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硯山曾經學問最高的人是誰,你們知道嗎?

硯山曾經學問最高的人是誰,你們知道嗎?

硯山曾經學問最高的人是誰,你們知道嗎?中國的科舉制度始創於隋朝,延續至清末,長達1300年之久。在這1300年之間,人們的印象里,雲南從未出現過一位狀元,因為處於極邊之地的雲南,文化非常落後。更別說我們硯山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我們硯山曾經學問最高的人,者臘鄉批灑村的儂進士—儂朝俊。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硯山曾經學問最高的人—儂朝俊。


儂進士,名朝俊,號在位,生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今硯山縣者臘鄉批灑村人。


硯山曾經學問最高的人是誰,你們知道嗎?他出生於壯族家庭,從小受到其父的嚴教善誘,堅持晝耕夜讀三十餘載,學識上終於取得成就。光緒六年(1880),科考場上,中二甲進士,一舉成名,為本地區壯族學者中的首例,得銅製尖頂冠一頂。也就在科考結束時,主考官對這個山溝來的壯族考生不凡的學識感到驚訝,便問儂:「是誰教你成才」?答曰:「家父所教」。考官一時聽微決疑,說「你父積善而成德,應賞予『積善餘慶』譽稱」。事後,雲南全省提督學院賜儂「進士」和其父「積善餘慶」各一塊鍍金大字匾,並派官員赴儂所在地主持掛匾儀式。儀式場面莊重熱烈,是這百十戶人家寨子前所未有,有40多名各級官員和貴賓到儂家參與慶賀活動,活動持續了四天。「進士」和「積善餘慶」兩塊木質渡金字大匾的落款為雲南全省提督學院。之後兩塊匾一直掛在儂家大門頭上,直到「文革」初「破四舊」時被撤出,由儂的曾孫儂光福保存於家中。

硯山曾經學問最高的人是誰,你們知道嗎?儂成名後,時執政的雲貴總督岑毓英也幕名找到儂交友,提出與儂訂換蘭譜(結拜弟兄),並相互交換蘭譜。儂死後,他的碑文這樣刻道:「……與雲貴總督岑宮保大人諱毓英訂換蘭譜」。當朝賜予儂赴廣西府(今瀘西縣)執行文官職。然而,他對當時做官,榮耀和利祿是持以淡泊明志的態度。清末政府的腐敗,地方官吏爭權奪利,匪盜四起,人民生活艱難,使他無心踏入官場執事。他考慮到家鄉的文化落後,眾鄉子弟因生活困難而無力上學,便毅然決定在家承歡父母膝下,創辦私塾教撫眾鄉弟子。


起初,他收了村裡30多名子弟,在家裡辦起了私塾。沒兩個月,消息傳出,鄰村求學者不顧途長道險紛至踏來。有至下六段(廣南、富寧)和上方(文山、開遠)的少數子弟登門求學,學生多到200多人。


對上門求學的子弟,儂進士都是來者不拒,也沒規定交費數額,量力交納,所以,貧窮人家子弟也可以入學,由此,到他家就學的人越來越多。


沒有具體的教學規定,也不發學業證書。只要求學生出去後,能單獨到其他村寨教書、能寫狀紙、田地契書……等就行。由此,他教出來的學生,後來幾乎都在本地或外地村寨以教書為職業,近代這個村在外地教書的人多就是這個原因。

儂進士的私塾,辦學踏實認真,受到當地百姓的好評,也得到當朝地方官府的器重。因儂姓家族對儂辦學給了很大的支持,地方官府給他們免徵了不定年限的耕地稅(谷)。


道光十年(1884年),儂與世長辭,時43歲。他苦學幾十載取得功名。為發展家鄉文化奔勞,作出了貢獻。深得當地人民的愛戴,後人都稱他「儂貢爺」,他的芳名流傳至今。逝世後,私塾由他的胞弟繼辦,但情景已不如前了。上學的僅有本村幾十個學生,外地學生逐漸減少,直到民國二十年(1931年)改為批灑小學。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毛貢廷任硯山縣長後,到這個村裡視察時,了解到這個村裡早年有位儂進士,並辦學有方,同時看到村中知書識文的中老年人頗多,便提議把批灑村村名改為「文星村」,之後,批灑小學大門頭上也刻有「文星小學」、直到解放才恢復批灑村這村名。


來源於《硯山文史資料集》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硯山資訊、人文、歷史、文化的信息,請訂閱「家在硯山」訂閱號,關注微信公眾號「家在硯山」,登錄註冊手機網站www.jiazaiyanshan.com,我們將向你展示一個你不知道的美麗硯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在硯山 的精彩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

硯山解放前最大的土匪是誰?
硯山瑪瑙驚艷昆明石博會 玩家和收藏者熱捧
我的福祿壽——硯山瑪瑙
大批硯山瑪瑙擺件創作中……
文山硯山3人參與賭博「獲」處分
花海雲都·漢韻宿州之詩詞大考:硯山(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