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祛濕熱暑期來臨,揭秘清代皇帝緩解脾胃濕熱秘訣
1黃芩與脾胃濕熱
承德的避暑山莊是清朝歷代皇帝都喜愛的夏季避暑聖地,除了因避暑山莊冬暖夏涼以外,還與承德地區生長著很多養生寶貝有關。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都用過「清宮裡的常用藥」來緩解脾胃濕熱。脾胃濕熱表現癥狀為口乾口苦或口甜黏著,胃脘灼痛,容易泛酸,納呆噁心,身重疲倦,舌紅苔黃膩。
>>>>疾病
濕熱是一種常見的致病因素,濕熱聚結在哪裡哪裡就容易出問題,比如濕熱聚結於皮膚就容易引起痤瘡、癤腫;而聚於脾胃則容易發生胃痛胃脹、消化不良、胃炎、腹瀉甚至黃疸等一系列消化系統的疾病和不適。
>>>>人群
久居濕地之人、喜食肥甘厚味之人、不喜歡運動的人、胖人容易脾胃濕熱。
>>>>黃芩茶
清宮的常用藥就是黃芩。黃芩是我們承德的確最著名的地道藥材之一,又被成為「熱河黃芩」或者「金絲黃芩」。黃芩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熱燥濕,尤其適合清理脾胃濕熱。
日常生活中,給大家推薦黃芩茶,原料有黃芩5克、荷葉5克、陳皮5克、生山楂10克。黃芩有清熱祛濕的效果,著名醫家李時珍對其倍加推崇。山楂、荷葉能清濕熱,陳皮理氣消食。製作方法是先將黃芩和山楂煮水15分鐘,去渣,再用這個水沖泡荷葉和陳皮。
2金蓮花與肺胃蘊熱
從中醫的角度說疾病分為表證和里證,而在清宮醫案中有三大類最常見的里證,其中之一叫做肺胃蘊熱。從氣機升降的角度說肺和胃都是主降的,如果胃中有熱、有火,胃火上炎影響了肺,肺氣也無法很好的降下去,就會出現肺胃同病,肺胃有火的情況。其實宮廷里大部分的疾病的起因是因為吃得太好、動得太少,每天肥甘厚味就生熱生濕。而現代社會也是如此。
>>>> 肺胃蘊熱的癥狀:喜喝冷飲,舌紅苔黃而乾燥,咳嗽胸痛,痰少而粘,咽部腫痛,胃部灼痛。
>>>>金玉茶
金蓮花又被稱做塞外龍井,具有清熱解毒、養肝明目和提神的功效。我們在臨床上使用的時候常常是將金蓮花作為輔助葯放進各種清火的方子里,並且常常伴隨知母、蘆根組合成方,配合應用。
專家也教了大家一款適合日常生活使用的金玉茶。金蓮花有清熱解毒、利咽的作用,玉竹有滋陰清熱、養胃陰的作用。專家提醒 ,有腹瀉癥狀的人不適合飲用。平時在家我們可以製作金玉茶,主要材料為玉竹10克,金蓮花5克。
除了金玉茶之外,還可以做一道適合夏季吃的冷盤,金蓮花西瓜翠。西瓜翠衣有清熱解毒、祛暑、利尿的作用,西瓜翠衣是指西瓜的白瓤和綠皮之間翠綠的部分,做菜的話可以白瓤一起使用。用金蓮花煮的水來涼拌西瓜翠衣,加強祛肺胃之熱的功效。
3黃精與脾腎兩虛
夏季容易出現脾胃,以及與脾胃有關的各種問題,脾胃濕熱、肺胃之熱這些都是與夏季暑邪、濕邪有很密切的關係。但是有一種脾胃病證它其實四季都常見,尤其是在中老年患者中更多見,那就是脾虛。脾腎之間有先後天的聯繫,關係非常密切。如果脾虛不好好調理,時間久了就容易影響到腎,成為脾腎兩虛。
脾腎兩虛的癥狀就是頭暈,耳鳴,神疲睏倦,動則氣促,腰膝酸軟無力,舌淡苔白。
>>>>二黃夏補方
黃精是一味脾腎雙補的好葯。黃精補氣養陰、健脾益腎。更適合入葯煎煮,有效成分才能更好析出。
專家教給大家一個適合在夏季補虛使用的方子—二黃夏補方。黃精具有補脾補腎、潤肺清燥、強筋骨的作用。
用法:黃芩和黃精5到10克、玉米須少量、生薏米10克煮水喝即可。




※唐朝皇帝如何度過炎熱的夏季
※清末老太監披露皇帝臨幸妃子細節,後宮看來難有隱私
※解密之:大清皇朝光緒皇帝到底是怎麼死亡的
※揭秘:古代宮闈秘史 皇帝臨幸妃子全過程
※揭秘:清朝雍正皇帝十大極品嗜好!
※滿清光緒皇帝之死探秘
※揭秘:清朝光緒皇帝拒絕寵幸隆裕皇后隱情?
※史上最荒淫皇帝:命令宮女全穿開襠褲方便隨時臨幸!
※清代皇帝是怎麼過春節的?
※歷史揭密:大清朝為何三代皇帝無後?
※為追清朝末代皇帝,開處女證明,痴情一生結局悲涼
※揭秘坤寧宮怪象:明清皇帝首任皇后結局都悲慘
※揭開清順治皇帝壯年暴斃的背後隱情
※解密同治皇帝最命苦的皇后,死後竟被解衣開腹 震驚
※揭秘:清朝皇帝大婚前為何要先臨幸幾名宮女?
※清朝這位最節儉,最摳門的皇帝
※清朝皇帝最荒淫,寵幸姑媽都乾的出來
※揭秘清代後宮皇帝和妃子的風流
※揭秘皇帝後宮那些事,古代避孕真是稀奇,最後一種實在狠