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新考證:184師血戰邳州禹王山殲滅日軍一萬八

最新考證:184師血戰邳州禹王山殲滅日軍一萬八

最新考證:184師血戰邳州禹王山殲滅日軍一萬八


1938年四月,雲南六十軍奉命馳援台兒庄參加徐州會戰,在邳州市戴庄鎮禹王山一線阻擊日軍第二軍及配屬部隊12萬人的瘋狂進攻,成功地掩護了60萬中國精銳的勝利大突圍。在和板垣、礬谷、土肥原等五個甲等機械化師團的27天大血戰中,六十軍悲壯的犧牲和輝煌的勝利理應載入中華民族史冊,然而,由於徐州會戰是一場虎頭蛇尾之戰,很多數據無法統計,故六十軍的戰果也就成了歷史之謎。七十餘年來,隨著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隨著抗戰史研究的深入,特別是隨著邳州市「禹王山抗日阻擊戰紀念館」和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六十軍史料展覽廳」的開展,這段歷史也開始明晰起來了。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近來的「鐵血社區網」競然貼上了一篇題為《對台兒庄戰役中滇軍表現的一些看法》(轉帖)的奇文,對六十軍和六十軍的研究者作盡了攻擊污衊之能事,現摘錄部份共賞之: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抗戰歷史,就會知道台兒庄戰役,而對於滇軍的『狂熱研究者』來說,台兒庄戰役中的陳瓦房、邢家樓、五聖堂、禹王山之戰一直是其津津樂道的話題,尤其是禹王山戰鬥,被不少滇軍的狂熱愛好者吹上了天。但是實際上真是這樣嗎?本文就重點對禹王山戰鬥進行分析。」

「首先看看日軍在禹王山滇軍陣地面前的兵力,現在很多資料都說,日軍第十師團集中全部2個旅團攻擊禹王山,這種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因為日軍久攻台兒庄不下,必然知道台兒庄正面是中國軍隊,而繞道攻擊禹王山,充其量只是奇襲而已。派出的僅第63聯隊2個多大隊,外加少部分偽軍和特種兵,總計不過4000人,而且這4000人,也不是一次就投入作戰,在陳瓦房、邢家樓、五聖堂這三地,日軍投入作戰的部隊,不過1個大隊主力1000人上下,而到了禹王山戰鬥,才是第63聯隊主力投入,但是也不過4000人而已。而滇軍全軍四萬餘人全部投入戰鬥,與日軍的參戰人數比例是10比1。」


「就當時的中國軍隊來說,六十軍是裝備最強,人數最多的一個軍,不僅有德國克虜伯廠出的山炮,還有法國產的哈奇克斯氣冷式高射機槍,射速為每分鐘400發,配有普通、穿甲、發煙、泄光等四種彈頭,為中國戰場最先進的步兵武器;每個連隊有三挺7.9毫米重機槍,最高射速每分鐘800發;6挺輕機槍、3門迫擊炮、4個擲彈筒、63支步槍、20支手槍、1頂法式鋼盔。滇軍的裝備可謂非常不錯,除了沒有飛機坦克,滇軍的裝備完全可以與當面日軍相比。」


「日軍傷亡,日軍《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記載,日軍第十師團在禹王山一線損失1500人,這包括了對陣東北軍第51軍以及湯恩伯部的損失,而真正在滇軍面前的損失,大致也是千人上下。而日本出版的《激戰徐州-----第63聯隊戰記》記載,第63聯隊在陳瓦房、邢家樓、五聖堂、禹王山這四處,總計陣亡286人,傷551人,失蹤33人,總計減員870人,如果再包括配屬給第63聯隊的其他日偽軍部隊的傷亡,可以確認在滇軍面前,日軍傷亡不過1000人上下。」


「滇軍傷亡:滇軍六十軍在台兒庄一線的連日戰鬥中,陣亡連長以下官兵13692人,旅長至連長軍官177人;戰傷連長以下官兵4165人,旅長至連長一級軍官380人;失蹤士兵430人。死傷官兵數字占參戰人員的整整一半,達到了驚人的18844人,與日軍的傷亡比例接近19比1。根據日本戰史估計,在1937年到1939年,中日雙方的傷亡比例在4比1到6比1之間。但是滇軍在有如此優勢的人數和裝備的情況下,與日軍的傷亡比例居然達到了驚人的19比1,如此大的傷亡比例,幾乎可以和往後的中條山會戰相媲美。」

「滇軍雖有一流裝備,但是戰術思想落後,指揮官指揮呆板,士兵對新式武器的掌握程度也比較低,尤其是士兵體質很弱,普遍有很嚴重的吸大煙的現象,在南方有著『滇軍、黔軍兩隻羊』的說法,西南三省(滇軍、川軍、黔軍)是中國軍閥部隊中戰鬥力最差的。」


禹王山大血戰的真實內幕?六十軍是英雄還是狗雄?我們將用深藏於史海中的日軍絕密檔案令他閉上臭口!1938年春,蘇北重鎮徐州,戰雲密布、電閃雷鳴。由於山東省主席韓復榘輕棄黃河、泰山防線,不到20天時間,大半個山東落入敵手。中國軍隊不戰而逃,使敵人變得格外驕狂。3月下旬,日寇礬谷第十師團2萬餘人孤軍深入,直犯徐州門戶台兒庄,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及時組織了台兒庄保衛戰。半月血戰,殺敵10000!國軍取得了第一次大勝.捷報傳開,中國處於前所未有的節日狂歡中。


然而,礬谷師團的失利,並未改變敵人奪取戰略要地徐州的決心。隨後便調集了板垣、土肥原等8個師團20萬眾,補充了前敵,惡狠狠撲向徐州。台兒庄初戰的勝利,蔣介石認為與敵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便調集了東北軍、西北軍、川軍、桂軍、中央軍等約60萬眾於徐州北線。戰線西起微山湖,東至郯城,綿延300餘里。由此可知,徐州會戰第二階段之規模與激烈比第一階段不知大了多少倍。


負責中央突破的還是板垣、礬谷兩個甲等機械化師團五六萬人。4月中旬,兩師團已壓向台兒庄東北之四戶鎮、小良壁、蘭城店。這一線守軍湯恩伯、孫連仲向李宗仁頻頻告急。李宗仁則向蔣介石告急,請求調六十軍馳援台兒庄。4月21日,六十軍剛抵徐州站,184師師長張沖便跳下車,急匆匆到第五戰區司令部拜會李宗仁。


李宗仁講了一通為民族大義盡棄前嫌的話,張沖深感佩服。李宗仁還簡單地把台兒庄敵我態勢及六十軍集結地作了交待,並指示:你們務必於24日前在陳瓦房、五聖堂、辛庄、戴庄一線集結完畢,以便接收湯恩伯、于學忠兩軍各部份防地。當張沖追問前線具體戰況時,李宗仁閃爍其詞:「前幾天有些吃緊,現在……」「現在已趨緩和」。第五戰區參贊軍務的國民黨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搶過話來說。

張沖頓感不妙,其間很可能包藏著禍心——蔣桂大戰期間蔣快敗時,龍雲受蔣介石收買派滇軍抄了李宗仁、白崇禧老巢南寧救了蔣介石,由此與桂軍結下的仇恨將殃及六十軍!


當天六十軍被直接運抵車輻山車站,並陸續渡過大運河奔向集結地。事實上,盧漢在張沖之前已往晤了李宗仁,並往晤孫連仲和于學忠,然而,他們都對第一線潰退情況隱而不言。中國的司令和將軍們就這樣用陰謀和陽謀在六十軍面前掘好了一個「坑」。


22日拂曉,當盧漢往晤于學忠到來時,一切都晚了,寂靜的大平原上槍炮聲驟然響起,先是183師集結地陳瓦房、邢家樓、五聖堂,後是182師集結地蒲旺、辛庄、戴庄!原來,當湯恩伯得知六十軍只接收其少量防線時,頓時大怒,便連夜撤去防線,讓左翼陳養浩師向大良壁方向收縮至岔河鎮;于學忠見湯恩伯軍潰退,也急讓51軍右翼第337旅退至台兒庄東陶溝橋、浪滄廟(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第46頁:盧漢《六十軍血戰台兒庄》)。板垣、磯谷兩師團連夜從這個大缺口洪水般猛撲進來!毫無防範的滇軍在與敵遭遇後,用血肉之軀抗擊了敵人的兇猛進攻,與敵人血戰,與敵人同歸於盡,前面的打光了,後面的又勇敢地填上去。一寸山河一寸血:183師尹國華營全營500多名官兵在陳瓦房與數倍之敵血戰競日,最後只剩士兵陳明亮(富民縣人)一人生還;182師董文英團長戰死、龍雲階團長戰死、陳浩如團長戰死;183師陳鍾書旅長戰死、嚴家訓團長戰死、莫肇衡團長戰死;營、連、排長戰死三分之二,士兵死傷過半!滇軍在遭受重大傷亡後,仍牢牢地站在大運河北岸。


盧漢向龍雲報告戰況說:「截至今(30日)酉止,職部傷亡已達萬餘,所幸陣地未退一步,刻尚在激戰中,其炮聲如寺廟之擂鼓。」


龍雲5月1日複電道:「查我國在此力求生存之際,民族欲求解放之時,值此存亡絕續之交,適如總理所云:我死國生,我生國死,雖有損失,亦無法逃避。況戰爭之道,愈打愈精,軍心愈戰愈固,唯有硬起心腸,貫徹初衷,以求最後之勝利。萬勿因傷亡過多而動搖意志,是所至盼。」

這就是雲南民族的高風亮節,這高風亮節足以令那些不顧民族大義、國家利益狹私報復,出賣同胞弟兄的小人低下齷齪的頭顱!


板垣從台兒庄逕取徐州的迷夢被粉碎後,便把主攻矛頭指向了禹王山。禹王山海拔雖然只有126米,卻是千里大平原上的制高點。禹王山一旦為敵所有,我軍300里防線都將成為虛設!故此,禹王山不保,台兒庄難守,徐州必失!這將決定著徐州會戰的大局和60萬中國軍的命運。被蔣介石嚴令守衛台兒庄的張沖師長早已看到了這步危棋,故一再向盧漢力爭移兵禹王山。盧漢又上報了孫連仲和李宗仁,但皆因蔣介石還在車輻山視察,誰也不敢太歲頭上動土!4月26日晚,蔣介石走了,終於傳來李宗仁的命令:184師留下一個團守衛台兒庄,主力移兵禹王山。張沖師長留下丘秉常團守衛台兒庄,指揮三個主力團8000多名滇軍弟兄立馬殺奔禹王山。184師剛趕到山腳,傷痕纍纍的182師已被敵人打下山來。4月27日拂曉,攻擊開始。戰鬥正烈,正當兩軍在半坡相峙時,敵人突然發射煙幕彈,敵我間升起了一道煙幕,敵人乘勢向下衝來!危急間,從大運河上突然刮來一股迅猛的東南風,把煙幕倒推向敵人。張沖跳起大喊:「天助我也,吹衝鋒號!」剎時,師、旅、團、營、連的衝鋒號便驟然響起。在雄壯的衝鋒號聲中,184師一舉收復了禹王山!


殺上禹王山,184師從根本上扭轉了六十軍被動挨打的局面,不再被別人所導演,而是自己導演了這場戰爭:張沖把自己的指揮部設在西南坡頭;指揮官兵沿山腳用2萬條麻袋裝沙土修建了三線防禦工事;並嚴格規定師、旅、團、營、連指揮部之間距離不得超過100米,也就是從第一線到師部還不到400米,大大低於日軍三八大蓋的射程500米,從而宣誓了184師與禹王山共存亡的決心。


為了保障奪取徐州,實現聚殲60萬中國軍的戰役目的,日本天皇特意把賜給百川義則大將的指揮刀轉賜給板垣征四郎,要他將這把刀插在徐州城頭!1937年,百川義則曾用這把指揮刀指揮進攻上海,屠殺了不可勝數的中國人,後百川義則在上海又被韓國愛國者炸死。

為了完成奪取戰略要地徐州的艱巨任務,第二軍的兵力配備得到極大的增強。在板垣、磯谷兩師團對禹王山久攻難下的時候,華北方面軍為其增配了土肥原第+四師團,南京大屠殺中殺害我24萬同胞的中島今朝吾第十六師團一部,大淫魔沼田德重第114師團,第百十四師團一部及其第二坦克大隊,第二軍直部隊,第三野戰重炮兵聯隊,第六野戰重炮兵聯隊及一大隊後備步兵。之外,第二軍也投入了全部兵力,方面軍直屬的獨立混成第五旅團也參加了第二軍的戰鬥序列。也就是說,禹王山戰場雲集了12萬日軍。這樣,六十軍和當面日軍之比是一比三,後期,敵人急於拿下禹王山,便實施疲勞戰集中了全部兵力向禹王山發動了夜以繼日的輪番進攻,這樣,禹王山8000將士和12萬日軍之比則是一比十五。兩軍重武器比例則如下:六十軍有戰區配屬的重炮營,裝備最遠射程19000米150毫米榴彈炮12門,日軍口徑115毫米,最遠射程18000米;野炮營,裝備口徑75毫米野炮12門,最遠射程9000米,與日軍相當。數量上,磯谷有第2、3兩個野戰重炮聯隊;板垣有第5、6兩個野戰重炮聯隊;第十四師團有第20野戰重炮聯隊;第十六師團有第22野戰重炮聯隊。每聯隊有山炮16門、野炮36門,乘以6則有山炮、野炮312門,再加第二軍「直屬部隊」野戰重炮兵第六旅團的100毫米至240毫米的大口徑榴彈炮或加農炮70餘門,計有重炮382門,已是六十軍24門的15倍。而飛機、坦克六十軍則為零。


此戰,是巧合還是神差鬼使,日軍的「三大中國通」板垣、磯谷、土肥原都風聚雲會到這個戰場上來了,因此,禹王山阻擊戰是以往任何一場戰爭都無法比擬的真正意義上的中日巔峰大對決。


為了保障實現天皇聚殲徐州60萬中國軍的戰役目的,在和六十軍的二十七天對壘中,板垣征四郎使用了日軍最先進的戰爭武器——飛機、坦克、大炮甚至毒氣彈!為了奪取禹王山,板垣使出了渾身解數——強襲、偷襲、夜襲、奇襲,疲勞計、調虎離山計、敲山震虎、聲東擊西,甚至自殺式「肉彈」戰陣……


而與之對陣的張沖師長也充分運用了他高超的戰爭藝術和指揮才能,在禹王山這個小小的戰爭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出威武雄壯的活劇——巧借東南風智取禹王山、陣地防禦戰、刺刀飛雷戰、游擊戰、夜襲戰、步炮聯合戰、板凳戰、篾帽計……


禹王山爭奪戰之殘酷,在中外戰爭史上實屬罕見。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禹王山成了徐州會戰的焦點和主戰陣地,日寇勢在必得,我軍志在死守。20個日日夜,禹王山每日都經受了敵人數千發炮彈的擂打,隨便抓起禹王山一把土,都能撿出十數塊彈片;前幾天掩埋的已經發黑的烈士遺體,又被炮彈重新翻出;工事被炸毀了,戰士們便壘起敵人的屍體和戰友的遺體作工事;戰前禹王山主峰尚有126米,如今只剩下124米!20個日日夜,禹王山經受了日寇板垣、磯谷、土肥原等五個甲等機械化師團和第二軍直及配屬部隊近百次的輪番進攻與奇襲、強襲、偷襲。太陽每時每刻都在爆炸,時間分分秒秒都在燃燒;禹王山只有血與火的拚鬥,只有鋼與鐵的搏殺!在這生死存亡的20天里,184師以陣亡官兵3568人、傷1152人為代價把戰爭之舟牢牢地系在了禹王山上。


那麼,日軍的死傷數又是何等之慘重?據中國籍日本史著名學者,日本岡山大學教授姜克實《歷史學家茶座》(2014年第三輯)載:「『南部山東省剿滅作戰調查表』(日軍檔案0364號)中日本軍全體的死傷者數約為13600名。其中第一期作戰期間(2月至4月7日,台兒庄會戰)的兵力動員總數約為22000-25000名,死傷5600-5800名,第二期作戰期間(4月8日至5月10日,徐州會戰前期)的兵力動員總數約為60000名,死傷者數約為7800-8000名。」


「按師團區分,『台兒庄會戰』中第十師團的死傷者數為2600名,第五師團的死傷者數為3100名。這5600-5800名的死傷者數,還不局限於台兒庄(瀨谷支隊),臨沂(坂本支隊)兩地區,而是從2月中旬至4月7日,包括在濟寧西作戰,膠濟線守備的第二軍所有戰場(兩師團56800兵力中)的死傷者數的總和。」


這裡,第一階段被稱為台兒庄會戰,第二階段被稱為徐州會戰(禹王山阻擊戰)。


最新考證:184師血戰邳州禹王山殲滅日軍一萬八


「南部山東省剿滅作戰調查表」截止時間為昭和十三年(1938年)5月10日


(註:備考1「5D」D是軍的代號,即第5軍,日軍師團相當于軍,所以,「5D」


即第五師團,「10D」 即第十師團。此表中第五師團死傷,是自二月二十日至五月十日之內打的;第十師團死傷,是自三月十四日至五月十二日之內打的。)


最新考證:184師血戰邳州禹王山殲滅日軍一萬八


「第二軍損害調查表」截止時間為「昭十三(1938年)六月一日調」


面對這組數字我們不禁產生了一連串疑問:182、183師的悲壯犧牲和奮勇抗爭,184師的英勇頑強和禹王山的烈火血拚,這場以往任何一場戰爭都無法與之比擬的血戰僅僅拚死了1000多敵人(按照「南部山東省剿滅作戰調查表」中的日軍戰死2530人減去台兒庄的1000餘人)?而實際戰況卻是,僅183師的東庄伏擊戰,就幾乎消滅了一個日軍大隊(1300人),繳獲輕重機槍50餘挺,步槍700餘支,戰刀30把(繳獲數剛好裝備一個日軍大隊),這可是六十軍官兵歷史以來都引以為自豪的一個實實在在的數字(見盧漢《六十軍血戰台兒庄》)。如用此減去東庄伏擊戰消滅的1000餘人,就只剰了幾百人,也就是說,六十軍在27天的血戰中最多只打死了500鬼子?這恰恰反證了這組數字的不可信!更有者,試想,如果板垣、磯谷兩個各有28400官兵的頭號甲等師團僅僅戰死了不到二十分之一的人馬,為什麼還要調那麼多的師團和重炮聯隊前來支援?如果板垣、磯谷兩個師團20天在對禹王山發動的近百次攻擊中只死了幾百人,那麼10座禹王山也早就跨過去了。更有者,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日軍的死傷數字中總是死少傷多,基本都是一比4,以板垣師團為例,「第二軍損害調查表」中,戰死1401人,傷6118人,按每傷員需兩人照顧計算,需12000多人照顧,再加傷者和戰死者,一個師團競只剩了8000人打仗,這可能嗎?於是我們帶著重重疑雲反覆考證,這才發現「南部山東省剿滅作戰調查表」中時間和空間上都存在著巨大的殘缺——截止時間上與實戰時間少了三分之一;配給第二軍的十餘支部隊只記了第百拾四師團,最有力也是最關鍵的證據是我們查找到了「第二軍損害調查表」(日軍檔案1424號),再結合戰場實際考證,竟然從兩大缺漏中撿出了令人吃驚的數字。


一是日軍各部死傷數不完全。首先是板垣第五師團戰死1281人,傷5478人,計6759人。截止時間只是5月10日,而截止時間為6月1日的「第二軍損害調查表」中卻是戰死1401人,傷6118人,計7519人,多出760人;


磯谷第十師團戰死1088人,傷4127人,計5225人。截止時間是5月12日,而截止時間為6月1日的「第二軍損害調查表」中卻是戰死2555人,傷7221人,計9876人,多出4651人;


第百十四師團戰死46人,傷122人,計168人。而在「第二軍損害調查表」中卻是戰死48人,傷163人,計211人,多出46人;


軍直部隊戰死101人,傷439人,計540人。而在「第二軍損害調查表」 中卻是戰死159人,傷573人,計732人,多出192人;


第二軍兵站戰死14人,傷36人,計50人。而在「第二軍損害調查表」 中卻是戰死41人,傷88人,計129人,多出79人;


以上小計共多出5724人。


二是漏記的。


第十四師團,戰死48人,傷163人,計211人;


第十六師團,戰死494人,傷1914人。計2408人;


混成第三旅團,死165人,傷427人,計592人;


混成第十三旅團,死159人,傷374人,計533人;


獨混第五旅團,死31人,傷32人,計63人;


酒井支隊,死8人,傷55人,計63人;


平山支隊,死11人,傷32人,計43人;


還有未列統計的「一大隊後備步兵」死傷數。


以上小計3913人。


全部總計5724人十3913人=9637人。


以上日軍是不是在禹王山阻擊戰中被六十軍打死打傷的?回答是肯定的。理由如下:一是以上部隊都先後在禹王山地區和六十軍作過戰;二是他們和六十軍作戰時間都是在4月22日至5月18日的27天內;三是報表的截止時間5月10日,而禹王山阻擊戰的終止時間卻是5月18日,中間還有8天,歷來是仗打後三天,更何況這8天都發生過非常激烈的戰鬥,特別像屠殺我24萬南京同胞的十六師團,新配到這個戰場便想大露一手,迫不及待的充當了進攻禹王山的急先鋒,所以被六十軍打死打傷了2408人,為南京同胞報了血海深仇!四是「南部山東省剿滅作戰調查表」中沒有統計的部隊,都是在板垣、磯谷兩個師團久攻不下,死傷慘重於5月10日後投入的;五是「第二軍損害調查表」中新增數,都是第二軍把全部重心都轉向徐州即禹王山戰場的5月死傷的;六是傷痕纍纍的六十軍5月18日從禹王山上撤下來後,又被李宗仁、白崇禧任命為全軍後衛防守徐州,妄圖借日軍之手滅滇軍之口。後經多次血戰直到5月底才從40萬日軍鐵壁合圍的核心衝殺出來。所以日軍的追擊部隊不可能越過六十軍和前軍打。所以,如此巨大的輝煌非中國巔峰軍團六十軍莫屬!


這樣,徐州會戰即禹王山阻擊戰六十軍打死打傷的日軍數應是姜克實先生研究出來的8000人+我們從「第二軍損害調查表」中査缺撿漏出來的9637人=17637人,再加上未列統計的「一大隊後備步兵」、皇協軍劉黑七部以及沿途堵截華中派遣軍的吉佳良輔第九師團的死傷數,則達18000人以上。按照死與傷3:1的正常比例,日軍應被打死13000人以上,這個數字正好印證了史界如孔蘊浩先生認同的《新華日報》公布的數據:整個蘇北、魯南地區,「日軍死亡的人數超過16000人」。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最輝煌的一仗,並且這個數字與六十軍傷亡數基本相當——突破了六比一,創造了一比一。


而最值得雲南和六十軍驕傲和自豪的是,在禹王山上繳獲了那把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象徵、百川義則大將的指揮刀(此刀是由日軍神風奇襲隊隊長平野慶太郎中佐奉板垣之命將此刀插在禹王山主峰上,平野慶太郎神風奇襲隊攜帶此刀乘夜潛入禹王山後便被何起龍營長發覺,隨後便被我神炮手消滅)。後來八年的國際國內戰場都在證明,整個二戰期間能繳到了日軍大將級指揮刀的只有守衛禹王山的六十軍184師!具有特別意義的是,此刀是從策動「9.18」事變的主謀、日軍「鋼軍」師團長、後來做了日本陸相兼侵華日軍總參謀長的板垣征四郎手裡繳獲的,它足以讓驕狂的日軍大失面子,從而振奮了中國抗戰的一派雄風!


這就是中國鐵血軍團和日軍板垣、礬谷、土肥原等甲等機械化師團27天巔峰大對決的最後結果。如果不是湯恩伯、于學忠私撤防線放進日軍殘害滇軍,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個日軍師團都不是六十軍一個師的對手!


須說明的是,這個數字為何會與姜克實先生研究出的存在這巨大的差距?關鍵就在於,姜先生的研究是就表冊到表冊,就數字到數字,原本就不了解六十軍5月18日才從禹王山撤下來,而撤退時又被任命為全軍後衛,直到5月底6月初才從40萬日軍的核心包圍圈中衝殺出來,這樣,與敵人作戰時間竟漏了整整20天!然而,他的研究卻為我們奠定了重要基礎,使我們得以從巨人的肩膀上站起來。


最後必定要說說《對台兒庄戰役中滇軍表現的一些看法》的作者和「中條山會戰」:1941年5月,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了10萬餘人進攻晉南中條山中國第1戰區的近18萬部隊,結果日軍以1比20的極小傷亡打敗了國民黨軍,蔣介石稱此役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其中滇軍第3軍軍長唐淮源,第12師師長寸性奇皆壯烈殉國。這完全是國民黨軍隊製造反共摩擦、消極抗日造成的惡果。不可思議的是,作者競然把兩場我軍悲壯的犧牲放在一起稱「相媲美」! 誰才會欣賞我們的悲痛和「國殤」呢? 因此,此人不是日本軍國主義者就是二鬼子的種!因為六十軍把他的先人打慘了——日軍「三大中國通」全趴在了禹王山下!


[本文作者:楊永明]


歡迎訂閱邳州文化微信公眾號:pzwhyjh


本刊歡迎投稿:2175339@qq.com


本刊主編:徐景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洲說事 的精彩文章:

宋江為何總想殺李逵:欲殺達六次之多
李煜如果不當皇帝,難成「詞中之帝」
您可能感興趣

哪場海戰,中朝聯合水師血洗500艘日本戰船?
中朝水師血洗日軍五百艦船的驚天海戰
國軍二十五師血戰長城古北口,全殲日本「骷髏頭」特種作戰部隊
季中封神榜02:逆版本戲命師血洗MSI!
98歲國醫大師血壓正常、眼不花,至今沒啥病!一輩子做好這6點!
王者榮耀當前版本大師血王宮圖文攻略
「帝國」裝甲師血戰諾曼底,有人說,這才是黨衛隊部隊的「一哥」
詭案實錄《陰陽師血降》
「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血浸諾曼底,最狂熱的部隊,最可怕的死亡
抗戰榮譽第一師血戰崑崙關:一對一拼刺刀毫不遜色
贏了戰爭卻輸了家底兒!料羅灣一戰鄭芝龍的套路讓大明水師血本無歸!
王者榮耀的一個英雄變化,新打法讓大師血王宮變得更加簡單
推薦!手指上的守護神——良心測評師血腥暴虐
設計師血淚吐槽:甲方爸爸是怎麼凌辱我的
一位出家法師血淋淋的自我剖析和反省,值得每個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