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全集—北宋名家卷》中《局事帖》考釋
《中國書法全集—北宋名家卷》中《局事帖》考釋
曹寶麟
曾鞏
(一〇一九——一〇八三)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早有文名,得歐陽修賞識,並薦其友王安石於歐氏。及嘉祐二年(一〇五七)進士第。為太平州司法參軍,召編修史館書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實錄檢討官,寖有十年。熙寧二年(一〇六九)出通判越州,歷知齊、襄、洪、福、明、亳諸州。元豐三年(一〇八〇)留判三班院,翌年遷史館修撰,典修五朝國史,管勾編修院,未及屬稿,擢中書舍人。丁母憂,旋死於江寧。善文章,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豐類稿》。
局事帖
考釋
曾鞏書於熙寧九年(一〇七六)六月二十七日。紙本。行楷。凡十三行,共一百二十四字。二八?五厘米×三九厘米。今自保利拍出,買者不詳。
在曾鞏「在外十有二年,更歷七郡」(《乞出知潁州狀》)的生涯中,真正「秩滿」而遷的祇有兩次,前者為越州通判任,後者乃襄州知州任。通判為州牧之輔,正如其弟曾肇在其兄行狀中所云是「政不專出」,因此,像本帖「日迷汩於吏職之冗」而又憂患於「受代」的「替人」情況者,照例非襄州而莫屬。
本帖之日期為「二十七日」。從「夏秋之交,道出府下」之言可知,是為六月。然而那個「替人」應在未久便確定下來。曾鞏《襄州乞宣洪二郡狀》云:「臣今任至今年九月成資,已蒙差太常少卿孫頎替臣成資闕。今臣去替,祇有數月,竊念臣為有私便,欲乞就移洪州或宣州一任。」所謂「成資」,可按《中國歷史大辭典?宋史》「資」字條目:「宋制,各類差遣皆有任期,滿一任即得一資。資為考察官員、注授差遣的一種依據。」南宋趙昇《朝野類要》卷三「成資」則直釋為「滿任也」。知州任期為三年,這正與帖語「忽忽三載之久」相合。曾鞏還寫有一篇《襄州與交代孫頎啟》,也是他集子中唯一的此種類型的公文。後來,朝廷俯憐其便於養親的孝誠,依乞授予洪州之任。
從《襄州宜城縣長渠記》中「熙寧六年,余為襄州」和《洪州東門記》中「熙寧九年,余為是州」的記載,可知此間三年即是曾氏的成資之期。具體而言,其知襄州始於六年九月,訖於九年九月。《王容季文集序》後已有「熙寧九年冬,南昌郡齋」的署尾,南昌即洪州別稱。
帖後「奉議」一官,曾使我產生過本帖真偽的疑惑。因為「奉議郎」是元豐三年九月改官制後才有的階官,而此年至曾鞏逝世的三年內,他再無外任的官曆。後檢南宋高承《事物紀原》卷四《勳階寄祿部?奉議》云:「隋散官有通議郎。《舊唐書》志曰:貞觀十一年定令,唯改通議郎為奉議郎。《通典》作奉議郎。神宗正官制,亦曰奉議。」因此,這點尚不足以動搖本帖的真實性。反之,我們卻可從書法風格來支持成說。本帖的書法體格頗近歐陽修。曾之於歐,是名實相副的及門弟子,正如其《上歐陽學士第一書》所云:「鞏自成童,聞執事之名,及長,得執事之文章,口誦而心記之。」而投書目的無非「苟得望執事之門而入」罷了。所以曾鞏在歐公知貢舉時及第,他與其他同年對座師歐陽修執弟子禮這種名義上的門生,當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另外,我也曾對本帖稱襄州(今湖北襄樊)為「窮徼」感到不可思議。襄州祇在京西南路,似很難視為邊境絕塞。但及至讀到《尹公亭記》中「隨為州,去京師遠,其地僻絕」一句便覺釋然。隨州今即為襄樊所轄。曾鞏《送李材叔知柳州序》云:「談者謂南越偏且遠,其風氣與中州異,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車船未行,輒已屈指計歸日。……彼不知繇(由)京師而之越(按今改稱粵),水陸之道皆安行,非若閩溪、峽江、蜀棧之不測,則均之吏於遠,此非獨優歟?」這雖有撫慰之意,但也可看出,曾氏對路程的遠近之關心,尚不及道途之險夷與否。
襄州至北宋末宣和元年始為京西南路治所,在這之前屬鄧州(今屬河南),也是轉運司駐節之地。帖雲「道出府下」,也可不言而喻。
帖尾的「曾鞏再拜」朱印,形制確非元代以後的體式。
釋文
局事多暇,動履禔福。去遠誨論之益,忽忽三載之久。跧處窮徼,日迷汩於吏職之冗,固豈有樂意耶!去受代之期雖幸密邇,而替人寂然未聞,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曠弛,實自賢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謝左右,庶竟萬一。余冀順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專此上問,不宣。鞏再拜,運勾奉議無黨鄉賢。二十七日謹啟。
《中國書法全集-北宋名家》卷
主編 劉正成 分卷主編 曹寶麟
封面
扉頁
版權頁
曾鞏《局事帖》彩頁
曾鞏《局事帖》內頁
曾鞏《局事帖》考釋頁


※《中國書法報》《中國書法》雜誌金秋雅集 暨讀者、專家、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
※「《中國書法報》《中國書法》雜誌金秋雅集 暨讀者、專家、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
※《中國書法》:隋《龍藏寺碑》研究
※「書法名帖」米芾行書《知府帖》、《韓馬帖》、《公議帖》
※北宋·蔡京書法名帖《草堂詩題記》
※「書法名帖」黃庭堅《藏鏹帖》、《教審帖》、《題王詵詩帖》
※「書法名帖」米芾行草《篋中帖》、《彥和帖》、《伯充帖》
※「書法名帖」米芾行書《鄉石帖》、《留簡帖》、《三吳詩帖》
※「書法名帖」蔡襄《京居帖》、《持書帖》、《謝郎帖》
※中國書法魂寶《三希帖》
※「墨池&中國書法網」全國中青年書家30人提名展之 陳楚明篇
※極簡《中國書法史》中
※墨池 中國書法網 全國中青年書家30人提名展之陳楚明篇
※「書法名帖」蔡襄《郊燔帖》、《謝宋丈詩帖》
※「書法名帖」米芾行書《烝徒帖》、《紫金研帖》、《陳攬帖》
※「書法名帖」蔡襄《扈從帖》、《思詠帖》、《紆問帖》
※「書法名帖」黃庭堅《惟清道人帖》、《南康帖》
※書法家張作龍在湖北職工講堂做《中國書法藝術漫談》
※「書法名帖」黃庭堅《齊君帖》、《荊州帖》、《山預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