題仍然心懷芥蒂,所以自始至終,魏文侯只讓我為將,卻不讓我為相。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我既然到了魏國,那就先在魏國呆一陣子再說。同時,我也堅信,只要魏文侯能夠給我時間和機會,我會證明給天下人看,我吳起並非是大家印象中的那頭大灰狼。


為了證明我不是大灰狼,在魏國當大將期間,我與最下等的士兵同吃同睡,睡覺不鋪席子,行軍也不騎馬,親自與士兵一起挑糧食,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患了毒瘡,我甚至親自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親聽說後痛哭不止。有人奇怪地問她:「你的兒子是個士兵,而吳起將軍親自為他吸吮毒瘡,你為什麼哭?」士兵母親答道:「不是這樣啊!當年吳將軍為孩子的父親吸過毒瘡,他父親作戰從不後退,就戰死在敵陣中了。吳將軍現在又為我兒子吸毒瘡,我不知道他該死在哪裡了,所以哭他。」

這位母親的說法真是婦人之見。沒錯,我之所以與士兵們同甘共苦是有私心,因為只有這樣,士兵才能勇敢作戰,替我賣命,為我升官發財鋪路。但話說回來,士兵們既然來到軍隊,哪有不作戰的道理?既然要參加戰鬥,為誰戰鬥不是戰鬥?我對士兵好,至少還能讓士兵們在生死戰鬥前感受到一絲袍澤的溫情。


吳起為何從魏奔楚,最終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公元前387年,魏文侯去世,太子魏擊即位,是為魏武侯。魏擊此人胸襟、能力都不如他的老爹。當初他還是太子時,有次在街上遇到田子方,趕緊下車向田子方敬禮。田子方乘於車上,傲然而過,不予答禮。魏擊心想:你田子方再尊貴,也不過只是個門客,怎可如此無禮?於是便大聲說:"是富貴者有資格傲慢看不起人呢,還是貧賤者有資格傲慢看不起人?"他的言下之意是:田子方是貧賤者,而他自己則貴為太子,田子方憑什麼對他如此傲慢無禮。


田子方望了一眼滿臉通紅的太子,緩緩回答說:"真正有資格可以傲慢看不起人的,只能是貧賤者。富貴者怎麼敢傲然待人呢?"這個回答太出魏擊的意外,他瞪大了雙眼疑惑不解。田子方繼續說:"一國之君如果傲然待人,就會失去人心,國家必定不保;大夫如傲然待人,就會失去支持,引起家臣作亂,導致祖業毀棄。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反觀貧賤者,無家無業,四海飄泊,言語不見用,處境不合心,大可一走了之,就如脫鞋一般隨意。貧賤者難道還怕失去貧賤不成?"


田子方說得好,不過我這裡不是想誇田子方,而是要讓大家明白,魏擊是個怎麼樣的人。

有一回,我陪魏擊順黃河而下,到中游時,他突然對我說:「穩固的山河真美啊!這是魏國的寶啊!」我當時不假思索,順口說道:「國寶在於德政而不在於地勢險要。當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們不修德義,被禹消滅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邊是黃河、濟水,右邊是泰華山,伊闕山在其南面,羊腸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湯王驅逐了。商朝紂王的都城,左邊是孟門,右邊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黃河經過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殺了。由此可見,國寶在於德政而不在於地勢險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這條船上的人,也要成為您的敵人。」魏擊聽罷說:「對。」


事後想來,我當時的說法還是有道理的。但為什麼魏擊說「對」時聽起來言不由衷?關鍵就在於我最後的那句話,即「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這條船上的人,也要成為您的敵人。」這條船上的人,誰有可能成為魏擊的敵人?除了我自己還能有誰?其一,我從衛國到魯國再到魏國的人生經歷,已經讓魏擊產生了不忠不義的印象;其二,當時的我位高權重,功高震主。


這真是畫蛇添足,禍從口出啊。不久,魏國的國相李悝去世,需要任命新國相。以功勞地位論,我應該是新國相的不二人選,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魏擊任命田文為相。我當時很不高興,還特意找田文理論了一番。


我對田文說:「我和你比較功勞如何?」田文說:「可以。」我便說:「統率三軍,使士兵樂於戰死,敵國不敢謀算,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說:「我不如你。」我又問:「整治百官,親善百姓,使倉庫充實,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說:「我不如你。」我再問:「鎮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東侵犯,韓國、趙國依附聽命,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還是說:「我不如你。」我質問道:「這三條你都在我之下,而職位卻在我之上,是什麼道理?」田文說:「如今國君年幼,國多疑難,大臣們不能齊心歸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這個時候,是囑託給你呢,還是囑託給我呢?」我默默不語,終於想明白了一些事兒,於是對田文說:「應該囑託給你啊!」


田文說魏武侯不選我當任國相的理由是「國君年幼,國多疑難,大臣們不能齊心歸附,老百姓不能信服」挺有意。首先,「今國君年幼,國多疑難」,其時魏擊已經老大不小,所以不存在「年幼」的問題,但田文為何還如此說?其主要所指應該是魏擊剛剛上位,沒有完全掌握國家權力。而我的存在則是魏擊完全掌握權力的阻力之一;其次,「大臣們不能齊心歸附」則暗指我對魏擊不夠忠心。這事兒,恐怕就是上次在黃河中游的那句話惹得禍;再次,「老百姓不能信服」則是指我名聲不好,得不到百姓的信任。

聽話要聽弦外之音,我吳起不是傻蛋,自然聽明白了田文的意思——其實這也是魏擊的意思。所以我當時就意識到,魏擊已經對我存有戒心,我在魏國的時日恐怕不多了。


田文老邁,在國相的職位上沒幹多久,魏擊就讓公叔代替田文的國相職位。所謂公叔,其實就是魏家的自己人。魏擊任人唯親,魏國走下撥路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公叔能力平平,比田文還不堪,專門耍些陰謀詭計排除異己——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他娶公主為妻卻又嫉恨我功勞比他大能力比他強,當心我會搶了他的相位,所以一心想除去我。他的僕人獻計說:「吳起容易去掉,吳起為人剛勁而沾沾自喜。您可以先對國君說:『吳起是個傑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國家小,我擔心他沒有長留的心思。國君您何不試著要把女兒嫁給他,如果吳起沒有久留之心,一定會辭謝的。』主人您再與吳起一起回去,讓公主羞辱您,吳起看到公主如此輕視您,一定會辭謝國君的婚事,這樣您的計謀就實現了。」


公叔照此去做,我不明就裡,中了這些小人的圈套,辭謝了與公主的婚事。

吳起為何從魏奔楚,最終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事實上,公叔僕人的計策只是小人伎倆而已,談不上有多高明。問題還是在我自身:首先,我對競爭對手沒有防範之心,過於輕信;其次,我沒有多方調查,僅憑一己之見就作出判斷,過於武斷。公叔家的公主與宮裡待嫁的公主是兩個人,我卻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所以,有些事,親眼所見未必是真!後來說,有調查才有發言權。這是有道理的,為人處事不可輕信,不可武斷,也不可以偏概全。


我吳起好面子,這是我的弱點。我拒絕魏擊的政治聯姻,實質上也斷絕了自己在魏國的政治前途。現在想來,對於領導的示好,還真不能粗暴拒絕,即使要拒絕也應該給領導留有餘地,搭好台階留足顏面。


但這事兒已經發生,現在後悔也沒用。從此魏擊更加疑忌我,更加不敢信任我。我自覺在魏國前途渺茫,又害怕被誅殺,於是投奔了楚國。


我在魏國的戰績幾乎是百戰百勝,甚至曾經還把楚國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所以楚悼王對我早有耳聞,我到了楚國之後,他很高興,不久後就任命我為國相。


吳起為何從魏奔楚,最終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


說實在話,我挺感激楚悼王的,是他讓我終於實現了當初出將入相的夢想。為了報答楚悼王的知遇之恩,我抓緊工作,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變法,希望能儘快把楚國變得強大起來。


我嚴明楚國的法紀號令,裁減一些不重要的閑官,廢除了王族中遠親疏戚,用來安撫獎勵征戰之士,大力增強軍隊、破除合縱連橫遊說言論……


這樣的變法,成效顯著。楚國在短時間內便擁有了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擋住韓、魏、趙三國的擴張,向西征討秦國的力量,各諸侯國也都開始害怕楚國的強大。


但與此同時,這種暴風驟雨般的變法,也必定會觸及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楚國的許多王親貴戚、權臣顯要便是這些既得利益者,他們開始怨恨我,恨不得殺了我。只是他們礙於楚悼王,暫時還不敢對我下手。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打我。貴族們用箭射傷了我,我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屍的地方,將箭插在楚悼王的屍體上,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我王。"貴族們在射殺我的同時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屍體。我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我不甘心就死,我要對射殺我的人採取報復。


楚國的法律規定傷害國王的屍體屬於重罪,將被誅滅三族。果不其然,楚肅王繼位後,命令尹把射殺我同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陽城君因參與此事逃奔出國,其封地被沒收。我在死亡的最後一刻,成功報復了殺我之人,但我的屍身也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


我死後,楚國的變法宣告失敗。為什麼失敗?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深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點評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吳起在楚國當上了丞相最後卻被亂箭射死
龐統被亂箭射死,劉備想到了什麼?
張郃在木門被射死,許褚為曹操擋箭怎麼沒被射死?
諸葛亮射死張郃,到底用的是箭?還是弩?
他是曹魏降將!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最後卻被一隻箭射死!
晚明第一勇,抗清名將,被懸吊高桿上亂箭射死,其妻不屈被燒死
徐晃擊敗關羽,被孟達射死,正史中是怎麼死的?
梁山好漢死的最慘的五位,第一竟是他 還是被射死
三千強弩射潮低:敵將出陣,為何不一箭將他射死?
為收降李世民不惜向他下跪,他也不願意叛主求榮,最後被亂箭射死
亂箭射死!JR的三分瘋起來真的比庫里還可怕
射死晁蓋的是何毒箭?二陳湯又是何物?
李世民如何死?印度:被我間諜葯死,韓國:胡說,被我一箭射死
他勇冠西涼,差點把關羽射死,死後曹操為之流涕,曹丕為之惋惜!
此人是闖王的第一強將,強佔了陳圓圓,最後被清軍亂箭射死
此人為當官竟把媳婦給殺了,結果最後自己被亂箭射死
驕奢淫逸,好色享樂的末代皇帝——最後被亂箭射死,屍骨無存!
中華第一名將:殺了老婆當將軍,一生沒打過敗仗,卻被亂箭射死
他們是梁山上的兩隻猛禽,一個得以善終,另一個則被連環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