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光學成像衛星與雷達衛星解析度已達0.3米

中國光學成像衛星與雷達衛星解析度已達0.3米

>

中國光學成像衛星與雷達衛星解析度已達0.3米


資料圖:偵察衛星


他的科研生涯,可以用「突破技術常規」「顛覆性創新」作為註腳

38歲的雷斌,是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第八研究室主任,也是我國遙感衛星地面處理與應用技術領域傑出的青年學術帶頭人。在長期致力於國防科技事業的歲月中,靠著過硬的技術和突出的貢獻,他多次獲得國家、軍隊、中科院授予的一等獎項,還攻克了遙感衛星地面系統的「卡脖子」技術。


在我國第一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地面系統研製過程中,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數據的處理十分複雜,一度成為制約地面系統建設的核心瓶頸問題。當時主流設計思路是採用專用硬體,而雷斌卻跳出了這一常規,採用「非對稱」策略尋找突破口,在通用計算架構上下功夫,最終解決了機群節點間數據訪問瓶頸制約並行處理效率提升的問題,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獨立設計的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改變了我國從國外引進遙感衛星地面系統成套設備的歷史。


如今的雷斌,不但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數據網格系統副總設計師,還擔任了我國遙感衛星二十四號、小型敏捷光學成像衛星、0.3米光學成像衛星及0.3米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某出口衛星等5個型號衛星工程應用系統或地面系統的副總設計師。他帶領下的科研團隊,組織有力、作風紮實、協作高效,努力實施著「基礎性前沿性創新研究」和「顛覆性技術創新」。


以多年的科研和工程實踐工作為基礎,雷斌敏銳意識到遙感大數據的精確處理與分析將成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領域的前沿和「顛覆性」技術,他帶領研究團隊預先布局,開展了融合多種對地觀測手段獲得的海量數據進行高精度定量化分析與應用技術的研究。在該方向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應用到了我國光學綜合成像衛星工程應用系統的建設,大大提高了定量化遙感圖像產品生產的精度,實現了目標與環境信息的精確反演,顯著提升了衛星的應用效益,部分技術指標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獲得了2014年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首顆解析度達到1米的雷達成像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解析度達到1米的C頻段SAR成像衛星
美國砸104億建衛星系統,可對中國高超聲聲速武器3D成像
中國首顆解析度達1米SAR成像衛星發射成功:改變依賴進口現狀
全球首台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韓國打造全新3D全息圖像技術,成像質量提高2600倍
同為1200萬像素 小米5X和魅藍Note6的成像差這麼遠?
XDA大神成功移植谷歌相機HDR+:820/821/835機型成像效果提升巨大
Satellogic最新融資2700萬美元:專註打造低成本、高解析度成像衛星
雷神之錘-轟-6K配備KD-63紅外成像空地導彈
30多歲的鄧超被說成像50歲,而短髮劉詩詩和長發阮經天卻被贊
CVPR2017 成像演算法論文拾英(1)
全國首款衛星軌跡和遙感衛星成像APP全面上線
阿爾巴尼亞前駐華大使馬忠-佩卡:中國的衛星成像技術一流
瑞士美國與英國三科學家:電子冷凍顯微鏡分子結合3D成像
嫦娥二號衛星成功進入月球虹灣成像軌道
Nat.Comm.:分子控制3-D成像,比星球大戰更精彩 精選
港媒:中國發射為民用客戶服務的高解析度成像衛星
中國PL10紅外成像格鬥空空導彈超越響尾蛇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