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常識要思辨,互聯網時代做個聰明患者
我們未必會得罕見的滑膜肉瘤,但我們都會生病,都有機會成為在網路上尋求自救方法的人。每一條虛假不實的醫療信息,騙的都不是錢,是命。
朋友圈被譴責百度的帖子刷爆,雖然不時,有的帖子就打不開了。有醫生朋友痛心疾首地說:百度是缺乏良知,但患者們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那麼多專業的醫院不去,專業醫生的話不聽,非要自己搜百度?我今天想討論的,就是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應對網路醫療資訊。
尊重常識。醫學上有一類治不好的疾病,叫絕症。意思是以現有的醫療認識水平,我們沒有辦法治好它,比如各種惡性腫瘤,就是以奪人性命換取存在感的。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死於膀胱癌,《白鹿原》作者陳忠實死於舌癌,則西死於滑膜肉瘤。無論偉人、名人還是普通人,疾病從來不加選擇地把他們一視同仁為人類。只要得了病,就會成為發病率中的分子,描述命運走向的就只有治癒率、五年生存率、十年生存率……再不忍、再不舍,這就是殘酷的事實。
時常看到人類情感戰勝病魔的故事,讓人感動,但事實上,我們從未戰勝過死神。醫生的所有努力都是在跟死神討價還價。有很多被診斷為多系統萎縮的患者專程找到我,說網上都說,只有你能治。我會首先告訴他們,這個病我也治不了,但我可以幫你們複核一下診斷,告訴你們哪些是能做的。醫生從不拒絕奇蹟,但我們絕不宣揚奇蹟。畢竟,如果奇蹟能夠隨心所欲地複製,那就不是奇蹟了。
注意信息來源。在門診,間或有患者拿出精心保存的剪報,上面寫著某某醫院已攻克帕金森病的治療難題,用某某手段治療的有效率高達一個無限接近1的數字……通常,我會很禮貌地把目光在紙上停留幾秒,然後告訴對方:這個,不可靠。如果是一張充斥著廣告的報刊,做出這種判斷通常不難。比較高明的是借大媒體平台,九句真話搭配一句假話。非專業人士通常無從判斷真偽,普通業內人士也可能會被蒙蔽。這時,就只能藉助真的專家了。
除了檢索,還要思辨,這是需要專業背景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學術上,我們經常引用前人研究,但在成文時絕對不可以整段抄錄,否則就是抄襲。所以,如果在網上看到「科學信息」被不同的網站幾乎原封不動且不加引號地成篇轉載,看不到原文出處,八成不用信。遇到包治百病的、對正規醫院醫生都說治不了的病確保治好的,更不用說,絕對一票否決!
術業有專攻,溫度替代不了深度。病友群的存在,我一直以為是抱團取暖。一個年輕的、新診斷的帕金森病患者說,加入了病友群,本來就緊張焦慮的她更加焦慮了。除了各種疾病遠期的樣子把她嚇到之外,「各種疾病群里都卧底著商家和無良醫院,推銷手術和藥品」。還有一個年紀比較大的阿姨,加入病友會後又退了出來,跟我說,還是你的《處病哲學》對我比較有幫助。在病友會裡,傳播的消息多是過度的、沒有針對性的,而患者會不加區分地把所有信息都拿來對號入座。
的確,有些情緒只有相似的人能懂,但疾病加諸於身,心理不可能無動於衷——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憤世嫉俗、陰鬱低沉……能真正走出來,走上一個人生新台階的,那不是一般的智慧。而這些人通常不選擇向多數人傾訴,他們會選擇過相對正常的生活,不會去扮演心靈救贖的角色。更何況,這種救贖既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還要承受難以預料的心靈垃圾。在國外,這種群體通常由基金會發起,有相應的開支進行運維,有正規渠道來源的疾病信息,有不定期的線下活動安排,旨在為患者提供幫助和平台。而在國內,由病友們自發組織各種群會,缺乏專業團隊有序的打理,良性有價值的信息有限,最感興趣他們存在的其實是商家。
說到底,對待網路上的醫療資訊一定要擦亮眼睛。有毒的蘑菇通常有著鮮亮的外衣,虛假的廣告也通常說著完美的空話。醫療靠的是技術和誠信,醫生通常會向你交代最壞的可能,然後做最好的努力。如果多數患者都能明白這一點,這種在網路上上當受騙的機會估計就會小了吧。
(本文來源於搜狐公眾平台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互聯網時代,我們是否需要練習書法?
※在互聯網時代,為什麼寫手好字更重要?
※我們這一時代,是極需要歷史知識的時代
※二胎時代,產檢很重要,這些你知道嗎?
※互聯網時代,什麼是我們最稀缺的能力?
※末法時代怎樣尋找善知識?
※都說允兒是少女時代的顏值擔當,但總覺的泰妍整得更有辨識度!
※《天註定》:想要懺悔而不得的時代,你可知罪?
※南懷瑾老師:想要了解當前這個時代,就要研究歷史懂得歷史
※人口的重要性在這個時代被演義得玲離盡致
※互聯網時代,醫生要如何保護患者隱私?
※末法時代怎樣尋找善知識
※我想 唯有讓自己的知識更豐富才不至於被時代所淘汰
※我們時代的丑與惡,需要有敬意!
※太監過得最舒坦的時代 皇帝見他們都要立正敬禮
※只要弄清楚互聯網時代究竟「什麼值得學」,做「終身學習者」其實並不難
※威少創造歷史的表現,必須要感謝這個時代!
※大數據時代,如何更清晰主動地認識世界?
※重磅!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終極夢想:想啥來啥,要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