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雄「雙槍老太婆」,70歲後為何又再度出山?
有這麼一位中國東北的老太太,她把自己的兒子女兒都培養成了抗日戰士。她有兩個兒子被國軍授予將軍軍銜,她的女兒也死在了抗日戰場上。她本是富裕之家,但是為了抗戰她毀家紆國,自己的小家被日軍化為一片灰燼。她年逾花甲之時任奔走在全國各地宣傳抗日,為南方帶去北方抗日軍隊的消息。她被稱為「游擊隊之母」,她就是民間傳說中的「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
趙洪文國,滿族,遼寧人,生於1881年。日俄在東北戰場上的戰爭她是親歷者。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趙洪文國已經是個年逾花甲的老太太。為了抗日,趙老太太散盡家財,支持她的兒子趙侗組織少年鐵血軍。這隻部隊以學生為主,他們佔到部隊的九成。由於這隻部隊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所以他們戰鬥之餘,還開辦學校教授文化,讓下一代擺脫日軍的奴化教育。
在趙老太的支持下,少年鐵血軍發展到了11000多人,在東北及華北地區發動戰役300多次,擊斃日軍及偽軍4000餘人,俘獲敵人2000餘名。要知道那個時候全民抗戰尚未爆發,趙老太和她兒子趙侗領導的少年鐵血軍完全是孤軍奮戰。能取得如此成績,確實讓世人矚目。
她的舉動得到了杜月笙、馬占山、張學良等人的支持。這些人出錢出力,趙老太四處奔波,很快一隻叫華北國民抗日軍的隊伍在華北成立起來。這隻部隊攻破了北平第二模範監獄,解救抗日義士1000人。他們甚至使用自己手中的輕武器擊落了一架日機,這在國內還是第一次。這個消息在全國傳開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因為趙老太在戰鬥時喜歡腰插雙槍,所以「雙槍老太婆」的名號也隨之傳遍全國。正因這個響亮的名號,華北國民抗日軍很快發展到了25000人,成了華北一隻不可小覷的抗日隊伍。
趙老太接著又南下廣州香港等地宣傳抗日,為抗日部隊募捐。陳嘉庚、宋慶齡、何香凝等社會名流都慕名接見了趙老太。有了這些社會名流的支持,抗戰宣傳在南陽各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蔣介石在重慶接見她的時候,重慶萬人空巷,都希望一睹「雙槍老太婆」的風采。
就在趙老太為抗戰四處奔波時,她的兒子趙侗率領部隊北上抗日,在河北遭到偷襲壯烈犧牲,與趙侗一起犧牲的還有他的妹妹,年僅二十歲的趙理智。面對喪子之痛,趙老太並沒有停止抗日的步伐,她強忍悲痛在北川各縣宣傳抗日,為全國各地的抗日一直做著貢獻,直至抗戰結束,趙老太功成身退,隱居北平城。在抗戰期間,趙老太一家總共犧牲30餘人。
重慶解放前夕,蔣經國請趙老太出山。70歲的趙洪文國在四川什邡組織起了土匪隊伍,殺害了200多名農會積極分子和群眾,在攻打什邡縣城時被活捉。報到北京後,周恩來致電為趙洪文國說情,但被害人的家屬全不答應,最終還是被槍決。毛澤東親自批示,善待其家屬。隨即將其家屬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