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貴一貧,乃知世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貴一貧,乃知世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天地載道,道存則萬物生,道失則萬物滅。


譯文:天地之間自有其生存法則,即為道。按照大自然的規則行事,則可成萬事、立生命;違背大自然的規則行事,則必會自取滅亡。


天道之數,至則反,盛則衰。炎炎之火,滅期近矣。

譯文:世間的諸般事務發展,都遵循著物極必反、盛極則衰的內在規律。看似熊熊燃燒著的烈焰,光輝如是,勢力如是,其實,離熄滅之期已經近了。


自知者智,自勝者勇,自暴者棄,自強者成。


譯文:能清楚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的人,是聰明人;能在看到自己弱點的同時改正並戰勝這個弱點的人,是真勇士;自暴自棄,懷疑自己的潛能的人,是將長期卑下的精神和靈魂;相信自己,自強不息的人,終將獲得勝利和無比的成功。


不矜細行,終毀大德。

譯文:細節決定成敗,不在生活中的時時處處保持警醒,謹慎小心處理每一件小事,早晚會因那些處理不周的小細節而貶損了自身原有的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良好聲望,自毀了優良品行。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啊,不得不慎。

一貴一貧,乃知世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夫用人之道,疑則生怨,信則共舉。


譯文:在使用人才這個大問題上,千萬不要讓對方感覺到你在懷疑他的忠誠、能力或其他種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你懷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然決定用他,就相信他會給你帶來業績和成果。用人,卻懷疑對方,這將招致對方的怨恨與不滿,這樣的合作不僅不長久還會讓雙方的事業和心情難免經歷一番痛苦的波折。只有完全信賴對方,才能共同創造事業的輝煌。

有膽無識,匹夫之勇;有識無膽,述而無功;有的有識,大業可成。


譯文:謀定而後動之理。我們在社會上看到的人中,有些人有膽量做事卻沒有遠見卓識,所以無論做什麼都只是懲一時匹夫之勇,也許能成功一兩次,可是最終看來還是失利的時候多;還有一些人他們很有見識,可是對他們自己所認識到的事情卻心生膽怯、無從發揮見識,於是,這些人也頂多是說過就算,到頭來沒有任何作為;那些看準了好時機,有了穩固的認識和意志,然後經過精心籌劃,徐圖成事的人最終可成就大業。


柔舌存而堅齒亡,何也?以柔勝剛。


譯文:那些看似堅硬可靠的牙齒在我們老年的時候一一脫落,而看似柔弱的舌頭卻一直能夠保存下來,這是什麼道理?這是因為柔弱、柔軟、柔順的事物比那些看似堅強剛健的事物更有持續力和生命的韌性。


見一落葉,而知秋臨;睹窪中之冰,而曉天寒。

譯文:人事物將來的好壞成敗都有其外示毫末徵兆。如同看到一片葉子的飄落,就可以推知秋天的來臨;看到低洼地里的水凍結成冰,就明白數九寒天到了。

一貴一貧,乃知世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用人者,取人之長,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

譯文:每個人都有其長處和短處,而對於領導,擅於凝聚人心和人力是相當重要的功課。一個明智的用人者,應該盡量讓人才處在適合他發揮自己特長的地方,而避免讓其處在不合適的地方;在教育他人的方式上,肯定對方的長處,發展對方最有優勢的環節,讓人才脫穎而出成就事業,利於其克服自身原有的弱點,而不是抓住對方的小辮子不放。


歲寒乃見松柏本色,事險方顯朋友偽賢。


譯文: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天氣曝寒,才能看到松柏不懼嚴寒、剛毅堅強的個性;行事境地危險萬分之時,才能顯現出朋友中間哪些是真心朋友,又哪些只是酒肉朋友。


天地賦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榮。


譯文:上蒼賦予萬物生命之機,有出生就必有死亡;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一枯一榮之間反映的是萬物交替,恆久不變的還是世間的大道規常。


智莫難於知人,痛莫苦於去私。


譯文:人的種種智慧中,沒有一種能夠比識人、懂人的能力更困難的;人的痛苦也沒有大過遠離偏私之心的。

一貴一貧,乃知世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君子之生於世也,為其所可為,不為其所不可為。


譯文:君子生活在這世間,做的是他們可以做的那些合法正直的事情,不做那些不可做的違法亂紀、邪門歪道的事情。


膽勁心方,雖弱亦強。


譯文:膽色過人,且心志上剛正無阿,即便眼下情勢偏弱,也可在不遠的將來成功轉化為強勢有力的局面。


以勢友者,勢傾則斷;以利友者,利窮則散。


譯文:因為對方有勢力而極力巴結的人,一旦對方失勢,交情也就說斷就斷了;因為對方有財帛利益而去結交的人,一旦對方利益散去,所謂朋友間的情誼也隨風而散了。


諂諛逢迎之輩,君子鄙之。何以貨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譯文:那些阿諛諂媚,喜好逢迎巴結權貴的人,都是君子所看不起的。但為什麼就是這些所謂的被君子看不起的人會處處得到利益好處、左右逢源而很少發生意外和不測呢?那是因為主上領導需要他們。

一貴一貧,乃知世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綱舉目張,執本末從。


譯文:抓住提網的總繩撒網,網眼自然而然就打開了,抓住事物的根本,那些細枝末節的也就自然會跟著順從了。


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譯文: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從他人那裡得到東西是「取得」,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給予他人東西,也是一種「取得」。


金玉滿堂,久而不知其貴;蘭蕙滿庭,久而不聞其香。故,鮮生喜,熟生厭也,君子戒之。


譯文:金石美玉布滿華堂,看久了也就不覺得有多麼珍貴了;蘭花蕙草長滿庭院,處久了也就聞不到花香幽雅了。所以說啊,這新鮮有趣的東西能討人喜歡,一旦熟稔了也就難免感到厭棄,君子應該以之為誡。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專,舉事之禍也。


譯文:那些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總是以謙恭好禮、守法合矩的態度自處;那些驕傲自誇、好獨斷專行的態度,都是會給行事帶來災禍和不測的啊。


一貴一貧,乃知世態;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譯文:一朝富貴一朝貧,都經歷過的人才能真真切切知道什麼叫做世態炎涼;死生一線之間都經歷過的人,更能確切知曉親友間的交情深淺。


縱慾者,眾惡之本;寡慾者,眾善之基。


譯文:放縱自己的各種慾望(好比名利聲色),是世間罪惡產生的根本;無欲無求或者少欲少求的,才是世間善念的基礎。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十首經典詩詞,帶你重溫傳說中的江湖
《尚書》中的文化精髓,30條儒家智慧
泰伯第十九:大哉堯之為君章
上古八大姓氏,看你家祖先姓啥?
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
您可能感興趣

叶落纷纷,乃知秋也
日本號稱擁有亞洲第一艦,乃知中國055性能超越他師傅
孫允珠:中華美女多羞死,乃知韓地多名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